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名言警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2351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名言警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申论名言警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申论名言警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申论名言警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申论名言警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论名言警句.docx

《申论名言警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名言警句.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论名言警句.docx

申论名言警句

富民篇

1.2.1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管子·治国》

1.2.2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荀子·大略》

1.2.3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1.2.4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1.2.5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管子·治国》

1.2.6贤圣之君,经济之士,必先富其国。

——宋《李觏集·富国策》

1.2.7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贤君》

1.2.8廉者必使民俭以丰财,才者必使民勤以厚利。

举廉举才,必以丰财厚利为征。

——清·唐甄《潜书·考功》

1.2.9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汉·贾谊《新书·无蓄》

1.2.10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

好的东西。

——《毛泽东选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2.1l下者尽力而无耗弊,上者量民而用有节,则民与国庶几乎

俱富矣。

——宋·欧阳修《原弊》

1.2.12不务先富民,而唯言益国,岂有民贫于下,而富国于上邪?

——《南齐书·武十七王传》

1.2.13少数人有钱是假富,要多数人有钱才是真富。

——《孙中山全集·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的

演说》

1.2.14天下之所恃以为安者,财也,兵也。

——《明史》卷二一o《桑乔列传》

1.2.15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

——汉·王符《潜夫论·爱日》

1.2.16圣人非不好利也,利在于利万人;非不好富也,富在于富天下。

——唐·白居易《策林·不夺人利》

1.2.17先饮食而后教诲;谓治人也。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2.18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

坏生产的。

——李大钊《社会主义释疑》

1.2.19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j

1.2.20养民以论功,足食心养民。

——清·唐甄《潜书·考功>1.2.33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战国策·赵策二》

1.2.21益食而民不饥,益富而国家实。

——《隋巢子》

1.2.22积贮者,天下之大命。

——《汉书·食货志》

1.2.23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

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

——三国·蜀·诸葛亮《诸葛武侯集·便宜十六策·治人》

1.2.24虽官有百职,职有百务,要归于养民。

上非是不以行赏,下非是不以效治。

.——清·唐甄《潜书·考功》

1.2.25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1.2.26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

——宋·王安石《再上龚舍人书》

1.2.27君以恤民为本。

——汉·王符《潜夫论·本政》

1.2.28利不从天来,不从地出,一取之民间。

——汉·桓宽《盐换论·非鞅》

1.2.29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

——《商君书·开塞》

1.2.30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论语·颜渊第十二》

1.2.31苟利于民,与资国何异?

——《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

1.2.32知人则哲,能官人。

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尚书·皋陶谟》

1.2.34德不足以怀人,政不足以惠民,赏不足以劝善,刑不足以

防非——亡国之行也。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1.2.35古人善政者,贵下足食;欲求富国者,必先利人。

——《旧唐书·韦坚传》

1.2.36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三国·魏·曹操《置屯田令》

1.2.37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

故君子富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

——《史记·货殖列传》

1.2.38安民之术,在于丰财。

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1.2.39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

——《国语·晋语一》

1.2.40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荀子·富国》

1.2.4l社会主义经济的唯一目的,就在于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而为了充分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又必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周恩来选集》下卷第一四三页

1.2.42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二三一页

1.2.43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六十三至六十四页

1.2.44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二五五页

1.2.45男儿富邦家,岂为荣其身。

·——唐·王建《王司马集·送薛蔓应举》

1.2.46仓库实,知礼节;国多财,远者来;衣食足,知荣辱。

——《意林·管子》

1.2.47人非饮食不生,国非食货不立。

——《金史》卷四六《食货一》

1.2.48万乘之国,不可以无万金之蓄饰;千乘之国,不可以无千

金之蓄饰;百乘之国,不可以无百金之蓄饰。

——《管子}山权数》

1.2.49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

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

——《孟子·滕文公上》

1.2.50夫民有余则让,不足则争,让则礼义生,争则暴乱起。

——汉·刘安《淮南子·齐4~i)II》

1.2.51生财有大道:

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礼记·大学》

1.2.52夫农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国贫危。

——《商君书·农战》

1.2.53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

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商无所鬻。

——清·张謇《张季子九录·实业录·请兴农会奏》

1.2.54民无食,则不可事。

——《墨子·七患》

1.2.55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1.2.56圣人之制富贵也,使民富不足以骄,贫不至于约,贵不慊于上,故乱益亡。

——《吕氏春秋·上农》

1.2.57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

——《荀子·富国》

1.2.58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

——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

1.2.59百政之举,非财不行。

——康有为《政论集·废省论》

1.2.60衣食饶足,奸邪不生。

——北齐·刘昼《刘子·贵农》

1.2.61求人安者,莫过于足食。

求国富者,莫先于疾耕。

——唐·张说《请置屯田表》

1.2.62足其衣食,然后教以礼仪,而威以刑诛。

——汉·桓谭《新论·王霸》

1.2.63贫国有四而凶荒不与焉:

聚敛之臣贵则国贫,勋戚任于子则国贫,上好征伐则国贫,贿赂行于下则国贫。

——明·方孝孺《杂戒》

1.2.64养民之法:

一日务农,二日劝工,三日惠商,四日恤穷。

——康有为《政论集·上请帝第二书》

1.2.65欲安时兴化,不先富而教之,其道无由。

——《晋书·石苞传》

1.2.66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

1.2.67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尚书·虞书·大禹谟》

1.2.68人为国本,食为人命。

——唐·李延寿《南史·郭祖深传》

1.2.69富盛之久者,自然骄奢淫惰,此盛之所以必衰。

——明·胡居仁《居业录·帝王》

1.2.70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孙中山全集·上李鸿章书》

1.2.7l义与利害,人之所两有也。

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而然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

——《荀子·大略》

1.2.72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

——康有为《公车上书》

1.2.73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王延相《慎言·御民》

1.2.74财之不丰,兵之不强,吏之不择,此三者存亡之所从出。

——宋·苏轼《思治论》

1.2.75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

——《后汉书·张纯后奋传》

1.2.76善为政者,莫大于理人,理人莫在于既富之又教之。

——唐·李翱《李文公集》卷九《疏改税法》

1.2.77筑城者,先厚其基而后求其高;畜民者,先厚其业而后求其赡。

——汉·桓宽《盐铁论·未通篇》

1.2.78政简不是少做事,恰恰那时候是“百废具举”;政繁不是多做事,而是“治丝益棼”。

——谢觉哉《简政不是“减政”》

1.2.79上好功则国贫,上好利则国贫。

——《荀子·富国》

1.2.80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2.81国之强盛系于民德,而不系于民智。

——汤用彤《理学谵言》

1.2.82治国常富,乱国常贫。

——《管子·治国》

1.2.83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文子·上义》

1.2.84财之不足,是为国之先务也。

——宋·苏辙《上皇帝书》

1.2.85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乏则忘廉耻。

——唐·李世民《帝苑·务农篇》

1.2.86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

——唐·吴兢《贞观政要》。

1.2.87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

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

——宋·苏辙《上皇帝书》

1.2.88苟无其财,虽圣贤,不能自致于跬步;苟有其财,虽庸人可以一日千里。

——宋·苏辙《上皇帝书》

1.2.89孔子日: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是则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

——宋·李靓《定国策·第十一》

1.2.90圣人治天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语出不详)

1.2.91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

——唐·吴兢《贞观政要》

1.2.92帝王之道,莫尚乎安民。

安民之术,在于丰财。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恕传》

1.2.93民以食为天

——《汉书·郦食其列传》

1.2.94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

——汉·刘向《说苑·建本》

爱国篇

  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

(清·陈璧)

  释:

一片赤胆忠心为了报效国家,能留下爱国报国的业绩名声胜过被封什么官爵。

  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明·海瑞)

  释:

大丈夫所应有的志向是经理好国家,能够使天下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愿得此躯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戴叔伦)

  释:

愿把自己的身体长期报效祖国,何必非活着回玉门关内来。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三国·曹植)

  释:

闲居着不是我的心志,我愿心甘情愿地去解除国家的困难。

  名编壮士藉,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

  释:

名字编入了登记壮士的名册,就不能心中想着个人的私事。

献身于国家为国排忧解难,把死看为象归来一样。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宋·欧阳修)

  释:

被封赠高官并不是我的意思,我只愿意使天下太平。

  一官试易了,报国何时毕?

(宋·欧阳修)

  释:

一任官职很容易过去,但报效祖国永远不能完毕。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明·于谦)

  释:

离开家乡去为国尽力是寻常的事情,惭愧的是为国没立下什么功劳。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释:

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哪能因为有祸就逃避、有福就去迎受呢。

  金甄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秋谨)

  释:

祖国被帝国主义侵占了台湾、辽东半岛,这总要收回来,为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去牺牲,又岂敢爱惜自己的生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释:

国的兴盛与衰亡,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已拼薄命付危疆,死生关头岂待商。

(明·瞿式耜)

  释:

自请留守桂林时已决心牺牲,在以身殉国这样的重大关节上是毫无犹豫,不用商量的。

  未收皇家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唐·令狐楚)

  释:

没有收复被吐番占领的黄河和湟水等地,不打算考虑回故乡。

  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

(宋·谢枋得)

  释:

因为民族的大义高于一切,为其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忠君爱国的礼节重于其他,才知道自己为国牺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

  释:

为了收复被侵占的国土,要决心饿了食侵略者的肉,渴了喝侵略者的血。

待我们从头把国土收复回来,再去朝见皇上。

  却思猛士卫神宇,安得长年在乡土。

(元·萨都刺)

  释:

想到祖国的疆土需要猛士来保卫,我哪能长年呆在自己的家乡呢?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唐·韩愈)

  释:

本想为国家清除有弊病的事情,怎么肯因为年老体衰而顾惜自己的晚年呢?

  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明·张家玉)

  释:

大丈夫为国战死在疆场上,用马革裹尸,这是英雄事,纵然就是死了也能使史册上留下好名声。

  不为爱亲危其社稷,故曰社稷戚于亲。

(管仲)

  释:

不为了自己所爱的亲人而危害国家,所以说国家比亲人还要亲近。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戎轮台。

(宋·陆游)

  释:

僵卧在孤村自己并不觉得悲伤,还想着为国家去保卫边地要塞。

  中华,中华,我所至爱,为国捐驱,死而不愧。

(清。

徐骧)

  释:

中华呀中华,我是最热爱的,为了国家牺牲自己,死了也是值得的。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

  洒向千峰秋叶丹。

(明·戚继光)

  释:

孤立无援地在海上战斗了十年,多么希望朝庭的支持。

自己和将士们保卫祖国的一片心血,象洒向千峰的浓霜一般,把峰上的秋叶都染红了。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明·杨继盛)

  释:

自己虽然死了,但浩气仍留在天地之间,赤胆忠心可照千古;活着时没能为国尽力,留下忠心也要报效国家。

  九州难画华夷限,万死思回天地心。

(清·丘逢甲)

  释:

帝国主义不断侵占我国土,很难划分华夷的界限;自己为了拯救祖国的危亡,准备万死不辞。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南朝。

鲍照)

  释:

有危机的时候可以看出大臣们的气节,世乱的时候可以看出谁是忠良。

(你看)前方的将士为了报效国家,不怕为国牺牲。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唐·陈子昂)

  释:

感到边关多事之时自己思念要报效祖国,拔出宝剑离开乡里去从军保国。

  一饭感恩无地报,此心许国已天知。

(宋·李伸之)

  释:

你请我吃饭喝酒示恩都没有用,因为我以身许国之心苍天已经早就知道了。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宋·辛弃疾)

  释:

只要能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名垂于世,头生白发又有何妨。

  愿播热血高万丈,雨飞不住注神州。

(近代·宁调元)

  释:

自己愿以冲天的热血,来实现建立新的共和国的志向。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宋·陆游)

  释:

死了后一切事都成了空的,但我悲伤的是没见到祖国统一。

等到宋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别忘了在祭奠时告诉我。

爱民·群众篇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清·黄宗羲)

  释:

天下的太平或者混乱,不在于一家的兴盛或衰亡,而是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忧愁或欢乐。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宋·胡宏)

  释:

水因为有源头,所以其流才没有穷尽;树木因为有根,所以生长才没有穷尽。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汉·王符)

  释:

大鹏的冲霄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捷;骏马的疾速驰骋,不是靠一只腿脚的力量。

  明堂所赖者唯一柱,然众材附止乃立;大勋所任者唯一人,然群谋济之乃成。

(宋·石介)

  释:

房屋厅堂赖以支撑的是柱子,但是这柱子要有其他很多材料附上才能立住;大的功勋只给予一个人,但功勋要靠群众的谋划和努力才能建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李世民)

  释:

水能够托载着船航行,但也能够把船打翻弄沉。

  为政,通下情为急。

(明·薛渲)

  释:

为官从政的,掌握和了解下面的情况是最为急迫的。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汉·荀悦)

  释:

脚受了寒就会伤害心脏,民众寒了心就会伤害到国家。

  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

(宋·张端义)

  释:

天下是属于天下人的,不是一两个人的天下。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

(明·谢榛)

  释:

从来治理国家的人,都不能忘记最普通的老百姓。

  块土不能阻狂澜,匹夫不能正颓俗。

(宋·林逋)

  释:

一块土不能阻挡住汹涌的狂澜,个人不能纠正衰败恶劣的风俗。

  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后。

(三国·诸葛亮)

  释:

仰面向高处看,向高处走的不要忽视下面,往前看的不要忽视后边。

  举大事,动众情,必协众心而后济。

不能尽协者,须以诚意格之,恳言入之,如不格不入,须委曲以求济事。

(明·吕坤)

  释:

干大事情,动大人众,必须协调一致、团结一心才能行动。

如果不能协调,必须以诚意要求,以恳切的语言打动;如果还不行,就必须暂时委曲求全,以成大事。

  取天下,守天下,只在一种人上加意念,一个字上做工夫。

一种人是哪个?

曰民。

一个字是什么?

曰安。

(明·吕坤)

  释:

夺取天下,守卫天下,只需要在一种人身上打主意,在一个字上下功夫。

这一种人是谁,回答是:

“人民百姓”,这个字是什么?

回答是“安定”。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汉·司马迁)

  释:

治理国家的道理,应从让人民富裕开始。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唐·白居易)

  释:

哪里能得到万里大的皮衣,把天下四方都盖起来,使人们温暖都能和我一样,天下就没有受寒冷的人了。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清·郑燮)

  释:

卧在府衙听着竹子被风吹的萧萧作响的声音,我象是听到民间的疾苦声。

我这小小的州县官吏,对民间一枝一叶都是有感情的。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清·龚自珍)

  释:

拉粮船的一根缆绳要十个纤夫,细算起来每天有千艘粮船渡过运河。

我也曾在京城作官,消耗过国家的俸米,今夜间听到纤夫的呼号,忍不住泪如雨下。

(邪许:

纤夫劳动的呼号声)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仲)

  释:

要使政事有所建树,关键在于顺从民心,政事所以废驰,关键在于没有顺着民心。

  上不能宽国之利,下不能饱尔之饥。

我饮酒,尔食糟,尔虽不我责,我责何由逃。

(宋·欧阳修)

  释:

上不能为国开拓利源,下不能使你们解除饥饿。

我在喝酒,你们在吃酒糟,你们虽然不责怪我,但我的责任又怎能逃脱呢?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宋·王令)

  释:

高高的昆仑山上有常年积雪,蓬莱岛上经常是阴凉。

我既不能用手提起天下受暑热之苦的人同去乘凉,又怎么能忍心独自到那些地方去避暑呢?

  先忧后乐范文正,此志此言高孟轲。

暇日登临固宜乐,其如天下有忧何?

(宋·王十朋)

  释:

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的志向和语言比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孟子更高。

闲暇时本来宜于登山临水享乐,无奈天下有忧,又怎么能乐得起来呢?

  凭君莫言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

  释:

请求你不要说自己封侯作官的事,要知道一将功成会要牺牲很多的人。

  身为野老已无责,路见流民终动心。

(宋·陆游)

  释:

虽然退休为乡下野老已没有责任了,但在路上看到流浪的人民终归还要动心。

  安得壮士挽天河,一洗烦郁清九区。

(元·王冕)

  释:

如何能得壮士把银河挽下来,一洗百姓的烦郁使全国都清新呢?

  但令四海歌声平,我在甘州贫亦乐。

(明·郭登)

  释:

只要使四海都歌舞声平,人民安居乐业,我在甘州就是受贫也是快乐的。

  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

(宋·罗大经)

  哀哉流民!

何时天雨粟,使女俱生存。

(元·张养浩)

  释:

可悲呀,到处流浪的灾民!

什么时候老天象下雨般下些粟米,让你们都能生存下去。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唐·聂夷中)

  释:

我希望皇帝的心,变为一枝明亮的蜡烛,不去照那穿绸缎绫罗的富豪人家的丰盛筵席,只去照那被剥削的无法生活而逃亡在外的贫苦人家留下的空屋。

  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战国策》)

  释:

国家的制度有其平常规律,而有利于民众作为根本,作官从政有规范原则,而使政令通达实行作为最主要的。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释: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宋•欧阳修《偃虹堤记》)

  释:

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释:

任,承担。

患,患难。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明•黄宗羲《原君》)

  释:

释,解除。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积力:

全成之力。

(《文子•下德》)

  释:

举,举动,行动。

即,就。

  莫三人而迷三人:

指多数人。

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

  整顿世界,全要鼓舞天下人心,鼓舞人心,先要振作自家神气。

(明·吕坤)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诚信篇

  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诚信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和善与神一样。

(毕达哥拉斯)

  语言犹如枝叶,行为犹如果实。

(洪都拉斯)

  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

(马克·吐温)

  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

(富兰克林)

  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

(鲁迅)

  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

(高尔基)

  一言而适,可能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

(刘向)

  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

(列宁)

  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

(毛泽东)

  诚实是科学家的主要美德。

(费尔巴哈)

  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

(西塞罗)

  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

(鲁迅)

  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陀思妥耶夫斯基)

  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

(别林斯基)

  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

(塞万提斯)

  坦白真爽,最能得人心。

(巴尔扎克)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泰戈尔)

  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福科)

  一切的美德都包含在自我信赖里。

(爱默森)

  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

(塞万提斯)

  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

(毛泽东)

  坦白真爽最得人心。

(巴尔扎克)

  虚假的坦白实在是一个可怕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