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439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3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docx

《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docx

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

分类号:

密级:

UDC:

编号:

学位论文

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

和血压的影响

(Effectof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onAnxietyorDepressionandBloodpressureofElderlypatientswithHypertensioninaCommunity)

戴乐

指导教师姓名

汪凯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名称

应用心理学

提交论文日期

2010-4-

论文答辩日期

2010-5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安徽医科大学2010-7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2010年5月

 

安徽医科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和血压的影响

Effectof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onAnxietyorDepressionandBloodpressureofElderlypatientswithHypertensioninaCommunity

作者姓名

戴乐

指导教师

汪凯教授、主任医师

学科专业

应用心理学

研究方向

医学心理学

论文工作时间

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起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安徽医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日期: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1

中文摘要………………………………………………………………….2

中文关键词……………………………………………………………….3

英文摘要………………………………………………………………….4

英文关键词……………………………………………………………….5

前言……………………………………………………………………….6

1.引言……………………………………………………………………19

2.研究材料和方法…………………………………………………….19

3.研究结果…………………………………………………………….22

4.讨论………………………………………………………………….26

5.小结……………………………………………………………………27

6.参考文献………………………………………………………………29

附表……………………………………………………………………..38

附录……………………………………………………………………..42

个人简介…………………………………………………………………42

研究成果………………………………………………………………..42

致谢……………………………………………………………………..43

综述……………………………………………………………………..44

 

英文缩略词表

英文缩写

英文全称

中文名称

P

Probability

概率

SAS

Self-ratingAnxietyScale

焦虑自评量表

SDS

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

抑郁自评量表

DBP

DiastolicPressure

舒张压

SBP

SystolicPressure

收缩压

SCL-90

SymptomCheckList90

90项症状核查表

EPQ

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

爱森克人格问卷

 

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

和血压的影响

摘要

目的:

1.调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血压变化情况。

2.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作用。

3.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作用。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对101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追踪研究,将其分为干预组48例,在接受高血压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对照组53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心理干预前及干预结束3个月后,所有患者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同时测量血压;观察干预后两组SAS、SDS分数及血压变化情况。

结果:

1.治疗前,干预组和对照组血压值,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后,对照组SAS评分为(41.6±9.5)分与治疗前(41.8±10.2)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SAS评分下降为(38.6±7.8)分,与治疗前(45.3±8.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组治疗后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干预组经过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后,焦虑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3.治疗后,对照组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SDS评分下降为(40.1±8.3)分,与治疗前(43.6±10.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治疗后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干预组经过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后,抑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4.治疗后,干预组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由(159.0±11.6)mmHg下降为(144.8±11.0)mmHg,舒张压由(90.9±12.3)mmHg下降为(84.7±8.5)mmHg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经药物治疗后血压虽略有下降,但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心理干预可以明显的降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状况;

2.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药物临床疗效,有效控制血压。

关键词:

社区老年高血压心理干预焦虑抑郁

 

Effectof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onAnxietyorDepressionandBloodpressureofElderlypatientswithHypertensioninaCommun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surveyonbothunhealthyemotionsandbloodpressurechangesofoldpeoplewithhypertensioninacommunitybeforeandafter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Toprobeintotheinfluenceof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ontheunhealthyemotionofthem.

Method:

atotalof101oldpeoplewithhypertensioninacommunitywereperformedthree-monthfollow-upinvestigationbyadoptingcase-controlmethod,48ofthemwereacceptedcombined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theother53caseswereacceptedtreatmentasroutine.Allcaseswereinvestigatedontheirbioodpressureandmentalstatebyfillingoutthe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and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

Result:

ThebloodpressureandthescoresofSASandSDSwerebalancedbetweentwogroupsbefore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Afterintervention,thescoreofSASincontrolgroupwasnot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beforeandaftertreatmentasroutine(P>0.05).ThescoreofSASwasdecreasedin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group,therewasremarkabledescendingofSASscoringinpatientsof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P<0.05).;Afterintervention,thescoreofSDSincontrolgroup,therewasnot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beforeandaftertreatmentasroutine(P>0.05).ThescoreofSASwasdecreasedin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group,therewasremarkabledescendingofSDSscoreinpatientsof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P<0.05);Withthetreatmentcontinousconducted,thebloodpressureofpatientsincontrolgroupwasdecreasedgradually,whiletherewasremarkabledescendingofbloodpressureinpatientsof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couldpalliatethedepressionandanxietyofoldpeoplewithhypertensioninacommunity.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hasgreatlyeffectsfortreatingoldpeoplewithhypertension.Therefore,itisverynecessarytousebothmedicineand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forraisingcurativeeffectofdrugandcontrollinghypertensioningeriatricpatients.

Keywords:

Hypertension/Elderlypatients/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Anxiety/Depression

 

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和

血压影响的研究

1.前言

1.1老年人的定义及现状与趋势

人的年龄可以用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来描述,由于前者具可量化性、较为客观,故常以此作为年龄组划分的依据。

现在,60和65岁以上都是国际通用的老年界定标准。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2亿,有1/4省市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龄人口以每年约3.2%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1世纪中叶将达4亿左右,占人口的比例可能达到25%[1]。

最近《中国人VI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因此,迫切需要关注这个数目庞大且健康问题研究十分不足的群体。

1.2老年高血压的定义及流行现况

1999年WHO/ISH提出的《高血压治疗指南》,2003年美国的JNC7指南,2003年及2007年的ESH/ESC指南,以及2005年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均与一般成人高血压相同,即收缩压(SBP)≥140mmHg,或舒张压(DBP)≥90mmHg[2-3]。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诊断标准为SBP≥140mmHg及DBP<90mmHg。

美国JNC7指南中取消了临界高血压及ISH;2003和2007ESH/ESC指南及2004年中国指南仍保留ISH。

按照以上的诊断标准,1991年我国高血压调查显示,≥75岁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1.2%;SystChina研究显示,≥80岁组ISH占19%[21];李艳芳[4]等调查了28个军队干休所≥80岁的老年人共1002例,其中,高血压患者占67.2%,而ISH占高血压患者的67.6%,ISH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87.9%、77.6%、58.7%,高血压的三率分别为97.7%、80.7%、62.8%;Primatesta等[5]全英国抽样3513名64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现,80岁以上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为76.1%,治疗率为(62.00±0.02)%,控制率为(19.00±0.02)%。

高血压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目前,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000万,数量占世界各国首位,其防治问题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是心血管领域内重要的课题,也是当今的社会问题。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上升的趋势。

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显示,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2.2%和7.6%,虽然高于全国人群的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处于低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因此,有效地防治老年高血压是减少老年心血管病危害的最主要措施之一。

因此,注重对老年高血压病的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1.3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特征

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群中,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9.1%。

据此患病率和2005年我国人口数推算,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达8346万,约每2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

而且,老年高血压患病人数呈持续增加的趋势。

其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

根据2000年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数据,年龄≥60岁的人群占总人El的10.45%,2003年为11.96%,2005年为13.00%。

(2)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

1991年全国高血压调查结果显示,年龄≥60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0.4%,到2002年增加8.7%,增幅为21.5%。

另有研究显示,部分城市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I>60%。

高血压是中国人群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对老年人群的健康影响尤为突出。

我国队列研究显示,在相同血压水平时,伴随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等其他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加,总心血管病发病危险也增加;在老年高血压病例中60%~85%的患者均伴有任意1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在调整高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后,与35.39岁年龄组相比,大于等于60岁人群的总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加5.5倍。

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显示,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2.2%和7.6%,虽然高于全国人群的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处于低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因此,有效地防治老年高血压是减少老年心血管病危害的最主要措施之一。

建立和逐步完善对老年高血压的诊治方案,采取有效的高血压防治措施,减少心血管病危害,努力提高广大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是当今心血管病研究领域的重要目标。

1.4 高血压病心理状况与个性特征

高血压的发生除了与年龄、遗传、饮食、体质量等诸因素有关外,个性和心理社会因素与高血压的形成也密切相关[5-6]。

近年来关于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已扩展到包括心理、行为特征、情绪状态、生活事件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的防治中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们认识到心理行为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早在1971年,Hokanson就报道了关于被压抑的敌意所造成的心理冲突是引起高血压的常见心理因素之一。

高血压患者个性特征异常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7]。

他们行为孤独,内心焦虑或沮丧,易怒,对外界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自我控制能力差,对人抱有敌意,难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长期抑郁焦躁、情绪紧张的心理状态将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压恒定升高[8]。

高血压患者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和明显的精神质倾向,同时存在着较明显的掩饰倾向,部分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应激所引起的过度紧张、焦虑、惊恐、悲伤、抑郁等情绪改变关系紧密,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情绪障碍对血压影响较大,如性格的改变、长期焦躁、紧张等失衡的心理会造成大脑皮质功能失调,肾上腺素能活性增加,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和外周阻力增加,造成血压增高。

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增加,使得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在人们不经意情况下迅速增加,由不良生活方式和心理社会因素促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将成为“21世纪的头号杀手”。

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且精神质倾向的高血压患者,其人际关系越趋敏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大,遇事情绪容易波动,内心抑郁,但难以找到宣泄的途径,常有无助无望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所作出的无效反应,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个性影响高血压病以及其他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已经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可,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不同个性患者对高血压病的不同认知观念、不同的应付方式以及个体躯体不同的反应等均有关[9]。

高血压述情障碍患者更容易发生心理情绪问题,其识别和描述自己情感能力越欠缺,则人际关系越敏感,抑郁程度越重,常有无助无望感,更容易产生敌意、偏执行为。

因为述情障碍影响到高血压患者对生活事件的评价,其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将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对患者的血压产生重要影响[10]。

由于高血压患者明显的内向性格和精神质倾向,普遍存在述情障碍、焦虑抑郁、偏执等多种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问题,可能促成和加重高血压,或明显降低降压药的疗效。

提高对心理社会因素与高血压病关系的认识,对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5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

1.5.1恐惧-焦虑型

大部分见于性格外向型的A型性格老年人,多为文化程度很高或很低的老年人。

主要见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早、中期。

长期从事紧张、繁忙的工作,性格外向、好胜心强、易激动的人所占比例高。

恐惧与焦虑心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身上几乎同时存在,表现为情绪易激动、食欲差、失眠等,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担心和害怕,主要是害怕会发生脑出血、半身瘫痪,连累家庭成员或突发脑梗死、脑出血而死亡。

反反复复就诊,寻找各种方法治疗,容易上非法广告、非法行医者的当。

此型患者约占30%~70%,容易患恐惧症或焦虑症和冠心病、脑梗死,治疗上主动性高、相对容易听医生、护士的话,依赖性强,即主动依从性和被动依从性均相对较高。

1.5.2悲观-抑郁型

大部分见于性格内向、文化程度很低的老年人。

主要见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中、晚期或有合并症。

患有高血压又不想让其他人知道,思想顾虑重重,一个人冥思苦想,此类患者大多丧偶或子女不在身边,因无依靠而产生孤独感,表现为沉默、不爱活动,对外界事物兴趣甚少。

此型患者占20%-40%,易患老年痴呆、抑郁症和脑梗死,常有明显的厌世心理,老年高血压自杀的多见于此类型。

而脑卒中后,不同程度抑郁的患者占50%~70%。

主动依从性和被动依从性均相对较差,生活质量最低。

1.5.3急躁-冲动型

绝大多数见于性格暴躁、文化程度不高的A型性格老年人。

主要见于高血压的早期。

表现为情绪容易激动,好发脾气,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刺激产生情绪的大幅度波动,家庭不和睦,家庭成员很少互相照顾、关心,一旦发现高血压,思想最突出的表现是被抛弃的感觉,或不顾客观规律,急于把病一下子治好,于是不按医生的医嘱服药,自己超量用药,致使血压骤然下降,这样不仅没有改善症状,反而出现脑缺血症状。

一些人由于血压过低后,又出现惧怕用药情况,造成血压又突然升高,使血压波动范围过大。

此型患者约占20%,易发老年躁狂性精神障碍,多合并有冠心病,绝大多数的脑出血发生在此型,主动依从性很高,而被动依从性很差。

1.5.4开朗-坦然型

多为性格开朗豁达和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见于高血压的全程。

此类老年人知识面较广,家庭和睦,对疾病有较客观、坦然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血压控制得比较好。

此型患者占20%左右,主动依从性和被动依从性均相对较高,发生脑梗死、脑出血等并发症的比较少,生活质量最高。

1.6.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

1.6.1A型行为

A型性格的人行为特征表现为:

恼怒(aggravation)、激动(irritation)、生气(anger)、无耐心(impatience)等,合称为AIAI反应[11]。

对A型行为初期的研究主要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方面。

因高血压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密切联系的A型行为在高血压的研究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Yan等对A型性格的3个主要特点:

时间紧迫感/急躁,进取心/竞争性敌视态度及其他2个主要社会心理因素(抑郁和焦虑)与长高血压发病危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年轻时的时间紧迫感/急躁和敌视态度与15年后高血压发病危险增加显著相关;而且,年轻时时间紧迫感/急躁和敌视态度越严重,高血压发病危险也越大[12]。

有研究报道高血压A型行为组与高血压非A型行为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而B型行为组无显著性差异。

反映A型者情绪激动时,交感活性增加明显大于B型者,提出A型行为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促发因素。

A型行为者往往以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来处理工作与生活,并将紧张、抑郁等情绪转向刺激自主神经系统,在长期的社会心理刺激下,机体处于慢性应激状态,神经内分泌系统处于高唤醒状态,交感肾上腺系统紧张性增高,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发展成高血压[13]。

1.6.2负性情绪

有研究表明强烈的紧张、焦虑、恐惧、痛苦、愤怒的情绪和过度压抑等心理因素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主要诱因,是其发生、发展的一个独立预报因素[14]。

其中影响高血压的最主要的负性情绪是焦虑和抑郁,常处于焦虑状态,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发展[15]。

Markovitz等对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