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现代文学部分整理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1883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现代文学部分整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学语文现代文学部分整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学语文现代文学部分整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学语文现代文学部分整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学语文现代文学部分整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现代文学部分整理笔记.docx

《大学语文现代文学部分整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现代文学部分整理笔记.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语文现代文学部分整理笔记.docx

大学语文现代文学部分整理笔记

《秋夜》

●思想内容:

鲁迅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的北京。

当时,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相互勾结实行黑暗统治和情况下,北方的革命处于低潮。

同时,“五四”退潮后新文化战线发生了分裂,思想界也起了巨大分化,原来“同一战阵中的伙伴”,“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而且北京的文化界和教育界又掀起一股提倡国粹、整理国故,妄图将青年重新拉回故纸堆的复古思潮。

而对这些社会的变故和强大的黑暗势力,鲁迅不免孤寂、彷徨,时而感到一种“成了游勇,布不成阵”的苦闷,但他没有丧失勇气和信心,一方面急切地找寻生力军,一方面孤军奋战,坚忍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这篇著名的散文诗,正是作者这种思想情感的真实反映。

●象征手法:

夜的天空及脥着冷眼的星星的形象,象征统治者及其帮凶和一切黑暗的反动势力。

枣树的形象象征同黑暗势力斗争的战士。

枣树的斗争是勇敢顽强的,不屈不挠的,一心要制强敌于死命,然而是孤独的,寂寞的。

小粉红花似天真、纯洁的青年,虽有美好的愿望和幻想,但阅历简单,抵不住黑暗的重压和繁霜的摧残,且只是在做梦,并未投入战斗。

小青虫般的英雄们,追求光明,不怕牺牲,但力量弱小,“布不成阵”。

落叶虽然阅历较深,了解现实社会,但已看破红尘,悲观、绝望、消沉下去。

枣树孤军奋战,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也知道落叶的梦”,表现了乐观与悲观的矛盾,有信心地战斗和看不见路的矛盾。

《秋夜》中还有一个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

他憎恶天空,同情小粉红花,赞扬枣树的战斗精神,也同枣树一样感到孤独寂寞,又不甘于寂寞而要积极地面对战斗。

●作品怎样塑造枣树形象(艺术特色):

作者通过对秋夜所见所感的抒写,刻画了枣树敢于正视现实、敢于反抗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表达了对反动势力的憎恶和蔑视、对弱小的被压迫者的同情,以及对追求光明的奋斗者的热诚赞颂。

在艺术上,作者刻意将景物人格化,并借景物所赋予的特定象征意义,触及时事,借景抒怀,托物寓意,使其既符合自然景物的特征,又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巧妙做到了诗意与哲理的结合。

文中那脱尽了叶子,“默默地铁似地直刺天空的枣树”,那知道“秋后要有春”的小粉红花,那做着“春后还有秋”的梦的落叶,那夜游的恶鸟,那夜半的笑声,还有那“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的小青虫,无一不浸透了作家的情感,无一不在默默传达着作家的心声。

语言形象形象凝练、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作者所选取的语言能够构成画面,能够产生音响。

读后掩卷,那现微笑、洒繁霜的夜空;那窘得发白的圆满的月亮;那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那冻得红惨惨的小粉红花;那撞在玻璃灯罩上丁丁地响的小青虫……都在眼活动,仿佛触手可得。

作者还采用环境烘托、正反形象对比等多种手法,着力塑造枣树的形象,从而深化了主题,增强了作品思想性和战斗性。

●“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表达方式的含义:

对于为什么要把两株枣树分开来写,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认为,作者采用修辞重复格的方法突出枣树,使赞美的主要对象更加鲜明,引人注目;第二种认为,这种写法体现了作者孤军作战的感觉,反映了当时革命者没有联合成阵线的事实;第三种认为,这样写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解放前甚至有人认为这简直是“堕入恶趣”。

仔细体会一下全篇作品所创造的意境,第一种理解较为贴切,作者通篇赞美的就是枣树的战斗风格和风骨,作者描写枣树的笔触始终是饱含深情、不惜笔墨的。

《伤逝》

●思想内容:

《伤逝》是鲁迅以诗一样的语言写成的悲情缱绻的诗体小说。

故事发生在“五四”时期,小说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都是深受个性解放思想影响的知识青年。

他们敢于冲决森严的礼教罗网,自由地恋爱,勇敢地同居,子君说: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这掷地有声的话语,便是她大胆反抗自古以来一直被妇女奉为圭臬的“三从四德”的宣言。

但是他们为之奋斗的,只不过是一已的爱情生活。

而新家庭建立起来之后,积淀在他们文化心理上的传统观念,便显露出来。

子君陶醉于安定、宁静的家庭生活之中,渐渐地成为一个平庸的家庭主妇。

涓生虽然厌倦了这种平淡无味的家庭生活,但却没有与子君共同努力创造一种有意义的新生活。

他对子君从隔膜、疏远,直到把她看作是累赘,致使爱情的裂痕日渐加深,共同生活的基础发生动摇。

所以,当黑暗势力向他们伸出魔爪,涓生失业后生活出现危机之时,他们便不能同舟共济,自私怯懦的涓生失去了“携手同行”的勇气,萌生了救出自己的分离念头,对子君宣布“我已经不爱你了!

”从旧家庭中冲出来的子君,又被顽固守旧的家庭接了回去,最后憔悴而死。

而涓生也在失败中静思默察,深刻反省,并带着心灵的创痛,准备向新的生活跨出去。

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其思想内涵:

青年们如果把自己奋斗的目标仅仅局限在追求个人自由、婚姻自主的狭小范围内,仅仅凭着个人奋斗的微弱力量,是难以冲出封建社会的天罗地网的,更难以获得最终的自由和解放。

●造成子君悲剧的原因:

社会的压迫,是摧毁这个小家庭的根本原因。

鲁迅曾艺术地揭示酿成这一悲剧的根源。

他曾论述过“经济”与“自由”的关系,以及妇女解放等问题,透辟指出“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

子君正是因为经济上的依赖导致人身上的依附,所以她不但没有成为合乎时代潮流的“新女性”,而且在小家庭中也没有取得与涓生平等的地位。

鲁迅的深刻之处在于,当20年代几乎所有作家众口一词地歌颂个性解放时,他独具只眼地指出:

单凭个性解放,在与中国顽固的封建观念较量中难以取胜,结果往往是悲剧性的。

子君的结局最为不幸,引起了广泛的同情。

但从作品反映的情况看,她对这个结局是有责任的。

小家庭建立以后,她的思想几乎停滞不前了,甚至还失却了原先的光彩。

她“终日汗流满面”地沉在家务里,她受到了同院的“官太太的传染”,学着养“小油鸡”,学会识别油鸡的本领,还为这些小动物和“官太太暗斗”,另一项事业就是“倾注着全力做饭菜”。

她本是个知识女性,对于社会人生问题全不关心了,连谈天、读书、散步的工夫也没有了,她渐渐变得平庸短浅。

这些现象,正说明子君并不是一个思想坚实的上进的女性。

她的爱情愿望得到满足以后,就不再想到妇女的解放和自身的事业还要继续努力奋斗。

在家庭经济危机中,她毫无开辟生路的打算,对于涓生思想感情上的变化,也显得很呆顿,以致最后走上了悲剧的结局。

●艺术特色:

①采用手记形式抒写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这种形式便于内心世界的自我剖析和高度真实地表现人物复杂的精神状态。

由于使用第一人称,使人好似听到主人公如泣如诉地剖析表白,真实细腻,感情浓烈,在这种追记中,无论是叙事或是写景处处都抹上了浓重的感伤色彩。

②全篇抒情色彩浓郁,虽然情节叙述简洁,但爱与恨、悲与愤、血与泪错综交织的情感,时而悱恻委婉,时而宣泄奔突,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

③以形写神,神形兼备。

作者注意选取和突现那些最能表现人物精神、性格的外部特征,十分简练地勾画和展示出人物的灵魂。

作者对子君眼神和面部表情的描绘,尤其传神。

她很少说话,只是出来进去地走动,涓生求婚时,她的“孩子似的眼里射出悲喜”,而且“夹着惊疑的光”。

自修旧课时,她“两眼注视空中,出神似的凝想着,于是神色越加柔和,笑窝也深下去”,她如此的安详自得,正是新婚少妇的神态。

随着失业打击的到来,子君的眼神里显出了“祛弱”;随着生活的艰难,子君眼神里显出了“凄苦”;当涓生狠心地说出“我已经不爱你了”时,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又苏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

”作品就是通过这些精彩的描绘,使子君形象活生生地浮现在读者面前。

《故乡的野菜》

●思想内容:

周作人善于摭拾人所不言的小题材,信笔写来,无不成趣。

《故乡的野菜》即写出了故乡的风俗,且带着清新的野趣。

在这篇散文里,作者不惮其烦地介绍了习见于故乡的荠菜、马兰头、鼠曲草、紫云英,它们的形状,颜色与用途,以及围绕它们而展开的浙东民俗。

作者引经据典,并以东洋习俗同中国习俗相比印照,将浙东民俗置于一个横的文化比较剖面上和深厚的文化背景里,勾画出一幅幅浙东古朴清纯的民俗画卷,流露出品花赏草的闲适情趣,而于其中又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眷恋之情。

在作者笔下,从野菜引出了浙东美丽动人的自然风光和淳厚古朴的民风习俗,透露出浓厚的生活风韵和新鲜的农村野趣。

可以说,“野菜”,只不过是作者的着眼点,而落脚点却在写故乡的自然人情之淳真优美。

●艺术风格:

①取材广泛,不拘一格。

虽然平凡琐碎,但一经他的笔墨点染,就透露出某种人生滋味,而且具有相当浓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采食野菜、清明扫墓,本是浙东乡间常见琐事,作者信笔写来却津津有味。

文中不仅介绍了故乡三种野菜的形态、颜色和用途,还介绍了与之相关的风俗民情,将民谚童谣、中外典故不露痕迹地编缀在短小的篇幅中。

②恬淡从容,真率亲切。

他的散文是一种平和冲淡、舒徐自如的叙谈风格,没有感情与笔墨的夸张。

因为本着“说自己的话”的宗旨,故而笔调自然流畅,舒徐自在。

③简素质朴,庄谐并出。

简洁、诙诡、幽默的字里行间,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智慧与机巧,体味到周作人笔下一股时隐时显,时浓时淡的苦涩味,这正是真率自然的作家自我心境的流露。

“他的作风可用龙井茶来打比,看去全无颜色,喝到口里,一股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炉中煤》

●思想内容:

  本诗作于1920年,是一篇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

郭沫若后来在《创造十年》中曾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作了说明:

“‘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

……‘眷念祖国的情绪’的《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

”这首诗是作者真实感情的自然坦露,作者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而以“炉中煤”自喻,表达了诗人献身祖国的渴望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在诗中作者将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一方面是对“五四”运动后新中国的形容,“年青”意味着新生,它是相对于旧时代的中国而言,表明她有着勃勃朝气和强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以男女之间热烈的情爱作喻表现了我对祖国的热爱。

“炉中煤”这一意象也是如此,一方面,以煤在炉火中燃烧来形容自己的祖国之爱的强烈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对“煤”的身世的介绍也表明了作者对旧中国的痛恨:

“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这的确是煤的自然形成史,但作者却借煤的形成历史来隐喻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压抑在心中的爱国之情,这是被压在社会底层的“中国的脊梁”对封建统治者的控诉。

同时,“炉中煤”燃烧自己,温暖别人的形象也体现着作者为了祖国甘愿献身的志愿。

●浪漫主义特色:

①主要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主题。

全诗四节,应用了不同的比喻。

第一节,诗人用“年轻的女郎”比喻“五四以后的中国”,以歌颂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的新生与美好。

第二、三节,诗人又用煤“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被“活埋在地低多年”,来比喻自己空有报国的志向和才华,却无施展的机会,以控诉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

而煤终于“重见天光”,又是比喻诗人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和祖国的觉醒。

最后一节,则用通体燃烧着的煤把光和热献给人类这一形象,抒发了诗人眷念祖国的情绪。

②全诗洋溢着火一般真挚、纯洁、强烈的爱国之情,激扬着恳切、急迫、刚烈的报国之志,给人以振奋的力量,通篇即以“炉中煤”的口气,向“年轻的女郎”倾诉衷肠,一唱三叹,以抒写“我”眷念祖国的情绪。

③韵律和节奏的和谐。

它是一首比较严谨的格律诗,章法、句式、韵律都很讲究。

从章法看:

全诗四节,首节总述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第二节侧重抒发爱国之情;第三节侧重叙述报国之志;末节与首节取复叠形式,前后呼应,将全诗推向高潮。

从格式、韵律看:

每节五行,每行音节大体均齐,一、三、五行韵旋,一韵到底,而各节均以“啊,我年轻的女郎!

”一声亲切温柔的呼唤起唱,造成回环往复的旋律美,诗情随诗律跌宕起伏,韵味深长。

《再别康桥》

●赏析:

飘逸可人的潇洒,兴奋热烈的眷恋,清新如画的别离,旖旎迷人的风光,是《再别康桥》传递给读者的美感。

那挥手作别云彩的轻柔,蕴涵了多少至真的情丝。

静谧的康桥满载丝丝离情是这般的动人,轻轻的,悄悄的,不许一点儿尘世声响破坏此刻的佳境。

充满生机的“金柳”“青荇”已将康桥装点得情意绵绵,诗人又超越眼前的景致,将“天上虹”“星辉斑斓”也融入了康河,幻化出天上人间为一体的妩媚,秀美的风光,浓浓的情趣融会在一起,在“轻轻的招手”中定格为永恒。

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

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

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

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

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

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志,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

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

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

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

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

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

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

已毋须赘言。

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

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胡适尝言: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

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

●艺术特色:

①意境优美深邃。

诗人通过对夕照下康桥美景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柔美幽远、清新飘逸的艺术画面,抒写了自己的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诗人很懂得情绪与客观景物的和谐,在他的笔下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是带有诗人飘逸柔和的风度的,表现出诗人的情怀。

而诗人的情怀是物我一体的含蓄流露,言虽尽而意无穷。

②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一、三行稍短,二、四行稍长,每行六至八字不等,力求整齐而不呆板,参差而又均衡。

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

③注重音节的匀整与流动,每节二、四句押韵,依据情绪的差异每节换韵,加之首尾两节反复和某些词语的重叠,形成了节奏舒缓和谐又有所变化的旋律。

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七节诗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

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香市》

●思想内容:

《香市》是茅盾写的一偏独具江浙农村生活气息的散文。

全篇通过作者真切的见闻感受,描写了别有异趣的家乡“香市”。

“香市”是带有封建宗教色彩和地方风情的古老乡村风俗,它像一扇赫然敞开的窗子,人们可以从这里看到广阔而久远的农村社会生活的全貌。

作者从早年亲切的生活回忆和对农村现实的细致观察出发,描写了“香市”今昔的历史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经济的日益崩溃,农民生活的日益贫困。

●表现主题思想的艺术方法:

①对比。

作者在结构安排上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截取了昔盛今衰的两个“香市”的片段。

前者在风暖日丽、春和景明的诗情画意的氛围中,以浓墨重彩烘染描摹了幼时所见的“香市”景象,抖开一幅喧腾热闹的“香市百艺”图。

笔笔皆是传神的白描,既反映了庙会景物的特点,又写了儿童独具的心理感受,并由纸、糖、烛、烟及拜佛者和谐有机地濡染了“香市”神秘热烈的气氛,使读者仿佛看到农民“祈神赐福”的虔诚和孩子们“借佛游春”的欢乐。

作者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童年记忆中的“香市”之后,笔锋陡然一转,又记述了“革命”以后所见到的“香市”。

昔日喧闹的场景消失了,神气的色彩暗淡了,美妙的骚音沉寂了。

“香市”今之凄清与昔之热烈构成了强烈鲜明的艺术对比,深刻而凄婉地表现了“香市”这一古老风习发生的急剧的历史变异。

以反差性的对比和沉郁的笔墨所勾画的今“香市”的寂寞与衰败,则是通过“庙会”这个窗口展示了农村经济破落凋敝的现实趋势,暗示了在农民生活的日益贫困。

②暗示。

文章对“香市”景物风习的描写是单纯明净的,而对景物风习变异所包孕的社会意义的揭示是含蓄蕴籍的。

三位堂妹子为何“出世以来没有见过象样的热闹的香市”?

作品对造成“香市”悲剧性历史变异的原因,没有做正面的、直接的、详实的交待,只是在勾勒今日“香市”面貌时,用寥寥数语涉及了背景,暗示着农村经济走向衰败贫困的社会命运。

③象征。

象征手法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公安分局”借社庙的左屋做了衙门;社庙的左偏殿又挂上了“‘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前者象征着国民党军阀的反动统治;后者则象征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此种象征突出了本文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结尾一段的含义:

此篇文字固然有为村俗乡习——“香市”做记的美意,但作者更深远的旨趣乃在于表现“香市”的今昔巨变,用以勾画农村衰败贫困的趋向。

所以,前半部的胜景喜情的描写虽有佳妙之处,而后半部的凄境忧意的记叙则尤为发人深思。

结尾一段语言相当简朴,但暗示的意味是深远的,现在的香市是由镇上的小商人重兴的,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但“他们失望了”,因为此香市已非彼香市,热闹的香市早已留在小镇过去的岁月里。

香市是属于农村、属于农民和,而中国的农村经济早已遭到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和摧毁,农民们流离失所后,香市早已没了主角,难怪小商人们也失望了,在这背后潜藏着多少不幸和辛酸!

《文学的趣味》

●思想内容:

这是一篇内容丰赡、有独立见解、论证周密而又深入浅出的文艺论文。

作者围绕“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这个中心论题,议及文学趣味的重要性、导致文学趣味分歧的原因、克服文学趣味欠缺的方法等问题。

其结论是:

要获得“纯正的趣味”,就必须加强学问修养,而唯一的方法就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即多读作品,而且要读不同种类、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品,从中加以比较,以提高鉴别力。

其实,作者自己就是在现身说法。

他通晓文学、心理学、哲学、美学,知识渊博,因而才能旁征博引,见微知著,析理深刻,使本文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启发性。

●如何理解“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见新境界”?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思想内容:

十里秦淮,曾为六朝金粉之地,当年很是喧闹繁华过一阵子。

作者以桨声灯影为切入点,作为夜游秦淮,品味秦淮的独特角度,以细腻传神的笔调,为我们展示了秦淮的桨声灯影,旖旎风光,绮靡声色。

文章的前半部分描绘了“桨声”中的、喧闹的、歌声笑语的秦淮河,后半部分描绘了“灯影”中的、优雅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秦淮河。

“两条”秦淮河构架了一个立体的秦淮世界——诗意的、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尘俗的秦淮世界。

●艺术特色:

①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记叙夏夜泛舟秦淮河的见闻感受,作者在声光色彩的协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秦淮河不同时地、不同情境中的绰约风姿,引入发思古之幽情。

作者在描绘秦淮河的景色时,将自然景色、历史影象、真实情感融会起来,洋溢着一股真挚深沉而又细腻的感情,给人以眷恋思慕、追怀的感受。

②缜密精巧的构思,颇具匠心。

文章以时空的转移即游踪为行文的外在线索,写作者从利涉桥、东关头到大中桥,一路领略繁华绮丽的“秦淮河的滋味”。

同时,又以作者情感的变化为行文的内在线索,其转折点是在大中桥外遇到歌妓的“纠缠”,于是超然物外的心态被“满载着的怅惘”所取代,而且这现实的苦闷与篇首“船儿如何载得起”的历史的“愁梦”暗相贯通,从而赋予作品以丰富的思想内涵。

③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秦淮河在作者笔下诗、如画、如梦一般。

奇异的“七板子”船,足以让人发幽思之情;温柔飘香的绿水,仿佛六朝金粉所凝;飘渺的歌声,似是微风和河水的密语……平淡中见神奇,意味隽永,有诗的意境,画的境界,正所谓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

作者的笔触是细致的,描绘秦淮河风光时,不求气势豪放,而以精巧展现美,具体细腻地描绘秦淮河的秀丽安逸,充分体现了作者细致的描写手法。

船只、绿水、灯光、月光、大中桥、歌声……种种景物,作者抓住其光、形、色、味,细细描绘,却是明丽中不见雕琢,淡雅而不俗气,使得秦淮河在水、灯、月交相辉映。

④清丽、典雅、优美而又精到的语言。

作者注意深入观察和体味灯光、月色、河水交相辉映中的情韵,从景物的色泽、光线、形态乃至音响的勾画中表达深切微妙的主观感受,并运用对比、比喻、拟人等多种手法,在细腻、洒脱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空灵朦胧的意境美:

水朦胧、灯朦胧、人朦胧、月朦胧、心朦胧。

《发现》

●思想内容:

诗歌抒发了诗人看到满目疮痍的国家和充满黑暗的社会现实,感到极端苦闷和悲愤之情。

诗人用故意否认的方法,强化了诗人心目中祖国与现实祖国巨大反差,以此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与期望。

诗人满怀热情急切地回国,看到的却是令人伤心失望“恐怖”、“噩梦”和“悬崖”,而问天地又不得消息,是多么地激动、悲愤!

这情感真实而强烈,巨大地震撼着读者的心扉。

末句,诗人发出了“你在我心里”的呐喊,强烈地抒发出诗人对祖国挚爱不渝的情感。

●作品分析:

全诗仅有12行,虽短小却立意非凡,构思新颖灵巧,尤其是开头和结尾极不平常。

诗的开头,诗人单刀直入,带着热情和急切,怀着对祖国的美好憧憬和急于报效祖国的赤诚热情,高喊着“我来了!

”这一声呼喊,给人以突兀峥嵘之感,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阅读下去。

然而,作者却发现那被战争践踏的虚弱无比的地方,哪里还是“我的中华”!

他喊着“不对!

不对!

”。

反复的强调,亦诉说不尽他的深深悲痛和浓浓失望。

“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

”想象和现实是有巨大差别的,沉重的打击,即使“迸着血泪”亦不能改变眼前的“噩梦”,那“挂在悬崖上的噩梦”更是把他推到了绝地。

恸吼着,“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这又有什么用呢?

终归是“总问不出消息”。

作者用两组排比和几个贴切的比喻来直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和令人窒息的失望,从而使诗更扣人心弦,表现力更强。

结尾四句是本诗最精彩绝妙之处,“我哭着叫你。

”也是毫无回音。

直到我把心也呕出来,我才猛的发现!

“我的中华”“我的祖国”就在我的心里!

还悲痛什么!

还呐喊什么!

什么样的冰冷也封不住热情,什么样的黑暗也阻挡不了光明。

心中的祖国,心中的中华不是这冰冷和黑暗就可以扼杀的。

尤其是“在我心里”这一句,石破天惊,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它既指出了这才是真正的“发现”,又突出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爱之深切。

《发现》全诗12行,格式整齐,富有赤诚和激情,气势磅礴、浓烈鲜明。

从表面的发现到心中的发现,在虚中写实,首尾呼应,发现真谛,使全诗最后得到升华。

●试比较本诗与郭沫若《炉中煤》在爱国情绪上的体现:

《边城》

●思想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1、用人性描绘的瑰丽而温馨的、充满“爱”与“美”的天国。

这里人性皆真、人性皆善、人性皆美。

人人勤劳,为他人作奉献。

如老船夫忠于职守,对过河人分文不收,实在难却的则买了烟茶再招待乡亲。

船总顺顺虽是富人,但常常体恤穷苦人,乐善好施,老船夫死后,他资助并组织安排料理丧事。

这里未经商业文化浸染,商人亦好义远利,如卖肉的屠夫。

商客、妓女等各式人均待人以诚,表现出仁厚、纯朴的土性乡风。

加上美丽的自然环境,茶峒小镇俨然是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