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824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docx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docx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1956年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说明

小学教育的目的在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培养他们成为个性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成员。

小学语文科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的强有力的工具。

小学语文科是各科教学的基础。

教学过程必须通过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才能实现;儿童语言能力的水平越高,各科的教学就越容易取得成绩。

小学语文科的目的在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培养儿童正确地听、说、读、写的技巧。

学好了这门学科,儿童才容易吸收知识,接受文化,他们的个性才容易得到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语言,──提高儿童理解语言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分开来说:

(一)提高儿童听的能力。

能够听懂普通话。

听人说话,听人演讲、报告,都能够了解对方的意思,能够抓住要点,能够扼要转述。

(二)提高儿童说的能力。

能够说普通话。

对个人或公众能够说出自己的意见,口齿清楚,意思明确,有条理,不嗦,让人一听就懂。

(三)培养儿童读的能力。

能够阅读程度适合的书籍、报刊和文件,了解读物的内容,领会读物的基本思想,并且能够用普通话朗读,能够扼要复述。

(四)培养儿童写的能力。

能够写短篇的文章,能够写工作和生活需要用的文件,都写得有内容,有条理。

语言是跟思维分不开的。

发展儿童的语言也就是发展儿童的思维。

用来作为学习语言的教材都是按照教学的目的选择的,让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从文学作品受到品德的陶冶,从科学知识的文章得到科学的初步知识,而且把学到的运用在实践里,成为指导实践的力量。

因此,小学语文科还要在发展儿童语言的工作当中完成下面的任务:

1.树立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

3.培养共产主义道德,

4.培养爱美的情感和审美的能力,

5.培养对本族语言的热爱。

发展儿童语言的工作是从两方面来进行的:

一是教儿童从语言的丰富的表现方面学习;一是教儿童从语言的规律方面学习。

同时,还要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面,指导儿童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跟这些工作相适应,小学语文科的教学内容,主要的是:

(一)阅读教学。

教儿童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前四学年,还要阅读有关自然、地理和历史的科学知识的文章。

(二)汉语教学。

教儿童初步掌握汉民族语言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的基本规律。

(三)作文教学。

教儿童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以上的教学活动,都要先教会儿童掌握语言的书面形式──文字,因而小学语文科的内容还有:

(四)识字教学。

教儿童认识必要数量的常用汉字。

(五)写字教学。

培养儿童书写的技巧。

教给儿童的语言,必须是规范化的汉民族的共同语言。

这种语言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是小学语文科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贯彻在一切教学活动里。

准备课

教学大纲里规定,在小学语文科教学开始的时候,要有一段时间进行准备课的教学,让儿童开始认识学校生活,并且为识字写字做好准备。

准备课进行说话的教学,教儿童从口头语言的听和说里知道话是一句一句说的,句子是由词组成的,有些词是只有一个音节的,有些词是有几个音节的(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叫单音词,有几个音节的词叫多音词),初步建立句子、词、音节的观念。

同时要教他们学会注意听教师讲话,学会回答教师的问话,学会向教师发问;要把学校生活一些必须用的词介绍给儿童;要从儿童的说话里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水平,注意他们有什么语言上应该矫正的缺点;要设计一些讲述材料说给儿童听,用来发展儿童对于语音的听觉。

在准备课里,要教儿童写字的正确姿势,教儿童正确地执铅笔,正确地运用铅笔;还要教儿童作点、横线、竖线、斜线等练习,学习运用腕和指头,学习运用目力测定位置,使下笔有把握。

在准备课里,要让儿童初步认识入学的目的,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还要让儿童知道一些重要的当前就要做到的“小学生守则”;还要让儿童认识学校的环境。

识字教学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

目前汉字还不是拼音文字,识字教学不能在短时间完成,所以教学大纲里规定小学第一、二学年的阅读教学以识字为重点,在这两年里比较集中地教会儿童认识必要数量的(不超过1500个)常用汉字。

有了这个基础,小学语文科的阅读教材才不致处处受生字的限制,而有可能做到内容丰富,语言精确生动;小学语文科的阅读教学才有可能提高质量和效率。

第一、二学年虽然以识字为重点,但是并不是孤立地教识字,而是要在语言的教学中教识字。

识字教材并不是一些个别的文字符号,而是为了便利识字教学的进行经过选择编排的具有一定内容的词、句子和短文。

运用这些词、句子和短文,教儿童学习语言,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同时学习记录语言的工具──文字,认识文字的形状和读音。

识字教学是包括在阅读教学里头,凭借阅读教材、通过词汇教学来进行的。

识字教学要通过词汇教学来进行。

一个字同时是一个单音词的时候,词汇教学是和识字教学一致的。

一个字跟别的字组成多音词的时候,必须通过那个词来教儿童认识这个字。

小学语文教学一开始就应当让儿童认识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在小学整个六年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不要离开词来讲字。

字音的教学必须依靠拼音字母。

〔注〕识字教学开始就教拼音字母,教儿童掌握拼音字母的读法、拼音和声调。

识字教学中运用拼音字母来注音和正音,让儿童遇见生字就能够读出来,而且读得正确。

一个字有几个读音的,必须据词定音。

字音的教学也是跟词汇教学相结合的。

就汉字字形作适当的指示,对于识字教学是必要的。

开始的时候可以就新识的字逐步教儿童认识汉字各种笔画的形状,知道汉字各种笔画的名称,并且把书写的笔顺教给儿童。

识了较多的字以后,就字的结构(偏旁和其他结构单位)作适当的指示,可以帮助儿童记忆字形,并且使识字的心理过程简化。

因为他们认识汉字结构的较大单位逐渐增多,以后识字可以从结构的较大单位来辨认,不必个个字都一笔一画地细细分析,这就减少学习的困难,增进学习的效率。

但是运用这个方法必须有选择,有步骤,必须十分谨慎,以真正有助于识字为限,不可以滥用拆字办法,不可以追溯字源,据字形来教字音,讲字义。

识字教学要注重正字工作和正音工作。

在识字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下列三种字:

(一)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几个音的字,

(二)同音字,就是形状不同而声音相同的字,(三)形

〔注〕拼音字母公布前用注音字母,以下同。

近字,就是形状近似的字。

要通过词汇教学,通过练习,让儿童多观察,多比较,掌握这三种字的字音和字形,防止错字的发生。

识字的巩固主要是靠多次的反复。

反复的方式:

一是重见,在课本的课文里和练习里多次出现教过的字;一是复习,复习教过的课文,教新课的时候检查儿童是否已经掌握教过的字;一是运用,阅读课外读物,多跟教过的字接触。

这些方式,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

有些字是没有在课本的课文和练习里反复出现的,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练习,让儿童跟这些字多见面,求得巩固。

关于字形的巩固,可以作两种练习:

一种是偏旁相同的字的归类练习,一种是形近字的辨认练习。

这两种练习都拿儿童已经学过的字做材料。

第一种,偏旁相同的字除由教师汇集作成“练习”外,也可以指导儿童自己汇集,并作成“分部字汇表”。

第二种,形近字,包括下列几种:

(1)字的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如“士”与“土”,“由”与“甲”);

(2)字的形状相似,只有一两笔的笔形不同(例如“外”与“处”,“干”与“千”);(3)字或偏旁的形状相似,而笔画多少不同(如“日”与“目”,“亻”与“彳”);(4)字的形状相似,而结构单位多少不同(如“床”与“麻”);(5)字的结构单位相同,而位置不同(如“部”与“陪”)。

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经常注意,如果儿童已经学过的字,有了这样形状近似容易写错的,就要收集起来,作成“练习”,让儿童辨认,并且让儿童在写字课里书写。

教师也可以指导儿童,作成“形近字字汇表”。

从第三学年起不再把识字当作教学的重点。

因为,第一,有了前两年识的字做基础,生字在课文中的比重已经很小;第二,有了前两年语音方面的训练和字形结构方面的认识,遇有生字,教师随时给儿童指点,认识的困难小得多了。

但是从第三学年起在教学上还要继续注意新出现的偏旁,继续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继续注意坚守通过词来教识字的原则,继续注意使每一个生词儿童都能掌握它的意义、发音和写法。

从第四学年起要教儿童翻字典或词典,靠字典或词典来认识生字。

在识字教学中要贯彻中国文字改革的精神。

首先,要采用简体字。

新教的字,教给简体,不教繁体;已经教过的繁体,要和简体比较,代之以简体;已经废除的异体字,不要再教给儿童。

教师写的字,儿童写的字,都一律用简体。

其次,还要认真教拼音字母。

除了用它来帮助识字,还要用它来学习普通话。

要让儿童初步认识语音是语言的主要的东西,知道学习标准音的重要。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科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儿童独立地自觉地阅读的能力。

要求儿童在小学毕业的时候,能够阅读内容和语言都是他们可以懂的文学作品和科学书籍。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必须是自觉的阅读,因为阅读的自觉性决定阅读教学的质量。

自觉阅读的基本指标是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的基本思想。

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语言来理解的。

换句话说,理解过程是通过形式抓住内容的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做种种工作指导这个过程,启发儿童的思维,引导儿童的活动,要求儿童对课文做种种作业,逐渐养成他们认真地阅读的习惯,逐渐使他们能够正确地理解词句,正确地分析课文,正确地叙述课文里的事物,养成善于通过复杂的语言形式抓住思想内容的阅读能力。

教师始终要注意语言中的理智因素和感情因素是不能分开的。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体会和表达课文里的感情,要善于引起儿童的感情,让儿童不仅有所知,还要有所感;不可以片面地只注重理解,不注重感受,使教学流于客观主义。

阅读教学的进行采取讲读法。

这不仅仅是教师的讲述和解释,而是培养儿童自觉的阅读能力的一系列的教学工作的综合。

从准备谈话起,词汇教学,朗读和默读的指导,课文内容和结构的分析,课文的复述,一直到总结谈话:

这些工作都包括在讲读里头。

讲读的基本特点在于阅读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导。

随儿童年级的升高,阅读教学中对儿童提出的要求逐渐提高,逐渐复杂;随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阅读教学中儿童独立阅读的成分逐渐加多。

最后达到养成儿童独立地自觉阅读的能力。

阅读教学是凭借阅读课本来进行的。

阅读课本是按照教育的目的组成的有系统的教学材料。

这些材料必须体现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的目的,同时,还必须适应语文这一学科的特征,还必须符合教学的原则,提供实现教学要求的最大可能性。

阅读课本的课文分为两类:

一类是文学作品,一类是科学知识的文章。

文学作品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谜语、谚语、歌谣、诗、小说、剧本和文艺性散文。

科学知识的文章主要是按照小学自然、地理、历史三科教学大纲的规定编选的以这三科的知识为内容的文章。

到了第五、六学年,自然、地理、历史都单独设科,阅读课本就以文学作品为主。

不同的课文,应该采取不同的讲读方法。

文学作品的教学,要使儿童感受,要使儿童的感情意志得到陶冶,要使儿童对作品有全面的领会,对形象有完整的认识。

阅读作品之前要进行准备谈话,目的在引起儿童一定的情绪,引导儿童注意作品的基本思想,使他们有深入领会作品的准备。

这种谈话要简短,不要把作品全部内容详细说明。

为了作好阅读的准备,教师有时要讲一些儿童理解作品所必须知道的事实,要解释篇中阻碍儿童理解作品的一些词语。

有时可以让儿童回忆他们在远足参观的时候所得到的印象,有时可以让儿童看一些画片,这些印象,这些画片,和作品内容很接近,可以引起儿童对作品的兴趣,使他们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方向,使他们在阅读的时候容易领会作品。

在准备谈话之后,一般开头就读整篇作品,以求对作品有初步的全面的领会。

读完整篇作品之后,作一次简短的谈话,提出一些综合的问题,考察儿童对作品内容是否已经得到一般的了解,感情上态度上有了怎么样的反应。

然后一段一段地分段阅读,加以分析,对每一段的要点提出问题,并可使儿童复述每一段的内容,使初步的领会更确切,更深入。

这样,在阅读和分析的整个过程中,作品的基本思想就渐渐具体起来,明确起来。

基本思想越具体越明确,儿童的感受越深,爱憎越分明。

最后在结束的谈话中概括所得的体验,就作品的思想意义作出必要的结论,对作品中人物作出正确的评定。

到了第五、六学年,篇幅长的作品,不妨采用把全篇分成若干部分来讲读的方法。

在准备谈话之后,教师先把全篇作品作扼要的讲述,或者略述全文结构的梗概,或者指出贯串全文的线索,目的在帮助儿童了解某一部分的时候,知道它跟整篇的联系。

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讲读。

讲读某一部分,要注意它跟别的部分的承上启下的关系。

最后,可以运用编段落大意、复述、总结等方式,让儿童获得对全篇作品的完整的领会。

有些长篇的作品,内容和语言都是对儿童容易领会的,可以先布置预习作业。

布置预习作业的当时,教师应该作必要的指导。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要多方引起儿童的想象,要让他们把文字所描写的在头脑里想象出一幅幅图画来,就是要使跃然于纸上的形象跃然于脑中;有时还可以让他们依据作品内容画图画,让他们用图画把文章复制出来。

这些工作,要跟词汇工作,如分辨和挑选比喻的词语、形容的词语、意义相同而色彩浓淡不一的词语等等工作很好的结合起来。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要使儿童理解语言的精确、恰当、生动对于表现思想的重要。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教师要善于引起儿童的感情。

儿童的感情是在具体而清晰的想象和具体而明确的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

此外,教师朗读的音调,教师所提的问题,也都能给儿童以影响,引起他们的一定感情。

儿童对自己生活的回忆,儿童对作品中美的词句的体会,也都能引起他们的一定感情。

这种种因素教师都要善于利用。

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就表现在儿童阅读之后有分明的爱憎。

教学科学知识的文章,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要求,明确这篇课文要传授哪些知识,必须考虑怎么样把这些知识跟儿童已经学过的和以后要学的东西联系起来,逐步形成他们的知识的系统。

在阅读前的准备工作中,教师必须把儿童引入阅读这一课所要触及的那些知识的范围里。

整个教学过程应当以直观为基础。

例如关于自然的教材,有的需要跟远足、参观配合,有的需要跟生物角工作、实验园地工作配合,有的需要长时期的观察作准备。

在课堂教学中,要在适当的时机让儿童进行观察或实验,要看教材的性质分别运用或演示各种实物和直观教具。

这一切都是要使儿童在直观基础上理解教材,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知识。

同时在直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儿童的思维,要依据可接受性原则,在儿童能理解的范围内。

善于把儿童生活经验中的材料和教材结合起来,善于使儿童把直观所得加以概括,使儿童的认识从感性的渐进于理性的。

一篇科学知识的文章常常分为几个逻辑上完整的段落。

一般说来,按照段落阅读,逐步领会,对于传授知识是有好处的,所以教学科学知识的文章,一般采取从部分到整体的方式。

进行了启发的教学工作之后,由儿童先读第一段,读完之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儿童研究这一段的内容,有时还可以找出这一段里含有中心意思的句子,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有时可以由教师作一些为理解内容所必需的补充说明。

领会了第一段,然后第二段,然后第三段……这样一段一段地进行阅读和分析,最后就全文作出概括已经取得的知识的总结。

这样通过逐步理解课文各个段落来理解整篇课文的方法,可以培养儿童独立阅读报纸和通俗科学书籍的能力。

科学知识的文章,假如内容比较复杂,理解比较困难,也可以先由教师把全文读一遍,然后由学生分段阅读。

在课文的阅读和分析中,教师要善于提问题,所提问题必须是能启发儿童的思维、帮助儿童理解课文掌握其知识内容和基本思想的。

所提问题必须适合儿童年龄特征,对一年级提的问题,绝大多数是为了详尽地说明课文内容的;年级越高,所提问题可以越简短,而所要求的答案却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

阅读历史内容的文章,应该参用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儿童要评定课文里的人物,指出他们的历史和生活的环境,要理解课文里所述事件的意义,要形成对于人物和事件的正确的态度。

科学知识的文章,有的用文学的手法来写,有的简直就采用文学作品的形式。

教学这样的文章应该采取哪一种教学方法,主要从教学的目的来判断,看它的目的是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儿童呢,还是用艺术的形象来感染儿童。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还得教师掌握教学目的来灵活采用。

为了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还要进行下列各项工作:

一 词汇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正确地布置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的目的在使儿童理解所读作品的内容,提高阅读的自觉性,同时扩大儿童的词汇,使他们对于自己的词汇理解得正确并且运用得正确,从而提高儿童语言的能力。

词汇教学有三个内容。

第一是词的声音。

这首先要求依照普通话的语音进行教学;在方言区域必须特别注意正音工作。

其次要求据词定音,对于由多音字构成的词尤其要特别注意。

其次要注意词中的形近字,防止因为字形相近而读错的毛病。

最后要注意同音词,注意词中的同音字和词中的音近字,把词汇教学和正字工作结合起来,防止因为音同音近而写错字的毛病。

第二是词的意义。

关于词义教学,要注意下列各点:

(一)词汇教学,首先要注意因社会前进而产生的新词。

祖国在飞跃发展中,各方面都出现很多新事物,儿童对这些新事物迫切地要求了解,教师必须把儿童认识周围生活所必需的新词教好。

(二)多音词,要从整个的词来解释词义,不可一个字一个字拆开来解释。

有的多音词,它的结构是儿童可能理解的,也可以提出来教给儿童,逐渐培养儿童根据词的结构来理解词义的能力。

(三)词汇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随时相机解释生词。

在阅读前的准备谈话中,要解释妨碍理解课文内容的那些词;分析课文内容的时候,要解释只有在课文经过分析以后才能理解它的意思的那些词。

(四)解释生词要简单而正确,要尽可能利用直观,使儿童对词义理解得明确而具体。

表示抽象概念的词,要通过具体事物的观察、比较、概括来理解,要用具体的生活现象来解释。

(五)阅读文学作品,要特别注意作为修辞手段的词语,如形容语、比喻语等。

要在课文中指出这些词语,要让儿童想象出这些词语所描绘的形象,要让儿童懂得它的意义,体会它的美。

(六)阅读科学知识的文章,要特别注意科学术语,使儿童能够正确地理解,正确地运用。

儿童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科学术语,就不能掌握知识。

(七)解释生词的时候,要注意这个词在本课中应该怎么解释,不要脱离了课文内容来解释;要注意这个词是否因受上下文的影响而有特殊含义或特殊色彩。

(八)从儿童的语言基础来看,课文中的生词可以分三种。

有一些词是儿童口头上已经会说,而且对这些词所代表的事物已经很熟悉,这些词教师只要让儿童认识它的书面形式,不必解释。

有一些词是儿童虽然也在口头上说,可是还理解得不很正确,往往用错,这些词教师要加以解释,使儿童得到正确的概念。

有一些词是代表儿童还没有的概念的,儿童对于这些词所代表的事物完全不熟悉,这些词教师必须利用直观,利用儿童已经有的知识,使儿童理解。

教好这些词,才能扩大儿童的词汇,提高儿童语言的能力。

(九)从字跟词的关系来看,课文中的生词也可以分三种。

有一些多音词是全由生字构成的,有一些多音词是由生字和熟字构成的,有一些多音词是全由熟字构成的。

第一种和第二种词里的生字,应该按照识字教学的方法,认真教学,使儿童能够掌握。

第三种词中往往有意义全新必须解释的,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因为构成这个词的字全是熟字就忽略过去。

(十)要注意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

首先,让儿童分辨这些词,可以使他们对于词义理解得更明确。

但是要注意,对于多义词、同义词的分辨,必须适合儿童程度,以对课文的理解有分辨必要的为限,不能辨析过细。

其次,在教学一个生词的时候,善于利用同义词、反义词来对照,可以使儿童了解这个生词跟已经学过的其他的词之间的关系,因而使这个生词容易进入儿童的词汇,容易掌握。

其次,教学一个生词的时候,用学过的反义词来对比,可以让儿童容易理解;用学过的同义词来比较,可以让儿童认识它们的同异,加深理解,因而能正确运用。

在小学里让儿童熟悉一些反义词和同义词,对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很有益处。

教师除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注意以外,还要善于和汉语教学配合,拿这些词做材料作成一些练习,让儿童通过练习更好地掌握这些词。

(十一)词汇教学要注意培养根据熟词所组成的上下文来理解生词的能力。

第三是词的用法。

这首先要注意词的配搭。

要让儿童从实践上知道,某一个词能够跟一些别的什么词配搭;关于词的配搭有了相当的材料的积累,就应该加以概括,让儿童进一步知道某一些词能够跟哪一些词配搭。

到了第五、六学年,词义的褒贬,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大小等,可以选择一些最常见最浅近的实例指示儿童。

这一项工作,除在阅读教学中随时指示外,还要选择一些用法比较多的词,比较容易用错的词,设计一些练习。

要巩固生词,要使儿童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生词,教师必须善于设计一些有系统的练习;同时要估计儿童的能力,力求练习的分量适当。

所谓掌握一个词,就是儿童要能够:

(一)正确地读出、写出;

(二)在上下文中读到或者在语言中听到的时候懂得它的意思;(三)在提问题、回答问题和其他作业中正确地运用。

教师在每一堂课上都要注意儿童掌握词汇的程度。

在儿童回答问题和复述课文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听,儿童用词是否正确。

儿童对于词汇的掌握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达到完善的地步的,从理解到运用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有的词,儿童能够领会它的浅显的含义,还不能领会它的深刻的含义。

有的词,儿童能够理解,还不能运用。

有的词,儿童看见了能够读出,能够理解,可是还不能默写。

要在教学进行中不断地提高、深入和熟练,因而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对他们掌握词汇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从第三学年起,儿童要备一本笔记簿,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之下,用来抄录生词、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等,还用来抄录形容语、比喻语等。

从第四学年起,教儿童翻字典或词典,靠字典或词典来了解生词的含义。

二 朗读和默读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

朗读要做到语调能够符合课文的内容,能表达读者对课文所描写的人物和事件的正确态度。

朗读首先要求发音正确而清楚,不念错,不把一个音节重念两三回,不漏掉音节,不拖长尾韵。

要让儿童逐渐掌握发音的技巧,能把自己的声音运用自如。

在阅读教学的初步阶段,要教儿童从容不迫的朗读,因为这是很好地理解课文的必要条件。

可是同时要注意让他们能够随理解速度的加快而逐渐加快朗读的速度,还要注意让他们学会随课文内容的不同而决定阅读的速度。

好的朗读是以好的理解为基础的。

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儿童的理解要注意两个方面:

第一要唤起儿童的想象,使他们能够具体而清晰地想象出课文所描述的情节和形象,第二要引导儿童领会课文的基本思想。

对课文缺乏足够的思想分析,而只公式化地告诉儿童,课文里的某些词句要用怎么样的语调读,这样的方法是效果不大的。

只有儿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领会了课文的基本思想,才能流露出符合课文内容的语调。

反过来说,朗读又能加深儿童的理解,从朗读中回环吟味,可以提高儿童理解的程度。

朗读要有感情。

必须儿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对其中的人物和事件有了正确的一定的态度,朗读才能有感情。

在语言中,感情因素和理智因素是统一的。

作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用感情把自己的思想加以渲染。

必须儿童受了作品的感染,引起了这种感情,领会了这种感情,读的时候感情才能自然流露出来,才能有很好的表情朗读。

要是儿童还没有这种感情,强求表情,那就只会有造作的腔调。

表情朗读要读得自然,读得像说话一样,不是高声叫喊,不是过分地矫揉造作。

理解越深,感染越深,朗读的表情就越好。

儿童对作品的理解和所受作品的感染,就表现在朗读的表情上。

教师可以凭儿童的朗读检查他们理解和感受的程度。

朗读要达到读者与听者思想感情交流的目的,就是朗读的儿童要把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自己对课文里事件和人物的态度传达给听的儿童。

从开始朗读短文起,就要注意逐步提高朗读的质量。

第一,要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