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2508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3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隧道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隧道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隧道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隧道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技术交底.docx

《隧道施工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技术交底.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施工技术交底.docx

隧道施工技术交底

下沙隧道钢筋网施工作业技术交底

1目的

明确隧道钢筋网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规范隧道钢筋网施工作业。

2编制依据

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⑵《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⑶《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⑷《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

⑸设计文件资料

3适用范围

适用于邵光高速公路分离式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网施工。

4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4.1钢筋网设计

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网采用Φ6钢筋,网格尺寸为20cm×20cm。

4.2钢筋网施工

⑴钢筋网片加工

钢筋网片采用Ⅰ级φ6钢筋焊制,在钢筋加工场内集中加工。

先用钢筋调直机把钢筋调直,再截成钢筋条,钢筋网片尺寸根据拱架间距和网片之间搭接长度综合考虑确定。

钢筋焊接前要先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清除干净;加工完毕后的钢筋网片应平整,钢筋表面无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⑵成品的存放

制作成型的钢筋网片必须轻抬轻放,避免摔地产生变形。

钢筋网片成品应远离加工场地,堆放在指定的成品堆放场地上。

存放和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潮湿的环境,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

⑶挂网

按图纸标定的位置挂设加工好的钢筋网片,钢筋片随初喷面的起伏铺设,绑扎固定于先期施工的系统锚杆之上,再把钢筋片焊接成网,网片搭接长度为1~2个网格。

挂设时利用混凝土块衬垫在钢筋和初喷层之间,以保证钢筋和初喷层之间保持30~50mm的间隙。

砂层地段应先加铺钢筋网,沿环向压紧后再喷射混凝土。

4.3施工控制要点

⑴钢筋网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⑵铺设钢筋网按照以下要求执行:

①钢筋网在初喷混凝土4cm以后铺挂,使其与喷混凝土形成一体;

②钢筋网应与锚杆或型钢钢架连接牢固;

5劳动力组织

焊工4人,钢筋工12人,钢筋调直机操作员1人。

6机具配备

电焊机4台、钢筋调直机1台、钢筋切割钳1台。

7质量要求

7.1质量验收规范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JTGF80/1-2004)

7.2分项验收标准

⑴主控项目

●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按一批计。

每批抽检一次。

检验方法:

检查每批质量证明文件,并按批进行抽样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冷弯试验。

●钢筋网所使用的钢筋的品种、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钢筋网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钢筋网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联结牢固。

钢筋网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3cm。

检验数量:

每循环检查5处。

检验方法:

观察,凿孔检查或仪器探测。

●钢筋网应在岩面喷射一层混凝土后再铺挂,底层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4cm。

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及混凝土终凝后铺设。

检验数量:

每循环检验一次。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⑵一般项目

●钢筋网的网格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网格尺寸允许偏差为±10mm。

检验数量:

每循环检验一次,随机抽样5片。

检验方法:

尺量。

●钢筋网搭接长度应为1~2个网孔,允许偏差为±50mm。

检验数量:

每循环检验一次,随机抽样5片。

检验方法:

尺量。

●钢筋应冷拉调直后使用,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蚀。

检验数量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

观察。

8安全规程

⑴施工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焊工应持有特种工人作业证。

⑵焊工必须穿戴防护衣具。

施工时焊工应站在木垫或其它绝缘垫上。

⑶焊机必须接地,以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对于焊接导线及焊钳接导线处,都应有可靠的绝缘接地。

⑷大量焊接时,焊接变压器不得超负荷,变压器升温不得超过60℃,为此,要特别注意遵守焊机暂载率规定,以免过分发热而损坏。

⑸钢筋的调直、切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指定专人操作。

⑹钢筋网的安装,作业人员之间应协调动作。

 

钢架施工作业技术交底

1目的

明确隧道钢架施工作业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规范隧道钢架施工作业,充分发挥钢架在初期支护中的作用。

2编制依据

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⑵《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⑶《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⑷《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

⑸设计文件资料

3、适用范围

适用于邵光高速公路分离式隧道加强支护格栅钢架及型钢钢架的施工。

4、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隧道钢架支护分为型钢钢架和格栅钢架两种,型钢钢架主要由工字钢弯制而成,格栅钢架主要由四根Φ22或Φ25主筋和其它钢筋制成。

隧道各部开挖完成初喷砼后,分单元及时安装钢架,采用与定位锚杆、径向锚杆以及双侧锁脚锚管固定,纵向采用Φ22钢筋连接,钢架之间铺挂钢筋网,然后复喷混凝土到设计厚度,并及时进行围岩监控量测。

钢架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

4.1钢架加工

⑴型钢钢架加工:

加工场地用砼硬化,精确抹平,按设计放出加工大样。

钢架弯制结合隧道开挖方法采用型钢弯制机按照隧道断面曲率分节进行弯制,弯制完成后,先在加工场地上进行试拼。

各节钢架拼装,要求尺寸准确,弧形圆顺,要求沿隧道周边轮廓误差不大于3cm,连接底板螺栓孔眼中间误差不超过±5mm;型钢钢架平放时,平面翘曲小于2cm。

⑵格栅钢架加工

格栅钢架在现场设计的工装台上加工。

工作台为δ=20mm的钢板制成,其上根据不同断面的钢架主筋轮廓放样成钢筋弯曲模型。

钢架的焊接在胎模内焊接,控制变形。

按设计加工好各单元格栅钢架后,组织试拼,检查钢架尺寸及轮廓是否合格。

图1型钢钢架施工工艺流程图

 

加工允许误差:

沿隧道周边轮廓误差不大于3cm,平面翘曲应小于2cm,接头连接要求同类之间可以互换。

格栅钢架各单元必须明确标准类型和单元号,并分单元堆放于地面干燥的防雨蓬内。

结构试验时,在工作台上将钢架拼装成环。

外侧焊油顶座,采用油顶,仪表按设计荷载进行加压。

使用钢筋应力计及收敛仪量测钢架内力和变形情况。

4.2拱架安装

钢架安装在掌子面开挖初喷完成后立即进行。

根据测设的位置,各节钢架在掌子面以螺栓连接,连接板应密贴。

为保证各节钢架在全环封闭之前置于稳固的地基上,安装前应清除各节钢架底脚下的虚碴及杂物。

同时每侧安设2根锁脚锚管将其锁定,底部开挖完成后,底部初期支护及时跟进,将钢架全环封闭。

Ⅴ级围岩需在拱部钢架基脚处设槽钢以增加基底承载力,

为保证钢架位置安设准确,隧道开挖时在钢架的各连接处预留连接板凹槽。

初喷砼时,在凹槽处打入木楔,为架设钢架留出连接板(和槽钢)位置。

钢架按设计位置安设,在安设过程中当钢架和初喷层之间有较大间隙应每隔2m用砼预制块楔紧,钢架背后用喷砼填充密实。

为增强钢架的整体稳定性,将钢架与锚杆焊接在一起。

钢架纵向连接采用钢管(钢筋),环向间距1m。

钢架落底接长在单边交错进行,每次单边接长钢架1~2排。

在软弱地层可同时落底接长和仰拱相连并及时喷射砼。

接长钢架和上部钢架通过垫板用螺栓牢固准确连接。

为使钢架准确定位,架设钢架时尽量利用径向锚杆定位固定。

架立钢架后应尽快进行喷砼作业,以使钢架与喷砼共同受力。

喷射砼分层进行,先从拱脚或墙角处由下向上喷射,防止上层喷射料虚掩拱脚(墙角)不密实,造成强度不够,拱脚(墙角)失稳。

4.3施工要点

⑴钢架应按设计位置安设,钢架之间必须用钢筋纵向连接,并要保证焊接质量。

拱加安设过程中当钢架与围岩之间有较大的空隙时,沿钢架外缘每隔2m应用混凝土预制块楔紧。

⑵钢拱架的拱脚采用纵向托梁和锁脚锚管等措施加强支承。

⑶钢架应尽可能多地与锚杆露头及钢筋网焊接,以增强其联合支护的效应。

⑷喷射混凝土时,要将钢架与岩面之间的间隙喷射饱和达到密实。

⑸喷射混凝土应分层次分段喷射完成,初喷混凝土应尽早进行“早喷锚”,复喷混凝土应在量测指导下进行,即“勤量测”的基本原则,以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复喷适时有效。

⑹型钢钢架应采用冷弯成型,钢架加工的焊接不得有假焊,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⑺每榀钢架加工完成后应放在水泥地面上试拼,周边拼装允许误差为±3cm,平面翘曲应小于2cm。

⑻钢架应在初喷混凝土后及时架设,各节钢架间以螺栓连接,连接板必须密贴。

⑼钢架安装前应清除底脚下的虚碴及杂物,钢架底脚应置于牢固的基础上。

5劳动力组织

焊工3人,钢筋工2人,杂工8人,施工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可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

6施工机具

型钢弯制机1台、气焊1把、BX1-500电焊机2台。

7质量要求

7.1质量验收参照规范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JTGF80/1-2004)

7.2分项验收标准

7.2.1主控项目

●制作钢架所用型钢进场检验必须按批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工艺性能(冷弯)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热扎普通工字钢》(YB(T)56)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型钢,每60t为一批,不足60t应按一计。

每批抽检一次。

检验方法:

检查每批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相关性能试验。

●制作钢架的钢材品种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型钢钢架的弯制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架的结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

●钢架安装不得侵入二次衬砌断面,底部不得有虚碴,相邻钢架及各节钢架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cm。

表面覆盖层厚度不得小于3cm。

检验数量:

每榀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

●沿钢架外缘每隔2m应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与初喷层顶紧,钢架与初喷层间的间隙应采用喷射混凝土喷填密实。

检验数量:

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7.2.2一般项目

●钢筋、型钢等原材料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蚀。

检验数量:

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钢架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采用型钢弯制钢架时,分节长度应根据设计尺寸及所采用的开挖方法确定,各节长度不应大于4m,腹板上钻孔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钢架节点焊接长度应大于4cm,且对称焊接。

③钢架周边拼装允许偏差为±3cm,平面翘曲应小于2cm。

检验数量:

每榀钢架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

●钢架安装允许偏差的检验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架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间距

±100mm

2

横向

±50mm

3

高程

±50mm

4

垂直度

±2o

5

保护层和表面覆盖层厚度

-5mm

检验数量:

每榀钢架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

测量、尺量。

8安全规程

⑴施工期间,应对支护的工作状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在不良地质地段,应由专人每班检查。

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应立即修整加固,当险情危急时,应将人员撤出危险区。

⑵构件支撑的立柱不得置于虚碴和活动石块上。

在软弱围岩地段,立柱底面应加设垫板或垫梁。

⑷钢架的安装作业时,作业人员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