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5420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7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

《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

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方案

 

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

 

附图

附图A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某矿区新塘坡水泥石灰岩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部署图1:

2000

附图B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某矿区新塘坡水泥石灰岩矿)

矿山土地复垦工程部署图1:

2000

 

其它

1、报告编制单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等级证书

2、报告编制单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资质等级证书

3、报告编制人员培训证书

4、报告编制单位承诺书

5、矿山承诺书

6、采矿许可证

7、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方案矿山意见书

8、土地所有权人对土地复垦方案的意见

9、矿山公路不需复垦证明材料

10、《某矿区新塘坡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储量年报(2009年6月-2010年6月)》备案书(湘国土资储年报备字〔2010〕251号)及评审意见书(湘储年报评字〔2010〕267号)

11、《关于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新塘坡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

12、《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新塘坡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评审意见

0前言

0.1目的、任务

0.1.1任务由来

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是股份合作企业,某市国土资源局颁发了该矿的采矿许可证(编号333333333),有效期2005年8月至2015年8月。

矿山在2004年办理采矿证时委托湖南省隧道工程总公司编制了《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新塘坡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通过了某市评审专家组的评审,当时并没有编制土地复垦报告。

现因要把此矿山的采矿权转让给东方水泥公司,而办理采矿权转让手续需要补做土地复垦报告。

根据湖南省国土厅的要求,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工作。

0.1.2工作目的、任务

1、工作目的

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提供依据,尽快使被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治理恢复,土地得到利用,努力实现矿区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2、工作任务

(1)根据矿山存在或潜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的可行性分析;

(2)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措施与建议;

(3)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设计及投资估算。

(4)根据方案编制工程实施进度安排,提出方案实施保证措施。

(5)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

0.2编制依据

0.2.1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

0.2.2法规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56号);

(3)《土地复垦规定》,(国务院令第19号令);

(4)《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2002年;

(5)《湖南省土地整理条例》,2006年;

0.2.3规章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44号令[2009]);

(2)《湖南省土地复垦实施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9号);

0.2.4规范性文件

(1)《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

(2)《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6号)。

0.2.5技术标准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试用稿)(DT/T223-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9年3月;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基本要求》(试行)湖南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6月;

(3)《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

(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6)《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标准》(试行)(湖南省国土资源厅、2006年11月);

(7)《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用稿),2007年;

(8)《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试行)》,2008年3月;

(9)各类地质灾害设计规范及相关处理技术规范;

0.2.6技术资料

(1)《某矿区新塘坡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储量年报(2009年6月-2010年6月)》(湘国土资储年报备字〔2010〕251号)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14队(2010、12)。

(2)《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新塘坡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湘西金矿设计科研所(2004、11)。

(4)《某矿区新塘坡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报告)》湖南省隧道工程总公司(2004、11)。

(4)《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分期验收报告》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研究院(2009、11)。

(5)《1:

10000某县土地利用图(黑油洞H49G090068、连河冲H49G090069)》某县国土资源局。

0.3工作概况

我单位接受委托后,成立了项目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收集有关成果资料,于2011年6月11日~6月13日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矿山及评估区进行了野外调查。

项目组技术人员对该矿的矿业活动所导致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土地破坏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与土地所有权人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按照“谁破坏、谁治理、谁复垦”及“边生产、边治理、边复垦”的原则,初步确定了将要采取的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措施、目标。

本次某矿区新塘坡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工作,主要依据《某矿区新塘坡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报告)》、《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分期验收报告》。

以上两报告均已到国土资源有关部门备案。

野外调查工作结束后,依据《环评报告、验收报告》和实地调查的情况,进行地质环境保护及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

方案阐述了矿山目前存在和未来可能产生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的工程设计、并对工作量及投资金额进行了测算,同时安排了工程进度及实施步骤,方案的编制工作于2011年7月完成(工作量见下表)。

完成工作量统计表表2

工作项目

单位

工作量

备注

收集资料

文字报告

4

《某矿区新塘坡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储量年报(2009年6月-2010年6月)》、《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新塘坡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某矿区新塘坡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报告)》、《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分期验收报告》

图件

10

评估图、土地利用图

实际调查

调查面积

km2

0.6

调查路线

km

4

水塘、水井

6

房屋

5

一栋房屋倒塌

露采场

1

矿山公路

km

0.16

耕地

2

土壤

2

植被

2

照片

30

采用9张

提交资料

文字报告

1

附图

2

0.4矿山概况

0.4.1矿山基本情况

矿山位于某镇毛公塘村。

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112°15′20″,北纬28°16′39″。

位于某县城东南约30km,某镇东南部约1km,距矿区东部0.5km有S206线通往宁乡、长沙等地,通过S206线30km处某县城交汇S308线与某相接,石门—长沙铁路线经过某镇,距矿区仅3km,交通便利(见矿区交通位置图)。

 

矿山始建于1969年,经过多次体质变革,现矿山属民营股份制企业,采矿许可证为4309000530002,有郊期限为2005年8月至2015年8月。

矿山范围及面积见表2。

根据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四队于2004年11月提交的《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新塘坡)石灰岩矿保有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并经湖南省某市国土组织储量评审专家评审通过。

截止2004年10月底,矿山保有储量2438万吨,其中可采储量764万吨。

矿山范围拐点坐标表表2

拐点号

拐点坐标

拐点号

拐点坐标

X

Y

X

Y

1

3129853.00

37623015.00

2

3129966.00

37622839.00

3

3130243.00

37622676.00

4

3130248.00

37623032.00

5

3129996.00

37623230.00

6

3129830.00

37623500.00

7

3129680.00

37623317.00

矿区面积

0.2053km2

开采标高

+110~+55m

根据湘西金矿设计科研所2004年11月编写的《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新塘坡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采用露天开采,公路固定螺旋阶梯式推进开拓方案。

设计生产能力25万吨/年,矿石供本公司生产水泥使用。

经过多年的开采,截止2010年6月底,矿山保有石灰岩矿石量:

2030.6万吨,其中111b矿石量813.6万吨,122b矿石量1217.0万吨,按可采系数0.9计算,可采石灰岩储量为1827.5万吨。

0.4.2矿山自然情况

⑴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某镇东南低矮平缓的丘陵地带,属岩溶侵蚀、剥蚀丘陵地貌,地势起伏不大,总地势东北高四周低。

矿山位于毛公塘西北侧一小山凹,周边最高山顶标高+140.5m,地面最低标高+127.7m左右,相对高差在23m左右,山坡坡度平缓,山坡坡度在5—15°左右。

矿区西北角有开采剥离土堆积形成的高在10m左右的土丘。

相对而言,地形地貌简单。

气象

该区属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温暖潮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据某县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16.6℃,最高可达40℃,最低气温—5.5℃,年平均降雨量1544.5毫米,年最大降雨量为2255.8mm,日最大降雨量为240.5mm(1975.7.20),5—8月为雨季,年最大积雪深度22.0cm,积雪期多在元月底至2月初。

土壤

矿山范围内,主要为残坡积层,上部为腐植土和黄色、棕色粘土,下部为砾石,底部为棕黄色可塑性粘土,厚度2-10m不等。

植被

矿山所在范围,气候适宜,利于植物生长,植被主要为杉、松、竹及其他杂木,植被覆盖率大于70%左右。

0.5适用年限

根据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14队2010年12月提交的《某矿区新塘坡水泥石灰岩矿矿山储量年报(2009年6月-2010年6月)》和湘西金矿设计科研科研所2004年11月提交的《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新塘坡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储量截止日期为2010年6月,矿山生产服务年限为30.7年,由于矿山服务年限较长,而本期矿山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至2015年8月,当下一次办理采矿许可证时需重新编制环评报告及土地复垦方案,故本次补做的复垦方案只做本期采矿许可证的时限。

根据矿山实际情况,确定本方案服务年限为4年(2011年8月~2015年8月)。

1矿山存在和可能产生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及野外调查,在过去的矿山开采过程中,矿山地质环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存在和可能产生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如下:

1.1矿山地质灾害

此区为岩溶地区,存在岩溶地面塌陷的隐患,在过去的矿山开采中发生过两起岩溶地面塌陷,以及露采区的东部大毛公塘及北部的水田漏水,无人员伤亡但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挖机陷落、房屋损毁)。

露采场边坡较陡,矿山开采时,有可能会引发露采场边坡崩塌、滑坡,危及采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1.2矿山水资源破坏与水质污染问题

矿区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及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灰岩岩溶裂隙水,通过裂隙、小型溶洞往露采场排泄,疏干周边地层含水层,导致大毛公塘不能蓄水,毛公塘组村部分水田变成旱地,改变了土地的利用属性。

矿山开采疏干排水对水资源的影响较重。

矿山开采水环境影响主要是对地表水质污染。

由于矿区露采场积水主要为岩溶水和大气降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2-—Ca2+—Mg2+型弱矿化,无其他有毒物产生,对水环境的污染较轻。

1.3土地资源损失、土石环境污染破坏问题

据环评报告及现场调查,本矿露采场、矿山建设、矿山公路、弃土场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占用破坏土地资源。

(详见表1-1、插图1):

①露采场占用土地

据环评报告及本次现场调查,本矿的露采场已占用破坏土地面积约7.2hm2,占用破坏土地类型为工矿用地。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及土地利用图,未来开采拟新破坏土地面积约4.5hm2,占用土地类型为工矿用地、其他草地、林地。

矿山露天开采破坏了开采地段的植被,改变了该处的土壤质量,破坏了开采地段的原有土地现状,对土石环境破坏影响较重。

②矿山道路占用土地

矿山现有矿山道路占用土地面积0.64hm2,占用土地类型为工矿用地。

未来矿山道路占地面积不增加。

现有矿山道路破坏了修建地段的植被,改变了该处的土壤质量,破坏了原有的土地现状。

③矿山建设占用土地

本矿山是xx水泥厂的石灰岩石料矿山,矿部位于xx水泥厂内,矿山建设占用土地包括生产厂房、生活区等建筑物,共占用土地面积3.3422hm2,占用的土地类型属于建制镇用地。

④岩溶地面塌陷破坏土地资源

因矿山开采引起岩溶地面塌陷,主要为塌陷坑及地表水漏失。

塌陷坑有2处,破坏建筑用地0.013hm2;地表水漏失引起水田漏水,面积约2.36hm2,现今此处水田已改为旱地耕种,土地类型发生了改变;大毛公塘因漏水,已丧失蓄水功能,池塘面积约2.05hm2。

⑤排土场占用土地

矿山是露天开采,需剥离覆盖土层,剥离的废土占用土地资源。

某镇政府统一进行规划,把本矿山产生的废土全部运往已经停止开采的废弃露采坑,并未占用破坏可利用土地,占用的是工矿用地。

当最终废弃露采坑填满后的复垦工程措施由政府统一规划。

综上所述,矿山目前占用土地面积15.5952hm2,占地类型为工矿用地及建制镇用地;预测增加占用破坏土地面积4.5hm2。

矿山占用、破坏土地类型、面积及权属关系表

项目名称

地类

破坏、占用面积

破坏

类型

权属

关系

现状

预测增加

合计

矿山建设

建制镇

3.3422

0

3.3422

压占

xx水泥厂

矿山公路

工矿用地

0.64

0

0.64

挖损、压占

xx水泥厂

露采场

工矿用地

7.2

4.5

11.7

压占、破坏

xx水泥厂

岩溶地面塌陷

建筑用地、水田、池塘

4.413

0

4.413

破坏

毛公塘村

合计

15.5952

4.5

20.0952

表1-1单位:

hm2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2.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原则及方法

1、分区原则

⑴采用地质环境问题及影响程度分区法,凡影响较严重(含)以上的地质环境问题,按单个问题进行分区,即分区分级必须对各类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单因素评估,并冠以该地质环境问题的名称;

⑵综合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结果,当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结果不一致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评估取影响高值确定;

⑶分区应反映区内环境影响程度。

2、分区方法

⑴主要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试用稿)(DT/T223-2007)附录F《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表》进行分区,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⑵分区体系按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区重要程度划分大区,并给予代号,Ⅰ、Ⅱ、Ⅲ;次重点防治区以上按不同影响因素划分亚区,并给予代号Ⅱ1、Ⅱ2……;同类影响因素分布在不同地段的不再细分比较了,给予代号Ⅰ1-1、Ⅰ1-2……;并给予同一颜色普染。

2.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评述

根据上述原则,新塘坡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分为:

岩溶地面塌陷及水资源破坏重点防治区(Ⅰ1)、露采场边坡崩塌、滑坡安全隐患次重点防治区(Ⅱ2-1)、露采场破坏土石环境次重点防治区(Ⅱ2-2)和一般防治区(Ⅲ)。

1、岩溶地面塌陷及水资源破坏重点防治区(Ⅰ1)

本区为岩溶地区,现状调查,矿山在过去的开采过程中,在矿区的东部及西北部发生过岩溶地面塌陷,引起了房屋倒塌及水塘、水田漏水,引起了当地村民饮用水困难,属于岩溶地面塌陷易发区,危害性较大,为岩溶地面塌陷及水资源破坏重点防治区。

2、露采场边坡崩塌、滑坡安全隐患次重点防治区(Ⅱ2-1)

露采场边坡较陡,当矿山开采时,有可能会引发露采场边坡崩塌、滑坡,危及采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3、露采场破坏土石环境次重点防治区(Ⅱ2-2)

本矿山为露采矿山,据现场调查,目前矿山露采场占用破坏土地资源7.2hm2,未来开采拟破坏土地面积0.48hm2,占用破坏土地类型为工矿用地。

露采场内植被全部损毁,水土流失,露采场边坡引发、遭受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中等。

4、一般防治区(Ⅲ)

评估区内,除上述次重点防治区以外的其它地区,矿山开采对水、土资源环境影响较轻,地质灾害危险性小,为一般防治区。

 

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3.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可行性分析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及现场调查,新塘坡石灰岩矿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是岩溶地面塌陷及水资源破坏影响严重,存在露采场边坡崩塌、滑坡隐患,矿山露采场和临时排土场破坏土石环境影响较重。

3.1.1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恢复可行性分析

1、治理恢复的必要性

根据现场调查,新塘坡石灰岩矿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岩溶地面塌陷、地表水漏失,其次为露采场边坡存在滑坡、崩塌安全隐患。

本区属于岩溶区,矿山开采的矿石为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组灰岩,矿山抽排水主要是疏干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灰岩岩溶裂隙水。

历史上因矿山抽排水引发过岩溶地面塌陷,露采区东部的一栋房屋因岩溶地面塌陷而倒塌损毁;西北部的水泥厂生产区也出现岩溶地面塌陷,导致一台挖机掉落;这些均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露采场边坡较陡,当矿山开采时,有可能会引发露采场边坡崩塌、滑坡,危及采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有治理恢复的必要性。

2、治理恢复措施

⑴采场边坡角控制在50°左右,防止崩塌及片帮事故发生,针对采场局部边坡坡度过陡地段,应采取削坡处理。

⑵修筑浆砌挡土墙和截水沟,保持边坡稳定。

岩溶塌陷损毁的房屋采取搬迁避让,塌陷溶洞覆土填平。

3、治理恢复的可行性

修建挡土墙、截水沟、房屋搬迁避让、塌陷溶洞覆土填平等都属于常规措施,施工简单,可操作性强,不会对矿山开采产生影响,在技术施工上具有可行性;投资规模较小,见效快,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根据表3-1,上述地段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难易程度分级为“一般”。

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难易程度分级表

表3-1

级别

一般

分级

标准

难采取防范或治理措施,不能恢复治理,或难度很大,经济上不合理。

能采取防范或治理措施,恢复治理难度中等,经济上可行。

易采取防范或治理措施,恢复治理难度小。

3.1.2土石环境治理恢复可行性分析

1、治理恢复的必要性

矿山露天开采采用分台阶开采方式,公路固定螺旋阶梯式推进开拓。

现场调查发现目前采矿已形成一个面积约为7.2hm2的露采坑,未来采深可达60米,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破坏影响较重。

采矿形成的巨大深坑,且边坡较陡,一不小心易导致人员、牛羊跌落深坑中,存在较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矿山闭坑后有治理恢复的必要。

2、治理恢复措施

露采坑治理恢复措施:

闭坑后可作为水塘蓄水,为下方提供灌溉用水,围绕蓄水边缘修筑防护围墙,防止人员及牲畜的靠近,定期检查、防护。

3、治理恢复的可行性

修筑围墙措施工程量小,施工简单,可操作性强,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均可行。

根据表3-1,上述地段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难易程度分级为“小”。

 

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难易程度分级表

表3-1

级别

一般

分级

标准

难采取防范或治理措施,不能恢复治理,或难度很大,经济上不合理。

能采取防范或治理措施,恢复治理难度中等,经济上可行。

易采取防范或治理措施,恢复治理难度小。

3.1.3矿山水资源破坏与水质污染治理恢复可行性分析

1、水资源破坏与水质污染治理恢复的必要性

据现场调查,矿区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及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灰岩岩溶裂隙水,通过裂隙、小型溶洞往露采场排泄,矿山抽排水疏干周边地层含水层,导致大毛公塘不能蓄水,毛公塘组村民部分水田变成旱地,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饮用水。

矿山开采疏干排水对水资源的影响较重,有必要进行治理恢复。

据环评报告,本矿区露采场积水主要为岩溶水和大气降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2-—Ca2+—Mg2+型弱矿化,无其他有毒物产生,对水环境的污染较轻。

2、水资源破坏的治理恢复措施

修建饮水工程:

为了防止矿山开采影响当地居民饮水,可从克上冲水库管理处取水,使当地村民饮用水得到有效保障。

对矿山开采引起毛公塘组部分农田变成旱地、水塘不能蓄水问题,矿山可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进行补偿,解决当地村民的纠纷。

3、水资源破坏治理恢复的可行性分析

修建自来水工程可以在根本上解决当地居民的生活饮用水问题,避免了矿山未来开采因此类问题而引起的矛盾纠纷,在技术上、经济上均具有可行性。

对于地表水漏失的现象,因目前矿山正在开采,目前可对当地村民进行赔偿,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3.2矿山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3.2.1矿山已破坏土地现状

新塘坡石灰岩矿矿业活动对土地造成的破坏表现为露采场对土地的挖损、压占以及矿山公路、矿山建设对土地的占用;岩溶地面塌陷坑对土地的破坏;岩溶地面塌陷引起的地表水漏失区,导致水田漏水、大毛公塘干涸丧失蓄水功能,土地的利用类型受到改变。

本矿的露采场经过多年的采挖,现已形成一个较大的路采坑,占地面积约7.2hm2。

矿山现有矿山公路共占地面积0.64hm2。

矿山建设主要是水泥厂的生产车间及办公楼,共占用土地资源3.3422hm2。

岩溶地面塌陷坑对土地破坏有2处,破坏的土地类型是建筑用地,共破坏土地面积130m2。

岩溶地面塌陷引起的地表水漏失导致水田漏水、大毛公塘干涸丧失蓄水功能,土地的利用类型受到改变,共破坏土地面积4.41hm2。

综上所述,矿山目前占用土地面积15.5952hm2。

详见表3-2

3.2.2拟破坏土地预测

根据保有资源储量和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及实际的生产能力,项目区在本方案服务期内新增的破坏土地主要是露采场、临时排土场。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预测露采场未来开采增加占地面积4.5hm2。

详见表3-2。

矿山土地已破坏及拟破坏面积统计表(单位:

hm2)表3-2

名称

土地破坏类型

已破坏面积

拟增加破坏面积

破坏前土地类型

矿山建设

占用

3.3422

0

建制镇

矿山公路

占用、挖损

0.64

0

工矿用地

露采场

挖损

7.2

4.5

工矿用地、其他草地、林地

岩溶地面塌陷

破坏

4.413

0

建筑用地、水田、池塘

合计

15.5952

4.5

3.2.3矿山土地破坏程度分析

矿山土地的破坏表现在矿山开发活动引起的矿山土地质量控制因素指标值在矿山原始土地背景值基础上向不利于土地利用的方向变化。

这包含两方面:

一是矿山土地破坏是对于矿山开发利用活动之前土地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