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度数据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5183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度数据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度数据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度数据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度数据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度数据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度数据分析报告.docx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度数据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度数据分析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度数据分析报告.docx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度数据分析报告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02年度数据分析报告

2002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深圳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协作,创新务实,开拓进取,在不利的客观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经济状况继续保持良好运行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2002年深圳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19.9亿元,同比增长14.1%,是1996年(初建时)的7.2倍;技工贸总收入696.4亿元,同比增长16.9%,是1996年的7.7倍。

下面根据2002年深圳高新区统计年报,从年度指标基本状况、运行发展特点等方面汇报如下:

一、2002年深圳高新区各项指标基本状况

1、主要经济指标

深圳高新区自1996年设立以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长速度均在35%以上,其中工业总产值由1996年的99.8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719.9亿元,平均增速为39%;总收入由1996年的90.12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696.4亿元,平均增速为40.6%;各项指标中出口创汇增长速度最快,高达69%,表明深圳高新区企业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逐步增强(见表1)。

2002年深圳高新区工业总产值719.9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9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5.8%,同比增长14.6%。

技工贸总收入696.4亿元,同比增长16.9%;工业增加值158.8亿元,同比增长5.2%;高新区企业全年实现利润38.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9.4%;实际上缴税费总额36.1亿元,同比增长14.6%;出口创汇34.9亿美元,同比增长37.9%;全年研发经费支出43.9亿元,同比增长0.9%。

(见图1)

2002年深圳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19.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0.16%,其中深圳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90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40.35%,深圳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14.81%,出口创汇占全市的7.5%(见表2)。

2、人员概况及人均主要经济指标

2002年深圳高新区从业人员88290人,是1996年的4.9倍。

大专以上人员占到从业人员的一半,其中博士770人、硕士10436人、大学24884人、大专7309人,所占比例分别为0.9%、11.8%、28.2%、8.3%(图2)。

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3456人,占26.6%。

这充分体现了深圳高新区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的栖息地,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深圳高新区的建设中来。

2002年深圳高新区企业全年实现人均工业总产值81.5万元,同比增长6.3%;人均技工贸总收入78.9万元,同比增长8%;人均利润4.4万元,比去年下降了33%;区内企业人均上缴税费4.1万元,同比增长7.9%;人均出口创汇4万美元,同比增长29%。

(见图3)

3、基础建设投资完成情况

2002年度整个深圳高新区入区项目建设工程进度运行态势平稳,进展顺畅。

深圳高新区进入建设工程程序的项目共计58个,已签定土地合同的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为87.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63.2万平方米。

2002年度累计竣工建筑面积50.9563万平方米。

4、企业(项目)投资情况

2002年度深圳高新区安排企业(项目)入驻共315家,投资总额69.5亿元。

从1997年至2002年,深圳高新区累计入区项目达720个,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2000年至2002年分别成立了留学生创业园、孵化器公司、秘书公司及软件园等中小企业的培育基地,安排了大量中小企业。

其中软件园入驻项目29个,留学生园入驻项目86个,秘书公司62个,孵化器26个。

这部分项目数量占到全部项目数的28%,但投资金额偏小,只占总额的6%(表3)。

深圳高新区从1997年至2002年共安排入驻企业(项目)720个,投资总额为240.2亿元,其中用地企业(项目)有66个,占项目总数的9.2%,但其投资总额却高达133.3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总额的55.5%。

其余的均是购租房项目,共有654个,占项目数的90.8%,由于这些项目多是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小,累计投资总额为106.9亿元,只占到总额的44.5%。

入区企业投资总额由1997年的13.5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累计额为240.2亿元,六年间扩大了近18倍,为高新区进一步发展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中购租房的项目从数量和投资总额上基本均呈逐年增长态势,而用地项目由于区内土地资源的渐近饱和,在2001年以前逐年增长而在2002年有所下降,项目数由2001年的16个下降为2002年的11个,投资总额由40.7亿元下降到35.5亿元。

(见图4、图5)

5、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2002年深圳高新区吸引外商投资项目30个,合同利用外资16499万美元,同比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19021万美元,同比增长18.2%。

2002年底深圳高新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2581万美元,合同外资82303万美元。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源于香港、美国和欧盟等地区,其中港资为40627万美元,占全部资金的55.98%,其次是美资9741万美元,占13.42%(见表4)。

到2002年底世界500强企业中,IBM、菲利浦、汤姆盛、康柏、朗讯、阿尔卡特、住友、三星和西门子等已先后在深圳高新区设立了企业或机构,其投资总额达到30918万美元。

跨国公司在深圳高新区的投资主要是因为区内投资环境优良,高新技术产业生产配套良好。

二、2002年深圳高新区运行发展特点

1、深圳高新区经济基础不断扩大,超亿元企业队伍壮大,成为深圳高新区经济的主要发展动力

深圳高新区已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为创业型的企业规模化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几年来深圳高新区的经济总量和区内企业平均规模均有较大的提高。

到2002年深圳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19.9亿元,是1996年设立深圳高新区初期的7.2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90亿元,是1996年的11倍;总收入696.4亿元,是1996年的7.7倍;实际上缴税费36.1亿元,是1996年的10倍;出口创汇34.9亿元,是1996年的23倍。

2002年深圳高新区总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有38家,比上年增加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94.6亿元,技工贸总收入669.8亿元,利润36.8亿元,税收35亿元,出口创汇34.6亿美元,分别占当年各项总数的96.5%,96.2%,95.6%,97.2%,99.1%。

可见上亿元企业是深圳高新区的经济主体和竞争主力,对高新区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图6)

2、深圳高新区技工贸结构稳定,产业化比例很高

2002年深圳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为696.4亿元,其中产品销售收入690.4亿元,占99%;技术收入2亿元,占0.3%;商品销售收入2.4亿元,占0.3%,可见深圳高新区产业化比例非常高,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业在区内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从2001年的比较数字来看,深圳高新区的产业化比例比全国高新区的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深圳高新区人均劳产率也高出全国的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说明深圳高新区企业的经济竞争实业远远高于全国高新区的平均水平(见表5)。

3、电子信息产业仍是深圳高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

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产业发展始终是深圳高新区中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在2002年该领域产品产值668.36亿元,占深圳高新区总产值的92.8%,创造年产品销售收入648.2亿元,占深圳高新区总产品销售收入的93.1%。

其次是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其产品产值27.8亿元,占深圳高新区总产值的3.9%,创造年销售收入25.9亿元,占深圳高新区产品销售收入的3.7%;生物技术领域产品产值13.4亿元,占深圳高新区总产值的1.9%,创造年销售收入11.1亿元,占深圳高新区产品销售收入的1.6%;新材料领域产品产值8.9亿元,占深圳高新区总产值的1.2%,创造年销售收入9.3亿元,占深圳高新区产品销售收入的1.3%。

(图7)

4、深圳高新区出口创汇增长迅速

2002年深圳高新区实现出口创汇34.9亿美元,自1996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高达69%,是同期各项经济指标中增长最快的。

其中电子信息领域的产品出口额32.5亿美元,占全部产品出口额的93.1%;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出口额1.94亿美元,占5.6%;新材料领域出口额0.31亿美元,占0.9%;生物医药领域出品额0.16亿美元,占0.5%。

从2001年的比较数据看,深圳高新区的出口产品比例为35.32%,远远高于同期全国高新区18.85%的平均水平。

深圳高新区出口创汇企业的出口规模增长迅猛,2002年出口创汇上亿美元的企业有长城国际、爱普生、海量、汤姆盛、华为、奥林巴斯和桑菲消费共7家。

5、深圳高新区R&D投入规模较大,企业创新能力较强

2002年深圳高新区R&D经费支出为43.9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6.4%,比2001年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个百分点,表明深圳高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强,深圳高新区的创新资源高效聚集。

在R&D经费支出结构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没有;应用研究支出为2.3亿元,占R&D经费支出的5.3%;试验发展支出为41.5亿元,占R&D经费支出的94.7%。

这种以试验发展为主的R&D经费支出结构符合企业进行R&D活动是以扩大市场、追求更大利润为目的的一般规律。

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的筹集以企业自有资金为主,其次是金融机构贷款、来自政府部门的资金和来自国外的资金等。

(见图8)

 

6、深圳高新区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并驾齐驱

2002年深圳高新区各类型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1.29亿元,占高新区总产值的50.19%;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342.71亿元,占总产值的47.61%;国有企业所占比重最小,仅占2.21%。

深圳高新区出口创汇基本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其出口额高达31.18亿美元,占总数的89.23%。

民营企业是深圳高新区税收的主要来源,全年实际上缴税费28.47亿元,占税收总额的78.95%(见表6)。

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是深圳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招商处

二○○三年四月十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