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词.docx
《文言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词.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词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
)(《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
如: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
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
(《〈世说新语〉三则》)
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
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
如:
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如:
为我谢曰:
“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
(《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
如: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因
“因,就也,从口大。
”会意字,以口、大取“能大者,众围而就之”之意。
因的本义为“依靠”“凭借”,引申有“因袭”“沿袭”“原因”等义,均为实词,现代汉语仍沿用。
“因”的虚词用法是从实词义引申而来的,先秦早期便已产生。
可作介词和连词。
介词“因”的用法从古至今一直沿用下来,变化不大;连词“因”随着汉语词汇逐渐复音化的趋势,渐渐被“因为”“因而”“因此”等复音词所取代,但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偶或使用。
一、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处所、方向。
可译为“从”“由”等。
例:
因井中视星,所视不过数星;自邱上以视,则见其始出又见其入(《尸子·广泽》)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借助的时机、条件。
可译为“乘”“趁着”“趁”“顺着”等,或仍作“因”。
例: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项如列传》)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凭借、依靠、依赖的事物或条件。
可译为“凭借”“依赖”“依靠”“凭(着)”等,或仍作“因”。
例: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屈原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实施的根据、前提。
可译为“根据”“依据”“按照”等,或仍作“因”。
例: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任授官(成语)
5.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或实施某一动作行为。
可译为“通过”“由”等,或仍作“因”。
例: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项如列传》)
6.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理由。
可译为“因为”“由于”,或仍作“因”。
例: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
二、连词
1.连接分句,表示顺承关系,前后两事在时间或事理上前后相继,可译为“于是”“就”“因而”等。
例: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屈原列传》)
2.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原因。
可译为“因为”“由于”,或仍作“因”。
例:
十娘因见鸨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因
⑴于是,就。
例:
①虎因喜,计之曰。
②因取刃杀之。
③因屏人曰。
④因拔刀斫前奏案。
⑤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⑥因谗之曰。
⑵依照,根据。
例:
①罔不因势象形。
(因:
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因:
这里有随着的意思。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因:
这里有顺着的意思。
)④因其固然。
⑶依靠,凭借。
例:
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②吏因以巧法。
③我欲因之梦吴越。
④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⑤伺者因此觉知。
⑥因河为池。
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⑧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⑷趁着,趁此。
例: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②不如因善遇之。
③因击沛公于坐。
④因入京师。
⑸通过,经由。
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⑹因为。
例: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③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⑺缘由,机缘。
例:
于今无会因。
⑻沿袭。
例:
因遗策。
⑼继续。
例: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乃
1、用作副词。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例如: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
(《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
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例略。
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前一个“于”:
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
”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后一个“于”:
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于是余有叹焉。
(因此)(《游褒禅山记》)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
①朝而往,暮而归。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④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勾践灭吴》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秦师轻而无礼。
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⑤蟹六跪而二鳌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表因果关系。
相当于“因而”
①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7、表目的,相当于“以便”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过秦论》
8、通“如”:
好像,如同。
例:
军惊而坏都舍。
9、通“尔”,你,你的。
例:
①而翁归,自与汝算耳!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④吾翁即若翁。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促织》
9、这样
例:
新妇谓府吏:
“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
[而已]罢了。
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而后]才,方才。
例:
①三月而后成。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尔
1、同“耳”,罢了。
例:
①无他,但手熟尔。
②非死则徒尔。
③以头抢地尔。
2、你的,你们的。
例: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3、那。
例: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尔来:
从那时以来)
4、作助词。
例:
①始尔未为久②呼尔而与之③子路率尔而对曰
5、如此,这样。
例:
①君尔妾亦然。
②作计乃尔立。
③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之
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
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
”“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③“请京,使居之。
”“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
如:
①“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
③“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
”“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
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
”“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
“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
”
②“行不知所之。
”“之”意为“到……去”。
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
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如;
①“桓侯曰: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
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
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久之”,很久,“之”,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②“填然鼓之。
”在这里,“之”也是单纯调节音节,没有实义。
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可谓灵活,很多学生都难以分析其用法。
靠死记一些例子,但过些日子又忘了。
如何容易又方便的掌握,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作出简要介绍,即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
句子结构分析有一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谓前是状,谓后补。
”由此可知古汉语中的主谓、动宾、偏正等结构。
“之”的用法就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来定。
且看下面的分析:
(1)形如“谓语+之”时,用作代词。
如:
①作《师说》以贻之。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词用,分别充当谓语动词“贻”“知”“均”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
反过来说,虚词“之”紧跟在谓语动词后,这个“之”就作代词用。
(2)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
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以上两个例子中“之”前的“孤”“鱼”“师道”在句子中作主语,“之”后的“有”“不传”为动词作谓语。
在这种情况下,虚词“之”可以省略不译。
即“孤有孔明,犹鱼有水也”;“师道不传也久矣”。
(3)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
①宋何罪之有?
②何陋之有?
以上两例中,“之”出现在疑问句中,“之”前面分别是名词“罪”和“陋”,“之”后面是紧跟谓语动词“有”,而且“罪”和“陋”是作为宾语在谓语动词的前面。
这种情形下的“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虚词“之”不译,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
(4)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马之千里者。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
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以上三例中,虚词“之”后面的“利”“强”“千里”“铿然有声”“乱耳”“劳形”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爪牙”“筋骨”“马”“石”“丝竹”“案牍”,翻译时,“之”不用翻译,直接把形容词还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
(5)形如“定语+之+名词”时,是作结构助词,译作“的”。
如:
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以上两例中,虚词“之”后面是名词“病”“众”,分别由前面的“君”“吴、越”作定语修饰,“之”就译作“的”。
(6)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相应的谓语时,就作动词。
如:
①子夏之晋。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
③辍耕之垄上。
以上三例中,“之”的后面分别是“晋(国)”“南海”“垄上”作为地点名词,“之”的前面没有与“晋”“南海”“垄上”相对应的谓语动词。
这种情况下,“之”用作动词,翻译为“去、往、到”。
(7)形如“形容词/副词+之”时,凑成二字或四字音节,不用译。
如:
①顷之,烟炎张天。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上三例中,“之”在“顷”“鼓”“久”的后面,为了凑成二字音节而使用“之”。
翻译时没意义。
————————————————————————————————————————————————————————————————————————————从这开始印———————————————————
1简述木石前盟的由来
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絳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絳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
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
絳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2简述“晴雯撕扇”或“晴雯之死”故事情节
①晴雯撕扇
晴雯换衣服,把扇子跌在地上将骨子跌断,遭宝玉抢白,晴雯不服,气得宝玉要赶她回家。
晚上宝玉跟薛蟠喝酒回来,见晴雯睡着,将她推醒,叫她拿果子来,晴雯不干。
宝玉说扇子是扇的,如果你想出气,撕也无妨。
宝玉拿扇子给她,她便撕起来,麝月阻止,宝玉高兴,并说扇能值几个钱。
(第三十一回)
②晴雯之死
受王善保家的挑唆,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回到家中,卧床不起。
宝玉前去探望,她向宝玉诉说自己早知今日,也不如此痴心傻意。
她夺过剪刀将指甲齐根铰下,将贴身穿着的旧绫袄脱下,与指甲一起交与宝玉,并要宝玉把袄儿脱下给她穿。
当夜晴雯死去。
第二天,宝玉前去凭吊,并作《芙蓉女儿诔》。
(第七十七回
3简述黛玉葬花的情景
黛玉因头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正枉自嗟叹着身世生宝玉的气哩。
今天恰逢饯花之期,便躲了众人来到昔日葬桃花的地方,更不由感花伤己,感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凄伤身世,不觉已悲痛地倒在了葬花坡之上。
4.简述凤姐或“贪”或“狠”或“辣”的一个故事情节
①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答应给熙凤三千两银子;凤姐便通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结果迫使一对青年男女自尽。
凤姐说她是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她说要行就行。
她假借贾琏名义,做成这一笔肮脏交易,贾琏并不知情。
(第十五回) . .
②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未见黛玉,就高呼来迟,接着就赞其标致,.像是贾母的嫡亲孙女儿,又为黛玉幼年丧母伤心拭泪,等到贾母责备时,她又转悲为喜,一面安顿黛玉,一面向丫环仆妇下命令……当王夫人说到应该趁找缎子的机会拿两匹给黛玉裁衣裳时,她又说她早已想到,早已预备好,只等王夫人过目就送来。
.说说探春、宝钗、黛玉、元春的一个故事
①探春勇斗赵姨娘
凤姐小产,家中事情由李纨和探春管理。
赵姨娘的兄弟死了,探春按惯例给二十两赏银,赵姨娘不满,探春坚持原则,并痛斥赵姨娘说她‘‘没有脸面,’和“忘了根本,,。
平儿说“如今请姑娘裁夺,添加些也是可以的",遭探春拒绝,并把爷儿们每月上学多领的八两银子也一概免了。
(第五十六回) ’
②钗黛互吐剖心语
黛玉生病,宝钗前来探望,宝钗的百般体贴让黛玉感激不已,黛玉向她说了先前以为她心里藏奸,后来因宝钗没有当着众人说她读《西厢记》《牡丹亭》而心存感激的话,并说自己无依无靠的苦衷。
宝钗亦说自己虽有哥哥母亲,只是略比你强一点,也算是和黛玉同病相怜。
(第四十五回) 。
③探微恙互看金玉 ’
宝钗生病,宝玉前去看望。
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宝玉也要看宝钗的金锁。
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莺儿说是癞头和尚送的,觉得这几字和宝玉的像是一对。
宝钗没等她说完就把她支开了。
(第八回)
④元春省亲
元春被封为贵妃,皇帝恩准她元宵节回贾府省亲。
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专门修了一座大观园。
元宵节之日,元春乘坐绣凤金銮大轿,前呼后拥来到大观园。
元春将大观园各处分别赐名,并命众兄弟姐妹各展才华题诗一首,以示庆贺。
(第十八回)
.5简述抄检大观园的主要情节
园子里发现了绣有春宫图的香囊。
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
在怡红院,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
这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
(第七十四回)
、请写出一个源于《三国演》的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A.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
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
"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
"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
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B.舌战群雄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
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
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C.羽扇纶巾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
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
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
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
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
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简述《三国演义》中一次精彩的用计。
答:
空城计:
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
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
诸葛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扫。
诸葛亮自己则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
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城中有伏兵,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成语
草船借箭——诸葛亮借大雾天利用曹操多疑引诱曹军放箭用草人作靶子得到了10万支箭
舌战群儒——诸葛亮凭借自己一身所学,加上超众的口才说动东吴连蜀抗草
火烧博望坡——诸葛亮使夏侯敦轻敌深入,放火大烧博望坡,使曹军大败!
空城计——诸葛亮利用司马懿熟知自己谨慎的弱点,铤而走险,孤身退了司马懿15万大军
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义”的一个故事
赤壁兵败,曹操狼狈逃往华容道,只听一声炮响,关羽提刀截住去路,曹军个个丢魂丧胆。
曹操上前求情,关羽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曾受曹操恩惠,又见曹军个个皆欲流泪的样子,心肠一软,放他们过去了。
而自己则顶着军令状去向孔明请罪。
、简述一个赵子龙英勇无敌的故事
千军之中救阿斗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
赵子龙受刘备之命保护主公的妻儿,但混乱中走失。
赵子龙杀入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再杀入曹营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赵子龙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人。
赵子龙一战成名。
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的战斗场面
潼关之战,马超英勇善战,杀的曹操节节败退。
曹操被围在大兵之中,人多混杂,马超见得,便大喊:
“长胡子的是曹操!
”曹操听了以后大惊,慌忙把自己的胡子割了。
马超又喊:
“穿袍子的是曹操!
”曹操听了后又大惊,慌忙把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