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3926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总结.docx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总结.docx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总结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阶段性总结及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突泉第三中学

 2014年3月,我校确立的研究课题“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被确定为我校教育教学课题。

从开始课题实验起,研学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亲临第一线,认真指导工作,使各项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现己进入了课题实施阶段。

现将我们在探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汇报如下:

 一、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及思路

1、中学阶段语文科教学的特点

系统、深入地研究和解决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研究,为今后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份具有从理论到实践、操作性较强、涵盖面较广的课堂教学实践实施指南;并在此研究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2、研究的任务,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以各年级语文教材为基础,以在校学生为实验对象,以语文课堂为实验阵地,针对语文课堂中的不同课文类型,对语文阅读中学生的学习进行观察、分析、探究、及时总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语文教师要从阅读教学活动的意义出发,研究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或者变革阅读教学中的种种弊端,激发学生阅读活动的兴趣。

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质疑—讨论—探究”的环节取得实效是关键,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有效提问,整合学生的问题;在讨论活动中,师生、生生之间学会倾听、学会尊重;鼓励问题生成,鼓励创新思维,在与学生的合作中共同提高。

基本研究思路:

1、语文教学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目的有计划地反复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让学生课前主动预习,边阅读边思考,抓重点要点,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的习惯,记读书笔记的习惯等等。

良好的读书习惯使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成为他们在语文阅读活动中的一种心理需要和行为定势。

这对他们阅读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保证和促进的作用。

即使是智力和基础稍差的学生,在良好读书习惯的作用下,他们的阅读能力也会迎头赶上来。

  2、要建立阅读教学常规,规范学生阅读行为。

建立阅读教学常规就是要制约学生的阅读行为,使正确的阅读行为得到重复练习,得到强化,趋于稳定,也就是“习惯成自然”;同时又摈除那些不合规范的不良阅读行为。

由于良好习惯是习得的,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养成,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就很重视阅读教学常规的建立,如规定每个学期开学前学生通读新的语文课本,完成固定的作业。

因而更重要的是要长期坚持这些阅读教学常规,严格要求学生坚持不懈地实践。

3、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活动适当地延伸至课外。

课内学习内容、范围都极为有限,学生得到的阅读锻炼也就带有局限性;而课外阅读却可以把学生带入无比广阔的天地中,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文章。

实践证明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无不得益于课外阅读,正是大量的课外阅读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效地提高了阅读能力。

每学期给学生制定课外阅读篇目,让学生自主吸取知识。

  4、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

新课改需要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这样的课堂着实让学生耳目一新、热情高涨。

 对此,除了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外,还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学习习惯。

比如,引导他们在倾听同学的发言时,通过及时记笔记和记关键词等方法快速、准确地把握同学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极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设置相关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激活学生的思维。

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

对于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5、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注意积极引导学生更新学习理念、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把外在的学习方法逐步内化为有个体特色的学习方式与技巧,从而实现从“学教材”向“用教材学”的转变。

尝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学段结束后反思、作业后反思、考试 后反思,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逐步形成更为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2010年8月-12月为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

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确定研究对象,作好调查工作,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的总体设计,预期阶段成果,撰写学生原有的阅读能力不强的调查报告,积累相关资料。

2011年2月--2013年2月为具体实施阶段。

主要工作:

认真实施研究方案,进行不断的实践探索。

如:

“通过课堂阅读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通过个人阅读、小组阅读、交流与指导等形式,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预期阶段成果,逐步完成研究计划,并作个案记录、分析、总结。

2013年3月--2013年10月为总结阶段。

主要工作:

分析处理在实践中积累的个案资料和有关记录,总结实践,研究探索的理论,撰写研究报告。

 下面对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和课题研究的一些工作总结如下:

1、对课题的目标和任务进行解读,进行组内成员的分工,对课题实验的具体实施进行部署。

在学校教务处和教科室的部署下,我校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

本着研究规模小而精的原则,精心选择了由吴忠市首届名师、校语文学科带头人刘清华,吴忠市名师、校教课室主任丁学峰等5位教师组成的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分别担任七、八、九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力争使实验具有普遍性、科学性和连贯性。

2、建立健全实验教师工作制度,定期举行实验情况交流会。

为了保证课题实验的质量,由校教务处牵头制定了完整的《吴忠市第一中学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研究制度》。

明确了组内成员的责任分工,并确定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为课题研究交流研讨会。

每位实验教师对本周自己子课题实验的情况进行汇报,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在组内进行研讨、交流,组内成员群策群力,共同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商讨实验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并对成员在每次研讨交流中的情况进行记录、打分,计入个人业务档案。

从制度上调动研究教师开展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

3、制定子课题方案,保证课题实验的针对性

  课题研究方案是课题研究开展的依据,其地位尤为重要。

课题实验是否扎实有效,选题确定应该是一个关键。

选题只有真正来源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真实的教育现象,来自于课堂的实际问题,来自与老师们真正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老师的关注,激发老师参与研究和实验的热情;才能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实验和研究;才能真正取得实在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学。

研究的入手点要有可操作性,研究主题宜立足于广大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引领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便于教师从小处着手,经过深入的调查,我们拟订《“吴忠市第一中学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子课题选题参考》,供实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研究。

 

4、以课题实验方案为指导,全面扎实地开展实验研究。

  根据子课题实验方案,各实验教师有序地开始了课题研究。

例如,以往备课,教师对教学目标确定往往不够重视,只是照抄教参。

现在,老师们能自觉结合自己研究的课题,充分挖掘文本资源,既关注教材对学生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又关注自己的研究课题,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了,课题研究实验也就落到实处了。

还有,由于参与到教学研究活动中,教师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研究,为自己的教学制定更高的标准,年轻教师成长得很快。

 三、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虽然只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但在教务处和教科室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通过研究,参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主要表现在:

参题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参题的三位年轻的教师,都由普通教师迅速成长为市县级骨干教师。

铁玉芳教师被确定为吴忠市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马冬琴、丁瑞娟教师被确定为吴忠市县级骨干老师。

同时,这三位年轻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能力上有大幅度的提升,现在已经迅速成长为各年级的中坚力量。

铁玉芳在吴忠市首届说教材大赛上荣获一等奖,马冬琴执教的《诗词五首》在全校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上斩获一等奖,丁瑞娟老师辅导的学生作文在校作文竞赛上荣获一等奖。

全体参题教师在教学上最大的变化是:

都向课堂要效率,逐渐克服了上课随意性的毛病。

在备课的全面性、针对性上下功夫,以文本为基础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2、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多次。

全校语文教师参与评分,对课堂中有效的、扎实的措施进行肯定、推广,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3、制定出课题的实验方案,开展了两次阅读能力调查表,撰写教学设计10篇,教学论文8篇,其中有多篇获奖,举办三次“学生阅读能力大赛”,结合课题研究多次开展了诸如“学生课文朗诵比赛”、“课本剧大赛”等活动。

四、课题研究的思考

1、有些问题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

对语言的品析怎样随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加深而逐步全面而深入?

还有如何进一步养成学生积极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等等

2、一线教师的研究更多停留在操作层面上,缺乏专业性的指导。

3、对于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不仅要在参题教师中推广,更要在全校语文教师中推广,使研究效果服务于一线教学。

针对前一阶段课题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遗漏,结合我校生源的具体情况,决定下阶段开展以下具体研究实践活动:

一.针对不同年级语文学科对阅读的具体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分别展开,七年级开展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的研究;八年级开展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研究;九年级开展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指导的研究。

具体如下:

(一)七年级开展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的研究: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从“我要读”到“我爱读”的转变。

任何习惯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训练。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并探索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掌握知识,理解文章,形成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形成能力的关键阶段,更要培养这种好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多读、精思、勤记、善用”四个方面:

1、   多读,就是要平时除了学好课本之外,对课文中典型篇章,优美段落能背诵,对课文以外的资料也要多读。

2、   精思,就是要手脑并用,读写结合,在多读中比较,在多思中创新。

    3、勤记,就是在阅读时,勤记笔记,摘抄美妙的词句、语段,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对名言佳句,精彩片段,能背诵自如,积少成多,运用时便能信手拈来。

     4.善用,就是要善于把阅读中吸取的营养,学到的方法,自学运用到写作中去,使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以读促写,读写互动。

有了这些良好的阅读习惯,便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字功底。

(二)八年级开展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研究:

教学中,力求发挥教材的最大功用。

组织教师进行阅读专题的编写,在专题训练上动脑筋,主要有以下步骤:

(1)提示训练重点;

(2)回忆阅读方法;(3)自学试用方法;(4)讨论思考结果;(5)交流小结方法。

长期这样有步骤,有计划地专题训练,学生逐渐加大积累,熟练操作,从而达到阅读能力提高的目的。

科学有序地加强阅读能力训练,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且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三)九年级开展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指导的研究:

1、明确阅读量和阅读时间。

2、交给学生多种阅读答题技巧,加以指导。

3、针对不同文体,进行专项阅读训练。

4、定期进行生生交流,以期共同进步。

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各年级指导老师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要勤向学生推荐读物。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读物,推荐那些思想内容健康、能鼓舞学生上进、语言堪称楷模同时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阅读水平的读物,如《读者》、《世界上下五千年》等。

2、引导学生拟订阅读书目,明确阅读量,有的放矢,持之以恒。

   3、要帮助学生选好读物。

 可平日从一些报刊杂志中选取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崇高人格培养,又文质兼美且通俗易懂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印发给学生阅读,还可让学生自愿捐书、献书,将书集中后,交换阅读,读物的种类和类型尽可能要广泛多样,从而使学生广采博收,扩大知识面。

   

4、要督促学生长期阅读。

让学生制定一个长期的阅读计划,分期完成。

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做好阅读记录,写出读后感,让学生每次的阅读都有收获。

  5、要做好学生阅读检查。

定时对学生的阅读记录和读后感进行检查验收,并多以表扬的语句鼓励他们广泛阅读,通过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组织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交流展评、朗读、速读、读书知识竞争,对课外阅读作必须的管理和检测。

6、借助信息技术课和综合实践课,指导学生进行电子网络阅读。

三、开展各项阅读教学活动:

为使阅读活动顺利开展,组织开展一些活动:

1、在学生中开展知识竞赛、练笔交流会、名著写读书笔记,具体包括读后感、评论、办课外阅读手抄报等。

2、扎扎实实建好网站,作好实验记录(如遇到的问题、意外的发现、受到的启发等),跟踪好实验效果,在边研究、边实践、边积累、边总结中,获取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3、每月一个科研日,主要对各阶段的实验研究情况作总结分析,也便于实验教师互相交流,从中学习、借鉴有效做法,以促进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4、结合学校“先学后教,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教学活动,邀请我校语文名师刘清华、王海萍开设阅读教学观摩课,组织赴杜郎口和永威学习归来的教师张生林和黄菊梅开设汇报课。

5、组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6、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课题成果汇报会,内容包括:

科研讲座、课题进展总结汇报、问题研讨或成果论证,以期教师们切磋交流、学习借鉴、促进提高,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力争创出科研新成果。

7、邀请相关专家、教授莅校讲学,对课题进行指导。

当然,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其实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语文教学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困惑越来越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我们会从自己每天的教学开始实践、反思、讨论,立足于本职进行教学研究,在学中教,在教中思,在思中悟。

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