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5120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docx

《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docx

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

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评价淮安城镇化发展取得成就和经验,分析当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难点和制度性障碍,结合淮河流域城镇化实际和重点研究加强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城乡一体化的路径与政策扶持,研究提出了淮河流域城镇化总体思路,研究提出了需要国家层面给予支持的政策和重点扶持重点项目。

关键词:

城镇化、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政策建议

 

引言:

近年来淮安城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了一些经验,但也受到很多瓶颈的制约,本文通过对淮安未来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并上升到淮河流域,对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出沿淮城市带城镇化发展战略,重点就发展思路、空间结构、产业发展、区域交通、人口结构等方面提出新的发展模式,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若干个具体建设项目以支撑上述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淮安城镇化发展的成绩和经验

近年来,淮安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牢固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城乡统筹的理念,大力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模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1年GPD经济总量突破169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4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前列。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观。

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2011年底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突破130万,城市化率提高到52.8%。

城乡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形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区域供水步伐加快,新建供水管道6447公里,整合中小水厂50多座,保证了农村50多万人饮用水安全。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加强,年内实现乡镇垃圾中转站全覆盖,“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市集中处理”的城乡垃圾处置机制有效运行,创成省级康居示范村13个、环境整治村106个。

产业层次得到新提升,一批重大高新技术项目相继落户,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五个千亿元级产业正现雏形,成为台资集聚新高地,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人民生活实现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建成“农村15分钟健康服务圈”,实现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标准化。

成功创成了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为全国唯一囊括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示范县和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的地级市。

淮安近年来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可以归纳为:

经济规模虽小,但增长速度较快;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全省排名仍靠后;财政收入显著增长,经济发展质量不断优化;外贸依存度虽低,但外资吸引力增强;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较为显著。

二、淮安当前城镇化发展环境分析和制度性障碍

1、对淮安未来发展的优势进行审视,地理区位上淮安市地处苏北腹地中心,交通区位上是全国南上北下交通要冲,长三角北部交通枢,经济区位上是三大国家经济动脉围合地区。

近年来的政策优势更是明显,如国家、省相继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2001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的意见》、2004年的《关于促进苏北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到2005年的《关于加快苏北振兴的意见》、2008年的《关于进一步支持苏北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再到2011年的《关于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2011年8月,针对淮安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该文件出台了产业发展等六方面政策措施,指明了淮安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路径及要求。

此外,淮安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岩盐凹土芒硝等矿产资源等方面优势明显、主导产业初具规模、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这一切为淮安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重要支撑。

2、对淮安发展的劣势进行透视,淮安水土资源对产业发展选择限制较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生产性要素相对比较缺乏,软环境要素建设相对滞后,发展中的劣势也较为突出。

3、对淮安发展的机遇进行判断,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长三角地区扩大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在内的两省一市。

淮安所处的苏北地区被正式纳入到长三角的发展视野,成为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经济素质,增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的重点对象,这一国家战略增强淮安的发展动力,长三角的“大门”已向淮安打开,为区域内的产业移转与承接扩展了空间,也必将带动国际国内产业加速向淮安地区转移。

而淮安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人敬仰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淮安旅游产业产生巨大的需求拉动,为淮安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为旅游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提供了动力支撑。

4、对淮安发展的挑战进行识别,淮安又面临着区域战略边缘化的风险,从江苏省新一轮省域空间结构发展来看,全省将以沿江、沿海和沿东陇海地区为城镇重点集聚空间。

由“三沿”构成的虎口型发展战略中,淮安虽处虎口形中心,但却独独没有淮安的一席之地,淮安面临着被区域战略边缘化的风险。

产业发展风险也逐步加大,淮安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源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突出,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当艰巨。

2009年06月10日国务院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新一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淮安毗邻的连云港和盐城已经成为区域重点发展的战略地区。

尤其连云港的发展被提升到战略高度,成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周边区域城市给淮安的发展也带来了竞争压力。

此外,淮安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加剧,尤其是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将出现严重不足。

现有的技术和手段又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淮安将面临生态环境压力的巨大挑战。

三、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综合分析

1、淮河流域空间分布

淮河流域位于东经111゜55’一121゜25’,北纬30゜55’一36゜36’,处在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之间,流经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四省,总面积为27万km2,属于我国东部地区。

传统意义上的沿淮城市带是指淮河流经4省内的大片区域,包括江苏淮安、安徽蚌埠等多个城市的沿淮地区,总面积4.57万平方公里。

其中以江苏淮安和安徽的“两淮一蚌”为龙头的沿淮城市区间,是传统淮河流域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能源基地。

沿淮城市带包括:

以沿淮流域为中心,周围100公里为半径的流域内城市带,即以淮安、蚌埠为中心点,江苏境内东连盐城、连云港,包括淮安下辖4县,以及泗洪、泗阳、宝应等县;安徽境内以两淮为侧翼,连接阜阳,联动滁州,在六安市所辖两县的基础上,还囊括了与这些区域有密切经济往来的连动区域。

2、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沿淮地区由于处于广大的平原地带,长期以来都是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来建设的,农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导致了沿淮地区的经济结构不协调,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发展水平;长久以来的黄河夺淮,给沿淮地区造成了经济和社会上的巨大损失,淮河水域的根治难度加大,洪涝灾害不断,旱涝不保,与省内其他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3、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问题及原因

沿淮城市带特别是所辖广大农村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各省平均水平,是各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地区。

2010年其城市化率明显低于各省平均水平,二元经济结构凸显,城乡差距过大,严重影响了沿淮城市带的城镇化进程。

上规模的大中城市缺乏,规模效应不强,中心辐射力不足。

淮安、蚌埠的龙头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不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纵深发展;阜阳作为沿淮城市带中的对外物资运输的一个主要中转站和物流中心的作用没有显现出来;两淮、宿州、毫州以及六安的城市发展增长极的潜力没有开发出来,造成了广大的乡村区域的城镇化步伐缓慢,后劲不足。

沿淮城市带的城镇化水平滞后,既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也与自身的发展路径与策略息息相关。

各省几乎2/3以上的耕地都集中在沿淮地区,这一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耕地的利用效率很高,是国内最大的旱地农业耕作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棉、粮、肉、豆皮、毛以及中药材等农产品的生产基地,还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分布着我国南部和东部地区储量最大的盐矿资源、煤炭资源和质量最好的煤田。

与此相对应的是这一区域就成为各省最重要的粮食生产与深加工基地,煤炭产业与重化工行业成为支柱产业,如何处理好保护环境与城镇化长足进步的关系问题,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沿淮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发展慢,波动大;城镇规模结构欠合理,城镇的人口规模小,大城市人口比重低,缺少规模较大的首位城市和中心城市;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历史的差异,造成城镇化水平的地域差异显著,区域城镇化水平远远高于广大的乡村地区。

如何治理淮河,壮大中心城市,使之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广大的乡村区域加强自身的小城镇建设,使“有形的城镇化”与“无形城镇化”发展齐头并进,形成独具特色的沿淮城市带的城镇化进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沿淮城市带城镇化发展战略

从国际国内的城镇化经验来看,大城市对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远高于小城市,更比小城镇高。

大城市与小城市小城镇相比在以下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大城市有很强的扩散和集聚效应,从而经济效益较高;在建立合理的资金回流机制的前提下,投资于大城市建设的巨额资金就会获得充分的回报,具有较高的投资效益;大城市的极化和扩散效应能够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可以说某地区的发达程度取决于这个地区大城市的发达程度;大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居民的收入也相对较高,从而缩小了城乡差距,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大城市可以集约化征地用地,用地效率较高,能够节约用地;大城市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以及对污染的处理等都更加高效,更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沿淮城市带也应该走发展首位大城市的城镇化道路,这是当地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条件所提出来的新要求。

但长期以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的城镇化道路致使这一地区的城市规模普遍偏小,城区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城市没有一个。

1、总体思路

发展壮大淮安和蚌埠双极,加快周边宝应、泗洪、泗阳、阜阳、淮北、淮南、亳州、宿州等中心城市发展,通过它们的辐射和扩散作用带动周边区域发展;而在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适当建设小城镇,加速落后地区城镇化步伐,缩小与大城市差距,推动城镇化进程。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提出城镇化发展要兼顾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连接城镇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桥梁。

最终形成以发展中心城市为主导,引领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以淮河的综合治理和物流体系建设作为沿淮城市带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以各级中心城市为核心,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和城市功能定位,做好城镇化与“三农问题”的互动发展。

首先,从淮河的整治到淮河发展的思路转变。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经济腹地,涉及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和湖北五省,覆盖36个地级市,是东部与中部的连接桥梁、南方与北方的过渡地带。

淮河从古自今不断祸害沿河两岸,20世纪以来,1931年、1954年、1963年、1991年、2003年和2007年淮河流域遭遇特大洪水,至今这条复杂多灾的河流,每年仍直面洪水的洗礼,直至2007年仍炸坝泄洪。

由于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淮河流域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新中国60年来淮河水患没有根治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淮河治理思路仍然停留在20世纪50年代,仅仅把淮河作为一种蓄洪、排洪的通道,每年需国家和地方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而未使淮河成为推动两岸经济发展、造福一方的黄金水道。

我们要从困扰淮河50年的治理难题入手,研究解决如何把淮河变成一条造福于两岸人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黄金水道。

其次,建设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区域战略作用。

建设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一可为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开辟一个广袤的支撑腹地,实现沿海港口和腹地经济的双赢发展;二可通过公、铁、水、空、管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将推动淮安中心城市迅速崛起,为我省苏北腹地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新动力;三可为皖江城市带开辟一个全球化发展的出海通道,通过淮河生态经济走廊连通江苏沿海港口与淮河、灌河两岸,打造两岸物流产业、商贸、服务业和新兴产业聚集高地,发展成为盘活区域流通、激发经济新活力的“出海口”,促进两岸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最后,对目前长三角区域空间战略的补充作用。

2009、2010年,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和安徽皖江城市带发展战略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

两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举办了多次沿海经济带的系列专题招商会,每年协议引进资金超过5000亿元。

由于沿海经济带历史上长期是全省经济的“洼地”,产业基础薄弱,加工能力不强,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形成对引进资金的“消化不良”。

而安徽皖江城市群的发展特色一直是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其中制造业的50%、汽车零部件和白色家电的70%、引进省外资金的70%均来自于长三角的产业转移。

从战略实施目标来看,两大国家战略成功对接,互相融合,将极大促进流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两大战略对接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是,需要在两大战略覆盖区域之间,即淮河流域,建立连接东中部地区的黄金通道,从空间与时间上缩短东中部距离,为区域融合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经过研究,以淮安和蚌埠为双核,建设淮河生态经济走廊,能够有效推进两大战略对接,促进东中部协调发展,构建以淮安和蚌埠为双核的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发展模式。

2、城镇空间结构

突出中心城市发展,增强极化和扩散作用。

“以港兴城,港为城用,港城相长,衰荣共济”是世界范围内港口城市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就是要将沿淮河多市的得天独厚区位、交通、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沿运河地区建立若干国际性二类港口,形成一个新型工业化产业带,发展一个新兴城市群。

第一,构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发展新模式。

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从流域经济构建淮安+蚌埠双核发展模式,打造淮河流域黄金走廊,有效推进江苏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和皖江城市带国家战略顺利接轨,为江苏沿海、皖北乃至整个“泛长三角”地区发展提供新动力。

淮河经济走廊建设重点是“两点一线”,两点即淮安和蚌埠两个中心城市,一线即淮河黄金走廊。

第二,建设“淮安+蚌埠”两个中心城市。

淮安市正在积极实施“借港出海”战略,主要有“北-中-南”三条入海路线:

即从辖区北部经盐河至连云港入海;辖区中部经灌溉总渠至各沿海港口入海;辖区南部经入江水道进入长江沿岸港口进而由长江入海。

努力实现“海河联运”、“海港内移”,在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和苏北地区整体纳入长三角发展规划的大背景下,淮安市作为江苏省的重要交通枢纽、长三角北部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以及“能够辐射周边地区2000—3000万人口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必将发挥更大的经济节点和辐射带动作用。

蚌埠市是沿淮和皖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加工、商贸、科技中心城市,对皖北地区快速崛起以及安徽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随着皖江城市带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蚌埠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

作为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龙头、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以及联系皖江城市带与皖北广大区域的桥梁和枢纽,蚌埠将凭借其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延伸皖江城市带战略对皖北地区的辐射能力。

同时,随着安徽向东靠拢,拥抱大海,积极融入“泛长三角”,蚌埠也将是安徽与江苏衔接的重要节点。

打造淮河黄金走廊,一是建设淮河流域综合交通走廊。

首先发挥内河航道比较优势,连通江苏出海通道。

建议实施淮河入海水道三级航道升级一级航道工程和灌河开放工程。

其次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建设内河集装箱国际港,把上海港、连云港、大丰港、洋口港等港口功能“拿到”淮安、灌南、阜宁、宝应、洪泽和安徽的蚌埠、天长、淮南等地,成为直接出口的二类口岸国际港。

再次由盐城大丰港向东,建设“新东陇海铁路线”;最后构建空港经济圈,发展面向全球的“泛长三角”北翼空港经济中心。

二是建设淮河流域产业一体化走廊。

依托产业转移和高新技术发展,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推进产业合理化和高级化。

三是实现淮河流域经济板块深度融合。

将淮河流域“板块经济”整合为一体化的“经济板块”,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推进空间结构优化,逐步形成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圈。

3、区域产业发展

建设淮河生态走廊为苏北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平台。

依据生态走廊提供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可带动工业、旅游、房地产及其它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产业竞争力。

通过淮河经济走廊加快发展徐州先进装备建造、连云港新医药新材料、盐城汽车、淮安电子信息、宿迁轻纺食品等特色产业。

促进形成产业对接、功能互补、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特色突出的工业发展区域,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构建我国东部地区首个非石油烯烃产业集群,以煤电盐一体化为基本标志,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根本目的的开发规划,形成淮安非石油烯烃路径的发展模式,通过构建“五大产业链条”将淮安打造成江苏重要的盐煤化工生产基地,将其打造成我国东中部地区一流的煤盐化工基地。

推动沿海港口群、产业带和苏北城市群联动发展。

实现沿海港口与腹地城市连动发展,构筑港口大交通,打造综合运输网络,进一步提高多式联运效率,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实现港口群供应链一体化。

加强各港口与腹地城市之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中心城市与港口之间的互动作用。

统筹规划港口群、出口加工区、港城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

确立港城之间的主要发展轴线,依托轴线实现产业、功能据点的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空间组织主体之间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生态化建设,加快空间组织主体的职能定位转化,处理好不同产业与不同功能区的空间配置关系。

4、综合交通发展

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大对苏北基础建设的支持力度。

开工建设连盐铁路、郑徐客运专线江苏段、青连铁路,力争建成宿淮、丰沛铁路,加快连云港港等港口建设,拓展苏北机场功能,建成徐州观音机场二期工程,改造连云港白塔埠机场、淮安涟水机场和盐城南洋机场。

加快南水北调东线送水、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淮河入江水道整治、洪泽湖大堤加固、分淮入沂整治、海堤达标以及城市防洪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苏北现代水利综合保障体系。

支持苏北地区电网、天燃气管道建设,完善苏北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5、人口城镇化发展

加快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大苏北城乡统筹发展力度。

淮河流域跨越五省40个地(市),总人口为1.65亿,平均人口密度为611人/km2,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22人/km2的4.8倍,人口基数很大,城乡均有大量的劳动力剩余,大批农民工的涌入,势必加重当地的就业压力。

另外,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必将造成流出地和流入地的人口结构失调,尤其不利于流出地的产业发展。

据统计,我国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有1000多万农民转为城里人,淮河流域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有200多万农民转为城里人。

城镇化是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口转移模式应以就地转移为主,尽量在小城镇实现就地消化,实现淮河流域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加快淮河流域城镇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组合,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江苏省内淮安、宝应、大丰、宿迁,安徽境内蚌埠、淮南、阜阳、亳州等若干个小城镇,使农村人口以就地转移为主,逐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城市带,形成“大城市——中小城(镇)——乡村”的两头小中间大的三级城镇化人口格局,是解决淮河流域“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五、对淮安发展提出的政策建议和重要项目

1、提请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编制《中国淮河流域城镇体系规划》。

明确淮安与蚌埠作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两个核心城市的的定位,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及资金扶持,以“强化功能、构筑枢纽、特色发展”为原则加快淮安作为该走廊上的核心城市的规划建设,并建议国家各部门高度重视国家及省生产力项目在淮安区域的布局,实现苏北腹地经济中部崛起。

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等优势,构建区域性重要的公共服务中心、物流中心和旅游集散地。

2、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打造国家级盐煤、盐碱联产特色产业园区。

研究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充分挖掘盐煤产业链,逐步建成一支以研发中心为龙头,工业化研究为基础的新型科研开发团队,培育骨干企业,形成梯次发展格局,发展关联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全力打造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园。

空间整合方面:

依托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战略,将原有盐化工园和淮安工业园整合为国家级工业新城,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两翼”,充分发挥淮安市“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战略,推动淮安市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步伐。

整合洪泽县、淮安区、开发区、淮阴区相关盐化工区,盘大盘活资源,并将清浦区内的黄码、盐河、武墩、和平4乡镇和淮安区内的范集、建淮等乡镇作为工业新城的拓展预备空间。

淮安工业园原有面积为58平方公里,盐化工园原有面积为66平方公里,整合后新的工业新城将达到163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方面:

充分发挥岩盐资源优势,建设新型特色产业园区,并使之成为推动淮安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在盐化工园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利用蚌埠市丰富的煤矿资源,与我市的盐矿资源,积极形成高效率、低能耗、无污染的盐煤产业链。

继续做大特钢产业园,早日形成千亿产业园,同时加大原有淮安工业园的汽车机械、纺织服装、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建设,同时增加文化创意、软件制造、总部办公经济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产业门类丰富、产业技术高新的新型工业新城。

城乡统筹方面:

借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战略,整合工业新城之际,充分带动区内的盐河、黄码、和平、武墩、范集、黄集、三堡、建淮、赵集等乡镇的城市化进程,按照“城乡空间统筹布局、城乡产业优化协调、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交通基础设施引导、城乡特色差别引导、城乡资源集约利用、城乡生态环境提升、城乡公共安全保障”八大策略,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等五个方面实现一体化,切实推进区内乡镇的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鼓励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并向特色化、规模化的方向转变。

建设融农业观光、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居住接待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体系。

3、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淮安打造成为淮河流域综合交通枢纽。

通过加强与淮河流域交通系统的衔接、腹地城镇与淮安的联系,在原“长三角北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的基础上再增加“淮河流域综合交通枢纽”的内容,构筑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综合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交通网络,形成快捷化、多样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一是发挥航道优势,借港出海。

建设淮河生态经济走廊,要充分发掘淮安对沿岸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综合效益,大力发展苏皖淮河流域集装箱运输,使淮河流域两岸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土,并形成江苏沿海经济带港口群的广大腹地和经济纵深。

将淮河入海水道按一级航道标准进行建设,并在工业新城段两岸建设港口,与京杭大运河、盐河形成梯次等级航道和港口,形成水路交通运输网,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又达到借港出海,早日达到海洋经济时代。

沿港口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园和物流园区,充分发挥一级航道港口效应,进一步扩展码头岸线资源,建议分别在淮安区和洪泽盐化工片区扩展两条内陆码头岸线。

考虑到盐化工区公共码头岸线有限性,为进一步挖掘河运优势,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形成内陆码头运输与内河港口运输相结合的模式,同时也进一步便捷、充分地联系铁路专用线。

二是形成淮河流域“新东陇海铁路”大动脉。

新建一条“新东陇海铁路”贯穿淮河各城市,从东部向西依次经过宝应、金湖、盱眙、蚌埠、阜阳、驻马店、十堰、汉中,直达兰州,形成“新东陇海铁路”,形成平行于北侧300公里东陇海铁路的又一条交通大动脉;同时加强淮安与周边都市圈城市的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