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中考化学试题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试题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试题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江苏省泰州市二○一九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满分:
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0-16S-32Cu-64Zn-65Mo-9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浓盐酸挥发B.木柴燃烧
C.工业炼铁D.有机肥腐熟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浓盐酸挥发只是分子的运动,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B、木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工业炼铁的过程中氧化铁变成了单质铁,单质碳变成了二氧化碳等,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有机肥腐熟,在堆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金B.氨气C.氯化镁D.硫酸铜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是固态金属,由金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B、氨气由氨气分子构成,故符合题意;
C、氯化镁由镁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物质可用作氮肥的是
A.KClB.Na2SO4C.CO(NH2)2D.Ca3(PO4)2
【答案】C
【解析】
【详解】A、KC1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
B、Na2SO4不含有化肥营养元素,不用做化肥,故不符合题意;
C、CO(NH2)2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符合题意;
D、Ca3(PO4)2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掌握化肥的分类方法方面的内容,化肥分为钾肥、氮肥、磷肥、复合肥,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化肥进行正确的分类。
4.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
是
A.铜作导线B.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竹炭除冰箱中的异味
【答案】B
【解析】
【分析】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详解】A、铜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竹炭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碳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铜、氮气、干冰、竹炭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验满氧气B.
点燃酒精灯
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滴加液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带火星
木条放在瓶口(保证带火星部分与气体完全接触),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图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图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示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
D、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垂直悬空,不要伸入容器内,图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6.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A.五氧化二磷:
P2O5B.镁离子:
Mg2+
C.2个钾原子:
2KD.3个氮分子:
N3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P2O5,书写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镁离子可以表示为Mg2+,书写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2个钾原子可以表示为2K,书写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3个氮分子可以表示为3N2,书写错误。
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蒸馏水B.氖气
C.硝酸钾D.氢氧化钡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是只有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来分析解答。
【详解】A、蒸馏水的化学式为H2O,是一种含有氢和氧两种元素且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属于氧化物;故符合题意;
B、氖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中含有钾、氮、氧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中的盐,但不属于氧化物。
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钡中含有钡、氢、氧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中的碱,但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物的判断,学生应抓住氧化物概念的要点来判断,并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类别及相关概念。
8.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
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C.铷原子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D.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l,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C、铷原子的质子数不等于中子数,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7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说法正确。
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9.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B.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可服蛋清减轻毒性
C.人体缺锌可引起佝偻病
D.补充维生素C可预防夜盲症
【答案】B
【解析】
【详解】A、霉变
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性,不能食用,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可服下蛋清,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人体缺钙会引起佝偻病,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补充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补充维生素C可预防坏血病;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少量面粉和蔗糖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均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入明矾,目的是杀菌消毒
C.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克10%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
计算、量取、溶解
D.向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体积明显变小,可用微粒之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少量面粉和蔗糖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蔗糖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面粉不会溶于水,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入明矾,目的是明矾形成的胶状物吸附水中的小颗粒杂质,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克10%
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向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体积明显变小,可用微粒之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第11~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得0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1.有关物质的组成、构成与性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稀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氢离子,故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C.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相同但排列方式不同,故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D.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钠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它们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答案】BC
【解析】
【详解】A、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氢离子,故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说法正确。
故符合题意;
C、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相同,但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说法正确。
故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含有氢氧根离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基本性质、刚石和石墨的微观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甲>乙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C.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乙>甲,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t3℃时,N点是甲的不饱和溶液,M点是甲的饱和溶液,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饱和溶液错误,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烟花常加入镁粉,原因是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
B.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原因是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C.巴黎圣母院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实验时,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加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原因是高锰酸钾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常用于制作烟花,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B、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着火点一般是固定不变的,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时也可以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同样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是因为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以及分离、提纯的做法,正确的是
A.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用碘化钾溶液
B.鉴别K2SO4和(NH4)2SO4两种固体:
加熟石灰研磨
C.除去CaCO3固体中的少量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分离Fe和CuSO4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碘化钾溶液遇淀粉无明显变化,单质碘可以使淀粉变蓝色,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可以用碘酒溶液,做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NH4)2SO4能和熟石灰如此一生成具有氨味的气体,而K2SO4不和熟石灰反应,能起到鉴别的作用,做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碳酸钙和碳酸钾都能和盐酸反应,因此当CaCO3固体中有少量Na2CO3时,不能用盐酸除去,做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能溶于水,Fe不能溶于水,所以分离Fe和CuSO4固体混合物时,可以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最后将硫酸铜溶液蒸发结晶,铁进行干燥才可以,做法不完全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了解物质的性质,明确除杂、鉴别的注意事项,并能结合题意分析解答,本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15.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一:
如图1,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锌片插入到盛CuSO4溶液的烧杯中;实验二:
如图2,用导线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铜片和锌片分别连接到电流表的正、负极,然后把铜片和锌片一起插入盛CuSO4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一观察到锌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反应后溶液质量会减小
B.实验二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发生了偏转
C.实验一和实验二都明显体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实验一和实验二从微观角度分析,都存在着电子的得失
【答案】BD
【解析】
【详解】A、由方程式Zn+CuSO4=Cu+ZnSO4可知,每65份质量锌置换出64份质量铜,溶液的质量要增加,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Zn、Cu、CuSO4溶液及外电路共同构成了原电池。
由于Zn失去的电子经导线转移到Cu片上,故导线上有电流通过,实验二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实验一不能体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实验二体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一和实验二从微观角度分析,都存在着电子的得失,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B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与盐的反应,准确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量的转化、电子的得失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知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16.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某学校的营养早餐配料标签如如图所示,该配料中富含油脂的物质是______,当衣服上粘有油脂时,可以用洗衣粉除去,其去污原理是______。
(2)泰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摇篮,138泰州舰上使用的玻璃钢属于____材料;舰体在高盐的海水中易生锈,原因是海水中所含的____物质存在时会加速铁的锈蚀。
(3)利用植物秸杆、牲畜粪便等可制得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推广使用沼气做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答1点即可)。
(4)一种创可贴中间有个凸起的小囊区,如图。
按贴伤口的同时,小囊区内的水和硝酸铵固体被挤破混合,利用硝酸铵固体溶解时温度____,起到快速止血的作用。
【答案】
(1).花生油
(2).乳化(3).复合(4).氯化钠(5).CH4+2O2
CO2+2H2O(6).充分利用能源(7).降低
【解析】
【详解】
(1)小麦粉、白砂糖富含糖类;花生油富含油脂;鸡蛋富含蛋白质;当衣服上粘有油脂时,可以用洗衣粉除去,其去污原理是乳化;故填:
花生油;乳化
(2)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舰体在高盐的海水中易生锈,原因是海水中所含的盐类物质(如氯化钠)存在时会加速铁的锈蚀;故填:
复合;氯化钠
(3)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沼气的制取比较简单,可以充分利用能源,且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无污染;故填:
CH4+2O2
CO2+2H2O;充分利用能源
(4)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利用硝酸铵固体溶解时温度降低,起到快速止血的作用。
故填:
降低
【点睛】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7.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1)现提供下列装置:
①上图E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____。
②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混合制O2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填装置序号),用装置C干燥O2,气体由导管____端(填“a”或“b”)进人,用E装置收集O2的依据是____。
③英国化学家布莱克是第一个“捕捉”到CO2的人,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1774年德国化学家贝格曼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发现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对一定质量的粗盐(含泥沙)进行初步提。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
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
蒸发结束后用____(填仪器名称)将固体从蒸发皿转移到纸片上,比较食盐提纯前后的状态。
②下列有关蒸发过程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当蒸发皿中水分全部蒸干时,停止加热
c蒸发时若有滤液溅出,则精盐质量将偏低
d蒸发过程中,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增大
【答案】
(1).水槽
(2).A(3).a(4).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5).CaCO3+2HCl=CaCl2+H2O+CO2↑(6).H2O+CO2=H2CO3(7).玻璃棒(8).ac
【解析】
【详解】
(1)①④甲仪器的名称是水槽;故填:
水槽
②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发生装置可用A装置;用装置C干燥O2,气体由导管a进入;氧气不易溶于水,故能用E装置收集;故填:
A;a;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③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化学方程式为:
H2O+CO2=H2CO3;故填:
CaCO3+2HCl=CaCl2+H2O+CO2↑;H2O+CO2=H2CO3
(2)①实验的主要步骤:
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蒸发结束后用玻璃棒将固体从蒸发皿转移到纸片上,比较食盐提纯前后的状态;故填:
玻璃棒
②a.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液体,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故a正确;
b.当出现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蒸发皿的余热把食盐蒸干,故b错误;
c.蒸发时若有滤液溅出,会造成精盐的损失,则精盐质量将偏低,故c正确;
d.蒸发过程中,溶液中钠元素质量的质量分数增大,溶液中钠元素质量不变,故d错误,故ac正确;故填:
a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仪器的名称和用途以及粗盐提纯的注意事项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原理:
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I和D反应只生成J,J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G的化学式为____,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
(2)A的俗称是____;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I
用途是______(答1点即可);H在F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_____测定。
【答案】
(1).C6H12O6
(2).O(3).小苏打(4).NaHCO3+HCl=NaCl+H2O+CO2↑(5).复分解反应(6).干燥剂(7).2CO+O2
2CO2(8).pH试纸
【解析】
【分析】
根据A~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所以A是碳酸氢钠,其反应原理:
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B是盐酸,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所以H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F是氧气,I和D反应只生成J,所以I是氧化钙,D是水,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是J氢氧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G是葡萄糖,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由分析可知:
G是葡萄糖,其化学式为:
C6H12O6,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碳;故填:
C6H12O6;碳
(2)A的俗称是小苏打,A和B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故填:
小苏打;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
(3)I的用途是干燥剂;H在F中燃烧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CO+O2
2CO2;故填:
干燥剂;2CO+O2
2CO2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测定。
故填:
pH试纸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对某些盐的性质开展了探究活动。
研究主题;探究FeCl3溶液加热,灼烧的变化
相关信息:
酒精(C2H5OH)具有还原性,加热条件下能与Fe3O4反应;Fe和Fe3O4易被磁铁吸引,FeO是一种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Fe3O4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1)实验一:
将大约20mL饱和FeCl3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沸腾后发现溶液中逐渐产生红褐色浑浊。
①FeCl3溶液呈黄色主要是因为溶液中含有铁离子,铁离子符号为_______。
②加热时,FeCl3易与水反应生成红褐色物质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③由实验启示,FeCl3溶液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______(填“能”或“不能”)获得FeCl3固体。
(2)实验二:
将实验一蒸发获得的红褐色固体转移到坩埚中灼烧,颜色由红褐色变为红棕色。
①此过程发生分解反应,除生成红棕色物质外,还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加热分解也能得到对应的金属氧化物,结合实验,从物质类别及其溶解性推断,通过加热分解_____________可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
(3)实验三:
小组同学用多根玻璃棒蘸取饱和FeCl3溶液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随着加热时间的持续,在1分钟内观察到玻璃棒表面颜色的变化依次为:
黄色、红褐色、红棕色、黑色。
①实验三相对于实验一和二,优点是______(答1点即可)
②同学们对黑色物质的成分产生了疑问。
联系酒精的可燃性、还原性等相关性质,对黑色物质的成分提出了猜想,经讨论认为,可能是____________(名称也可)和Fe3O4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③为了确定黑色物质的成分,收集黑色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观察现象
黑色粉末全部被磁铁吸引
综合实验现象判断,此黑色物质成分是____________
向装有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观察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但无气泡产生
(4)拓展延伸
①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出现红褐色物质,可向其中滴加少量的______________(化学式也可)溶液。
②结合已学知识,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