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下雨看海海绵城市建起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731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再下雨看海海绵城市建起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不再下雨看海海绵城市建起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不再下雨看海海绵城市建起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不再下雨看海海绵城市建起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不再下雨看海海绵城市建起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再下雨看海海绵城市建起来.docx

《不再下雨看海海绵城市建起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再下雨看海海绵城市建起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再下雨看海海绵城市建起来.docx

不再下雨看海海绵城市建起来

不再下雨“看海”,海绵城市建起来!

在北京生活了这么久,最怕下雨天,因为只要一下雨,马路上就积水成灾,堵车的长龙根本看不见首尾,要是赶上冰雹或大雨(更别提暴雨了),铺天盖地的新闻肯定是“XX桥底多少车被淹被困”“大雨突至民众无路可寻”“XX惊现下水道吞人”“XX车站/地铁秒变水帘洞”……都说“好雨知时节”,可现在一场雨就能演化成一场灾难,简直苦不堪言!

而且从全国来看,不只北京,其他很多城市也都面临着“内涝”问题,惊心之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如何才能对该类问题进行避免甚至根治?

★事件回放: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

一天内,市气象台连发五个预警,暴雨级别最高上升到橙色。

全市平均降雨量164毫米,为61年以来最大。

据统计,在这场暴雨中,北京有79人死亡。

根据北京市政府举行的灾情通报会的数据显示,此次暴雨造成房屋倒塌10660间,160.2万人受灾,经济损失约为116.4亿元。

尽管“7•21”的暴雨之殇已经远去,但暴雨引发的关于城市内涝问题的争议却并没有如道路上的积水一样迅速退去。

这场北京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暴雨引发人们的沉重反思并开始重新审视现代化都市光鲜外表背后的种种隐痛。

“城市内涝”下水道爱莫能助

有统计数据显示,全国200多座中型城市中有2/3逢雨必涝遇晴易旱。

每当发生严重内涝,人们总习惯性地追问下水道,因为人人耳熟能详——“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那果真如此么?

首先大家要明白城市排水管渠系统的功能是排除系统设计重现期(也即“几年一遇”)以内的暴雨径流,也就是说只负责普通雨水;而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并非下水道的职能范畴。

不过北京市的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标准确实有待提升,目前的1年-3年虽然对于普通雨水的排放可以应付,但与国外同类标准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单向度的排水排涝治标不治本

对简单的补水和排水措施的过度依赖,让许多城市成为防涝防旱方面的“单向度的城市”,这种思维的危害被专家一语道破:

“花七八年搞建设,可能在一夜之间被一场大雨冲光,还要搭上大量的抢险救灾成本。

能不能建一座可以吸水的城市?

世界上确实有这样的城市:

在日本,不少城市的大楼和民居都实行楼顶绿化,大雨下来后被植物过滤并从根系渗漏到地下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里,既可以补充地下水,也可以用于灌溉、洗车等;在台湾,一条超长的地下排水沟可将台北的雨水储存或直排大海,让台北的街道不会内涝。

这些城市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海绵城市”,它们是城市建设中为防灾减灾和生态建设留出弹性空间的结果。

什么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SpongeCity)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利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方式,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传统模式“快排”与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对比

如何建设“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

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2.生态恢复和修复。

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自然地面与不透水地面产生的雨水径流量对比

3.低影响开发。

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如果说传统的城市开发斩断了雨水的自然循环路线,那么低影响开发就是使用一系列景观与工程手法使城市的排水能模拟自然对雨水的吸收、储存、蒸发,使城市的排水系统遵循雨水循环规律。

低影响开发,其主要是通过对雨水的渗透、储存、调节、传输、截污净化等功能有效地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

他山之石——“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借鉴

【借鉴城市之一:

德国】

德国是最早对城市雨水采用政府管制制度的国家,目前其海绵城市建设已颇有成效。

∙发达的地下管网系统。

拥有现代化的排水设施,不仅高效排水排污,还能平衡城市生态系统。

以德国首都柏林为例,其地下水道长度总计约9646km,其中一些有近140年历史。

柏林市中心的管道多为混合管道系统,可以同时处理污水和雨水,节省地下空间,不妨碍市内地铁及其他地下管线的运行。

郊区主要采用分离管道系统,即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不同管道中进行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提高水处理的针对性,提高效率。

洼地-渗渠系统,使各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相连,形成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

德国的“洼地-渗渠系统”外观:

低洼的草地能短期储存下渗的雨水,渗渠则能长期储存雨水,从而减轻城市排水管道的负担

∙先进的雨水综合利用技术。

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的雨水经简单处理后,可作为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洪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修建可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雨水下渗进入雨洪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

德国柏林的雨水收集净化与利用系统平面图

∙规划合理的城市绿地建设。

德国的许多城市中心都有面积巨大的公园,有助调节城市局部气候、保持水土和地下水蓄积;许多大型建筑物停用或废弃后,政府也将其合理规划成城市绿地或公园。

同时德国是屋顶绿化最先进的国家,目前世界上有关“建筑物大面积植被化”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成果中,大约有90%都是属于德国的专利。

“绿色屋顶”不仅可以通过水分蒸发控制温度升高,而且能吸收更多雨水,在强降雨情况下减轻城市管道的压力

【借鉴城市之二:

日本】

日本水资源较缺乏所以十分重视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早在1980年就开始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近年来更是通过法律、技术、管理等不断加强雨水渗透设施的推广和应用。

∙注重雨水调蓄设施的多功能应用。

日本的雨水利用具体技术措施包括:

降低操场、绿地、公园、花坛、楼间空地的地面高程;在停车场、广场铺设透水路面或碎石路面,并建设渗水井,加速雨水渗流;在运动场下修建大型地下水库,并利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作为水库调蓄雨洪;在东京、大阪等特大城市建设地下河将低洼地区雨水导入地下河;在城市上游侧修建分洪水路;在城市河道狭窄处修筑旁通水道;在低洼处建设大型泵站排水等等。

日本特色雨水收集系统

在非雨季或没有大暴雨时,多功能调蓄设施还可以全部或部分地发挥城市景观、公园、绿地、停车场、运动场、市民休闲集会和娱乐场所等多种功能。

∙加大雨水利用的政府补助。

日本对雨水利用实行补助金制度,各个地区和城市的补助政策不一。

例如东京都墨田区1996年开始对地下储雨装置、中型储雨装置和小型储雨装置给予一定的补助,水池每立方米补40-120美元,雨水净化器补1/3-2/3的设备价,以此促进雨水利用技术的应用以及雨水资源化。

【其他借鉴】

我国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步伐

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建设过程中开发强度高、硬质铺装多,特别是屋面、道路、地面等设施建设导致下垫面过度硬化,改变了城市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70%以上的降雨形成径流,城市“大雨必涝、雨后即旱”,带来诸多问题。

近几年,我国政府对海绵城市的重视程度与建设步伐不断加强,今年中央财政已为16个试点城市投入67亿元积极引导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订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目前,我国深圳、福建等多个地区都在探索进行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城市绿化的提升、技术规范的完善、低冲击开发建设模式的实证、低碳示范区的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城市的生态管理功能,某些地区已有显著成效。

相信下雨不再“看海”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