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698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0篇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0篇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0篇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0篇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

《10篇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篇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

10篇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0篇】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课外阅读

时间就是生命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他用笔做武器,写文章激励广大群众起来革命。

他在从事写作的三十年间,写作和翻译了六百多万字。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是他自己说: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知识和成就,是由于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得来的。

   鲁迅充分利用时间,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

他曾经说过:

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

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

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不仅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

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人等他。

就是下大雨,他也总是冒着雨准时赶到。

他曾经说过:

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耗费别人的时间和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鲁迅珍惜时间,为的是认真学习和写作,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1)“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这句话表明________。

(2)鲁迅把忙碌后看书当作是________;把耗费别人的时间看作是________;把节省时间看作是________。

(3)文章第________自然段写鲁迅先生珍惜自己的时间,第________自然段写他珍惜别人的时间。

(4)文章赞扬了________。

【答案】

(1)鲁迅的知识和成就就是靠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得来的

(2)休息;谋财害命;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3)三;四

(4)鲁迅先生珍惜时间、孜孜不倦的品质

【解析】【分析】

(1)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依据段意找段落,这就要求对文章由一个整体的了解,看看每段主要写的是什么,然后在确定答案。

(4)考查概括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赞扬了什么。

故答案为:

(1)鲁迅的知识和成就就是靠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得来的

(2)休息、谋财害命、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3)三、四

(4)鲁迅先生珍惜时间、孜孜不倦的品质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理解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题考查依据段意找段落的能力。

(4)此题考查对短文中心思想的能力。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毛泽东对长征的总结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①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没有,从来都没有。

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么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

长征又是播种机。

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②谁使长征胜利的呢?

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中国共产党,他的领导机关,他的干部,他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1)我知道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我能试着给短文分层,用“‖”标出来。

【答案】

(1)反问;设问

(2)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没有,从来都没有。

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么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

长征又是播种机。

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谁使长征胜利的呢?

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中国共产党,他的领导机关,他的干部,他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解析】【分析】

(1)①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句。

②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叫做设问句。

(2)考查给短文分段的能力。

解答时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知,语段按总分总的结构划分为三部分。

故答案为:

(1)①反问②设问

(2)讲到长征,……,长征是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地,……,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点评】

(1)考查学生对反问、设问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主要考查给短文划分段落的能力。

3.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未知生命起源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

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

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

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像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

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

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

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

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

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密切——________  复杂——________  沸腾——________

(2)生命的构成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来自于“________”后元素的演化。

(3)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的是________。

(4)写出本文的中心句________。

(5)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①一直到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________

②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________

【答案】

(1)疏远;简单;冷却

(2)碳;氢;氧;氮;磷;硫;大爆炸

(3)原始地壳的出现。

(4)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是密切相关的。

(5)列数字;列数字、举例子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是第一段的第一句话。

(5)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

(1)疏远、简单、冷却

(2)碳、氢、氧、氮、磷、硫、大爆炸

(3)原始地壳的出现。

(4)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是密切相关的。

(5)列数字;列数字、举例子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5)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课内阅读。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

③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轻纱似的微云。

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

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按原文填空。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波浪线画出联想的内容。

(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4)第②③描写了音乐节奏___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____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答案】

(1)水天相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

(2)实在事物: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联想事物: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3)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海面波涛汹涌

(4)B;A;C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判断。

故答案为:

(1)水天相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

(2)实在事物: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联想事物: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3)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海面波涛汹涌

(4)B、A、C

【点评】

(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主要考查对实实在在的事物、联想的把握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________使人惊叹,________叫人舒服,________愿久立四望,________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________到________顺序写的。

(2)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4)画线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________,“白色的大花”指________,中国画是指________。

(5)写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

(6)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词语写话。

【答案】

(1)上;下

(2)清鲜;明朗;柔美

(3)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4)一碧千里的草原;羊群;小丘

(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是由清鲜的空气、明朗的天空、一碧千里的草原、柔美的小丘、羊群引起的。

(6)既|又|既|又;在这种境界里,既让人陶醉,又使人惊叹,既想躺下来打几个滚,又想在软软的草甸上欢呼跳跃。

【解析】【分析】

(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来判断。

(2)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5)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

(6)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前后是并列关系。

故选“既……又……”;

故答案为:

(1)上、下

(2)清鲜;明朗;柔美

(3)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4)一碧千里的草原;羊群;小丘

(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是由清鲜的空气、明朗的天空、一碧千里的草原、柔美的小丘、羊群引起的。

(6)既、又;既、又;在这种境界里,既让人陶醉,又使人惊叹,既想躺下来打几个滚,又想在软软的草甸上欢呼跳跃。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2)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对联想的把握能力。

(6)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6.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

A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mí mǐ)全班,以至全校。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

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huō huò)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B,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仔细想来,那个发明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C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于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 钓)。

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 诧)(zhà chà)风云的古战场。

D

   还有同学①           ,想②           ,给竹节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一有机会,便③           招呼大伙儿来观摩。

谁知④           ,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 嗑)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黑虎掏心!

泰山压顶!

双龙抢珠!

   咚锵咚锵咚咚锵!

咚咚锵!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

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2)文中空白处应填入的成语依次是________

A.弄巧成拙     B.别出心裁     C.技高一筹     D.得意扬扬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A.找近义词:

盛行________     绞尽脑汁________

B.找反义词:

陈旧________     沉默寡言________

(4)第5、6自然段末尾都有“神气”,这属于________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从句式和标点符号两方面分析第10、11两个自然段的表达效果。

(6)第12自然段主要抓住老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7)对文中ABCD四处句子,批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小时候的物质条件不够好,不像现在,玩具的品种多,而且人们也有钱买。

而那时的玩具“只能自己做”。

B.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课桌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课桌的破旧,有幽默的效果。

C. 对游戏发明者的猜测,充满了童趣,表达了孩子们对在课桌裂缝中玩竹节人这种玩法的喜爱。

D. 运用了比喻,富有趣味,“古趣”指的是把竹节人装扮成孙悟空、窦尔敦等。

“斗趣”指的是玩竹节人的两个同学打闹。

(8)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怎么做的?

你怎么看待老师的行为?

【答案】

(1)mǐ;huō;钩;诧;zhà;磕

(2)B;C;D;A

(3)风靡;挖空心思;新鲜;念念有词

(4)反复;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竹节人的创造很是欣赏,很得意,很自豪。

(5)作者连用五个短句,五个感叹号,以及后两句的反复,营造出一种热闹、激烈的气氛,表现出同学们玩竹节人的入迷,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

自己玩竹节人了。

原来老师也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得到老师的青睐让我们感到自豪。

(6)语言;神态;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玩玩具时全神贯注的样子

(7)D

(8)感受到与老师志趣相近、心灵契合,老师的行为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突出了老师童心未泯,活泼亲切的形象。

【解析】【分析】

(1)本题为考查字形、字音题。

字形、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形、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再找一找对应的字,最后在检查一遍。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3)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4)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辞格。

(5)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通常解题思路是:

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6)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7)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8)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

(1)mǐ;huō;钩;诧;zhà;磕

(2)B;C;D;A

(3)风靡、挖空心思、新鲜、念念有词

(4)反复、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竹节人的创造很是欣赏,很得意,很自豪。

(5)作者连用五个短句,五个感叹号,以及后两句的反复,营造出一种热闹、激烈的气氛,表现出同学们玩竹节人的入迷,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

自己玩竹节人了。

原来老师也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得到老师的青睐让我们感到自豪。

(6)语言、神态、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玩玩具时全神贯注的样子

(7)D

(8)感受到与老师志趣相近、心灵契合,老师的行为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突出了老师童心未泯,活泼亲切的形象。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拼音、汉字的识记能力。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2)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考查学生对反复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6)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7)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8)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7.阅读《清平乐会昌》,回答下列问题:

             清平乐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

_______会昌城外高峰,

  莫道君行早。

_____颠连直接东溟。

  踏遍青山人未老,__战士指看南粤,

  风景这边独好。

__更加郁郁葱葱。

(1)解释下列词语。

颠连:

东溟:

南粤:

欲晓:

(2)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莫道君行早”一句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不辞劳苦,奋发干革命的精神面貌。

B. “风景这边独好”,主要是因为远处有碧绿的田地,近处有青翠的松林和峰峦起伏的群山。

C. “踏遍青山人未老”,透露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忍不拔、顽强战斗的精神。

毛主席率领着工农红军,踏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