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1526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x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x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

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生字注音

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huǎng)

3.理解词义。

格物:

推究事物的道理。

格,探究、穷尽。

致知:

致,推及;知,认识。

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

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

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正心:

即心要端正。

齐家:

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

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课堂解疑:

1.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2.明确:

本文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提出论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段):

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

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

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3.精读课文,合作探究,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

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巩固练习:

阅读文章内容,按要求答题。

1.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

“格”在此句中是什意思?

4.本段选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打点的词语可以删掉吗?

为什么?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1.精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有何现实意义?

(2)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

(1)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聚焦论证方法,重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的说理方法。

提问: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

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学生讨论,明确:

三、延伸拓展,开阔视野;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1、提问: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吗?

明确:

历史与现实证明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验。

2、讨论:

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例如:

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

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3.教师总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

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江泽民主席曾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于创新。

我们只要立足于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四、质疑问难,互动交流,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1、每人提交一个问题,前后座四人一组共同讨论解决,教师巡视各组,参与同学讨论。

2、每组将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交付教师,教师汇总归纳为1~5个探究主题,组织全班同学讨论解决,如有问题,可留待学生课余搜集资料完成。

示例:

(1)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

(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在儒家思想中被埋没了。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思想?

(3)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4)请用事例来证明研究人文科学也要重视实验精神。

3、教师作方法点拨:

选择探究方向,确定主题,然后查询资料,并综合分析资料,初步得出结论,最后一起交流评价,并拟写研究小论文。

4、由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组成探究学习小组,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写成研究小论文,一周后进行成果交流与评比。

   注意:

①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②忌全面深入,谈及一面即可。

五、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

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六、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应致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1)

有知    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

格精    物致知。

(2—5)

物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6—12)

(论点)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13)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

反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                                    

教学难点:

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品读法。

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式。

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探究式。

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

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

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

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

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三、检查预习:

1. 读准下列词语,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搽玄虚省悟自欺欺人渺茫脊梁诓骗怀古伤今

2.交流作者有关的常识,及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四、课堂解疑: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思考: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2.  学生讨论明确: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2.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学法指导: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

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

“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

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

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3)教师小结: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五、巩固练习:

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

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

“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六、布置作业:

1.识记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课堂解疑:

(一)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者又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呢?

请大家朗读7、8两小节。

明确:

从古代谈到了现代,很多人都是中国的脊梁。

2.作者先说了自古以来在所谓的“正史”里都掩不掉光辉的人,(正史:

以统治者的意识、思想为主导编辑而成的史书,称赞和讴歌统治者和为统治者服务的人)。

 作者没直说,而是归纳为四种(埋头苦干……舍身求法),它们是指哪些人呢?

(小组讨论)

明确: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

如毕升、李时珍等。

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

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

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

如王安石、白居易、孟子、司马迁、屈原等。

一种奋不顾身,为正义而献身的,如谭嗣同、屈原等(或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

如法显、玄奘等。

3.“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4.明确: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

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

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5.“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他说:

“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

”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二)欣赏品味: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

为什么?

明确:

不能。

“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

“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

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学法指导:

 用替换练习体会用词的准确,学习语言技巧,体会讽刺的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

“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学法指导:

通过揣摩字词体会文章的深意,并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巩固练习:

1.“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

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

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2.做课后练习,体会“中国人”的不同含义。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五、布置作业:

1.阅读下列一段文字,说说它和本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什么异同。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

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鲁迅《这个和那个》,收《华盖集》)

2.分小组搜集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现状调查》。

 

板书设计:

论据:

信地信物信国联

中谬论

国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失  直接反驳(破)

掉驳论

自间接反驳(立)

吗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

  1.了解看问题因角度不同,常会有不同结果的道理。

 

  2.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提出方法;

 3.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鼓励学生端正态度,积极投身到创新的洪流中去

  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思路,以及运用摆事实论证的写法。

重点难点:

懂得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 :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请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

2+1=?

3+4=?

2.看看这样的结果可能吗?

2(月)+1(月)=1(季度)3(天)+4(天)=1(周)

3.从这个小练习中,你有什么启示?

4.教师评价归纳:

面对生活里中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圈,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可能。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一篇文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二、检查预习:

1.给生字注音:

根深蒂固(dì)依赖(lài)孜孜不倦(zī)汲取(jí)

持之以恒(héng)锲而不舍(qiè)渊博(yuān)

2.释义:

   

根深蒂固:

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孜孜不倦(zī):

勤勉的样子。

持之以恒:

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锲而不舍(qiè):

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轻而易举:

形容事情容易做。

一事无成:

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三、课堂解疑: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本文论述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2.   学生思考后明确:

论述的中心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段落层次提纲:

 

  

(1)举例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1~3段)   

(2)论证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及其所引发的创造力(第4~8段)   

(3)论证怎样拥有创造力,提出论点(第9~13段)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的观点是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作者是否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

--------不是。

作者文章开头这样的写的目的是什么?

你认为有什么好处?

2.既然许多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告诉我们在分析和研究事物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

请在文中找出答案。

3.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

这篇课文却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

请在文章中找到作者给我们的答案。

--------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4.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作者用了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举例子

文中列举了几个例子,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单概述一下这两个例子。

5.我觉得文中的例子太少,你还能为作者举几个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请模仿文中举例子的方法文作者在写一个论据。

例如:

牛顿:

苹果砸头的故事,发现了万有引力。

鲁班:

发明锯子,是受小草割手的启发。

伽利略:

摆的定律

黄道婆:

纺织

瓦特:

蒸气机的发明。

6.无论是作者,还是我们同学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卓有成就的名人,那么我们在座的这些人是否也具备这种创造力呢?

⑴其实我们同学们中早就有人写出了这样的文章,展示学生陈芳的作文《我读零》。

⑵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让同学们相信你自己就具有这种创造力:

一个桌面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用一张纸代替桌面,让学生尝试试验)

教师小结:

由此可见,并不只是那些卓有成就的人,我们任何人都是具备创造性思维的。

但是由于人们对待自己的思维灵感的方式不同,还是出现了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

7.同学们,你们想让自己也拥有创造性思维并取得一些成就吗?

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了我们创造型思维的必须要素,我们可以按照他的说法去做,让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

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文章的最后一段,了解一下创造性思维必需具备那些要素?

---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有:

①渊博的知识。

②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

③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

(三)教师小结,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

1、请把你所崇拜的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伟人介绍给大家。

贝多芬:

他幼年早慧,在年轻时就确立了作曲家的地位。

也许是命运的捉弄,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他却失聪了。

但是,在这之后的八年中,他依旧继续着音乐家的生命,大大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乐。

他是德国最伟大的乐曲家之一,创作了如:

《英雄》、《命运》、《田园》等交响曲,《月光》、《热情》、《黎明》等钢琴奏鸣曲。

莎士比亚: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诗人。

他重要的喜剧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在过去的几千年人类历史中,最独领风骚者为成吉思汗,而最具才华者是莎士比亚。

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有一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中国戏剧家曹禺曾赞叹:

“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

爱因斯坦: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革命的旗手。

他从小脑中就充满许多奇思妙想,例如4岁时就奇怪为什么罗盘针总是转向南方?

它周围有什么东西推动它?

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域:

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论.

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其余略。

2、认识了这么多的伟人,他们因为富有创造性思维而成功,那么怎样才富有创造性思维呢?

谈谈你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发挥你的创造力:

两个三角形(可以任意缩放和摆放)可以拼成什么形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课堂解疑:

(一)回顾全文,思考作者是如何让自己的观点得到读者的认可的,引导学生归纳本文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1.本文的论证思路:

2.作者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他的观点的?

举例论证:

约翰•古登贝尔克将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创造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受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3.合作探究,学习道理论证:

观点: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