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要义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1803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docx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唯识论要义总结.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docx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

唐仲容

 

稽首唯识性,   满分清净者。

我今释彼说,   利乐诸有情。

一、此论的形成与命名:

世亲菩萨作了《唯识二十颂》,并自作长行释之,名《唯识二十论》,以破外道小乘实有外境之邪执,而显唯识无境之妙理。

其后又作《唯识三十颂》,未及作论而寿终。

安慧、护法等十大论师,奋力研究唯识,并为此颂作释;玄奘西游,一一取回以授窥基,基师一一折衷取舍,糅集众说,以释《唯识三十颂》而成论。

此论依境、行、果三分成立唯识妙义,故命名为《成唯识论》。

此论显唯识理,圆明纯净,故又名《净唯识论》;又属解释《唯识三十颂》,故又名《唯识三十论》。

《成唯识论》造论的缘起和它命名的几个意义:

世亲菩萨本着无著菩萨的开导,对《摄大乘论》作释,《摄大乘论》是无著菩萨建立赖耶缘起,而成立唯识学说的一种大乘论著。

世亲菩萨释了《摄大乘论》后,继续作了《唯识二十颂》,这一个颂是以二十个颂子来显扬唯识的道理。

他本人作了《唯识二十论》来说明外境非实有,内识变似外境,而愚夫执内识所变现的境为真实有,是识外别有之法,是谓“外境”。

外道和小乘呢,不明白唯识道理,固执外境实有。

世亲菩萨唾斥小乘外道实有外境的邪执,显扬唯识无境的道理,作了《唯识二十论》。

以后,世亲又作《唯识三十颂》,这个颂是以三十个颂子来显扬唯识的道理,重在成立唯识义。

与《唯识二十论》相对照,前者是重在破,破中有立;后者重在立,立中有破。

但是,世亲作了《唯识三十颂》后,未及作论就去世了。

以后,印度有安慧、护法等十大论师相继出世,一直精究唯识道理,并为《唯识三十颂》作长行。

玄奘法师西游印度,把十大论师的著作,一一取回中国,传授给其弟子窥基,由基师把十大论师的著作进行糅集,对《唯识三十颂》作出长行。

窥基根据玄奘法师的指示,把十大论师的著作加以折衷取舍,主要是护法论师的见解。

这样糅集了十大论师之学为《唯识三十颂》作释,而成《成唯识论》,这就是《成唯识论》形成之因和简要历史。

此论从大乘境、行、果三方面来成立唯识要义,所以,此论名《成唯识论》。

此论显理极为圆明纯净,故又名《净唯识论》。

此论本属解释《唯识三十颂》之作,故此论又名《唯识三十论》。

二、唯识一名的含义:

唯识者独有内识、无诸外境,故名唯识。

外境非它,即众生所起的我法执。

内识所缘诸境,皆自变现,属识相分,似境而实非境。

愚夫不了是识非境,而依内识所变之种种有情,执为实有主宰者,便成我、我所执;又于一切自然界和社会界种种现象,一一执为实物,便成种种法执。

此我、法执纯由妄执识外有境所起,但有假名,纯属空无。

《成唯识论》开首便说:

“世间圣教说有我法,但由假立,非实有性......若由假说,依何得成,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

”此即说明唯识无境,以破我法妄执,而显非有非空之中道。

同时,此论又强调万法皆不离识,故名唯识。

如云:

“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以无为。

识自性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

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此即显示万法唯识之义。

《成唯识论》首先就说明了唯识一名的含义。

《成唯识论》当中有个造论缘起:

“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生解为断二重障故。

由我法执,二障俱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

”这就说明唯识的含义是重在破我法执。

我法执从唯识的角度看来呢,就叫做“外境”。

因为诸识之生自变境界以为所缘。

这个境界不是真正的境界,只是像外境而显现,它的体,仍然是识的一部分。

它是识四分中的相分,相分是内境,似境它的体不是境,它的体仍然是识。

众生就在似境上颠倒执著,认为这是心外别有的实境,是真实不虚的外境。

那么这个外境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主要是愚夫对于内识变现的有情的各种根身,执着有情有实在的主宰,这样就成了我、我所执,也就是人我执。

这个人我执就包括我自己的根身,和根身所依的各方面的东西,而成了我、我所执。

同时,也认为其他(它)有情,不管人也好,六道轮回中的其它有情,或者是圣,或者是凡,都认为是一个有情,就是一个实在的主宰者,这也是执所摄。

所以我执呢,就不仅仅是一种相,而是种种的我相。

同时,愚夫不了一切自然现象和一切社会现象都是我们内识所现的似境。

这样一来,就把我们根身所依的,诸识所见的天、地、日、月、星辰、草木、河水、宫室楼台,以及社会上的种种活动,每一活动,每一现象,都认为是一种实物;无量的现象,就认为是无量的实物,这样就成了种种的法执。

有了我执和法执,就会引起烦恼现行,也就引起所知障现行。

有烦恼障就造业,由业感果,引起生死轮回,使有情生死不断,死此生彼,不得解脱。

由于有种种法执,便于一切事物的离言本性不能通达,而起种种所知障。

有了所知障,便使我们内心的智慧不得显出,@诸法的本性也不得显出,这样一来,就障大菩提。

总的来说,我法执就是外境的具体内容。

我们要问,外境是什么呢?

主要就是种种我执和法执。

所以呢,外境来说,实在没有,我执、法执本来是空。

唯识的道理首先就是说明但有内识,只有内识,没有外境,所以叫做唯识无境。

无境者,无妄执之外境,非无内识所变的似外境。

因为内识所变的似外境,它本身仍然是识,这是有的。

把似外境颠倒妄执为真实的,离识别有之实物,便有种种我法执,这个外境是绝对是无。

因为,它是遍计所执,如龟毛兔角,既无体,也无相。

所以呢,唯识讲唯识无境。

同时,唯识还有一个意义。

这个意义呢,即是说,一切诸法皆不离识,故名唯识。

唯识讲“万法唯识”,所谓“万法唯识”,就是说,一切法都有,不是无一切法。

但是,这些法虽然是有,它都是从识内因缘而生,它本性是空,相状如梦幻泡影,它不是离开识而独立有的,主要是以阿赖耶识中所藏的种种诸法的功能差别,也就是诸法的种子生起的。

所以呢,万法都不是离开识而有,也就是说明,一切诸法都是从识内因缘所产生。

唯识呢,也同中观学说一样,主张因缘生法。

但是呢,它的特点与中观所主张的有不同。

中观主张的因缘生法,是指一般的因缘,不是指识内的因缘,所以这样的因缘是侧重于客观方面。

像这样竞因缘生法,我们人就只能随顺客观因缘。

而我们自己呢,就不能够创造因缘,这样一来,我们要成佛,就不可能。

因为成佛要有一定的因缘,那么因缘既然是客观的,我们人的主观怎么能够创造因缘呢?

唯识家纠正了这个缺点,认为法从因缘生,这个因缘不是识以外的因缘,不是客观性的因缘,而是我们主观内部自具的因缘。

因为阿赖耶识中种子生起现行,现行同时又熏成种子,如海水生波,波跌下来,又为海水,水生波,波生水,辗转往复,无有穷尽。

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亦复如是,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种现熏生,辗转无穷。

因为一切法皆从识内因缘产生,而此因缘呢,就是内识现行法熏习而成。

这样的因缘,我们人就可以加以掌握。

就是说,我们在世间生死流转,就是我们造有漏业为因缘而产生,那么我们要出离解脱,要成佛呢,我们就要造无漏因缘,使无漏因缘熏习成种,这样子就具备了内识里面的净因缘,由此净因缘,就可以生起出世间的净果。

也就是说,要成佛呢,就要修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广摄众生以为自体;同时,又要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这样子来造种种无漏业,熏习种种无漏种子,有了无漏种子,我们就具备了无漏的因缘而成佛,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那么,这里有个问题,一切法皆由内因缘产生,不是外面有,那么识的本身来说,是不是缘生的?

是不是也是从内因缘产生的呢?

我们的答复是:

识也是因缘所生,也是识内因缘所生,因为识不止是一个,有本识,有转识。

转识有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也有第七末那识。

这个本识跟转识之间相互为因为缘。

转识与转识之间,也相互为缘。

一切众生所有的八识,所有的五十一心所,所有的十一色法,所有的二十四不相应行法,所有的六种无为法,都是能互为因缘。

所以呢,任何一种识都是识内因缘之所产生。

识所变现的种种法,也是由识内因缘之所产生。

所以呢,唯识来说就是这样的:

唯识是缘生的唯识,缘生是唯识的缘生。

因此呢,这个唯识学,就是缘讲缘生,识不是一个,而是无量的识。

这与真如缘起一切法皆从一真心之所显现,完全两样。

因为,一切法皆从缘生,识也从内因缘生,识所变境也是识内因缘自变。

它就是现象界种种法,互为因缘,“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

”相依而有,这个是现实的,是认识论,是科学,不是本体论,不是玄学。

《成唯识论》里有这样的话:

“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以无为。

”因为这些法呢,一切有情的识呢,是识的本身就是识,识的自性。

一切有情的六位心所,本身就是与识相应的法。

那么,种种色法呢?

都是心、心所变现的。

那么种种的不相应行法呢?

都是心、心所有法、色法三种和合之所显现。

那么种种无为法呢?

都是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所显现的我法二空的空理。

这样一来,不管有为法也好,无为法也好,一一都不能离开识而有。

所以呢,就叫一切诸法皆不离识。

因此呢,讲唯识学的人就有万法唯识之说。

总起来说,唯识一名就有两义:

(一)唯有内识,无诸外境,故名唯识;

(二)一切诸法皆不离识,故名唯识。

三、说明心、意、识三是能变境之主体:

心即第八识,为初能变;意即第七识,为二能变;识即前六识,为三能变。

此三能变具体而言,即指八识心王及彼相应心所。

第八识名阿赖耶识(具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义);又名异熟识(三世业报);阿陀那识(执持义);根本识;一切种子识和心等诸名。

性属无覆无记,受属不苦不乐,其相恒转如暴流,如暴流水,相似相续,非断非常。

非断故赖耶识常存不灭,非常故念念推陈出新,而无固定实体,如幻非真。

小乘无学位舍赖耶,大乘成佛时转为大圆镜智。

《成唯识论》开头就讲:

“此能变为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初能变识,是第八识,第八识我们要知道有哪些名字。

第一个名字就是阿赖耶识,梵文叫阿赖耶,中文意译为藏识,能藏、所藏、我爱执藏,就是这三义,叫阿赖耶。

阿赖耶是能藏;种子呢,是它所藏;第七识执第八识的见分为我,叫我爱执藏。

具这三个义就叫阿赖耶,还有一个名字叫异熟识,异熟就是业种,过去的业熏习成种,感现在果,现在业熏习成种,感未来果。

所以异熟识就是异时而熟,异性而熟,变异而熟,就是三世业报。

第三个名字是阿陀那识,阿陀那梵语在中文来说,就是执持义。

《解深密经》说: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阿陀那识主要就是执持一切种子。

阿陀那识的名字还有根本识,或叫心,根本识就像树的根,像水的源,根本识含藏诸法种子,生起一切法的现行,所以呢,又名叫根本识。

还有心这个名字,心有二义:

第一个是集积名心;第二个是集起名心。

阿赖耶识及其诸法种子生起现行,所以呢,阿赖耶识又叫心,虽然八识:

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都叫心法,但是,最主要的心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

这个第八识,它的体相是什么?

起什么作用呢?

第八识的性是无覆无记性。

受是舍受,舍受就是也不苦也不乐。

第八识相应的心所就是五遍行心所。

阿赖耶识的行相呢?

是恒转如暴流,暴流就是流得很急的水,就像长江大河,奔腾万里,前波去而后波随。

恒转如暴流呢,就是阿赖耶识。

这个恒转有两个意义:

第一个意义就是阿赖耶识里头的种子,恒常起现行,现行恒常熏种子,如《楞伽经》上说的:

“如海起风缘,起种种波浪,现前作用转,无有间断时。

”没有间断,水起波浪,波浪又成水,水又起波浪,波浪又成水。

这就是第一个恒转如暴流之义,阿赖耶识中的种子起现行,现行又熏成种。

第二个恒转如暴流呢?

就是阿赖耶识的本身,念念相似相续,前念的阿赖耶识引起后念的阿赖耶识,后一念的阿赖耶识跟前念来说就不是一个,是相似的相续,后头这一个,就像前头那一个,但是呢,不是前由那个,如像我们在河里洗脚一样,希腊哲人说:

“濯足长流,屈伸之间,已非旧水。

”我们在河里洗脚,洗了把脚提起来,再一次又放下去水去,初先脚下踩的水,和第二下脚踩下去的水,就不是头一个了,因为头一次踩的水已经流走了。

所以阿赖耶识也是这样,本身来说,念念相似相续,虽然没有间断,虽然阿赖耶识是一种能力不灭,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时时不变,而是时时刻刻推陈出新,旧的就推开,新的又起来,念念都是新的。

所以呢,后念就不是前念,只是跟前念相似,因此阿赖耶识的作用大得很,大至整个宇宙都是阿赖耶识,你要说它会不会消灭呢?

永远不消灭。

它常时都是相续不断,恒常相续不断。

但你说它是个绝对真实的吗?

恰恰它又不是个绝对真实。

为什么呢?

它时时刻刻在变嘛,后者和前者相似,只是个相似相续,没有一个固定的东西不变,没有一个固定的阿赖耶识,所以阿赖耶识就如梦幻泡影。

你们要晓得这个阿赖耶识,作用么,大得很,永远相续没有穷尽;但是它又是一个幻相,你们要把这三点抓住。

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阿赖耶识,它是前后念相似相续,像我们人一样,人活着这一段,也没有固定的人,时时刻刻细胞在新陈代谢,时时刻刻在变异。

所以阿赖耶识呢,既不常,也不断,断也没有断,但是常也不常,就是这个道理。

恒表非断,转表非常,非断非常是大乘缘起正理。

所以这个唯识之妙,既又成立宇宙,但是呢,又说明这个宇宙是个幻相。

打比方阿赖耶识是宇宙的体,你说它作用大不大呢?

大得很;你说它常不常呢?

永远不会断;你说它是不是个固定不变的真实东西呢?

不是。

它念念相似相续,这个道理和唯物辩证法是一样的,是它质量相互转化,是一个否定的否定,后一个就否定前一个,再后一个又否定二一个,它因为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所以阿赖耶识就是一个如幻如梦,没有真实体。

这个道理你们弄懂了,对唯识学也就比较能够深入理解了。

那么阿赖耶识如是,转识是不是也是如是呢?

转识也有同样的意义。

打比意识吧,作用大得很,它“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我们的生命相续成流,就是第六意识起的作用。

它主要是造业,但是意识恒不恒常呢?

它也是相似相续,种子起现行,那个现行熏的第二个种,这个种子和前一个种子就不是一个了。

这个种起的现行也和前一个种不同,它只是相似相续。

懂得这一点,整个宇宙万法都是如此,都是相似相续,懂得了这一点,和《金刚经》结合起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两个是一个意思。

所以唯识之教来说,就是中道了义之教,它谈非有非空。

你说它有没有呢?

有。

但是有,是不是绝对真实之有呢?

又不是,它是个相对真实,如梦幻泡影之有。

那么在什么时候才舍阿赖耶识呢?

在小乘来说,在无学位,阿罗汉位就舍。

如何舍法呢?

第七识就不执阿赖耶识为我了。

就没有个我爱执藏了,阿赖耶识的名字来说呢?

阿赖耶识能藏诸法种子,诸法种子被它所藏,这个意义也就没有了,因为七识不执它为我了,它这个主要意义我爱执藏没有了,阿赖耶识也舍掉了,能藏所藏的意义也就没有了。

那么大乘呢?

是佛果位就转了,也就没有第八阿赖耶识了。

第八识还有,就不叫阿赖耶识,也不叫异熟识了,它就叫做无垢识,转为大圆镜智。

以上是简单扼要地介绍了初能变的阿赖耶识。

第七识梵名末那,华译为意。

意谓思量,此识缘第八识见分,恒审思量,执为实我,是前六识染净依,性属有覆无记,受属不苦不乐,小乘无学位舍,大乘见道位、修道位转。

现在讲第二能变末那识,末那是梵语,译成中文就是个思量,思量的意思就叫意。

这个末那识主要起什么作用呢?

主要就是执第八识为我,把八识的见分执为我。

这个执我有两个意义,一个是法我,一个是人我。

法我,就是把阿赖耶识认为是个真实不虚的,这就叫法我。

第二个意义就是把阿赖耶识当成是它自己,就像我们人一样,把我们这个肉体当成我们自己一样。

七识执我的影响呢?

它就是前六转识的染净依,要七识净,前六识才净,七识染,前六识也就染。

因为前六识尽管能做到无分别,但是这个七识恒常有一种我爱执藏,它的俱生我执、法执恒常现起,所以七识的染法不消灭,前六识始终都是染污的。

七识还有什么作用呢?

第七识是生起意识的根,它还为第八阿赖耶识生起的根,所以这个第七识两头,前头向外就外为第六意识生起之根,后头向内为第八识的根,这个七识就好比一条巷子,由外向内入,由内向外出,都以这个七识为通道。

如果不懂这些,就会认为七识有什么作用,它是内输出、外输入的枢纽,关系十分重大。

第七识的性质是有覆无记性,它因为执八识为我所以是有覆,是无记性,不善不恶。

它的相应心所呢?

当然有五遍行,“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八大,就是八大随烦恼;遍行心所;别境心所中的慧;还有贪、痴、我见、我慢,共有十八个心所相应。

七识的受也是舍受,因为它主要是执八识为我,没有什么苦乐的感受。

那么第七识在什么时候才舍呢?

“出世道无有”,阿罗汉、灭尽定,出世道无有。

阿罗汉他已是无学果位了,七识呢,不执八识为我了。

这里的不执八识为我,主要是人我执没有了,法我执阿罗汉还有,法我执还没有断。

他的第八识虽然没有了阿赖耶识执持杂染种子那一部分,但是,执持阿罗汉无漏的菩提种性那一部分还有。

成了佛以后呢?

转依来说,在初先登地,七识转为平等性智,六识转为妙观察智,转了一部分。

但是在初地,第七识并没有圆满转,只转了一部分。

在第六识,远行地之后才是无漏,第六识在八地才能转圆满。

那个时候,平等性智也就基本上圆满了,因为到八地,就把七识执第八识为我这个我执,就完全丢掉了,人我执就完全丢掉。

要在成佛时,才顿断一切俱生我法执的种子,小的微细的方面才断完。

所以呢,转依来说呢,第七识在见道、修道位就转了。

第七识的作用还相当大,我们众生之所以始终在漫漫长夜之中昏迷不醒,始终都在梦中,主要就是第七识的作用,没有第七识,就没有世间的杂染法。

第三能变,即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六识以色、声、香、味、触、法尘为所缘境,六识皆以了境为性,故又名了别境识。

意识细分,有五俱意识,梦中意识,独头意识,定中意识及乱意识。

六识皆通善、恶、无记三性,通苦、乐、舍三受,能造善恶诸业熏习成种,感当来生命及生活诸异熟业。

三能变第六识,“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

三能变是识嘛!

识呢,主要是指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虽然八识统称之为识,但是,一般来说,了境的作用,认识境的作用,突出为前六识。

所以呢,心有三个名称,八种识都可以名心,八种识都可以名意,八种识都可以名识。

但是各有各的突出点。

第八识呢,心的意义最突出;第七识呢,意的意义最突出;前六识呢,识的意义最突出。

所以,心、意、识三,实质就包括这八种识。

三能变主要指的是前六识,前六识缘的境是六尘: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那么,前六识在缘六尘的时候呢,它了别境界的作用很突出,所以前六识又名了别境识,因为它了别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作用最为显著。

在前六识当中,意识就不止一个意识,虽然有几部分,但总的来说是第六意识。

有几部分,一个是五俱意识,又叫明了意识,它是前五识生起的时候,它与前五识同时起,另外还有梦中意识、定中意识、独头意识及乱意识。

梦中意识,是我们做梦,梦境就是梦中意识显现的。

定中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定境,有它的特殊性独头意识,就是也不是五俱意识,也不是梦中意识、定中意识,而是一种随常独自生起的意识,在哪些时候生起呢?

比如晚上是醒的,眼又未见色,耳又未闻声,鼻又未嗅香,舌又未尝味,但是呢,它意识在这里想、那里想,这就是独头意识。

乱意识,就是心里紊乱,没有个秩序,一时想这里,一时想那里,精神上杂乱,意识不集中,这个乱意识,就有点近于那个疯子,精神分裂症。

前六识的性呢?

通三性,通善性、恶性、无记性。

它的受呢?

通苦受、乐受、舍受。

这个受有的地方说是五受,增加了一个喜和这个忧。

相应的心所呢?

那有各有各的情况,前五识的心所呢?

《八识规矩颂》说:

“遍行别境善十一”,遍行五个,别境五个,善十一个,“中二(*中随烦恼二)、大八(*大随烦恼八)、贪嗔痴(*根本烦恼)”,共三十四个心所。

第六识的相应心所是五十一个,它相应的心所最全面:

有五遍行:

作意、触、受、想、思;五别境:

欲、胜解、念、定、慧;善十一:

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行舍、不放逸、不害;根本烦恼六:

贪、嗔、痴、慢、疑、恶见;小随烦恼十:

忿、恨、恼、覆、诳、谄、骄、害、嫉、悭;中随烦恼二:

无惭、无愧;大随烦恼八:

不信、掉举、昏沉、懈怠、失念、放逸、不正知、散乱;不定心所四:

悔、眠、寻、伺。

前六识起什么作用呢?

主要是造业,前五识也造业,是身业,如眼睛要看东西耳朵要听声音,嘴要吃东西,前六识造的都是善、恶、无记三业,但在这些业当中,又以第六识的造业实践最为突出,“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第六识造业最凶,前五识也造业,但没有第六识那么突出,造了业,熏习成种,它就感当来的生命,将来的生活,就要靠前六识造的业熏成种感果,使我们生命相续成流,这也就是前六识的作用。

前六识还有一部份作用,它主要变境,了境,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为境,又能觉了这六尘是境。

《八识规矩颂》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它起的作用就是合三离二观尘世,前五识的作用着重在观尘世,但是呢,也造业。

意识呢?

它主要是思维,概念的活动,二一个就是造业的作用。

意识在什么时候才转呢?

登初地就初转,“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就完全转了。

你真正把《成唯识论》里头的阿赖耶识的内容弄清楚了,第七识的内容弄清楚了,意识和前五识的内容弄清楚了,对于唯识之学的基础就打得很牢固了。

有些人说唯识学不好研究,你只要提纲挈领,你把它的纲要抓住了,真正把这个《成唯识论》总结弄清楚了,弄透彻了,你就差不多了。

四、六位心所:

识为心王,起时必有相应的助伴,即心所有法,此法有六位差别,谓:

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根本烦恼六、小随烦恼十、中随烦恼二、大随烦恼八、不定心所四,共五十一法。

(详见《百法明门论》和《八识规矩颂》)

现在讲心所有法,这里面再提纲挈领讲一下,心所主要是六位心所。

遍行一类,别境一类,善法一类,根本烦恼一类,随烦恼一类,不定心所一类,就是一类。

将根本烦恼与随烦恼分开了。

心所有法,我们必定要晓得两点:

一个是心所。

哪一个识、心王,比如前五识,相应心所有哪些?

意识相应心所有哪些?

第七识相应心所有哪些?

阿赖耶识的相应心所有哪些?

这个一定要弄清楚。

第二点,这里面什么叫遍行?

遍行心所是哪些?

别境心所是哪些?

善心所是哪些?

这类心所要把它弄清楚,讲得明白。

遍行呢,就是遍于八识,这个遍行心所,八识心王都有,这是一个意义;二一个(是遍于)一切时、一切处,不管你八识在哪个地方,它都有遍行心所,不管八识生起来在哪个时间,都有遍行心所,所以名遍行。

遍行心所就是作意、触、受、想、思五种。

触、作意、受是感性认识,想是理性认识,思就是造作,就是实践,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实践又起感性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又到实践。

这就说明了我们人的生活活动、意识,整个活动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所以这个遍行心所相当重要,包括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实践活动,它说明了人的心理活动,几个认识过程,造作过程。

别境心所就是差别境界,欲、胜解、念、定、慧这五种法,个别境界而生,各有各的境界。

境界有差别,这就说明我们的意识活动,我们心理活动的特殊现象。

和别境心所不同,遍行心所是恒常都如此,识一生起,它不能例外。

这个别境心所呢?

它一定要有特别境界才能起。

欲与所乐境、可乐的境界它才起,起贪欲,才有希望。

胜解呢?

要决定境,对于那个境界已经决定了,它才坚决忍可,绝不怀疑。

胜:

很特殊之义。

解:

理解之义。

坚决认可,丝毫不怀疑,不动摇。

念,要曾习境才起念,就是我们过去熏习的那些事,它才能够记忆起,铭记不忘。

定,是所观境起。

定为什么要所观境呢?

假如没有所观境,就像六祖说:

“一念绝即死”。

因为你观一个境来说嘛,你心专注在那个境里头就叫做定,没有所观境,就不能生定。

慧呢?

一方面可以说是所观境起,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依定境起。

真正的慧依定生,没有定就没有真正的智慧。

由戒生定,由定发慧。

慧就是简择为性,分析一切问题。

所以考虑问题就要心里清净,心里不清净,乱如麻,考虑问题就考虑不出来,多想无智慧,心里乱,就想不出来。

善心所呢有十一种:

①信:

信有实、信有德、信有能。

有些人说:

我相信佛法,我是个信徒。

那个信徒不是我们光相信佛,光相信法,还有相信自己。

信有能,我也能够成佛,佛法的真理我也能够通达。

你还要相信自己有能,你才能学佛,所以信有能很重要。

②惭③愧:

惭就是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