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试题课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1354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9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试题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试题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试题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试题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试题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试题课件.docx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试题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试题课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试题课件.docx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试题课件

高一学科竞赛试题历史学科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

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

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河北《元氏县志》载,民国时期当地“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经济具有()

A.农工结合的特点B.工商皆本的特点

C.精耕细作的特点D.自给自足的特点

2.有学者指出: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该观点意在强调小农经济()

A.具有落后性B.具有再生性

C.具有脆弱性D.具有稳定性

3.读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表(部分),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A.注重农业工具的创新B.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因地制宜D.讲究精耕细作

4.自明代开始,景德镇最好的民窑所生产的高质量瓷器,可与御窑厂所烧造的官窑器相仿,甚至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

材料表明此时期()

A.民窑技艺水平高于官窑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C.官府控制民窑生产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经济发展

5.清初《扬州竹枝词》中写道:

“乡音歙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

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

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识名。

”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商品经济开始向农村渗透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6.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的奏折中写道:

“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

每年贩卖湖丝(湖州等地出产的生丝)并绸缎等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

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粤,转售外夷”。

材料不能说明()

A.广州是清代对外贸易的指定地点B.中外“丝──银”海外贸易兴盛

C.商帮活动频繁国内长途贩运兴盛D.官营手工业垄断丝绸生产

7.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

“15世纪……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

”导致疆界挪动、奇迹创造的主要原因是()

A.西欧成为世界中心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海上新航路的开辟D.世界初步连为整体

8.某人写道:

“陛下命令我不要按照习惯的方法走陆路去东方,而是向西取道迄今为止不为人知的海路。

”文中的“我”是()

A.迪亚士B.达·伽马

C.哥伦布D.麦哲伦

9.学者汪林茂评论某一历史事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

这一历史事件是()

A.小农经济解体B.外国商品倾销

C.洋务企业创办D.民族工业兴起

1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用来衡量或表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对下面英国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A.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始终高速增长B.英国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C.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世界领先D.两次工业革命是英国增长的动力

11.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

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

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

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指()

A.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B.借鉴苏联管理经济模式

C.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D.渴望扩大政府职能

12.某国经济政策规定:

“大部分私人商业机构已被取缔,国家也不再通过商业渠道组织流通和分配……企业之间取消货币结算,职工工资的90%以上以实物形式支付,公共服务和教育实行免费制。

”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

A.动员人力物力保证战争需要B.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

C.刺激消费应对经济危机D.推进福利国家形成

13.下图为近代中国茶叶新式销售渠道示意图。

该流程图反映出()

A.外销型农产品形成规模B.外国商人在华合法设厂

C.茶叶出口数额远超内销D.自然经济体系完全解体

14.恩格斯指出:

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

材料中所指的“它”出现在()

A.新航路开辟中B.殖民扩张过程中

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15.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对苏联某位领导人的经济改革评价道:

“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

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

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

”据此推断该领导人执政时期()

A.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B.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C.实行计划与市场混合的体制D.巩固了斯大林体制的地位

16.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苏联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B.苏联的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太低D.苏联实行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措施

17.下表是1958--196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

万吨),为此中共中央()

年份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糖料产量

195820000196.9477.01563.1

195917000170.9410.41214.7

196014350106.3194.1985.5

19611475080.0181.4506.5

A.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B.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

C.实施对国民经济的调整D.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18.下图中曲线代表四个国家:

中国、美国、英国、德国。

其中代表美国的是()世界工业生产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

A.①B.②C.③D.④

19.下面为1750-1900年欧洲和中国所占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

(单位:

%)

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

欧洲23.128.034.153.662.063.0

中国32.833.329.819.712.56.2

1860年以后中国所占比重呈现表中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B.西方新技术革命的开展

C.中国消费观念的变革D.西方对华大量输出工业品

20.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华资企业增长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

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

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

A.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B.抵制了外资经济的入侵

C.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D.促使近代民主革命转入新阶段

21.下图显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两次高峰,第二次高峰出现的原因是()

A.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措施B.西方国家放松经济侵略

C.国内政治局势比较稳定D.官办企业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2.1926年《北洋画报》曾刊载一幅漫画(下图)。

下列对该漫画报解读,最恰当的是()

A.反映了当时中国普通民众

生活水平有极大提高

B.讽刺了当时中国

存在的媚外现象

C.说明了当时中国已成为

西方的头号海外市场

D.反映了西化成为当时

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23.“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这种土地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的性质,只是将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分开了”。

这里描述的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

“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材料中所说的两次“组织方式”()

A.都是在农民完全自愿基础上B.都得益于农业生产合作社

C.都改变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D.都实现了土地归农民所有

25.下图所示为1953—195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实施了“一五”计划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组织了人民公社

D.确定了“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的方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26题14分、27题18分,28题18分,共50分)26.(14分)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

……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

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

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

——[美]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三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

持有多种认识:

(1)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

(4分)

(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分)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

(2分)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

(2分)

(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①与②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

(4分)

27.(18分)清朝三百年间,经济政策多变,经济状况起伏明显。

某中学三个研究小组对此展开研究性学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三组研究,哪一组结论有明显错误?

试申述你的理由。

(5分)

(2)上述三组研究,哪一组最准确无误?

为什么?

(5分)

(3)上述三组研究,哪一组结论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

请说明理由。

(5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清政府的经济政策调整?

(3分)

28.(18分)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科一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

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

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具体表现在: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

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

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

——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材料三众所周知,中国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所日渐发展起来的新式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沿海各省,而东北地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沿海地区,仅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就集中了全国新式工厂的70%,1937年以后,这些地方均遭到了侵华日军的野蛮掠夺和破坏,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材料中运用数字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

(7分)

(2)结合20世纪30年代国内外形势,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

(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侵华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民族独立关系的认识。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