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学讲义课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1976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学讲义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汉字学讲义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汉字学讲义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汉字学讲义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汉字学讲义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字学讲义课件.docx

《汉字学讲义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学讲义课件.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字学讲义课件.docx

汉字学讲义课件

第一章汉字与汉字学

●第一节汉字

●一、界定

●一般认为,文字是记录口语(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因而推论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如宋朝戴侗在《六书故·六书通释》中说:

“夫文,生于声者也。

有声而后形之以文,义与声俱立,非生于文也。

”清代陈澧也有类似的论述:

“盖天下事物之众,人日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意者,象乎事物而构成之者也;声者,象乎意而构成之者也。

声不能传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

●这种说法只看到汉字跟汉语相适应的一面,而忽略了汉字跟汉语不相应的一面。

●首先:

在汉字的起源阶段,汉字主要用来在没有“共同语言”的人与神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沟通思想,传达信息,目的并不是为了记录某一种语言。

逐渐地,汉字会向汉语靠拢,尝试记录汉语,但初期阶段的汉字所记录的汉语是不完整的。

所谓“不完整”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能准确地表达汉语的“音响形象”,甚至不记录语音,二是不记录完整的词组或句子,而用单字或单字的聚合反映语言的焦点词或重点语义场的词汇集。

(纳西东巴文)

●所以汉字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能记录汉语的。

●其次,跟西方表音文字对比着来看,汉字记录汉语也不是偏重语音的。

●在国外,把文字看作记录语言的符号,首先是20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到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说明。

但实际上,亚里士多德这个论断的依据是借用型(他源)的希腊文字和当时希腊重视口语的文化背景,并不适用于其他自源文字。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

就成熟以后的汉字特别是现代汉字来说,汉字可以记录汉语的词、语素和音节,但不是汉语“音响形象”的准确译现;就起源阶段的汉字而言,汉字不仅不能准确地表达汉语的“音响形象”,不能完整地记录汉语词句,甚至也可以不记录汉语而直接以形表达事物和观念。

因此,汉字只是以汉语为背景,并不以汉语(口语)为存在条件,汉字记录汉语的时候,也并不是忠实地记录汉语的口音,汉字跟汉语的对应是综合的、灵活的、意象式的。

●汉字:

汉字是汉族人创造的,不受时空限制而能表示一定的意象信息(事物和观念)、也能记录汉语(词、语素和音节)的平面视觉符号。

二、汉字的要素

●一般认为,作为符号的汉字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

如:

段玉裁:

“凡文字有义、有形、有音,……一字必兼三者”,而且有“古形今形、古音今音、古义今义”。

●吴玉章说:

“认识一个汉字必须要知道它的形、音、义三个要素,三个中间缺了一个,就不能算做认识了这个字。

●梁东汉不同意上述观点,他认为这种‘三要素论’是不科学的。

●我们认为,汉字应该具有的要素是“形、意、用”。

●所谓“形”是汉字的外部形态。

●所谓“意”指的是汉字的“构意”,是汉字内部结构上的构形理据;“意”在汉字的初创时期具有普遍性,但汉字形体变化以后可能需要重新分析。

●所谓“用”指的是汉字的功用或职能。

●“形”“意”属于汉字的本体,“用”属于汉字的职能。

●我们谈到汉字的时候往往就汉字的某一种要素或属性而言。

这时所说的“字”所指是非常具体的,或者指“形”,或者指“意”,或者指“用”。

(一)指称外部形态,即字形。

“泪”跟“泪”、“朵”与“朶”,“隶体字是从篆体字演变来的”,“这个字写得不好看”,“那副对联的字真漂亮”,“启功先生的字很值钱”

(二)指称内部构意,即字构。

“泪”跟“淚”

●(三)指称记录职能,即字用。

“字”除可以指称单音词外,还可以指称多音词,如“创业者的字典里找不到‘害怕’这个字”(电影台词),或仅指称文字记录的音节单位,如说“他说起话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指称语音,如“字正腔圆”;指称文字记录单位的组合,如“文从字顺”“文字流畅”。

三、汉字的数量

《说文解字》,字头9353个,重文1163个,10516

《玉篇》16917个;《龙龛手镜》26433个;

《广韵》26194个;《集韵》53525个;

《类篇》字头31319个,重音21846个;

《字汇》33179个,《字汇补》补12371个,共45550个;

《康熙字典》47035个;《中华大字典》48000个;

《汉语大字典》54678个(含补遗955个);

《中华字海》85568个,是迄今为止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

至于计算机用的全汉字字符集已经收集到12万多字了。

●汉字至今没有一个确数,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没有明确“字”的内涵和所指,因而缺乏科学的统计原则。

●字形:

外部形态不同即为不同的字。

如“户”“戶”“戸”“户”“户”“户”算六个字。

●指字构:

内部结构不同才算不同的字。

“體/軆/躰/骵”

●字用:

记录不同语言信息或不同语言单位的字算不同的字,功能相同的字则算一个字。

●因此,如果要从总体上回答汉字究竟有多少个这样的问题,我们只有针对汉字的结构而言。

也就是说,所谓汉语有多少个汉字,是指我们为记录汉语曾经创造过多少个结构不同的字,不是说我们曾经写过多少个字或用字记录过多少个词。

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汉字的总体数量才能做出科学的统计。

第二节汉字学(包括四大块)

(一)要素研究

1、从外部形态入手,研究汉字样式的布置形态和书写规律,包括书写单位、书写方法、书写风格、形态布局、字形变体、字体类型等等,这可以叫做汉字形态学,也可以叫做汉字形体学。

2、从内部结构着眼,研究汉字的构形理据和构形规律,包括构形单位、构件类别、构件功能、构形理据、组合模式以及各种构形属性的测查描写等等,这可以叫做汉字构形学,也可以叫汉字结构学。

3、从符号功能的角度,研究汉字是怎样直接表示意义信息和怎样记录汉语的,包括记录单位、表达对象、使用属性、字词对应关系、同功能字际关系,以及各种属性和关系的描写等等,这可以叫做汉字功用学,也可以叫汉字语用学。

(二)基础研究

●基础问题包括:

汉字的起源与形成、汉字的整理与贮存、汉字的性质与特点、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三)历史研究

●即要从汉字的外形、汉字的结构、汉字的职能三个角度分别论述其发展和演变。

(四)应用研究

●1、应用汉字学进行汉字教学

●2、应用汉字学进行汉字规范

●3、应用汉字学进行汉字信息化处理

●4、应用汉字学进行汉字解读

第二章汉字的起源

汉字产生以前的记事传说

1.结绳:

《周易·系辞下》“商贾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2.契刻:

3.河图洛书:

《周易·系辞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孔安国《尚书传》:

“河图者,伏栖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

洛书者,禹治洪水,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

4.八卦:

《周易·系辞下》“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5.图画记事:

文字起源的说法:

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

第一节“汉字起源”的涵义

●“源”的构意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水流的所出(出水的“洞穴”),我们把它叫做“源处”;二是水体出现的方式(“流出”),我们把它叫做“源式”;三是流出来的水体(洞穴流出的“水”),我们把它叫做“源头”。

●“源处”和“源式”说明“水流”的来源问题,可以统称为“源出”,还可包括“源体”(事物形体的来源)、“源料”(事物形体的构成材料)、“源创者”(创生事物的创造者)等很多具体的内容。

●“源头”是“水流”本身的起始阶段,属事物本体。

水流本体从“源头”开始,经过发展才能形成“主流”或“干流”。

我们把从源头到主流的发展过程称为“源流”。

●要说明该“水流”是如何产生的,其“主流”是怎样形成的,应该从多方面来追溯它的“源”,至少应该涉及“源出”、“源头”、“源流”三个方面的内容

●“人和人类的起源”,可以指人体是由父母创造的,这属于“源创者”;可以指人体是由母阴出生的,这属于“源处”;可以指人体经由十月怀胎分娩而出,这属于“源式”;可以指人体的构成细胞和基因组织等,这属于“源料”;可以指人类是什么东西变来的,比如说人类是由猿猴变来的,这属于“源体”;可以指人类的初期状态(或个人生命的初期),比如说原始人类(或婴儿期),这属于“源头”;可以指由原始人类发展为文明人类的过程(或婴儿生长为成人的过程),比如说北京猿人、山顶洞人、文明人(或婴儿、儿童、少年、成年)等等,这属于“源流”。

●可见,所谓“起源”的含义是很丰富的,层次不同,角度不同,所指也不同。

●要弄清楚汉字的起源问题,还必须对“汉字”进行界定。

所谓“汉字”,其内涵和所指也是复杂多样的。

●谈“汉字起源”的时候,这个“汉字”究竟指“什么”呢?

是“个体”汉字的起源、“基础”汉字的起源,还是“系统”汉字的起源?

●我们对汉字起源问题的探讨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追溯汉字系统的“源头”,这要涉及汉字出现的时代、初期汉字的群体面貌等内容;二是分析源头汉字的“源出”,这包括汉字的“源创”、“源处”、“源料”、“源体”、“源式”等内容;三是探求源头汉字的“源流”这要涉及汉字“后源”、汉字系统的“标准”、由源头发展为系统的“过程”等内容。

第二节汉字的“源头”

●首先要确定的是汉字系统的“源头”,也就是“最早的汉字”。

●“源头”往往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相当长的“阶段”。

所以汉字的源头不是指“起点”,而是指“起始阶段”;

●所以“最早的汉字”不是指个体而言,而是指基础汉字而言,实际含义是“最初的一批汉字”或“早期的那些汉字”。

●李大燧说:

“最初的书写符号虽然是少量、孤立的,但只要具有下列三个条件,就有了文字的性质,就可以称其为文字:

1、有标识事物的作用;2、同一符号被反复使用;3、与后来的文字有渊源关系。

●各地出土的甲骨、陶器、玉石、竹木等载体上的符号,凡符合上述条件的,都应该看作汉字。

如果这样,就目前的发现而言,汉字的源头应该可以早到距今8000年前的贾湖文化、大地湾文化和大麦地文化

●最初的“基础汉字”会是什么呢?

葛英会曾多次论证人们最先要造的字是“数字”和“名物字”

第三节汉字的“源出”

(一)汉字的“源创者”

●古代传说汉字是“苍颉”创造的,也有说是“沮诵”或“伏羲”创造的,就是这种“源创”观的反映。

汉字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应是与文字有密切关系的巫史。

正如《荀子·解蔽》所说:

“好书者众矣,而苍颉独传者,壹也。

”就是说苍颉整理规范过汉字,所以人们把汉字的创造之功都归于他。

(二)汉字的“源料”和“源处”

●如果着眼于汉字的结构,则其源料可以认为是构件,但构件的物质元素其实也是线条和实块。

汉字的“源处”则可以看作是黄河流域的岩石、甲骨、陶器、石器等等。

●(三)汉字的“源体”

●影响最大的一种说法是:

“汉字起源于图画。

”我们认为,书与画是兄弟关系,而不是父子关系。

如果要溯源,它们的源都是客观事物的形象,即都是把观察到的事物形象通过线条和实块转写为平面形象,而不是由一个平面形象演变为另一个平面形象。

所以说,汉字“形体”的来源是客观事物的形象,包括自然事物和人为事物。

●(四)汉字的“源式”

●“象形”的创造方式是汉字的“源式”,也就是最初的方式。

象形的结果虽然可能跟图画同形,但象形文字跟图画在目的、功能和价值取向上都有本质的不同,后来的发展方向也不同,所以决不能混为一谈。

第四节汉字的“源流”

●从汉字产生的“源头”到形成汉字系统的“主流”,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汉字的“源流”。

●许慎所说: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如果把“文”看作汉字的“源头”,那“字”就是汉字的“支流”,而到“书”才成就汉字的“主流”。

在构造方法上,“形声相益”是使汉字字种“孳乳而浸多”的关键。

●可以说,象形法、形声法,是构造汉字的两大基本方法,加上辅助性的标记法,构造汉字就无所不能。

象形法和形声法代表了汉字发展的两个阶段,象形阶段的“文”跟语言是不严格对应的;到了形声阶段,“文”“字”才跟语言真正结合起来,这时如果有人对散见各处的“文”“字”加以整理,对“文字”的用法加以规范,汉字就形成系统,功能就逐步完善,于是汉字就可以完整地记录语言,“有册有典”的文献时代就开始了。

第三单元汉字材料与汉字整理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汉字材料大概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出土文物上的文字。

如:

甲骨文、金文、玉石碑刻文字、简帛文字、敦煌手抄本文献等等。

二是传世的文献文字。

如:

《左传》、《论语》、《史记》等。

●三是历代字书。

如《仓颉篇》《说文解字》《玉篇》等。

●四是书法家的书法艺术作品。

如:

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等人的字帖。

汉字发展历史

●古文字:

甲、金、篆、

●今文字:

隶、草、楷、行、

一、甲骨文

(我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

●甲骨文又可以叫甲骨卜辞。

主要发掘于河南殷墟和陕西周原两地。

自清末发现甲骨至今,有文字的甲骨片已经发现了10万多片,共有单字四千多字,已经识别出的文字大概有一千个左右。

●甲骨卜辞包括四个部分:

前辞、命辞、占辞和验辞。

甲骨文是汉字成熟的标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使用的一种表意文字的前身。

●其主要特点:

  

(1)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尚未定型,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形体,大小不一。

  (3)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二、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面的文字,也叫钟鼎文。

多特指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可以包括金属兵器和货币上的文字。

●对金文进行整理与研究要比甲骨文的发现早得多,大致起于宋代。

青铜器上的金文较甲骨文文字数量多,形体更匀称、整齐。

兵器文字和货币文字多见于战国,字迹比较潦草。

三、简帛文字

●简书和帛书是另外两种出土文字资料。

简书指写在竹简或木牍上的文字。

写在竹上的叫做简,写在木上的叫做牍。

用毛笔书写在竹简及木牍上的文字,目前见到最早的是战国中期。

楚简材料是最丰富的。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了秦简,内容为秦律、大事记和日书等。

●帛书则主要是指写在布帛的文字,古代关于帛书的记载最早是《墨子》,目前见到的最早实物帛书是楚国的长沙子弹库帛书。

还有大量汉简及走马楼三国简等。

四、玉石文字

●玉石文字,即刻写在玉或石料上的文字。

璽印文字大都为玉质,所以可以放在这一类。

●侯马盟书。

●秦刻石有:

1.石鼓文。

唐初在天兴县(今陕西凤翔)发现十个刻有文字的石墩,其形如鼓,故称为石鼓。

所刻为四言诗。

2.峄山、泰山、琅琊台、之罘碣石等,唯有泰山碑和琅琊台残石所说是原石,会稽山和峄山则是摹刻拓本。

●此外,历代的各种石刻(如三体石经、房山云居寺石佛经)及墓志铭等也属于这一类的文字资料。

●五、手抄纸卷——敦煌卷子等

●六、其它——陶瓦封泥漆书等

第二节汉字整理

●字书是经过字料整理的成果,传世文献和书法艺术作品的字料整理过程比较简单,可以包含在出土字料的整理程序之中,

●所以这里主要谈出土原始字料的整理。

(一)文本整理

●在考古工作者对出土文物进行基本的材料清理和保护措施后,把文字材料尽量恢复文献原貌、并转写成当代人能够释读的文本,这叫做文本整理。

文本整理包括编号、缀连、排序、认读、转写、注释等。

最后结果形成“释文”。

●释文以单个字形的楷定为基础。

所谓“楷定”,即把古文字的字样原形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转写为现代通行的楷体字词。

“楷定”一语是仿“隶定”而来。

●楷定的方式可以有三类,

●一是笔画对应摹写,即按原字形的线条轮廓转写为楷书中相应的笔画。

●二是构件对应转写,即先将原字大致切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然后按照每个部分在楷书中的相应形体转写过来,对某些装饰性笔画和省变笔画则可以忽略。

●三是功能对应转写,即按照原字使用时的记词功能,转写为楷书中功能相当的字,并不计较它们的构件及组合方式是否相同

●如

●由于楷定的方式不同,释文可以分为“严式”和“宽式”两种。

●按照笔画对应原则和构件对应原则来转写的释文属严式释文。

严式释文对异体字、通假字、古母字等不加转换,基本保持原字形体结构。

●按照功能对应原则转写的释文属宽式释文。

宽式释文在不影响文意的前提下把原来的异体字、通假字、古母字直接转写为易于理解的通行字、本字和分化字甚至相当的同义字。

●单字整理

●文字学研究汉字是以单字和单字间的关系为主要对象的。

所以在文本释读的基础上,还有必要对单字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有效(有目的)的贮存。

单字整理包括提取字样、归纳字形、按一定的原则编成便于利用的贮存产品等。

●字样的提取有两种方法,一是影印(扫描),一是原形摹写。

●归纳字形:

通常选择其中的一个形体作该单位的代表,这样的代表形体就叫正体,与正体相对的可以叫变体。

选择正体的原则是:

(1)最容易体现形体的功能者;

(2)最通行最有社会基础者;(3)出现时代最早者。

●经过整理后的单字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贮存。

贮存的样式通常有字编、字表、字库、字族、字典等。

如包山楚简文字编、楚系文字编、古璽文编、甲骨文编、金文编、古文字字形表、秦汉魏晋南北朝篆隶字形表、甲骨文字典、金文字典、战国古文字典等。

第四单元汉字的样态及其演变

●一、汉字的形态

(一)汉字形态的区别性要素

●1、书写单位不同,则整字形态不同:

图素、线条、笔画

●甲骨文、金文,由于其图画性质浓厚,也找不到书写的起止点。

因此,甲金文的书写单位我们称之为图素。

到了小篆阶段,书写单位不再是图素,而是线条。

隶书时代,汉字以笔画作为书写单位。

●2、书写单位数量不同,则整字形态不同:

同单位、异单位(一、二、三;木本来)

●3、书写单位交接方式不同,则整字形态不同:

相离、相接、相交、接交点

●4、书写单位位向不同,则整字形态不同:

构件朝向、线条走向、位置关系(北比从化)

●5、书写单位几何视像不同,则整字形态不同:

书写单位几何视像不同是指书写单位的粗细、长短、正斜、曲直、大小等等。

●6、字体风格不同,则整字形态不同:

篆书、隶书;颜体、柳体篆书篆书篆书

(二)汉字形态的归纳

●1.同体字样:

整字几何图形缩放可以重合者。

●2.异写字样:

整字几何图形缩放不能重合者。

(注:

手写的字很少有可以重合的情况)

●二、汉字形态的演变

(一)字形演变的基本方式

●简化与繁化:

书写单位数量上的增减

●黏合与分离:

书写单位交接上的变化(“曹”“襄”“迁”“老”“龙”“泉”“圣”“皇”“无”

●换位与改向:

书写单位位置和方向的改变。

如“涉

(二)字形演变所造成的同化与异化现象

●所谓同化和异化,是就一组字形而言的。

●同化指原本不同的一组形体变得相同了:

“春、秦、奉、泰、奏”

●异化相反,指原本相同的某一形体变成了一组不同的形体。

如“奂、舆、弄、举、承”

●在人为的汉字简化中也存在着大量同化或异化的现象。

如古文字中字形不一的许多字形,一经简化有些部件都用“又”这一记号替代了,这是很典型的同化的例子。

●馭鶏漢鄧僅歡鳳聖樹對轟

●         又

驭 鸡 汉 邓 仅 欢 凤 圣 树 对 轰

●(三)字形演变的总体趋势

●1、书写单位的笔画化:

图素——线条——笔画

●2.书写过程的简易化

●汉字在漫长的书写过程呈现出简易化的趋势。

●3、书写体式的规整化

(1)定序,是指汉字从对起落笔没有固定要求,到后来笔画要有一定的书写顺序。

(2)定形,即逐步确定下这个字要用哪些形体。

●(3)定构,即在汉字的形体演变中逐步确定出构成汉字的构件。

●4、书写风格的多样化:

秦书有八体,书法家辈出

第五单元汉字的结构及其演变

传统的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

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

指事: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会意:

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

形声: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转注:

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老考是也

假借: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直绘其形

借助于与之相关的事物形象

三书

●唐兰在《中国文字学》中将汉字分为“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三种。

陈梦家在1956年出版的《殷墟卜辞综述》的“文字”一章中将汉字分为“象形文字”、“假借文字”、“形声文字”三种。

裘锡圭的《文字学概要》也把汉字分为三种,叫“表意字”、“形声字”、“假借字”。

这些“三书”说主要是作了一些类别的调整,使得单字的归类更为便利,但对于字形的分析方法和解释原理仍然没有跳出“六书”的藩篱,所以“六书”说所具有的弊端在“三书”说中依然存在。

汉字构形分析的新理论

●张静贤《现代汉字教程》认为现代汉字的构字法是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演变发展而来,但作为规范汉字的简化字还具有新的造字法:

保留轮廓、保留特征、草书楷化、记号代替。

●杨润陆在《现代汉字学通论》把现代汉字的结构类型概括为四种:

记号字、半记号字、表意字、意音字。

这些类型是由意符、音符、记号三种“字符”相互组合而成的。

●苏培成的《现代汉字学纲要》将“字符”称为“部件”,根据部件和整字的音义关系,同样将它们分为意符、音符、记号三类,由这些部件构成的现代汉字则可以分为七类:

a独体表意字,b会意字,c形声字d半意符半记号字,e半音符半记号字,f独体记号字,g合体记号字。

他同时提出研究汉字的形体结构要区分造字法和构字法。

●第一节汉字的结构

●一、汉字的结构单位

(一)结构单位与书写单位的关系

●汉字的书写单位是笔画(线条),汉字的结构单位则是构件(部件)。

构件是指具有一定表词功能或别词作用的形体单位,它与汉字的书写单位相关但性质不同。

●首先,汉字构件的功能跟整字所记录的语言单位相关,或表事物之形,或表概念之义,或表语言之音,或能将语言单位区别开来;而汉字笔画却不具备这些功能。

●其次,汉字的书写与结构并不完全一致,书写是一笔一笔实现的,但不都是写完一个构件、再写第二个构件。

如“戒”

(二)结构单位的拆分

拆分的依据是汉字的结构理据和形体之间的关系,拆分出来的构件必须具有某种功能或与整字具有某种关系,能够作出合理的解释。

拆分的结果有的表现为单层结构,有的表现为多层结构。

“解”“鞭”“灏”“瀝”

●(三)结构单位的层级性

●这说明汉字的结构单位具有层级性,我们可以用层级来指称构件。

单层结构的构件都属于一级构件,多层结构的构件逐层处于不同的级别。

如“歷”

二、构件的类别

(一)基础构件与复合构件

●字形中不能作下位切分但仍具有一定功能或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就是基础构件。

基础构件也叫形素。

如果某个构件还能够进行下位拆分,就意味着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下位构件组合而成的,这样的构件叫做复合构件。

● 

(二)直接构件与间接构件

●从构件在组合过程中的地位及其与参构字的疏密关系着眼,可以分出直接构件和间接构件。

●直接构件就是一级构件,是对全字第一次切分的结果,跟全字的关系最为密切。

●直接构件有的可以作第二次甚至多次拆分,那么第二次或多次拆分所得到的构件就称为全字的间接构件。

●(三)成字构件与非字构件

●根据构件能否转化为字符独立使用,可以分出成字构件与非字构件。

●区别成字构件与非字构件的标准主要看它参构汉字时是否使用它单独成字时的形音义。

如构件“田”,参构“疆”“佃”“里”与参构“胃”“果”“番”字时不同。

●构件的功能

●  构件在构字时都体现一定的意图,发挥一定的作用,我们把构件的具体意图和作用归纳成类,统称为构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