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33磨煤机检修工艺卡课件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995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33磨煤机检修工艺卡课件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锅炉33磨煤机检修工艺卡课件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锅炉33磨煤机检修工艺卡课件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锅炉33磨煤机检修工艺卡课件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锅炉33磨煤机检修工艺卡课件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33磨煤机检修工艺卡课件资料.docx

《锅炉33磨煤机检修工艺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33磨煤机检修工艺卡课件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锅炉33磨煤机检修工艺卡课件资料.docx

锅炉33磨煤机检修工艺卡课件资料

1目的

1.1规范检修行为,确保MG3560型磨煤机检修质量符合检修规程规定要求。

1.2本检修文件包所规定的程序为所有参加本项目工作人员所必须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的MG3560型磨煤机的检修工作。

3概述

3.1概述

3.1.1

我公司磨煤机为低速钢球磨煤机,由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型号MG3560,磨煤机出力为30t/h,筒体转速为17.79r/min,筒体有效直径3500mm,筒体有效长度5980mm,筒体容积57.73m3,最大装球量59t,进料口尺寸1450×1450mm,出料口尺寸Ф1450mm,大齿轮齿数208,小齿轮齿数25,传动比8.32,2007年9月投运,。

3.1.2本次检修停工待检点:

H1点,见证点:

W1点。

4引用文件

MG3560型磨煤机图纸、MG3560型磨煤机说明书、《河南华润电力古城有限公司锅炉检修规程》.

5修前准备

5.1安全措施及检修工作票

□5.1.1严格依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作好安全防护措施。

□5.1.2严格执行检修管理制度,开工前认真办理工作票。

5.2备品备件

□5.2.1本次检修所需要备品及易耗品准备

磨煤机本体、减速机、手动电动双向挡板、对轮销、密封圈

5.3工具

□5.3.1工具

一般工具:

活扳手、螺栓刀、铜棒、手锤、撬扛、内六角扳手、大锤、呆板子

量具:

百分表、百分表磁性支座、游标卡尺、

起吊用具:

手动葫芦、千斤绳

专用工具:

转子支架、敲击扳手36#

5.4检修前准备工作

□5.4.1工作票已办理,检修设备安全隔离措施已确认。

□5.4.2检修位置脚手架已搭设好,并经安监人员验收合格.

□5.4.3检修位置保温已拆除,检修场地清洁。

□5.4.4检修场地照明充足,消防器材配备齐全。

□5.4.5做好设备检修前设备运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始记录。

□5.4.6设备检修用的材料、备品、配件、专用工具、一般工具、安全用具、起吊用具准备齐全。

□5.4.7电动起吊装置完好无损,具备使用条件。

□5.4.8设备检修工艺卡已编制、批准,并对检修人员进行交底。

6检修工序

6.1磨煤机检修前在运行状态下的检查,主要检查项目:

□6.1.1测量大瓦、传动装置、减速机、电动机和各部基础的振动。

□6.1.2检查大瓦、轴承、油泵的温度、检查各轴承及转动部分有无异常声音。

□6.1.3检查油泵、油管路及阀门、减速机法兰结合面和各轴承的漏油情况及冷却水的情况。

□6.1.4检查大瓦的运行情况,停磨后筒体来回晃动的次数。

□6.1.5检查磨煤机的运行情况,包括料斗的密封,滚筒的漏粉、螺丝的齐全。

□6.1.6检查有关仪表的运行情况。

□6.1.7检查防爆门、检修平台、梯子及联轴器的安全罩等。

□6.1.8检查进出口料斗有无偏斜、摩擦、支撑座螺丝有无松动现象。

□6.1.9将以上情况做好记录,并根据前次检修技术记录,确定检修项目,落实检修计划。

6.2甩钢球

□6.2.1安装甩球工具:

□6.2.1.1用钢板堵板堵住给煤机落煤口,并用螺丝紧固。

□6.2.1.2安装甩球筛子,使筛子中心线与磨煤机中心线基本一致,接球口紧贴球磨机波浪瓦,用钢管其固定在球磨机进口螺线管上。

□6.2.1.3甩球轨道安置在筛子出口的下方。

□6.2.1.4在轨道出口地面垫上橡胶皮等物。

□6.2.1.5磨煤机进口周围设置围栏。

□6.2.2筛选钢球:

□6.2.2.1消防水向球磨机内灌水,以没过钢球为限。

□6.2.2.2确认周围无安全隐患后,联系运行,开动磨煤机约三十分钟。

□6.2.2.3当筛子中不再甩出钢球时,联系运行,停运磨煤机。

□6.2.2.4将大钢球与小钢球分出分别堆放,直径小于30mm的小球及碎球、杂物作废品回收。

6.3进出口料斗检修

□6.3.1检查料斗衬板磨损情况,磨损严重应进行焊补或更换。

□6.3.2查磨煤机出口铸石脱落及磨损情况,磨损严重应进行贴补。

□6.3.3起吊料斗时,应缓慢进行,防止料斗突然脱落,砸坏料斗及料斗底座。

要求:

磨损超过原厚度2/3时,应进行更换。

6.4检修衬板及、拧紧楔、固定楔、紧固螺丝

□6.4.1检查衬板有无翘起,碎裂、磨损,不合格的进行更换。

□6.4.2用手锤逐个检查拧紧楔、固定楔螺丝,筒体衬板、端部衬板螺丝紧固情况。

□6.4.3检查衬板楔子有无严重磨损和脱落。

要求:

磨损超过原厚度的80%进行更换,局部磨损严重、翘起、凸肚的应更换

6.5更换衬板

□6.5.1局部更换时,将更换部位转至底部,拆除固定楔,将需更换衬板用撬棍撬出。

□6.5.2全部或大部分更换时,可先拆换1/4,转180o再拆换1/4,以免罐体偏重过大。

□6.5.3对称地将固定楔安装上,上紧螺丝。

□6.5.4转动筒体,依次装上无螺栓衬板,衬板背部用石棉板垫平。

□6.5.5从固定楔处用撬棍将衬板撬紧,间隙处填入钢板,用大锤敲紧并点焊牢固。

□6.5.6将筒体转动180º,按上述步骤骤装好另半圈。

6.6检查端盖及螺丝

□6.6.1大罐与端盖法兰结合面的紧固螺丝是否有松动、断裂现象。

□6.6.2查端盖的根部与螺孔处有无裂纹,发现应及时处理。

□6.6.3检查法兰结合面的间隙。

要求:

螺丝紧固、不得缺少;端盖的根部与螺孔处无裂纹;法兰结合面无间隙

6.7螺旋管更换与检修

□6.7.1螺旋管更换:

□6.7.1.1拆除螺旋管压紧螺栓,并妥善放置。

□6.7.1.2专用顶丝顶出螺旋管,在顶出的过程中要检查四周间隙,不要顶偏斜。

□6.7.1.3顶出后吊起螺旋套管放置指定位置。

□6.7.1.4核对新螺旋套管的配合尺寸,确定螺孔位置无误后,方可进行安装。

□6.7.1.5螺旋管方向应正确,接合面严密。

□6.7.1.6螺旋管外壁包上硅酸钻纤维毡和石棉布厚20mm,并用铁丝捆牢。

□6.7.1.7螺旋管的紧固螺栓检查,折断的螺栓断头,应全部取出,母牙不得损坏。

□6.7.1.8螺旋管的紧固螺栓安装前,每只螺母用丝攻攻一遍。

□6.7.1.9螺旋管的紧固螺栓安装时每只螺栓上的螺纹部分要均匀涂上防咬涂料。

□6.7.1.10螺旋套管安装前应吊起,在各接合面上涂均油铅粉。

□6.7.1.11螺旋套紧固螺栓扳紧时应对称均匀地上紧螺栓。

6.7.2螺旋管的检修

□6.7.2.1磨损局部小于原厚度的60%应焊补。

□6.7.2.2螺旋线的磨损小于厚度的60%,应进行焊补,大于60%应更换。

□6.7.2.3螺旋管安装后其尾部与端衬板之间膨胀间隙一般小于20mm。

□6.7.2.4螺旋管尾部与端衬板之间如卡入钢球和其它铁件必须除净。

要求:

螺旋套管磨损局部小于原厚度的60%应焊补,大于60%应更换;螺旋线的磨损小于高度的60%,应进行焊补,大于60%应更换。

6.8主轴承检修

□6.8.1顶大罐

□6.8.1.1进出口料斗拆除。

□6.8.1.2甩出磨煤机内的钢球。

□6.8.1.3拆除冷却水管进回油管路。

□6.8.1.4拆除大齿轮隔音罩连接螺丝,将隔音罩吊出放置指定位置。

□6.8.1.5拆除大瓦上盖,吊至指定位置放好。

□6.8.1.6测量大瓦与空心轴颈各部位间隙,并做好记录。

□6.8.1.7稳妥放置顶罐工具。

□6.8.1.8一切准备工作就绪,起顶前进行明确分工,由一人统一指挥,工作人员应精力集中听从指挥。

□6.8.1.9初顶起10mm后,停止观察确认各千斤顶无下沉,各处无不安全现象,方可继续缓慢的顶起。

□6.8.1.10大罐进出口大瓦应由专人测量,高低和左右偏差,严防罐体发生位移,顶罐时的高低差≯13mm,左右≯10mm。

□6.8.1.11顶起大罐180mm左右,检查瓦口间隙应均匀,用枕木加斜木将大罐垫好。

要求:

顶罐高度180mm以上;顶罐结束,加垫的斜垫和千斤顶应同时将罐体顶起;顶罐时的高低差前后≯13mm,左右≯10mm。

□6.8.2吊大瓦

□6.8.2.1起吊前应打好印记。

□6.8.2.2将大瓦用钢丝绳手拉葫芦顺空心轴缓慢翻转180°,小心地吊下放在枕木上;将空心轴颈用白布盖好,并加盖塑料布。

□6.8.2.3大瓦检修:

用煤油将大瓦清洗干净;用小木锤轻敲瓦面,检查有无脱壳现象。

(脱壳小于25℅时,可采用局部挖补堆焊,超过25%需重新浇铸。

);检查钨金瓦面有无裂纹、砂眼、烧损现象。

□6.8.2.4瓦面检修:

对大瓦表面裂纹、凹坑等缺陷采用局部堆焊;在瓦面划出接触角(66º~68º)。

将油膛部位划出,并进行刮研;在乌金瓦面和空心轴颈研磨区涂以少量红丹粉,涂抹均匀.将乌金瓦扣在轴上,用木棒撬动轴瓦,使轴瓦在轴(可使用精密加工的假轴)上沿圆周方向反复研磨15-20次,滑动距离约100mm,然后将轴瓦吊出,检查轴瓦与轴颈的配合情况,进行刮研;反复上述刮研过程,直至接触情况达到要求。

□6.8.2.5检查清洗大瓦冷却水室。

用冷却水最高压力的1.25倍进行水压试验5分钟。

□6.8.2.6球面瓦座检修:

将球面涂抹红丹粉与球枕合上,左右晃动,检查接触情况;用铲刀、磨光机修正球面;用零号砂纸打磨接触面;涂抹黄牛油备用。

要求:

接触良好,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点;瓦口间隙为轴颈的1.5-2‰,并有舌形下油间隙;无泄露,动作灵活,接触良好每30×30平方厘米不少于2点,接触面>75%,周界局部间隙<0.1mm,间隙处每段长度不超100mm,累计长度小于周长25%

□6.8.3台板与台板座检修

□6.8.3.1拆除台板前先打好印记。

□6.8.3.2台板吊出放在枕木上、垫平,并用平板进行找平。

□6.8.3.3用磨光机、铲刀修整台板。

□6.8.3.4用研磨好的台板研磨台板座,将台板放在台板座上,用撬棍来回撬动,用色印检查接触情况,用磨光机修整台板座。

要求:

每30平方厘米不少于1点;周界局部间隙<0.1mm,间隙处每段长度不超100mm,累计长度小于周长25%;台板接触面积>75%。

无裂纹

□6.8.4.空心轴颈检修

□6.8.4.1用柴油清洗空心轴颈,检查有无裂纹、伤痕、凹坑。

□6.8.4.2测量轴颈直径。

□6.8.4.3用直尺和塞尺沿轴向检查轴颈平整度(不大于0.05mm)若平整度不符合要求,进行研磨和抛光。

□6.8.4.4检查空心轴颈的椭圆度和锥度。

□6.8.4.5对轴颈表面的伤痕和锈蚀情况进行研磨处理。

□6.8.4.6检查空心轴颈表面伤痕或锈蚀情况,若有局部伤痕或锈蚀宽度<5mm,长度<100mm,深度<0.2mm,直径<15mm,锈蚀总表面积小于轴径工作面的5%,可用油石或砂布研磨处理,若超出标准,则予以更换。

□6.8.4.7表面粗糙度较低时,采取抛光处理。

要求:

直径不小于1899.00mm;平整度不大于0.05mm;椭圆度、锥度≯0.2mm;表面粗糙度7,无伤痕、锈迹

6.9磨煤机装复

□6.9.1台板安装

□6.9.1.1清洗台板及台板座,并在台板面涂抹一层薄薄的牛油。

□6.9.1.2按标记将台板就位,测量各部误差及间隙。

要求:

径向水平误差<0.06mm,横向水平误差<0.12mm,台板周界局部间隙<0.1mm,每段不超过100mm,累计不超过周长的25%,调整螺丝紧固。

6.9.2大瓦就位

□6.9.2.1清洗球面、球枕、瓦面、空心轴颈。

□6.9.2.2用两只葫芦吊住大瓦,沿空心轴颈翻下。

□6.9.2.3清洗球枕、球面、并涂一层黄牛油

□6.9.2.4平稳落下大瓦,调整好印记。

□6.9.2.5测量水平误差及周界间隙。

要求:

球面清洁干净、黄牛油无杂质,不得有杂物垫住球面;纵向水平误差<0.06mm,横向水平误差<0.12mm,周界间隙0.10~0.12mm,深度80-100mm;球面接触均匀、调心灵活。

6.9.3.落大罐

□6.9.3.1清洗轴颈及瓦面,涂上机械油。

□6.9.3.2落大罐时应专人指挥,四台千斤顶同时下落,速度一致。

□6.9.3.3接上供油系统,用慢车盘动一周,重新顶起大罐,检查接触情况,就地进行刮研。

□6.9.3.4多次盘动慢盘车及快盘车,进行刮研,至合格为止。

□6.9.3.5全面测量各部间隙。

要求:

大罐水平误差≯2mm;大瓦与轴颈的径向间隙两边应相等,油膛瓦口间隙为2~4mm

大瓦两侧间隙为楔形,推力间隙0.5~1.2mm,两边间隙误差+0.15mm,膨胀间隙20~30mm)

6.9.4装大瓦上盖

□6.9.4.1安装挡油板及橡胶垫。

□6.9.4.2清洗大瓦上盖

□6.9.4.3瓦口垫上1~2mm的纸泊密封垫

□6.9.4.4将瓦盖缓慢就位,上紧结合面螺丝

6.9.5装大瓦油封

□6.9.5.1油封应用厚10~12mm的羊毛毡做填料或使用橡胶油封,宽度根据实际尺寸而定,不能过紧或过松,装前用机油浸透。

□6.9.5.2填料的接头处应剪斜口,以防止漏油。

□6.9.5.3上好密封压盖。

要求:

四周间隙均匀,螺丝齐全;螺丝应分2次紧固,前一次较松,运行一周后再紧1次。

6.9.6冷却水系统检查清理

□6.9.6.1检查冷却水管的腐蚀情况,有无堵塞。

□6.9.6.2检查阀门与法兰有无漏点

6.9.7.安装料斗

□6.9.7.1装料斗时,应测量料斗与螺旋管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

□6.9.7.2料斗粉密封,用厚10~12mm羊毛毡做填料,不宜过紧和过松。

□6.9.7.3法兰螺丝紧固。

□6.9.7.4料斗支撑座螺丝应垫止松垫片,并拧紧。

要求:

轴向间隙:

进口侧10~15mm,出口侧20~25mm;径向两边间隙≯5mm,与滚筒的不同心度≯2mm

6.10传动部分检修

□6.10.1大齿轮检修

□6.10.1.1拆除大齿轮密封罩,并清洗干净。

□6.10.1.2清洗大齿轮,检查有无裂纹、断齿等缺陷,用齿形样板与卡尺检查齿轮磨损情况。

□6.10.1.3检查大小齿轮中心线平行度。

□6.10.1.4用百分表测量大齿轮径向、轴向晃动。

□6.10.1.5测量大小齿轮啮合的齿顶、齿侧间隙。

齿侧间隙沿齿圈圆周应不少于8个位置。

以齿的工作面及非工作面间隙的平均值记录。

□6.10.1.6用色印检查大小齿轮工作面的接触情况。

□6.10.1.7检查大齿圈结合面的间隙及紧固螺丝是否完整、牢固。

要求:

大齿轮节圆上的齿弧厚度磨损达5mm时,将其翻身使用,两面都磨损5mm时,则应更换;大、小齿轮中心平行度误差≯0.2mm,大齿轮的径向晃动≯1mm,轴向晃动≯1.2mm,齿侧间隙1.4-2.18mm,工作面沿齿宽间隙误差≯0.15mm,一般工作面沿齿高不少于50%,沿齿宽不少于60%;大齿圈结合面间隙≯0.1mm。

6.10.2大齿轮翻身使用或更换

□6.10.2.1大齿轮两半圆结合面转至水平位置,用起重装置吊好上半部,拆下上半圆所有连接螺丝。

□6.10.2.2将上半圆吊下,放在指定位置。

□6.10.2.3大罐盘动180º,用同样方法拆下另一半。

□6.10.2.4将新齿轮两半圆在地面进行预装,用色印检查结合面接触情况及定位销与圆柱孔的接触情况。

□6.10.2.5用样板或齿轮卡测量新齿轮的齿形和齿距,在组装前,应将齿形与法兰结合面上油垢锈皮及毛刺清理干净。

□6.10.2.6将大齿轮的下半圆吊起并安装在大罐上,上紧螺丝后旋转180º,装上另一半圆,定位销和螺丝全部上齐。

□6.10.2.7用塞尺检查大齿轮两半圆结合面及大罐法兰结合面的接触情况,然后将结合面螺丝紧固。

□6.10.2.8用千分尺测量大齿轮的轴向和径向晃动,将大齿轮分成八等份,用慢盘车转动大罐逐个测量各等份的轴向、径向晃动,作好记录。

并将大齿轮沿大罐法兰作径向调整。

□6.10.2.9用大齿轮与大罐法兰结合面处加斜垫校正轴向晃动。

要求:

两半圆结合面的接触率>80%,圆柱孔的接触率>80%;新齿轮的齿形和尺寸应符合图纸的要求;大齿轮两半圆结合面和大罐法兰结合面用0.05mm的塞尺测量时无法塞入;大齿轮的径向晃动≯1mm,轴向晃动≯1.2mm。

□6.10.3.小齿轮各部检查

□6.10.3.1拆卸小齿轮靠背轮。

□6.10.3.2拆卸轴套及轴承端盖。

□6.10.3.3拆卸轴承上盖,放至指定位置。

□6.10.3.4吊出小齿轮及轴承(作好印记),放至枕木上。

□6.10.3.5检查轴承有无麻点、裂纹、和重皮现象。

□6.10.3.6检查轴承内环与轴的配合是否松动。

□6.10.3.7检查轴承外环表面有无滑动痕迹。

□6.10.3.8测量轴承游隙情况。

□6.10.3.9测量轴承各部间隙。

□6.10.3.10用样板检查齿轮磨损情况。

□6.10.3.11检查轴有无裂纹和断裂现象。

□6.10.3.12运行中有异常情况的,应测量轴的弯曲度、轴颈的椭圆度、锥度。

□6.10.3.13小齿轮硬度测定。

要求:

轴承无麻点、裂纹、重皮现象,内环与轴无配合松动现象。

轴承外环表面无滑动痕迹,轴承游隙≯0.3mm;齿轮节圆上的轮齿厚度磨损3-5mm时,将其翻身使用。

两边都磨损应进行更换。

齿轮轴弯曲度<0.1mm,轴颈椭圆度、锥度<0.03mm,小齿轮表面淬火硬度HRC=40~50,淬火层深度应<15mm。

6.10.4.小齿轮及轴承检修

□6.10.4.1煤油清洗小齿轮和轴承。

□6.10.4.2修正齿轮工作面和侧面因挤压变形处

□6.10.4.3小齿轮表面硬度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热处理

□6.10.4.4轴承损坏、内外环转动、游隙过大应进行更换

□6.10.4.5用专用工具拆卸轴承

□6.10.4.6用油石或细纱布磨掉轴颈上的锈斑和毛刺

□6.10.4.7检查新轴承,测量配合间隙

□6.10.4.8若轴颈尺寸过小,应进行喷涂(喷涂厚度≯0.2mm)等表面处理

□6.10.4.9轴承安装时,将轴承放入机油中,加热至90~100℃二十分钟,进行热套

□6.10.4.10根据膨胀间隙和推力间隙选择纸箔厚度

□6.10.4.11轴承底座及地脚螺丝损坏的应进行更换。

□6.10.4.12系统恢复。

□6.10.4.13吊装小齿轮及轴承,按啮合印记放下,调整齿顶间隙为6~8mm。

□6.10.4.14齿侧间隙1.4~2.18mm,整体水平度不大于0.1mm/m,并与磨煤机水平度一致。

□6.10.4.15吊装轴承上盖,保证轴承外圈与轴承盖径向间隙0.1~0.2mm,用铜皮垫调整。

□6.10.4.16保证上下轴承盖推力面平齐,对称拧紧螺丝。

要求:

轴承应符合图纸尺寸要求,新轴承游隙≯0.25mm,轴承紧力为0.03~0.05mm。

轴承推力间隙0.1-0.3mm,膨胀间隙6-11mm,轴承与上盖的间隙≯0.2mm,小齿轮与轴的紧力为0.03-0.05mm,大、小齿轮中心平行度误差≯0.2mm,齿顶间隙6-8mm,两侧误差≯0.15mm;齿侧间隙1.4-2.18mm,工作面沿齿宽间隙误差≯0.15mm,一般工作面沿齿高不少于50%,沿齿宽不少于60%

6.10.5.减速箱检修

□6.10.5.1拆卸有关油、水管道并封口。

□6.10.5.2拆卸轴承端盖及大小联轴器。

□6.10.5.3拆卸结合面螺丝,吊起减速箱上盖,放置指定位置。

□6.10.5.4检查大、小齿轮及啮合情况。

□6.10.5.5测量轴承各部间隙及密封垫子厚度并做记录。

□6.10.5.6吊出齿轮,放置枕木上。

□6.10.5.7检查齿轮有无断齿及裂纹。

□6.10.5.8用塞尺或样板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

□6.10.5.9检查大齿轮平衡块。

□6.10.5.10检查损坏情况,测量游隙。

□6.10.5.11检查冷油器有无泄漏、堵塞。

□6.10.5.12检查对轮及销子是否完好。

□6.10.5.13检查轴承有无麻点、裂纹、和重皮现象。

□6.10.5.14检查轴承内环与轴的配合是否松动。

□6.10.5.15检查轴承外环表面有无滑动痕迹。

□6.10.5.16检查轴承游隙情况。

□6.10.5.17需要更换轴承时,先用专用扒杆和千斤顶将旧轴承扒下,必要时可用割炬吹掉内环,注意不要损坏轴颈。

□6.10.5.18安装新轴承应先测量游隙及配合间隙(轴承游隙≯0.25mm,轴承紧力0.03~0.05mm)。

□6.10.5.19进行热套安装(加热温度为90℃~100℃)。

□6.10.5.20检查甩油环有无磨损、松动。

□6.10.5.21用蒸汽或压力水冲洗油管道。

□6.10.5.22大齿轮找动静平衡。

□6.10.5.23清理减速箱内部及大、小齿轮。

□6.10.5.24将齿轮吊起就位,注意不要碰伤齿轮和轴承。

□6.10.5.25盘动齿轮,用色印检查啮合情况(双圆弧齿轮:

齿长方向不少于85%,齿高方向不少于65%) 。

□6.10.5.26吊起减速箱上盖就位,调整轴承与上盖间隙为0.03~0.05mm。

□6.10.5.27清理结合面,涂上密封胶。

□6.10.5.28落下减速箱上盖,装上定位销,紧固结合面螺丝。

□6.10.5.29按印记安装轴承端盖,调正好轴向间隙。

要求:

减速箱外壳无裂纹和异常现象。

齿轮磨损≯原厚度的25%。

平衡块焊接牢固。

轴承内外环、滚珠、框架无麻点、裂纹和重皮现象。

轴承内外环无滑动痕迹。

轴承游隙≯0.25mm,轴承与轴配合紧力0.03~0.05mm。

工作面积齿长方向不少于60%,齿高方向不少于65%。

轴承与上盖间隙0.03~0.05mm;轴承外环与端盖的间隙:

小齿轮0.5~1.0mm,大齿轮推力侧0~0.1mm,承力侧0.5~1.5mm。

6.11.联轴器检修

□6.11.1对轮尼龙销损坏在25%以上应进行全部更换。

□6.11.2拆卸对轮应用专用工具。

□6.11.3安装对轮前应测量对轮与轴配合间隙,进行热套。

□6.11.4对轮安装后用百分表进行找正。

□6.11.5调整对轮各间隙及偏差(用调节螺钉)。

□6.11.6磨煤机侧对轮找正以磨煤机为准。

□6.11.7电机侧对轮找正以减速箱为准(对轮间隙3~4mm,径轴向偏差≯0.05mm)。

□6.11.8打上印记,装齐尼龙销及压圈。

□6.11.9装联轴器安全罩。

要求:

尼龙销无裂纹和破碎。

尼龙销的直径不得小于孔径0.6mm。

对轮过盈量为0.01~0.02mm。

两端面间隙3~4mm,径、轴向偏差0.05mm。

□6.12盘车装置检修

□6.12.1检查离合器

□6.12.2打开端盖,检查轴承及齿轮磨损情况,测量轴承游隙。

□6.12.3化验润滑油质

要求:

离合器与轴配合无松动,无位移。

齿轮磨损≯30%。

轴承游隙≯0.30mm。

□6.13润滑油系统检修

□6.13.1油系统运行时应仔细检查有无漏油。

□6.13.2化验油质(LAN100机械油)。

□6.13.3用4Kg/cm2的水压试验冷油器管5分钟,检查漏点。

□6.13.4检查更换双色金属温度计。

□6.13.5齿轮泵的检修(CB-B63)

□6.13.6联系电器检修人员拆除该泵的马达接线头。

□6.13.7拆除该泵出口联接的阀门、阀兰。

□6.13.8拆除支撑架紧固螺丝四只,取出对轮块。

□6.13.9抬起支撑架连同油泵等,待油泵及管中的油在油箱中淋完方可搬运。

□6.13.10盖好油箱上的油泵拆除后露出的孔。

□6.13.11取下油泵对轮。

□6.13.12旋出油管,油泵进口管。

□6.13.13用扳手取出油泵紧固螺丝四只。

□6.13.14拆卸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