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36位杰出军事家名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5473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36位杰出军事家名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36位杰出军事家名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36位杰出军事家名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36位杰出军事家名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36位杰出军事家名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36位杰出军事家名录.docx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36位杰出军事家名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36位杰出军事家名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36位杰出军事家名录.docx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36位杰出军事家名录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36位杰出军事家名录及生平

一、前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

军事卷》过程中,在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亲自主持下,有关部门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多年来众多高级将领进行了全面、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历史评价,正式确认了33位军事家。

他们是: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杨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林彪。

    

20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大百科全书?

军事卷》基础上编纂《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过程中,1994年8月经中央军委审议,又确定增补3人为军事家:

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

这样,被称为军事家的共计36人。

二、36位军事家排名顺序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叶挺、杨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林彪。

三、36位军事家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1.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5人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杨尚昆、李先念。

2.十大元帅,10人。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3.十位大将,10人。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4.在新中国成立前献身的高级将领,11人。

  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  

  

“中国当代军事家”评定是以1955年被授予“大将资格”为基线,没有一位上将进入36人名单。

     

四、36位“中国当代军事家”的排名依据 

   

36位军事家排名是按以下顺序:

1.统帅级人物;

2.元帅;

3.大将;

4.牺牲的先烈。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排在前三位是众望所归,邓小平排在第四位也是无人撼动。

在排名上值得一提的是叶挺、杨尚昆、李先念、林彪四人。

   

叶挺排在元帅之后、大将之前,显然他是被当元帅看待的。

如果1955年授衔时叶挺健在,叶挺应该被评为元帅。

    

杨尚昆、李先念由于离开军界在1955年没有授衔。

之所以在36位“中国当代军事家”占一席之地与他俩都担任过国家主席及其军功有关。

林彪在1955年十大元帅中名列第三,给放到最后。

他能被评定为36位军事家之列,说明他在军事上确实是达到和超过了评定的标准,历史上他对革命也是做了贡献的。

五、36位“中国当代军事家”的简介

第一位:

毛泽东(1893—1976)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1911年在湖南起义的新军中当兵;

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

1920年在长沙创建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9月,领导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

1928年4月同朱德,陈毅带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建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任军委书记;

1930年6月任红军第一军团政委,8月任红军第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共总前委书记;

1931年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

1932年10月受到不公正的批评和指责,被免去红军领导职务;

1935年3月,参加红军最高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同年11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7年任新组建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1949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毛泽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及军队的创建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制定了正确的建军原则和战略战术原则,总结出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的丰富经验,形成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毛泽东的军事著作被收入《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军事文选》。

第二位:

周恩来(1898—1976)

周恩来,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

1898年3月5日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市。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

.

1913年进天津南开中学学习;

1917年留学日本;

1920年至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长;国共合作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1926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1927年8月领导指挥南昌起义;

1931年任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长征中参加红军最高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1937年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47年兼中共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

1949年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外交部部长;

周恩来协助毛泽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及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他的军事著作,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

第三位:

朱德(1886—1976)

朱德,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

1886年12月1日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

1909年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参加过辛亥革命;

1917年7月任滇军旅长;

1921年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等;

1922年为寻求革命真理赴德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参加并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军长;

1928年同陈毅等发动了湘南起义。

4月率部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

1930年后,历任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红军总司令,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兼任中共军委前方军事委员会书记;

1938年—1939年间先后兼任中国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

1945年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946年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49年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

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朱德协助毛泽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及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他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中的建树,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第四位:

邓小平(1904—1997)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

1904年8月22日出生于原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

1997年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1919年秋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

10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

10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初到苏联学习。

1929年12月参加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历任红7军政委,红8军政委,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

1937年后,历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第129师政委,晋冀鲁豫军区政委;中原军区政委;第二野战军政委;

1942年9月兼任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

1943年10月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

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1949年建国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主席兼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失去一切领导职务。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他原来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

主要著作收入《邓小平文选》.

第五位:

彭德怀(1898—1974)

彭德怀,原名得华,号石穿。

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乌石寨。

1974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916年入湘军当兵;

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

1926年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

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7月22日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率第五军主力到达井冈山;

1930年---34年任第三军团总指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补选为中共第六届候补中央委员;

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

1935年6月任陕甘支队司令员、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一方面军司令员;

1936年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0年指挥百团大战。

1942年8月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

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1946年任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

1949年初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

1949年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长;

1950年10月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54年9月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4年11月29日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遭严重迫害,于本日在北京逝世。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主要著作收入《彭德怀自述》、《彭德怀军事文选》

第六位:

刘伯承(1892—1986)

刘伯承,原名明昭,字伯承。

1892年12月4日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

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912年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

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

1923年任东路讨贼军第一路前敌指挥官,被誉为川中名将;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参与发动泸州,顺庆起义,任总指挥;

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

历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长江局军委书记;

1928---30年留学苏联,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

1932年1月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任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

1937年后历任八路军129师师长,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1945年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1947年与邓小平率部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8年5月任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1949年后任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训练总监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著有《刘伯承军事文选》。

另有《合同战术》,《论苏军合围钳形攻势》等大量译著。

第七位:

贺龙(1896—1969)

贺龙,原名贺文常,字云卿。

1896年3月22日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

1969年6月9日被迫害含冤逝世,享年73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二十军军长;

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春,领导开辟了洪湖革命根据地;

1930年成立红二军团,任军团长;

1934年10月后任红二,六军团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

1937年后任八路军120师师长,晋西北军区司令员,晋绥军区,晋绥野战军司令员;

1949年后任西北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工委主任。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著有《关于整军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民主传统》等。

第八位:

陈毅(1901—1972)

陈毅,名世俊,字仲弘。

1901年8月26日出生在四川乐至。

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916年就读于成都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至1921年10月赴法勤工俭学;

1922年回国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3年冬到北京中法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

1928年参与领导湘南起义,4月同朱德一起率领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任红四军师长,政治部主任,红六军政委,红22军军长,江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1929年至1934年参加苏维埃中央政府工作,任苏维埃中央委员;

1934年10月由于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指挥游击战争;

1937年7月抗战爆发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新四军代军长,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第三野战军司令员;

1949年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著有《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和《陈毅诗稿》等。

第九位:

罗荣桓(1902—1963)

罗荣桓,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

1963年1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926年秋在青岛大学预科毕业

1927年到武昌中山大学读书,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秋收起义.

1930年8月任第4军军委书记兼政治委员

1932年历任第1军团政治部主任改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

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后参加长征历任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中央军委后方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历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政委,代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

1946年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东北军区第一副政委,东北野战军政委,第四野战军第一政委,华中军区第一政委;

1949年建国后历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干部管理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第十位:

徐向前(1901—1990)

 

徐向前,字子敬,别名徐象谦。

1901年11月8日出生在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

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919年春考入山西国民师范速成班;

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曾任教官,参谋,团副;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广州起义,曾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参谋长,师长,红三十一师副师长,鄂豫边军事委员会主席,红一军副军长兼一师长,红四军参谋长,军长,红四方面总指挥,红军前敌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路军总指挥;

1937年7月抗战爆发任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山东第1纵队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抗大代理校长,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18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1949年建国后任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

著有《历史的回顾》。

 

第十一位:

聂荣臻(1899—1992)

聂荣臻,字福骈。

1899年12月29日出生在四川江津县吴滩场。

1992年5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922年赴比利时就读于沙洛瓦劳动大学化学工程系;

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10月进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后转入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军事;

1925年任黄埔军校政治秘书兼教官,参加了北伐战争;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前敌军委书记,11军党代表,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

1934年10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委,红军先遣队政治委员;

1937年7月抗战爆发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政委,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1949年建国后任华北军区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科委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

著有《聂荣臻回忆录》。

 

第十二位:

叶剑英(1897—1986)

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生于广东省梅县雁洋堡。

1986年10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917年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曾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红军第一方面军参谋长,瑞金卫戍司令员,闽赣军区及福建军区司令员,第一纵队司令员,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兼一方面军参谋长;

1928年冬赴苏联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特别班学习;

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叶剑英任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任红一方面军和军委参谋长;

1937年后历任八路军参谋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华南军区代司令员;

1949年初任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市长,历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副主席、国防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

著有《叶剑英抗战言论集》,《叶剑英诗词选集》等。

第十三位:

叶挺(1896—1946)

叶挺,原名叶洵,字希夷。

1896年9月10日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

1946年4月8日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附近不幸飞机失事遇难,年50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军事家。

1918年前先后毕业于广东陆军学堂、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924年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

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参谋处处长,独立团团长,率团参加了北伐战争被誉为“铁军”,后升为副师长,师长;

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兼第11军军长;同年底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总司令;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被蒋军扣押;

1946年经党中央营救获释,由重庆赴延安时因飞机失事遇难。

第十四位:

杨尚昆(1907—1998)

杨尚昆1907年出生于四川省潼南县双江镇(今属重庆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军事家。

1925年从成都高师毕业;

1926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31年先后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上海总工会联合会党团书记、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1934年任红三军团的政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央候补委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陕甘支队政治部副主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红军抗日先锋军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央警卫司令部司令员,广州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军委第一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

1988年4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十五位:

李先念(1909—1992)

李先念1909年6月23日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李家大屋。

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军事家.

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底转地方工作,任中共高桥区委书记、苏维埃政府主席、(黄)陂(黄)安南县委书记、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1年10月后历任红4军11师33团政委,11师政委,红30军政委;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司令员,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新四军5师师长兼政委,河南省委军事部长,中原军区司令员;

1949年5月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

1977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常委;

1983年6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十六位:

粟裕(1907—1984)

粟裕,初名粟多珍、粟志裕,侗族。

1907年8月10日生于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伏龙乡(今坪村镇)枫木树脚村。

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病逝于北京,享年77岁。

中国现代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革命家。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历任红军连党代表、连长、营长、红十二军第五支队长、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闽浙赣军区司令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新四军2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及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委,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

1949年建国后历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常委。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著有《战时参谋工作》,《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等论文和战争回忆录。

第十七位:

徐海东(1900—1970)

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生于湖北省大悟县(原属黄陂县)夏店区徐家窑。

1970年3月25日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