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坝安全培训课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406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尾矿坝安全培训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尾矿坝安全培训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尾矿坝安全培训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尾矿坝安全培训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尾矿坝安全培训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尾矿坝安全培训课件.docx

《尾矿坝安全培训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尾矿坝安全培训课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尾矿坝安全培训课件.docx

尾矿坝安全培训课件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尾矿库的基本概念

一、尾矿库

尾矿是只矿山的选矿厂将矿石破碎、筛分、研磨、分级、再经重选浮选或氰化等选别工艺流程、选出有用金属后的剩余部分,其有用成分含量很低,这部分产物称之为尾矿。

通常尾矿以矿浆形态排除。

这些尾矿有的用于井下充填,或被利用做建筑材料,但是大多数尾矿被输送到尾矿库(坝)堆存。

尾矿库就是指采用当地土、石或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及尾矿借助山谷地形条件堆筑起来,形成一定容积,用以堆存尾矿和贮水的坝体,通常尾矿坝包括初期坝(又叫基本坝)和堆积坝(又叫后期坝)。

初期坝(基本坝),是基建期采用当地建筑材料修筑的,用以形成投产初期堆存一定量的尾矿所必需的库容量,一般要求贮存选矿厂投产后半年以上的尾矿量。

堆积坝(后期坝),是选矿厂在生产过程中,在超过初期坝坝顶标高以上,采用尾矿堆筑的坝体。

尾矿筑坝方法包括:

1、冲击法;

2、池填法;

3、渠槽法;

4、采用水力旋流器分级上游筑坝法;

5、尾矿分级下游筑坝法;

6、尾矿分级中线筑坝法。

按施工方法分类:

1、辗压法;

2、水力冲填法;

3、高浓度堆筑法;

4、尾矿压虑滤饼干堆。

二、排水构筑物

在尾矿坝的生产运行过程中,为了将尾矿库内成清水、雨水和汛期山洪等安全地排除坝外,通常设置排水构筑物,它包括排水井(塔)排水涵管、排水斜槽、隧洞、拦洪坝、溢洪道及截洪沟等。

三、排渗水设施

尾矿坝体内有一条浸润线,即一个浸润曲面线,类似于地下水位线。

它对坝体外坡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一般说,随着浸润线的升高,坝坡稳定的安全系数就降低。

因此,浸润线如果从坝外坡逸出来,其明显现象是坝后坡或坝趾处沼泽化、渗水量增大、渗水浑浊、出现管涌、流土和塌陷等。

这些现象对坝体稳定性是极为不利的。

工程上要求尾矿坝坝体内设置排渗水设施,用以降低浸润线。

排渗水设施包括有:

1、排渗棱体;

2、滤水堆石坝(初期坝);

3、排渗褥垫;

4、排渗盲沟(盲管);

5、贴坡反滤体;

6、排渗井管(虹吸式渗井、轻型井点、垂直及水平联合排渗体)。

第二节尾矿坝的特点及生产管理

一、尾矿坝的特点:

1、由于条件差,山谷狭窄,坡陡,库容小,汇水面积大,调洪库容小,致使尾矿坝筑坝高,坝内水位高,形成人工建造的具有高势能的“泥石流”。

因此,对尾矿坝防洪设施有特别要求。

2、由于尾矿坝坝体堆筑材料多为选矿厂排出的尾矿浆,其粒度变化受磨矿细度左右,不同的尾矿有不同的物理特性,给筑坝和坝体带来了不同特点,通常尾矿冲填坝体内浸润线偏高,尾矿坝的稳定性、坝址的渗流、管涌、流土及饱和尾矿的地震液化等都应予以高度重视。

尾矿坝为了堆存尾矿,使尾矿浆沉积固结,只要渗出的水不浑浊,无污染就没有完全隔水的必要。

因此,在尾矿坝构造上应以透水性为原则。

3、矿山生产的迅速发展,使选矿厂排出的尾矿量及“三废”急剧增加、环保、占地、复垦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其中尾矿所含有害物质,如不能妥善处理,必然造成日趋严重的污染。

二、尾矿坝的管理

归纳起来主要内容有:

1、尾矿的输送、排放、筑坝及回水;

2、尾矿坝的防洪渡汛和抗震;

3、尾矿坝的维护、加固;

4、排水构筑物的使用管理;

5、排渗水设施的使用和监测;

6、环境保护和尾矿综合利用等。

二、尾矿坝的问题

1、尾矿坝病害与隐患的形式:

图1—2—1初期坝为土坝与尾矿堆积坝接触处渗流

图1—2—2矿泥不透水夹层导致坝外坡渗流

 

(1)尾矿坝的排渗设施堵塞堵塞或破坏,或无排渗设施,使堆积坝侵润线抬高,坝外坡侵润线逸出,坝外坡和坝趾沼泽化,坝体出现裂缝、塌陷、冲沟或滑塌等;

(2)初期坝为土坝,放矿后坝体侵润线抬高,并在坝外坡逸出,坝坡出现裂缝、冲刷等;

(3)坝基、坝肩有渗透,坝内两岸有坍岸,绕流、泥石流等;

(4)透水堆石坝渗浑水;浆砌石坝坝体有裂缝,有渗透水,坝体稳定性受威胁;

(5)排水构筑物泄水能力不足,有缺陷,损坏失修,或断裂渗透、跑浑水、下游消能设施不善;

(6)回水澄清距离不够,干滩距离太短等;

(7)抗洪和调洪能力太小;

(8)抗震能力不足;

(9)随意放矿,坝端集中放矿等错误放矿方法造成沉积滩面倾斜、侧破、扇坡、淤泥夹层积水等,及筑坝外坡过陡;

(10)污水排放超标,尾矿粉尘飞扬污染环境。

2、尾矿坝的管理任务

(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尾矿坝(库)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设施之一。

尾矿坝管理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重于抢,有备无患”的工作方针,执行各项管理法规。

尾矿坝(库)生产管理和安全防范的重点应放在尾矿坝和排水构筑物上,严格执行《冶金矿山尾矿设施管理规程》(90)冶矿字第185号文件规定。

尾矿坝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将尾矿输送、回水、筑坝、坝体维护、坝内水位控制、汛期防洪、抗震、尾矿坝监测等各项工作做好,保证尾矿坝安全运行,防止溃坝等破坏性灾害事故发生。

尾矿坝的生产管理不仅要把选矿厂排出的尾矿妥善的堆存起来,而且要进行筑坝的堆高施工,排水,防渗、观测等各项工作。

同时对随时发生的问题及时处理。

因此,尾矿坝生产管理是边生产,边筑坝,边完善直到尾矿坝终期,这是一个长期而完整过程。

尾矿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尾矿堆存量,节约建坝,征购土地和防洪工程等费用,而且改善环境质量,变废为宝。

在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的严峻情况下,充分利用废弃资源有重要社会和经济效益。

尾矿坝安全技术监督工作,从安全技术上进行认真的安全把关。

从工程立项、决策、计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各个环节把好关。

(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由于尾矿坝工程管理涉及技术知识面较广,在缺乏专门人才的情况下,应立足本单位,有计划举办培训班加强对在岗职工的专门培训,全面掌握尾矿坝管理基本知识,是强化尾矿坝安全管理的可行而有效措施。

第二章防洪及抗震

第一节防洪渡汛

一.概述

人们通常吧洪水视为“洪水猛兽”。

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变暖,暴雨会越来越频繁。

加上人类砍伐森林等破坏性活动,使洪水更加变本加厉。

有鉴于此,矿山尾矿坝工程防洪渡汛,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方针,把防洪度渡汛提高到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在战术上“多泄少蓄;以泄为主”;在调度上坚持“统一指挥,首长负责”原则;汛期实行领导现场值班制度,防洪措施上,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强暴雨和洪水预测预报,加强尾矿坝运行的工况检查、监测。

在防汛经费上坚持专款专用,舍得投入,不得挪用;材料设备上“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

对于尾矿坝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是设计、施工时遗留下来的,有的是管理上疏忽造成的,应定期检查。

根据检查出的异常现象,分析出现险情的可能性,以便采取预防加固措施。

有条件的使用仪器观测,以便查出隐患,如使用测压观测坝体浸润线和坝基渗水压力及浑浊度有无异常变化;在坝下安装量水堰,观测漏水量等,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二.尾矿坝工程主要病害及其处理

1、坝体裂缝

坝体裂缝,按裂缝方向分为横向裂缝(垂直于坝轴线);纵向裂缝(平行于坝轴线)和龟裂缝等。

按产生裂缝的原因分为沉陷裂缝、滑坡裂缝、干缩裂缝、冻裂缝和振动裂缝等。

按部位分为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

细小的裂缝可能发展扩大为集中渗漏通道,成为坝体滑坡事故的前兆。

(1)横向裂缝

当相邻坝段或坝基产生不均匀沉陷时,会产生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多出现在坝顶,如图2—2—1情况可能出现:

坝基压缩性大的坝段,坝基未经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土坝与两岸山坡结合处;土坝与刚性结构结合的坝段;分段施工压实不均的结合部位等。

横向裂缝危险性大,渗水通过裂缝很容易冲刷扩大而导致险情。

发现横向裂缝后注意观测,汛期准备抢险器材,及时回填处理。

图2—2—1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引起坝体横向裂缝

(2)纵向裂缝

坝体纵向裂缝是由于坝体或坝基不均匀沉陷、滑坡等亲戚的。

多出现在坝外坡浸润线逸出点附近,沉陷裂缝趋于直线;滑坡裂缝一般呈弧形。

如图2—2—2。

图2—2—2浸润线抬高引起坝体纵向裂缝

(3)龟裂缝

龟裂缝没有方向性和规律性,纵横交错,间距均匀,主要原因是土坝填土由湿变干时体积收缩引起的。

筑坝土料愈粘,含水量愈高,出现龟裂缝可能性愈大。

较浅的龟裂缝,可在表面铺一层厚200毫米砂性土作为保护层,防止其发展扩大。

较深的龟裂缝,可开挖回填处理。

注意区别于因涵管损坏引起陷坑或龟裂。

2、裂缝的检查和处理

裂缝的检查:

A.出现下列情况是应及时检查:

a.坝体浸润线可能抬高,坝基渗漏量加大或出现渗透变形;

b.坝面有塌陷、隆起和变形、位移量加大;

c.坝基为湿陷性黄土;

d.长期干旱或天寒地冻时期;

e.发生爆炸或强烈地震后。

B.检查部位

a.坝体施工质量较差的坝段;

b.坝体分期分段施工接合处,合拢处,或不同材料的接合处;

c.坝基工程地质条件不良,或变化较大坝段及坝体高差变化较大坝段;

d.坝体与两岸山体接合处,与其它附属性构筑物的接合处。

C.检查方法

a.收集有关设计上,施工中的记录、文件和资料;

b.开挖或钻探时,对有无裂缝不同坝段,应分别取土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c.无条件钻探试验的,应进行调查有关施工及管理上情况;

d.整理、分析有关坝体的沉陷、位移、测压管及渗流量等资料;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地缝电测仪”,根据不同坝段电阻率的及分析资料对比,判断裂缝及病患位置。

3、裂缝的处理

首先判断裂缝性质,分滑动裂缝与非滑动裂缝,滑动裂缝可发展成滑坡,而非滑动裂缝发展到一定程度将缓慢或停止。

对非滑动裂缝的处理:

A.开挖后回填

a.裂缝开挖长度应超过裂缝两端1米以外;深度超过裂缝尽端0.5米;开挖槽底宽度不少于0.5米;开挖时先灌入白灰水为标准,以利掌握边界;

b.回填的土料,对于浅裂缝,可用原坝体土料回填,回填前检查周围土体的含水量,过湿或冻冰的,应清除后再回填;

对沉陷裂缝可选用塑性稍大些的土料,控制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1~2%。

回填土料应分层夯实,填土厚每层150毫米为宜,注意边角部位结合质量。

B.灌浆

a.当开挖回填处理量过大时,可采取粘土或粘土惨部分水泥灌浆处理。

b.对于内部裂缝,采用帷幕式布孔灌浆,一般宜在坝顶上游布置2排孔,孔距视灌浆压力和裂缝大小,可取3~6米。

c.对于浸润线以下的裂缝,可采用粘土掺水泥浆,水泥掺入量一般为干料的10~30%,以利加速凝固,提高强度。

d.对于渗流速度较大的裂缝,可掺加堵塞物如细砂、短木屑纤维、玻璃纤维等。

e.粘土浆液配合比,重量比取1:

1~1:

2(水:

固体),尽量采用较浓的浆液。

f.对于纵向裂缝,尤其判断不明,长而深的裂缝,不宜采用压力灌浆处理;汛期由于降雨或坝上游水位高,泥浆又不易固结,一般也不宜进行灌浆处理。

g.灌浆处理时,坝体含水量大,强度降低,应加强对沉陷,位移和测压的观测,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灌浆。

有时将开挖回填与灌浆处理相结合,对裂缝上部采用开挖回填,对裂缝下部采用灌浆处理。

如下图所示。

开挖回填处理裂缝

4、抢险

(1)编制抢险方案,组建抢险队伍,安排下游居民转移等,从宣传上,组织机构上,物质上及通讯报警等多方面做好准备工作;其中防汛物资和器材准备应充足,如砂石、土料、草袋、编织袋、木桩、芦柴、土工布、缆绳、铁丝、水泥等。

必要的工具、照明、电源、运输工具、运输车辆、船只、挖掘机、推土机、电耙子及医药、食品等。

(2)加强值班巡逻

汛期坚持领导现场值班,加强巡逻检查,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汇报,及时处理,严密监视有关坝体的渗漏、裂缝、浸润线和排水构筑物等情况的变化;建立认真健全的交接班汇报制度,及时填写记录、日记及联络报警等制度。

(3)防止漫坝

尾矿坝的堆积坝,材料松散,颗粒细,不抗冲刷,如果洪水漫顶,在十几分钟里就会溃坝。

1)、抢筑子坝

当排洪水构筑物的泄洪能力达到极限,而水位仍然上涨,预计可能出现漫坝危险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