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2354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docx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各课重点内容复习

第一课

1、这是一首诗歌,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告诉我们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改造自然的决心。

2、最后一句“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与开头首尾呼应,表明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的决心,点明了全诗的中心。

3、“迈开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表现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愉悦心情。

4、“伴随金色童年的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这句话是说:

少年队员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今天像栽下的小树,在阳光雨露下,健康、蓬勃地成长,将来就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5、“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美丽的版图。

”一句中,“版图”指国家的疆域,“染”字形象地表达了只要我们大家坚持植树造林,我们的祖国就回成为一个绿色世界的含义。

6、课文中,“绿色工厂”指树木有光合作用,“绿色宝库”指的是森林,“绿色的希望”指小树苗。

7、植树的好处有:

送来清新的空气、绿化祖国、能叫风沙低头,让百鸟起舞。

8.一棵树就是,片片树叶都是,给我们,让每个人。

9多栽一棵树,就;亿万棵树连起来,就。

10.今天栽下,明天长成。

叫风沙,让百鸟。

这三段诗告诉我们植树好处多,你能概括地写出植树的好处吗?

第二课

1、本课讲了我国主要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2、“便走近杏树数了数”、“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爷爷,您又看花啦”等语句,可以看出竺可桢爷爷坚持长期观察,养成了认真观察的习惯。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可以看出竺可桢爷爷观察的精确、细致。

3、从第三段竺可桢的话中可以体会到他对科学研究的态度是长年不懈,精确、细致的观察。

4、“是啊,杏花开了。

”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弯下腰来”表现了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爷爷一看到开放的杏花,就要进一步探究其开放的时间,这种主动探索科学的行为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5、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充分表现了竺可桢爷爷得到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后的激动心情。

6.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

春风吹(  )了柳梢,吹(  )了小草,吹(  )了河水,吹(    )了杏树的花苞。

这段话中把时间比作,这是用了的修辞手法。

你还能把时间比喻成什么?

试着写一写。

7.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这句话中“顷刻”是

的意思,再写三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8.“我需要的是。

搞科学研究,不能

,也不能。

从竺爷爷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的人。

第三课

1.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这就是(        )的小燕子。

这段话主要描写了。

2.在(     )中,在(       )下,燕子(       )在天空中(        ),“唧”的一声,(        ),飞到(        );还有几只(        )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        )水面,那小圆晕便(        )。

这段话主要描写了。

3、二三月间,微风,毛毛细雨。

千万条展开了。

的草,的芽,的花,都像,形成了。

这段话描绘了生机勃勃、明媚动人的美好春景。

4、几对小燕子飞倦了,在电线上休息。

在蓝天的,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多么像。

停着的燕子,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在这句话中,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好比五线谱,燕子好比音符,大自然为我们谱写出一首春天的歌。

5、《燕子》是一篇散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第四课

1.《江南春》是朝诗人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前两句抓住、、

、、、、等几个江南常见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绮丽画面,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2.《春日偶成》是朝诗人的诗作。

题意是。

全诗描写了的春日景色,抒发了诗人的心情。

3、《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

“江南春”,顾名思义,就是描写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

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

其中第一二两句写今,三四两句怀古。

4、《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的作品。

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触景生情,意兴所至而写下的。

它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其中第一二两句写景,三四两句抒情。

第二单元各课重点内容复习

第五课

1.“鲜为人知”的“鲜”是的意思。

根据这个意思还可以组成下列词语:

、。

2.“循规蹈矩”是的意思。

它在文中具体指的

做法,而与之相反的做法是。

3.我们的切法是从,而他呢,却是

我们的切法,课文中用了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

邻家小男孩的切法,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

4.课文记述了邻居家的小男孩“传”给“我”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把苹果拦腰切下去,苹果核部分就会出现一个“五角星”的图案,这使“我”从中受到启迪——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5.人们通常切苹果的方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文中的小男孩却是把苹果拦腰切下去,发现苹果核像五角星。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往大处说就是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6.我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第六课

1.“她这种,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

格罗培斯受到的启发是:

2.施工部按要求在乐园撒下草种。

没多久,小草长出来了,整个乐园的空地被绿草地所覆盖。

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

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铺设了人行道。

迪斯尼乐园的路径之所以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是因为

3.格罗培斯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        )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然而建筑学中最(        )的一点——路径设计却让他(        )。

4.她这种(      ),(          )的做法使大师深受(        ),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传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

5.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      )许多小道,这些(    )的小道有( )有(  ),(              )。

6.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        )。

7.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设计路径的故事,着重记述了他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产生了“撒下草种,以前开放”的路径设计策略,最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的过程。

故事给人以启示:

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最佳选择。

8.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是因为:

(1)、格罗培斯追求完美,先后修改了50多次,还不满意,最后让大家共同来创造,这样的路径已不是哪一个人的设计,而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2)、行人走出来的路是优雅自然的,格罗培斯在按照踩出来的痕迹铺设路径时,一定会施展全部的本领,使路径更美;

(3)、这样的路是行人自己走出来的,不仅美观,而且保证了人们游玩时的方便、快捷;

(4)、设计路径的方法不同寻常,顺其自然,包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9.格罗培斯设计迪斯尼乐园路径的方案和老太太卖葡萄的方法的相同之处是:

都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大家,让大家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东西;都是顺其自然的;都包含着对人们的信任、尊重……

第七课

1.人类从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从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新式飞机;从身上得到启示,改进了船体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从身上得到启发,设计了许多“薄壳结构”的建筑物;模仿袋鼠制造了;模仿贝壳制造了。

所以说,是人类的“好老师”。

2.科学家从              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      ;科学家研究了        的原理,发明了      ,以后还从    、    、      等的飞行特点受到启示,造出了许多                ;工程师模仿        ,改进了        ,大大提高了            ;建筑师根据                的特点,设计出许多              ;人们模仿    

造出了                  ;模仿            造出了                  ……所以说,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            !

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又何止以上六种。

请读课文第六自然段,然后在省略号处补充一两句话,并用上“模仿”这个词语。

                                                                                                                                               

3.人类的“老师”指的是自然界的种种生物。

课题加上双引号表示特殊意义。

4.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有许多,本文列举了以下六个例子。

(1)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2)科学家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并从蜻蜓、苍蝇、蚊子、蜜蜂等昆虫身上得到启发,不断提高飞机的性能。

(3)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提高了航行的速度。

(4)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6)人们模仿某些贝类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5.我还知道:

(7)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8)科学家从萤火虫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高效的冷光源。

(9)人类根据野猪鼻子发明了防毒面具,根据蛙眼发明了电子蛙眼……

 

第三单元各课重点内容复习

第八课

1、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好像。

冈前几片松林,潺潺的溪流,茂密的竹林,景色。

2、课文写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文章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确是一位旷世奇才。

3、“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表面上看,这句话是把蜿蜒起伏的山冈比作等待腾飞的卧龙,写出隆中山冈的非凡气势,实际上是把隐居在隆中的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比作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显示出诸葛亮是一位旷世奇才。

4、“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实际上是成语“拨云见天(日)”的活用,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

这句比喻句是把刘备听了分析群雄纷争形势和提出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后,那种茅塞顿开的心情,比作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刘备求贤若渴,当他求得了贤才,并听了贤才的一番话语之后,心里顿时变得疏朗、明澈多了,这种感觉就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刘备这种美好心境,再一次表明他对诸葛亮的器重和信赖。

5、“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刘备这么说,是把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