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解析版.docx
《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解析版
2017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一、课内基础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窃:
偷偷地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
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C.北海虽赊 赊:
远
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
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A项,窃:
私下。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树之以桑B.左右欲刃相如C.叩关而攻秦D.而相如廷叱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A项,树:
名词活用作动词,种树;B项,刃:
名词活用作动词,杀;D项,廷:
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3.下列句子不属同类句式的一项是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奚以知其然也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的能力。
A项,判断句;B项、C项、D项,宾语前置句。
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B.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D.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含义的能力。
A项,众人:
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许多人;B项,朽木:
古今意义相同,腐烂的木头;C项,猖狂:
古义为狂放,不守礼法;今义为肆无忌惮,含贬义;D项,下车:
古义为官吏到任;今义为从车辆上下来。
5.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③填然鼓之 ④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⑤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⑥谨拜表以闻
⑦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⑧宁许以负秦曲
⑨单于壮其节 ⑩天下云集响应
A.①②③/⑤⑥⑧/⑩/④⑦⑨B.①③/⑤⑩⑧/⑩/④②⑨
C.①②⑨/⑤⑥⑩/⑧/④⑦②D.①③/②⑨/④⑤⑩/⑥⑦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①③中“水”“鼓”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②⑨中“奇”“壮”都是意动用法;④⑤⑩中“内”“间”“云”都是名词作状语;⑥⑦⑧中“闻”“膏”“负”都是使动用法。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国语》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书,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B.“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
升迁。
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C.敬称即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如“家”。
用于称别人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别人父亲);家母、家慈(称别人母亲)。
D.古人直称姓名,用于自称,称轻视的人或客观介绍。
称字、号、斋名、谥号表示礼貌及尊敬。
还有称官爵名,称籍贯(如康有为称康南海)。
平辈间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
古人自称名,称人称字。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7.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韩愈《师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一致。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只好以酒祭月、寄托苦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逍遥游》中描绘鲲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阕中,辛弃疾提到刘义隆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锦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答案】
(1)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4)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6)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7)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8)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是理解型名句默写,要求学生对文章内容深入理解。
易错字:
(1)暮、啼;
(2)是故;(3)尊、酹;(4)摧、钩;(5)抟、息;(6)胥、赢;(7)繁、鬓、潦倒;(8)沧海。
二、古代诗文阅读(4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豆卢勣字定东,昌黎徒河人也。
本姓慕容,燕北地王精之后也。
中山败,归魏,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
父宁,柱国、太保。
勣初生时,周太祖亲幸宁家称庆,时遇新破齐师,太祖因字之曰定东。
勣聪悟,有器局。
少受业国子学,略涉文艺。
魏大统十二年,太祖以勣勋臣子,封义安县侯。
周闵帝受禅,改封丹阳郡公,邑千五百户。
明帝时,为左武伯中大夫。
勣自以经业未通,请解职游露门学。
帝嘉之,敕以本官就学。
会武帝嗣位,拜邛州刺史。
未之官,渭源烧当羌因饥馑作乱,以勣有才略,转渭州刺史。
甚有惠政,华夷悦服,德泽流行,大致祥瑞。
鸟鼠山俗呼为高武陇,其下渭水所出。
其山绝壁千寻,由来乏水,诸羌苦之。
勣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鸟翔止厅前乳子而后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姓因号其泉为玉浆泉后丁父艰,毁瘁过礼。
天和二年,授邵州刺史,袭爵楚国公。
复征为天官府司会,历信、夏二州总管、相州刺史。
以母忧还京。
宣帝大象二年,拜利州总管,进位上大将军。
月余,拜柱国。
益州总管王谦作乱。
勣婴城固守,谦遣其将达奚惎、高阿那肱、乙弗虔等众十万攻之,起土山,凿城为七十余穴,堰江水以灌之。
勣时战士不过二千,昼夜相拒。
经四旬,势渐迫。
勣于是出奇兵击之,斩数千级,降二千人。
开皇二年,突厥犯塞,以勣为北道行军元帅以备边。
岁余,拜夏州总管。
上以其家世贵盛,勋效克彰,甚重之。
后为汉王谅纳勣女为妃,恩遇弥厚。
十年,以疾征还京师,诏诸王并至勣第,中使顾问,道路不绝。
其年卒,时年五十五。
上悼惜者久之,特加赗赠,鸿胪监护丧事,谥曰襄。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四》)
8.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勣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鸟翔止/厅前乳子而后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姓因号其泉为玉浆泉
B.勣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鸟翔止厅前/乳子而后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姓因号其泉为玉浆泉
C.勣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鸟翔止/厅前乳子而后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姓因号其泉为玉浆泉
D.勣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鸟翔止厅前/乳子而后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姓因号其泉为玉浆泉
9.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学是隋以后历代王朝的教育管理机关,也是专门培养皇室子弟的最高学府。
B.羌指我国西部民族之一,古代诗歌经常提及的“羌笛”这一乐器就原出于古羌族。
C.爵此处指爵位,古代爵位分若干等,豆卢勣继承的“楚国公”属于高等级的爵位。
D.妃原意为“配偶”,后来专指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子,此处指汉王的妻子。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豆卢勣出身名门,爱好学习。
他是燕北地王慕容精的后代,功臣豆卢宁的儿子,在任左武伯中大夫时,觉得自己五经未通而请求辞职继续求学。
B.豆卢勣遵守孝道,恪守礼制。
父亲去世,他哀痛伤心,居丧守孝超过礼制要求;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他主动辞去地方上的职务,回到京城尽孝。
C.豆卢勣不畏强贼,出奇制胜。
面对王谦叛军凿城为穴、引水灌城的紧迫形势,他率兵坚守城池数十天,后又勇敢地出奇兵袭击叛军,并以少胜多。
D.豆卢勣深得民心,极受恩遇。
他担任渭州刺史,有关他施行仁政造福百姓的传说广为流传;他生前多次得到皇帝的封拜,病逝后受到特别恩赐。
11.翻译句子。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十年,以疾征还京师,诏诸王并至勣第,中使顾问,道路不绝。
【答案】
8.D
9.A
10.B
11.
(1)优秀的将领手执强劲的弓弩守卫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率领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2)开皇十年,豆卢勣因病被征召回京城,皇帝下令诸王都去豆卢勣的府第探病慰问,宫中使者前来慰问的,在路上络绎不绝。
【解析】
8.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该句的大致意思,然后根据句意来断句,也可以利用一些标志词来判断,会事半功倍,题目所给的句子意思为:
豆卢勣的坐骑马蹄踏下,忽然涌出一股喷泉。
有白乌鸦落在官厅前,给小白乌鸦喂食后才飞走。
百姓歌唱道:
“我有丹阳,山出玉浆。
济我民夷,神鸟来翔。
”百姓便把这眼泉水叫玉浆泉。
其中标志词应抓住:
“曰”后应停顿;“山”“神鸟”“百姓”等作主语,前面应断开,可排除B项、C项;根据句意可排除A项。
9.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A项,国子学设于晋武帝咸宁二年,教育对象乃属于更高统治者之子弟。
10.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项,“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他主动辞去地方上的职务,回到京城尽孝”错,根据原文,他回到京城守孝,是因为母亲去世。
11.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翻译时直译为主。
关键字:
(1)谁何:
盘问过往行人。
(2)诏:
皇帝下令;第:
府第;中使:
宫中使者。
【备注】豆卢勣字定东,昌黎徒河人。
原本姓幕容,是燕的北地王慕容用的后代。
在中山战败,这一支归顺了魏,北方人把“归义”叫做“豆卢”,便以“豆卢”为姓。
父亲豆卢宁,任柱国、太保。
豆卢勣初生时,周太祖亲自到豆卢宁家祝贺,那时碰上刚刚打败齐军,太祖便给他取字为定东。
豆卢勣聪明颖悟,器量宽大。
少年在国子学读书,学习文章六艺。
魏大统十二年,太祖因为豆卢勣是功臣之子,封他为义安县侯。
周闵帝受魏禅让,改封他为丹阳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明帝时,任左武伯中大夫。
豆卢勣自已觉得五经还没精通,请求辞职入露门学。
明帝赞许他的愈见,便以原官职的身份入学。
武帝继位后,豆卢勣拜任邛州刺史。
还没到任,渭源的烧当芜因饥荒发生暴乱,因豆卢勣有才能韬略,便改任他为渭州刺史。
在任很有仁政,汉人和少数民族都拥护他,他的仁德传布广远,吉祥的景致出现了许多。
鸟鼠山俗称高武陇,山下是渭水的发源地。
那座山陡峭的山崖高有千寻,山上向来缺水,羌人很为此苦恼。
豆卢勣的坐骑马蹄踏下,忽然涌出一股喷泉。
又有白乌鸦落在官厅前,给小白乌鸦喂食后才飞走。
百姓歌唱道:
“我有丹阳,山出玉浆。
济我民夷,神鸟来翔。
”百姓便把这眼泉水叫玉浆泉。
以后为父亲守孝,哀痛伤心超过礼的规矩。
天和二年,任邵州刺史,继承了父亲楚国公的爵位。
再次征召为天官府司会,历任信、夏二州总管、相州刺史。
因奔守母丧而还京。
宣帝大象二年,授任利州总管,升任上大将军。
过了一个多月,授任柱国。
益州总管王谦作乱。
豆卢勣顽强守城,王谦派他的将军达奚惎、高阿那肱、乙弗虔等率十万军队攻城,在城外堆土为山,在地下挖七十多条地道,又筑坝引江水灌城。
豆卢勣那时的兵卒不超过二千,昼夜拒守。
四十天后,形势更加紧迫。
豆卢勣便出奇兵袭击敌军,斩敌数千人,敌人投降二千人。
开皇二年,突厥进犯边塞,朝廷任命豆卢勣为北道行军元帅以防备边患。
一年以后,任夏州总管。
皇上看他家世代尊贵,功勋卓著而克已自守,十分钦敬。
后来因为汉王杨谅收纳豆卢勣的女儿做王妃,恩遇更加厚重了。
开皇十年,豆卢勣因病被征召回京城,皇帝下令诸王都去豆卢勣的府第探病慰问,宫中使者前来慰问的,在路上络绎不绝。
豆卢勣这一年死,时年五十五岁。
皇帝痛惜哀悼很久,特别给予治丧礼品,由鸿胪监护丧事,谧号为“襄”。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
年十七,举于乡。
御史欲即鹿鸣宴①冠之,以未奉父命辞。
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
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
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
慎行不善书,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
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
吕调阳格之,不得上。
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
“子吾所厚,亦为此也?
”慎行从容对曰:
“正以公见厚故耳。
”居正怫然。
慎行寻以疾归。
居正卒,起故官。
进左谕德,日讲如故。
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木舜往籍其家。
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复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②恩,全大臣簪履之谊。
词极恳挚,时论韪之。
由侍讲学士擢礼部右侍郎。
转左,改吏部,掌詹府事,寻迁礼部尚书。
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
及冬,又请。
帝怒,再严旨诘责。
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
“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
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
”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
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
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
慎行引罪乞休。
累章上,乃许。
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
卒,年六十三。
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注】①鹿鸣宴:
乡试放榜次日,按例举行乡饮之礼,欢宴考官和中试举人。
②帷盖:
受恩乞恩之典。
(节选自《明史•于慎行传》)
12.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B.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C.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D.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13.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之”即为他加冠。
古代男子到成年(一般在十八岁)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
B.“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
C.“东宫”指太子所居之宫,也代指太子。
文中的“册立”,是指让皇帝封立太子的事。
D.“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
明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人们把中试者称为“举人”。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日讲官分别题字。
于慎行不擅长书法,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
其诚实的品格得到皇帝的赞赏。
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
对张居正不合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
C.张居正被追究论罪后,于慎行致函前往逮捕他的侍郎丘木舜,为张母及诸子求请,当时的舆论认为于慎行做得不对。
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两次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帝恼怒,再次下严旨责难。
于慎行不为所动,第二天又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使皇帝更不高兴。
15.翻译句子。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
【答案】
12.C
13.A
14.C
15.
(1)再说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只能拿小草作它的船,放上一只杯子就不能动了,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
(2)皇帝更加不高兴,因为他要挟皇帝,怀疑圣上他,搅乱国家的根本,将他的同僚下属都剥夺了俸禄。
【解析】
1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该句的大致意思,然后根据句意来断句,也可以利用一些标志词来判断,会事半功倍,题目所给的句子意思为:
先朝成例,都是由翰林大臣负责日讲,没有涉及史官的事。
于慎行与张位、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都是以史官身份参与日讲,是为少见。
“故事”是一个词,中间不能断开,因此排除B项;“慎行与……”作主语,前应断开,因此排除D项;“异数也”是对上文的感叹,前应断开,因此排除A项。
13.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A项,古代男子到成年(一般是二十岁)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
1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项,“于慎行致函前往逮捕他的侍郎丘木舜”错,应是前往抄家;“当时的舆论认为于慎行做得不对”错,当时的舆情认为他是对的。
1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翻译时直译为主。
关键字:
(1)坳堂:
低洼;芥:
小草;
(2)益:
更加;要:
要挟。
【备注】【参考译文】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
十七岁时,乡试中举。
御史想在为新举子举行的宴会上为他加冠,他以没得到父亲的许可而推辞了。
隆庆二年(1568),考中进士。
授职为编修。
万历初年,《穆宗实录》撰成,晋升为修撰,担任日讲官。
先朝成例,都是由翰林大臣负责日讲,没有涉及史官的事。
于慎行与张位、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都是以史官身份参与日讲,是为少见。
他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讲官分别题字。
于慎行不擅长书法,诗词做成后,吩咐别人书写好,并详细地从实告诉了皇帝。
皇帝很高兴,曾经大书“责难陈善”四个字赏赐给他,这在词林诗界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因为弹劾张居正被逮捕,同僚和朋友都躲避他,唯独于慎行前往探视。
等到张居正服丧未满夺情出仕时,他与同官便上奏劝谏。
吕调阳从中阻拦,没能递入宫中。
张居正听说后恼怒,日后对于慎行说:
“你是我所厚爱的人,也这样做吗?
”于慎行从容自如地回答:
“正是因为您厚爱我的缘故。
”张居正很不高兴。
于慎行不久就称病回乡。
张居正去世后,他出任原职。
晋升左谕德,主持日讲如故。
当时张居正已被追究论罪,侍郎丘木舜前往江陵抄家。
于慎行致函给他,称张居正的母亲年老,诸位儿子在覆巢之下,颠沛流离值得同情,应该推及明主覆盖之恩,成全大臣曾经侍候皇上的情谊。
话语极为诚恳真挚,当时的舆论也认为他是对的。
他由侍讲学士晋升为礼部右侍郎。
又转任左侍郎,改任吏部职,负责詹事府。
不久,升任礼部尚书。
万历十八年(1590)正月,上奏请求早日建立东宫,让嫡长子出宫接受讲读教育。
到了冬季,又上奏请求。
皇帝恼怒,再次下严旨责难。
于慎行不为所动,第二天又劝谏:
“册立的事,由我部负责,我们不提,是罪过。
希望皇帝迅速决定大计,将我放归乡里。
”皇帝更加不高兴,因要挟皇帝,怀疑圣上责备他,搅乱国家的根本,将他的同僚下属都剥夺了俸禄。
山东的乡试,预先传说负责考试人的名字,事后果然如此。
言官便弹劾礼部官员,于是礼部官员都停发俸禄。
于慎行称罪请求退休。
奏章接连呈上,皇帝终于答应了。
在家居住十多年,朝廷内外屡次举荐,均不答复。
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赠封太子太保,谥号文定。
1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1)这两首诗都属于什么思想主题?
你认为两首诗前联中最传神的字各是哪个?
请简要赏析。
(2)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差异?
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1)①怀古诗。
②韦诗前联中“空”字用得最妙,有“白白地”“徒劳地”之意。
③六朝像梦一样地消失,只剩下鸟儿寂寞地叫着。
一个“空”字即客观表现了台城如今破败荒凉的景象。
④刘诗前联中最传神的字是“竞”,有“竞相”之意。
⑤用它道出了六代的奢华无比,使之化成了无数幅争奇斗巧、富丽堂皇的六代皇宫图。
(2)思想内容上:
①韦诗重写今日之破败荒凉,抒发昔盛今衰的伤感之情。
②刘诗重写昔日之荒淫无度,暗含对晚唐统治者的讽谏。
表现手法上:
①韦诗融情入景。
借细雨、江草、啼鸟和堤柳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氛围,充满了昔盛今衰的感伤情绪。
(拟人。
“无情”柳不管人间兴亡,反衬出人的追昔抚今的无限伤感。
)②刘诗借古讽今。
指出亡国的原因是陈后主奢侈荒淫,暗含对当时唐代统治者的批评。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题材辨析及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
研读这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首都是怀古诗。
韦诗前联中“空”字,形象写出六朝像梦一样消失,只留下鸟儿寂寞地啼叫,写出了台城如今的破败荒凉;刘诗前联中“竞”字,有竞相之意,生动地写出了六朝的奢华。
(2)本题考查古代诗歌对比鉴赏能力。
韦诗通过侧面烘托,以自然景观的“无情”反衬人的无限伤痛与感慨,阴雨、江草、鸟鸣、柳荫等景物,渲染出一幅凄清而令人伤感的画面;刘诗重在对比,前两句回忆昔日的繁华,后两句写今日的荒凉和缘由。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独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的复杂关联。
除了自然界种种物象变化对人心的影响之外,人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心态也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理解和表现。
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说:
“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影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
”在不同的人眼中,自然的面貌原本就是不同的,给人的感触也不一样。
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两种形态:
一方面,自然摇荡着人的性灵,使人产生或悲或喜之情;另一方面,人将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本无情感知觉的自然物上,使其具备了与人同一的感情色彩,从而在自然施与人巨大影响的同时,人也以自我的情志改变着自然物在人们心中的面貌。
②对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奇妙的生命共感现象,西方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
自然变化、草木荣枯使古人看到自己的影子,觉察到自己的生命,并联想到万物与人的生死。
因此,在古人的诗文中,纯粹的自然现象是没有的,流动的水,吹过的风,开落的花,都与人自己的命运休戚相关。
③生命的共感帮助我们理解了自然物与人的生理心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却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自然物可以引起人的快感,有的则引起人的悲感。
这就需要探讨自然与人之间异构与同质的问题。
④异构,指二者之间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同质,指两种物质之间本质的相同。
前者将两种物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