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乙醇行业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1385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9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料乙醇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燃料乙醇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燃料乙醇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燃料乙醇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燃料乙醇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燃料乙醇行业研究报告.docx

《燃料乙醇行业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料乙醇行业研究报告.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燃料乙醇行业研究报告.docx

燃料乙醇行业研究报告

2007年燃料乙醇行业研究报告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由于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和石油产区的不稳定性,燃料能源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力发展燃料乙醇、乙醇柴油等以酒精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燃料能源产业的一大亮点。

顺应国际能源战略的潮流,中国结合国内酒精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2002年起开始探索燃料乙醇的生产,历经四年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之一。

中国酒精行业发展迅猛,酒精产能呈现刚性增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在这场全球化的新能源战略竞赛中,中国的燃料乙醇顺势而起,“十一五”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的发布,为业内者描绘了美好的蓝图,坚定了信心。

耕地、口粮、工业、能源……,这些原本并不直接相关的生产要素,正在一个政府主导的半封闭空间内融合、竞争。

食用酒精行业如沐春风,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但是由于按捺不住扩张的冲动,食用酒精产能过剩的隐患已经逐渐显露,这一状况将是2007年食用酒精行业所要面临的主要困境。

但是燃料乙醇却异军突起,并显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一、国际酒精行业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全球能源消费能力高涨,一次能源的消费实现了自1984年以来的最强劲增长。

在此背景下,水涨船高,世界酒精行业也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燃料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

生物质能源产业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产业技术不断完善,能源原料得到深入开发与利用。

  1、2006年国际酒精产量保持稳定快速增长

  近年来,国际酒精产量一直处在高速攀升之中,2006年估计产量4063万吨,较2005年的3655万吨,增加408万吨,增幅达11.16%。

(图7.1)

  图7.1  2002~2006年世界酒精产量表

  2006年,世界酒精产量最大的前三个国家,美国、巴西、中国的产量分别是:

1559万吨、1363万吨、581万吨,增长速度为18%、4%、47%。

三国酒精产量的总和已经占据了国际市场份额的85.46%,其中美国的市场份额为38.37%,巴西的市场份额为33.55%,中国的市场份额为13.54%。

(图7.2)

  2、国际酒精市场需求刚性增长

  世界酒精的需求多年来一直都很稳定,但随着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生物质能源也顺势兴起,而且在能源价格高涨浪潮的席卷之下,酒精的需求也日渐旺盛。

从2005年开始,需求量刚性升高,势头不减。

就中国的情况来看,2006年生物乙醇汽油的消费量较之上一年增长了20%左右。

  3、国际市场酒精价格处于高价位

  巴西是国际酒精贸易的主要供应国家,06年酒精出口量预计可达300万吨,占国际酒精贸易总量的50%,其酒精价格基本可以代表国际市场酒精价格。

受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美国燃料乙醇的需求也呈强劲增长势头。

2006年上半年,国际酒精价格逐步上升,直到7月份国际石油下调,酒精价格随之回落,但仍保持在高位。

  4、各国燃料乙醇发展快速,巴西、美国产能扩张尤其明显

  目前,以能源为发展引擎的全球经济正在持续增长,对有限的石油资源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据国内专家预测,目前地球里的石油贮藏量,只可开采40-60年。

随着世界GDP的与日增长,开采年限还将大大缩短。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迅速发展,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2000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2亿吨左右;2004年则突破3亿吨。

按目前的能源需求增长势头,预计到2010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4亿吨。

然而中国探明的石油总储量严重不足。

为此,中国长期以来采取进口原油的方法来缓解经济发展速度与能源的矛盾,2004年中国进口石油1.23亿吨,为总消耗量的40%以上。

然而这种竭泽而渔的方法,既波及全球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又不能从根本上持久解决经济发展对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

能源供应安全问题,也成为制约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之一。

为此,各国均在争先恐后地寻找可替代石油的新能源,中国制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开发燃料乙醇等石油替代品,采取措施节约石油资源”。

将玉米秸秆、苎麻、芦苇、甘蔗渣、柠檬酸渣、酒糟、谷壳等木质纤维素含量高原料,通过生物转化得到液态燃料-酒精可作为石油的能源替代产品。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燃料乙醇的增长非常迅速,其中最有代表性是巴西、美国、亚洲与欧盟等地区和国家,美国04年燃料乙醇产量增长24%,巴西04年产量达1272万吨,欧盟、日本、中国、印度等国加大扶持力度,燃料乙醇业也大幅度增长。

2004年,全球乙醇生产总量已占到世界汽油消费总量的2%。

(图7.4)

  早在1975年,巴西就提出了发展燃料乙醇的国家计划。

目前,巴西不但成为了重要的甘蔗乙醇出口国,而且已把此种生物燃料开发当作替代能源的主要发展方向,并为此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国有的巴西石油公司已经确立了大力发展甘蔗燃料乙醇的长远战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鼓励扩大甘蔗的种植和燃料乙醇的生产;二是与本国甘蔗燃料乙醇生产厂家签订长期收购合同,以组成庞大的产品供应系统;三是建设甘蔗乙醇运输网以方便和扩大此项产品的出口。

  巴西已经与很多国家签订了燃料乙醇供应协议,巴西2006的乙醇产量达170亿升,其中30亿升将用于向美国、委内瑞拉、印度、韩国、瑞典和日本等国的出口。

2005年巴西的乙醇出口量为21亿升,占其乙醇生产总量的12%,收入为7.5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50%。

(图7.5  图7.6)

  2006 年美国乙醇销售量约为55 亿加仑,据美国可再生燃料协会(RFA)最新预计2007 年新增产能为30 亿加仑,到2008 年产能将进一步增长23 亿加仑,考虑到新厂的投建情况,2008 年和2009 年生物燃料工厂数目将会提高。

2009 年一季度,全国生物燃料产能估计将增长1.05 亿加仑。

 目前美国全国有112 家生物精炼工厂,另外有77家工厂正在投建。

2007年销售量将达到约80 亿加仑。

精炼厂将乙醇与汽油掺混使用,达到政府规定的氧化要求。

乙醇目前占到美国燃料供应的46%。

RFA 预计到2015 年将有超过2200 万辆使用生物燃料的汽车上路,这也会带动生物燃料需求。

(图7.7)

  5、全球成品油市场燃料乙醇替代汽油发展迅速

  由于燃料乙醇快速步入全球成品油市场,在替代汽油供应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全球范围内,燃料乙醇替代汽油发展迅速。

  

(1)北美

  2005年美国国会通过综合能源法,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可再生燃料标准(以下简称RFS)。

RFS标准要求在汽油总组份中加入特定数量的可再生燃料,而且将逐年递增。

美国可再生燃料需求从2006年的40亿加仑,到2012年增加到75亿加仑,此后将保证在全部汽油中添加可再生燃料。

RFS标准意味着美国汽油总组份以及燃料乙醇调合和供应将有很大变化。

RFS标准要求,美国近50% 的汽油需要调合燃料乙醇,典型调入量为10%。

RFS标准和新配方汽油质量规格将支配中西部的调合作业,中西部地区汽油将调合10% 燃料乙醇,中西部以外地区所有汽油的30%也将调合燃料乙醇。

加拿大相关指令要求,今后10年每年在汽油中调合燃料乙醇约1亿加仑。

为支持发展生物燃料,燃料乙醇享受免税政策,并作为温室气体减排计划的重要举措。

  

(2)拉美地区

  巴西是拉美地区燃料乙醇生产应用领先的国家。

巴西加快发展燃料乙醇汽车,汽油中调合乙醇高达22%~24%。

国家要求今后1O年内50% 的车辆将使用乙醇汽油,燃料乙醇年消费量将增加到60亿加仑。

此外,巴西将扩大燃料乙醇产能,增加向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

  (3)欧洲

  欧洲生物燃料指令要求,2005年生物燃料占运输燃料的2% ,2010年将提高到5.75%。

生物柴油和乙醇需求将大大增加。

欧洲使用生物燃料乙醇主要通过乙基叔丁基醚与少量乙醇直接用于调合,今后10年生物燃料乙醇消费将达到每年约1O亿加仑。

  (4)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燃料乙醇应用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正在推动燃料乙醇的应用,2005年消费已达到2亿多加仑,产能和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预计潜在市场需求将超过1 0亿加仑。

印度已有1 2个州和地区指令调合5%燃料乙醇。

日本也在有限地推行燃料乙醇计划,并着眼于生物燃料乙醇应用方案。

预计未来1 0年内,全球燃料乙醇年消费量将达到1 60~1 80亿加仑,虽然其数量占全球汽油需求总量的比重仍小于5% ,但燃料乙醇产量的增长将减轻汽油供应的压力,并对汽油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国内酒精行业现状

  中国酒精行业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我们从酒精市场价格和成本的对比中发现,酒精赢利空间已经呈现下滑态势,意味着市场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图7.8)

  图7.8  国内酒精价格、成本及其线性关系图

  单位:

元/吨(时间:

2005年1月-2006年12月共24个月)

  1、产能逐年递增,食用酒精供大于销矛盾突出

  从2001年开始,由于生物能源概念的兴起,燃料乙醇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酒精的产能与产量不断攀升,到2006年末中国酒精产量已经达到581万吨。

其中食用酒精已经占到其中的71%。

(图7.9)

  2006年酒精新扩建项目产能的大幅释放,导致国内酒精产量快速上升。

2006年全国酒精产量较2005年产量增长高达47%,创造了历年来酒精产量增长的最高峰,产量也达到历年来的最高点。

酒精产量的大幅增长,抵消了需求的强劲表现,加之取消出口退税,酒精出口受阻的影响,国内食用酒精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表现突出。

(图7.10)

    2、食用酒精一股独大

    多年来,中国的酒精产品中食用酒精的产销量占有主导地位,根据2006年中国酒精产品结构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酒精行业中食用酒精占酒精总量71%,仍占据主导位置,但市场需求日趋饱和,产量增长趋于平稳。

燃料酒精、无水酒精增长态势明显,特别是燃料酒精市场前景广阔,其市场地位逐渐提升。

(图7.11)

  从原料品种方面区分,2006年国内玉米酒精产量增长幅度最大,较2005年增长63%;木薯酒精产量较05年增长幅度为28%。

(图7.12)

3、产地布局依旧,东北稳中有升

  受原料、市场等要素制约,酒精生产总体布局结构没有大的变化,东北、华东地区处于相对集中的生产区。

以2003年至2006年上半年东北、华北地区的数据为例,东北地区产量、产能比重同时加重,意味着该区域分布密度加大。

所以其生产能力、总资产等直线上升。

(图7.13 图7.15 图7.16)

 

 

  华北地区由于受原料等因素的限制,近几年产能趋于平稳,但是到了2006年逐步减小,其全国的产能份额已经下降到11%,而且2006年企业的经营状况在不断下滑。

(图7.17 图7.18)

 

  4、企业逐渐向规模化发展

  在近几年国内酒精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中,小规模的单体企业越来越少,企业生产规模在10万吨/年以上的不断增多;市场缺乏绝对的领导者,市场中强强对话成为主要声音,加剧了竞争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和河南地区更加集中,规模在10万吨/年以上的企业分别有6和3个名额。

(图7.19)

  5、新增产能逐渐由销区向原料产区转移

  由于资源的短缺将直接影响生产安全,目前新建酒精生产企业逐渐由销区向原料产区聚集,可以反应出企业对原料资源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

下表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几个区域对比,东北产能增加最大,主要原因就是东北有丰富的玉米资源。

(表7.1)

  表7.1  区域酒精产能增加量对比(单位:

万吨)

区域

东北

华东

华北

华南

西南

2005年产能

204

169

78

95

110

2006年产能

312

222

116

120

127

增长量

108

53

38

25

17

  注:

2006年产能包含现在在建或扩建企业的产能

  6、玉米酒精成本优势格局已不复存在

  由于玉米和木薯价格的变化,玉米酒精与木薯酒精的成本优势地位逐渐发生改变。

2006年,玉米价格的持续高涨,涨幅已超出木薯价格变化,所以玉米酒精相对于木薯酒精在成本方面的优势已经丧失。

(图7.20)

                图7.20  玉米酒精和木薯酒精成本及线性示意图

           单位:

元/吨(时间:

2005年2月-2006年12月)

7、燃料乙醇异军突起,后势强劲

  

(1)石油危机导致生物能源产业增长提速,燃料乙醇需求剧增

  石油在经过上百年的开发后,从1970年至今的35年里,全球基本没有再发现大的油田储量。

目前的高产量地区80%都是1972年以前发现的。

现有的主产油田大部分或者已经处于开采高峰期,或者已经进入开采衰退期,如中国的大庆油田和英国的北海油田。

世界很多国家已经成为石油输入国。

(表7.21)

  数据显示,全球石油的消费每年都在递增,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中国和印度两个大国经济出现高速发展,石油消费有加大的迹象。

预计石油每年新增日消费量为200万桶。

欧佩克的大多数成员国原油产能已经达到极限,在短期内提高原油供应量已无多少调控空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副董事鲁宾逊也认为,由于产油国原油存量下降,加之中国内地等对石油需求激增,在供求不平衡下,预料油价将继续高企。

如果伊拉克和俄罗斯能够稳定政局,那么石油的供应能力可能还可加大一点,但即使如此,相比日益庞大的石油需求增量,也是无济于事的。

这就是为什么目前一有任何风吹草动,哪怕是一次飓风,一次工人罢工,石油价格就会出现暴涨的原因所在。

这也就是说,全球石油第一次出现了真正的供需矛盾,而这一矛盾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调和的,因此可能会是长期的、持久的。

这也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和地球能源储量有限的根本性矛盾。

  在原油如此稀缺的情况下,原油价格屡创新高就不难理解了,2004-2005年的两年时间里国际油价上涨了2倍多(图7.21)。

2006年1-8月份,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持续上升,最高升至78.40美元/桶,创下历史新纪录。

8月份以后,受到美国墨西哥湾发现的储量高达30亿桶至150亿桶的新油田、中东局势趋于缓和等消息影响,国际期货市场原油价格出现快速回落,2007年初曾跌至51美元美元/桶,但很快回升至60美元/桶的高位。

               图7.21  2001-2005年原油现货价格走势图

     简单看看中国原油的供应情况,我们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

中国的石油缺口不断增大(如图)进口比重高达40%,成为第二大原油进口国。

(图7.22)

      图7.22  中国历年石油生产量、消费量、产需缺口情况

  再看一看中国的汽油产量(图7.23):

  图7.23  1998-2006年中国国内汽油产量

  2000年中国汽油总消耗量为3560万吨,如果按2005年的汽油消费量在4366万吨计算的话,如果按10%的燃料乙醇添加汽油计算,考虑到各个地区的接受程度,那么2005年全国需求燃料乙醇在436.6万吨左右。

中国目前的生产能力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缺口334.6万吨。

(表7.3)

  2005年,中国原油消费量为3.23亿吨,居世界第二位。

当年国内生产原油1.81亿吨,净进口原油1.19亿吨,净进口轻柴油、航煤、燃料油等石油产品1,746万吨,原油及石油产品净进口量14,631万吨,国内生产原油不能满足需求的矛盾十分尖锐。

2020年,估计国内自产原油2.0亿吨,缺口高达2.5亿吨。

  在新能源家族中,燃料乙醇在市场的反应较为突出。

随着国家对包括燃料乙醇在内的生物质能源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燃料乙醇发展开始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十一五” 时期要扩大燃料乙醇生产能力。

燃料乙醇的市场空间被大大地开拓出来。

  

(2)群雄逐鹿,燃料乙醇市场烽烟四起

  2001年4月,中国宣布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并批准了4个产能共为每年102万吨的燃料乙醇试点项目,包括吉林燃料乙醇公司的30万吨,河南天冠燃料乙醇公司的30万吨,安徽丰原生化公司的32万吨,以及黑龙江华润酒精公司的10万吨。

这些以陈化粮为主要原料的燃料乙醇,按10%的配比掺入汽油中,可以起到节省原油的作用。

从2002年6月到2003年6月,国家组织河南、黑龙江等省市进行车用乙醇汽油试点。

2004年试点扩大到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的全省区域,以及河北、山东、江苏、湖北的部分地区。

由于当时燃料乙醇价格高于汽油,因此发展并不迅速。

2004年全球能源和石油价格上涨使得燃料乙醇身价倍增,4家定点生产企业也纷纷扩产。

据上海天之冠可再生能源公司史吉平经理介绍,目前这4家企业的产能已经由102万吨增加到约150万吨,但这个数字还远远无法满足远期需求。

现阶段,燃料乙醇的使用还只限于黑龙江等9个省市,如果后期在全国推广,以2005年中国汽油消费量4366万吨计算,添加的燃料乙醇需要436万吨,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图7.24)

  出于对粮食安全的慎重考虑,除了4家试点企业外,国家有关部门没有再新批燃料乙醇的生产项目。

但由于市场的存在,因此,仍有不少企业打“擦边球”,上马粮食加工燃料乙醇的项目。

  国家批准的四家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各具特点:

吉林燃料公用工程投资额大,固定成本高。

安徽丰原原料成本高,现从中粮及其他厂家购买酒精。

河南天冠相对资金紧张,原料成本高,不能保障供应。

华润酒精是在老装置基础上改扩建,生产成本低,但15万吨的市场份额偏小。

  值得注意的是,中粮集团继2005年收购华润酒精股权、获得吉林燃料乙醇20%的股权后,2006年12月又跻身安徽丰原大股东。

至此,中粮食的生物能源版图浮出水面,燃料乙醇的“垄断地位”已经确立。

中粮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原料及成本的控制,利润空间应该很大,毕竟燃料乙醇行业还是限入的,而且技术成熟,无需太多投入。

燃料乙醇行业多为地方国有企业,在管理方面和成本控制方面应该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中粮通过兼并收购直接进入,成本低收效快。

  在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生物燃料产业的经济性已日益显现。

目前汽车燃料的供需矛盾将给这一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同时,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求日益严格,也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2007年2月,燃料乙醇“十一五”发展规划开始研究编制,年底将出台。

据悉大的原则有四条:

一是把握全新定位,促进产业发展。

二是突出拉动作用,稳定政策支持。

三是扩大发展规模,确定合理布局。

四是严格市场准入,提高发展素质。

业务企业需要审时度势,把握产业机会。

  8、新军并起,价格战伤人伤己。

  近几年,南方和东北的糖蜜酒精、玉米酒精逐渐成为酒精市场的两支新军。

由于这两种酒精质量与瓜干酒精质量相差不大,成本却相对较低,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

瓜干酒精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打破,酒精市场三分天下已成定局。

为了抢占有限的市场份额,一些企业采用种种招数排挤对手,在其它因素差不多的情况下,各路厂家纷纷举起了害人又害己的降价“双刃剑”,结果对整个酒精行业都造成了伤害。

 三、原料状况分析

  随着全球能源和石油价格的上涨,燃料乙醇的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然而作为酒精,尤其是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的玉米却正在变得供不应求。

针对近来部分地区发展生物乙醇燃料的过热倾向和盲目势头,国家于2006年12月一个月间以“发改工业[2006]2781号”及“发改工业[2006]2842号”,下发两个文件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玉米加工项目建设管理的紧急通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不得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能力,还要对玉米加工项目进行清理。

由两《通知》看出,坚持“非粮为主”是根本,是今后中国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方向。

国家出台的《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以及相关产业政策,也明确提出“因地制宜,非粮为主”的原则。

  1、原料成本上升,供应量日趋紧张

  酒精生产成本中,原料成本占有绝对比重,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全球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燃料乙醇的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

玉米的价格的逐步攀高及进口木薯价格的高涨,其成本比重独大的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如表1),促使酒精的成本中,原料的比例大幅上升。

通过对2004-2005年酒精价格、成本的数据进行相关度分析,可以看到其相关度玉米酒精达到88%,木薯酒精也已经达到80%的比例,因而,原料行情的波动与酒精市场联系非常紧密。

(图7.24)

  

(1)玉米价格强势上涨

  据统计,2006年1-11月份国内玉米需求量较05年全年增长了9个百分点,在强劲需求形势的支撑下,玉米市场价格一直高位运行,玉米库存量也降低到了历史最低点。

预计2006/2007年度中国玉米总产量为13850万吨,2006/2007年度中国玉米总消费量为1.44亿吨,意味着2007年玉米消费将继续吃库存。

(图7.25)

  

(2)玉米深加工消耗比重加大

  近几年,由于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大力开发,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对玉米的需求量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特别是燃料乙醇在国内外需求量的日益壮大,促使玉米的工业消耗量大幅增长,同时玉米深加工的迅速崛起,导致市场供应量的紧张,引起激烈的玉米争夺。

  据统计,2007年国内玉米深加工能力将达到3500万吨以上,仅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能力就在1000万吨以上,此外,由于运输能力的制约,玉米的就地消化能力大大增强。

就产区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来说,已有一批酒精及玉米深加工转化项目上马、竣工投产,加上燃料乙醇的提速推广,玉米的加工转化量进一步增加。

产地消化能力的增强,势必减少了产区贸易量,对销区价格上涨起到了支撑作用。

  (3)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多方收购主体介入

  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打破了以往供销格局,从而激活了市场。

由于多方收购主体的介入,玉米收购竞争更加激烈。

同时农户的惜售心理又相当浓厚,多数改变以往的售粮习惯,待价而沽,也成就了价格不断稳步走高。

  (4)木薯保持高价上涨态势

  2007年国内木薯供应量较为充足,但随着国内新扩建酒精厂的增多,酒精产能的不断扩张,对木薯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度上升,加上国内玉米市场价格高涨的刺激,促使国内木薯价格处于高价运行态势。

(图7.26)

  上图为01-06年国内进口木薯到岸价格统计对比,从图中可以看出2006年中国进口木薯价格一直高位运行,并伴有上涨发展态势。

2006年4-7月份进口木薯价格略低于05年是由于泰国木薯增产,木薯出口量大幅增长,并且淀粉含量较往年降低所导致。

据了解,2006年泰国木薯产量为2528.8万吨,较2005年上升12%;出口木薯产品690万吨,比2005年增长11%,而从以上情况反应出在进口木薯对国内市场供应量充足,质量较往年差的情况下,2006年国内进口木薯价格依然保持高价上涨的态势,可见2007年国内市场对木薯需求量将保持强劲态势。

  (5)木薯需求量促使进口量快速增长

  海关数据显示,1-11月份中国进口木薯达451.1万吨,创造了同期木薯进口量的最高水平,而且比2005年全年进口量高出119万吨,增长幅度为36%,表明了国内对木薯的需求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图7.27)

2、燃料乙醇对原料的选择

  目前燃料乙醇发展规模在中国前面的两个国家中,巴西是用甘蔗生产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