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高三第二次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1215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高三第二次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高三第二次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高三第二次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高三第二次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高三第二次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高三第二次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高三第二次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高三第二次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高三第二次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高三第二次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的几周前,互联网巨头谷歌公司的工程师们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论文。

它令公共卫生官员们和计算机科学家们感到震惊。

文中解释了谷歌为什么能够预测冬季流感的传播——不仅是全美范围的传播,而且可以具体到特定的地区和州。

谷歌通过观察人们在网上的搜索记录来完成这个预测,而这种方法以前一直是被忽略的。

谷歌保存了多年来所有的搜索记录,而且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全球超过30亿条的搜索指令,如此庞大的数据资源足以支撑和帮助它完成这项工作。

发现能够通过人们在网上检索的词条辨别出其是否感染了流感后,谷歌公司把五千万条美国人最频繁检索的词条和美国疾控中心在2003年至2008年间季节性流感传播时期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其他公司也曾试图确定这些相关的词条,但是他们缺乏像谷歌公司一样庞大的数据资源、处理能力和统计技术。

虽然谷歌公司的员工猜测,特定的检索词条是为了在网络上得到关于流感的信息,如“哪些是治疗咳嗽和发热的药物”,但是找出这些词条并不是重点,他们也不知道哪些词条更重要,更关键的是,他们建立的系统并不依赖于这样的语义理解。

他们设立的这个系统唯一关注的就是特定检索词条的频繁使用与流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之间的联系。

谷歌公司为了测试这些检索词条,总共处理了4.5亿个不同的数字模型。

在将得出的预测与2007年、2008年美国疾控中心记录的实际流感病例进行对比后,谷歌公司发现,他们的软件发现了45条检索词条的组合,一旦将它们用于一个数学模型,他们的预测与官方数据的相关性高达97%。

这是一种可视化的呈现手段,和疾控中心一样,他们也能判断出流感是从哪里传播出来的,而且他们的判断非常及时,不会像疾控中心一样要在流感爆发一两周之后才可以做到。

所以,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的时候,与习惯性滞后的官方数据相比,谷歌成为了一个更有效、更及时的指示标。

公共卫生机构的官员获得了非常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惊人的是,谷歌公司的方法甚至不需要分发口腔试纸和联系医生——它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的。

这是当今社会所独有的一种新型能力:

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

基于这样的技术理念和数据储备,下一次流感来袭的时候,世界将会拥有一种更好的预测工具,以预防流感的传播。

除了在公共卫生领域,大数据引起社会生活巨大变革的例子数不胜数,大数据(bigdata)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被提及。

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

因为不再追求精确度,不再追求因果关系,而是承认混杂性,探索相关关系,数据被巧妙地用来激发新产品和新型服务。

数据正成为巨大的经济资产,成为新世纪的矿产与石油,将带来全新的创业方向、商业模式和投资机会。

因此,发达国家纷纷开发利用大数据来夺取新一轮的竞争制高点。

正如《纽约时报》2012年2月的一篇专栏中所称,“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

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

(来源于求实理论网,有增删)

1.关于“大数据”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数据”,就是用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正成为如新世纪的矿产与石油一样巨大经济资产的海量数据。

B.“大数据”就其数据和技术而言,我们可以得出其基本特征:

数据资源庞大,精确度较高,信息混杂,处理速度快。

C.“大数据”赋予当今社会一种新型能力,即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服务或论断。

D.“大数据”就其价值而言,《纽约时报》曾称人们和各个领域的决策都属于海量数据和分析,而不是基于经验、直觉。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解析】A还应包括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和统计技术”,或者“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B“精确度较高”错,原文“不再追求精确度”。

D原文“将日益基于”,“将开始这种进程”。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①段指出谷歌公司成功预测了2009年H1N1流感的传播,并说明是大数据的支撑与帮助。

B.②③段紧承①段详细介绍了谷歌公司对庞大数据资源的采集过程、处理方法、处理能力和统计技术。

C.④段总结谷歌成功预测流感的巨大价值,同时指出这种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之上的方法前景无限。

D.⑤段阐述了大数据的溉概念、技术理念和巨大的经济价值,与前文呈分与总的关系。

⑥段卒章点题。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理解文意的能力,能力层级C。

【解析】没有“介绍采集过程”,“处理能力和统计技术”只是提及。

3.关于谷歌如何预测2009年H1N1型流感的传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谷歌把多年来保存的搜索记录和每天收到的30亿条以上的搜索指令作为数据资源。

B.通过人们在网上搜索的词条辨别出其是否感染了流感,并关注病理状况及其所用药物。

C.把最频繁检索的特定词条和前几年间季节性流感传播时的数据进行比较,并得出联系。

D.谷歌用数学模型之类的可视化手段呈现其相关性,从而判断流感的源头及传播范围。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析】找出这些词条“不是重点”,“……他们建立的系统并不依赖于这样的语义理解”。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烟霏楼记

叶适

  烟霏楼者,本西楼也。

太守仲并更名之。

余自湖口渡江,沿淮北上至王潼州,烧苇夜行,投宿民舍。

迟明,道上车夫与牙兵相詈击,慰谢之,然后肯去。

践小杨湖,一步数陷,所过空堤绝岸,败芦衰莽而已。

入灈港,乃见黄梅诸峰雄秀可喜。

而百余里之间,碎坡丛岫,靡迤连接,浅泉细石,经络田畔,则蕲之士无不辟而居者相望矣。

然而州无城堞,市无廛肆,屋无楼观,佳卉良木不殖,公私一切简陋。

四方之集徙者,以欺诞苟且为生,促具衣食则止。

其于绝埃烦,近清凉,理榛荒,致茂好,居高览远,以遂其生之乐,非惟不能,亦未之知也。

故郡之涵晖、见山与超然观之废址,不散则逼,景蔽而意昏,皆不足以处。

  烟霏者,直通判厅直西。

其下中洲隐士李之翰所居,稍有水竹花石之胜,四旁庐宅,以宽且远,不见甚陋。

鸥鹭之羽,鸡犬之声,飞走喧寂,各会其性。

林樊间错,晻霭西去,对灵虬、马下等山,拱揖宾伏,阴晴旦莫,天地之气迭为降升,登之者亦如在吴、越绮丽之乡,湖、湘清幽之滨,使吟者忘句而饮者忘酒也。

盖一州之观,无以过此。

  夫蕲,山泽之聚,淮之名城也,岂其天趣不足哉?

特地力有未尽尔。

以余之不肖,忝长吏于是,不能疏涤其陋以安利之,徒品择其美以自纵也,岂古人所谓富而教之者乎!

顾今之吏有不可以此责者,故记其说以遗通判事朱君俉,刻之楼上,使蕲之人能尽其性之德以为材,尽其地之力以为利,生殖遂长而英发,器用坚实而久成,亦欲其知自兹游者始也。

  绍熙三年正月四日。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飞走喧寂,各会其性会:

符合,顺应

B.促具衣食则止促:

仓促,急遽

C.以遂其生之乐遂:

遂顺,满足

D.忝长吏于是忝:

谦词,愧,有愧于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B。

【解析】促:

勉强。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非惟不能,亦未之知也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B.尽其地之力以为利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其于绝埃烦故燕王欲结于君

D.入灈港,乃见黄梅诸峰雄秀可喜臣乃敢上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能力层级B。

【解析】A代词,这些/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连词,表目的/连词,表修饰;C介词,对、对于/介词,和;D副词,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蕲州的简陋,直接从初来上任时沿途经历叙述起,情致宛然,既避免平铺直叙,又为下文要疏涤其陋作铺垫。

B.文章描写登临烟霏楼的所见所闻时,采用动静相间、虚实结合的手法,状物生动,写景工秀,读来赏心悦目。

C.文章从蕲州的简陋和烟霏楼的“小见其陋”的对比中,引发感慨,谴责了自己和同僚们没有清除简陋使民安居乐业。

D.文章提到的“古人所谓富而教之”即先使人民富有再进行礼乐教育的儒家政治思想,体现了作者济世救民的崇高抱负。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C。

【解析】“谴责了自己和同僚们”错。

一是自己感到惭愧,而非谴责;二是原文有“顾今之吏有不可以此责者”,说明没有谴责同僚之意。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迟明,道上车夫与牙兵相詈击,慰谢之,然后肯去。

(5分)

译文:

(2)夫蕲,山泽之聚,淮之名城也,岂其天趣不足哉?

特地力有未尽尔。

(5分)

译文:

【答案】

(1)黎明,路上车夫与官兵互相谩骂殴打,我安抚他们并道了歉,这样之后官兵才肯离开。

(2)蕲州,是山水聚集的地方,是淮河上的名城,难道是它的天然的情趣不够吗?

只不过是地力尚未能全部发挥罢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B。

【解析】翻译时尽量以直译为主,要关注重点词语、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强调字字落实,力求表达通顺。

第一句得分点是“迟明”“詈”“谢”“去”;第二句得分点是“判断句式”“天趣”“特”“尽”。

【举一反三】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

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

烟霏楼,本名西楼。

太守仲并给它改了名字。

我从湖口渡过长江,沿淮河北上到了潼州,点起芦苇(扎的火把)走夜路,投宿在老百姓的家里。

黎明,路上车夫与官兵互相谩骂殴打,我安抚他们并道了歉,这样之后官兵才肯离开。

走小杨湖时,走一步陷入泥中几次,经过的地方只有空旷的堤岸,(以及)衰败的芦花和草莽而已,进入濯港,才看见黄梅等几座山峰雄秀可喜。

然而在这百余里之间,零碎分布的山坡和丛集的山峦,绵延不断的连接着,清浅的山泉和细小的溪石,像经络那样贯穿在田边,这儿是蕲州的士人都到此开辟田地居住的地方,庐舍到处可见。

然而州城没有城墙,市场没有店铺,没有高楼台榭,佳卉良木不栽植,官家和黎民的住宅等一切都很简陋。

从四面八方迁徙聚集到这里来的人,依靠欺骗别人苟且谋生,他们只要勉强有衣食就行。

至于远离尘世的烦恼,接近清凉的世界,整理出荒草杂树,创造佳木清凉的好环境,居高望远,来满足人生的乐趣,他们不只是不能够做到,也不知道有这回事啊。

所以郡中的涵晖楼、见山亭与超然观的旧址,不是太分散就是太紧逼,风景遮蔽而看不清,都不值得游处观赏。

烟霏楼,正对着通判厅的西面。

它下面是中州隐士李之翰的住处,稍为具备流水、翠竹、花卉、泉石的美景,周围的庐舍宅院,既宽敞又深远,看山去并不是很简陋。

鸥鹭之类的飞鸟,鸡、犬之类的禽畜,或飞翔或奔走,是喧闹是寂静,各自都随顺着自然的习性。

篱笆错杂相间,夕阳西下时,对着灵虬,马下等山,好像打拱作揖匍匐在下那样。

天有阴晴、早晚,天地之气起起落落。

登楼远望,观者觉得自己犹如在吴、越绮丽之乡,湖、湘清幽之滨一样,景色使吟诗的人忘记了词句而饮酒的人忘了喝酒。

大概一州的景致,没有超过此地的了。

蕲州,是山水聚集的地方,是淮河上的名城,难道是它的天然的情趣不够吗?

只不过是地力尚未能全部发挥罢了。

像我这样无能之人,惭愧做了一州之长,不能清除涤荡它的简陋以使人民安居乐业,却只是品评选择此地美景来自己纵情取乐。

这难道符合所说的“富而教之”精神吗?

不过,现在的官吏,是不能这样去要求的,所以记下这些话送给通判事朱君俣,并刻在烟霏楼上,希望蕲州的人们能通过教化充分发扬他们本性中的美德而成为有用之材,充分发掘这里土地的潜力来谋利,牲畜顺利成长而健壮,器物坚固而耐用,也希望这些人知道是从这次游览的人开始做起的。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杜牧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①开。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②媒。

[注]①即春酒。

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

②战国时秦穆公之女,姿容绝代,善吹箫,非懂音律不嫁。

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公以妻之,数年,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去,传为爱情佳话。

8.诗歌一二联是如何描绘梅花风采的?

试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答案】运用拟人手法,首联将梅花比拟成了从瑶台仙境下凡的仙女,她袅袅婷婷、羞羞涩涩地在溪边对着水面端详着自己的倩影。

为梅花赋予了生命和灵气,把梅花写得美妙超凡。

颔联写梅花姑且让洁白无瑕的雪与自己相比,而敢于超越艳丽的春光决不随顺其后。

赞扬梅花妒雪欺春的孤芳高洁。

(答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也对)。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解析】“轻盈”“下”是运用拟人修辞,写雪与春则是侧面烘托。

回答时要结合诗句解说手法,并将梅花的风采交代清楚,最后还要点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9.咏物诗多为托物言志、抒怀,试分析诗歌所表现的诗人的性格特点。

(4分)

答:

【答案】一二联诗人借梅花的风采来表现自己的品行高洁和刚直耿介,不肯随时俯仰的性格。

三四联写了梅花为“佳客”助兴、愿有情人成为眷属的多情坦荡,这也是诗人自己多情坦荡的性格的写照。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解析】题干已经告诉考生“托物言志”的手法,考生只要明确“物”呈现的风采、品格,“志”就不难得出。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6分)

甲: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①,②。

③,④。

⑤,⑥。

(杜甫《望岳》)

乙:

①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②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③,雄飞雌从绕林间。

(李白《蜀道难》)

④,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索》)

⑤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⑥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甲:

①造化钟神秀②阴阳割昏晓③荡胸生层云④决眦入归鸟⑤会当凌绝顶⑥一览众山小

乙:

①渺沧海之一粟②术业有专攻③但见悲鸟号古木④沧海月明珠有泪⑤唯见江心秋月白⑥气吞万里如虎

【命题立意】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A。

【解析】默写不但考查考生记忆的准确性,也考查其书写的准确性。

因此要特别注意那些易错字,如“生”“眦”“凌”“沧”“唯”。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得壶记趣

陆文夫

有一天,我也记不清是春是夏了,总之是三十三年前的一个中午。

饭后,我照例到那些小古董店里去巡视,忽然在一家大门堂内的小摊上,见到一把鱼化龙紫砂茶壶。

龙壶是紫砂壶中常见的款式,民间很多,我少年时也在大户人家见过。

可这把龙壶十分别致,紫黑而有光泽,造型的线条浑厚有力,精致而不繁琐。

壶盖的捏手是祥云一朵,龙头可以伸缩,倒茶时龙嘴里便吐出舌头,有传统的民间乐趣。

我忍不住要买了,但仍需按约法三章行事。

一是偶尔为之,确实,那一段时间内除掉花两毛钱买了一朵木灵芝以外,其它什么也没有买过。

二是有实用价值,平日写作时,总有清茶一杯放在案头,写一气,喝一口,写得入神时往往忘记喝,人不走茶就凉了,如果有一把紫砂茶壶,保温的时间可以长点,冬天捧着茶壶喝,还可以暖暖手。

剩下的第三条便是价钱了,一问,果然不超过一元钱,我大概是花八毛钱买下来的。

卖壶的人可能也使用了多年,壶内布满了茶垢,我拿回家擦洗一番,泡一壶浓茶放在案头。

这把龙壶随着我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度过了很多寒冷的冬天,我没有把它当作古董,虽然我也估摸得出它的年龄要比我的祖父还大些。

我只是把这龙壶当作忠实的侍者,因为我想喝上几口茶时它总是十分热心的。

当我能写的时候,它总是满腹经纶,煞有介事地蹲在我的案头;当我不能写而下放劳动时,它便混身冰凉,蹲在一口玻璃柜内,成了我女儿的玩具,女儿常要对她的同学“献宝”,因为那龙头内可以伸出舌头。

文化大革命的初期要破四旧,我便让龙壶躲藏到堆破烂的角落里。

全家下放到农村去,我便把它用破棉袄包好,和一些小盆、红木小件等装在一个柳条筐内。

这柳条筐随着我来回大江南北,几度搬迁,足足有十二年没有开启,因为筐内都是些过苦日子用不着的东西,农民喝水都是用大碗,哪有用龙壶的?

直到我重新回到苏州,而且等到有了住房的时候,才把柳条筐打开,把我那少得可怜的小玩艺拿了出来。

红木盆架已经受潮散架了,龙壶却是完好无损,只是有股霉味。

我把它洗擦一番,重新注入茶水,冬用夏藏,一如既往。

近十年间,宜兴的紫砂工艺突然蓬勃发展,精品层出,高手林立,许多著名的画家、艺术家都卷了进去。

国内、香港、台湾兴起了一股紫砂热,数千元,数万元的名壶时有所闻,时有所见。

我因对紫砂有特殊爱好,也便跟着凑凑热闹,特地做了一只什景橱,把友人赠给和自己买来的紫砂壶放在上面,因为现在没有什么小古董店可逛了,休息时向什景架上看一眼,过过瘾头。

我买壶还是老规律,前两年不超过十块钱,取其造型而已。

收藏紫砂壶的行家见到我那什景架上的茶壶,都有点不屑一顾,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我说我有一把龙壶,可能是清代的,听者也不以为然,因为他们知道我没有什么收藏,连藏书也是寥寥无几。

1990年5月13日晚,不知道是刮的什么风,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的厂长史俊棠,制壶名家许秀棠等几位紫砂工艺家到我家来作客,我也曾到他们家里拜访过,相互之间熟悉,所以待他们坐定之后便把龙壶拿出来,请他们看看,这把壶到底出自何年何月何人之手,因为壶盖内有印记。

他们几位轮流看过之后大为惊异,这是清代制壶名家俞国良的作品。

许秀棠解释说,此壶叫作坞灰鱼化龙,烧制时壶内填满砻糠灰,放在烟道口烧制,成功率很低,保存得如此完整,实乃紫砂传器中之上品。

史俊棠将壶左看右看,爱不择手,拿出照相机来连连拍下几张照片。

客人们走了以后,我确实高兴了一阵,想不到花了八毛钱竟买下了一件传世珍品,穷书生也有好运气,可入聊斋志异。

高兴了一阵之后又有点犯愁了,我今后还用不用这把龙壶来饮茶呢,万一在沏茶、倒水、擦洗之际失手打碎这传世的珍品,岂不可惜!

忠实的侍者突然成了碰拿不得的千金贵体,这事儿倒也是十分尴尬的。

世间事总是有得有失,玩物虽然不一定丧志,可是你想玩它,它也要玩你;物是人的奴仆,人也是物的奴隶。

11.文章题为“得壶记趣”,文中具体记述了哪些意趣?

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

(6分)

答:

【答案】①壶的形制之趣,倒茶时会吐出舌头;②壶的实用之趣,需要时能提供热茶;③对壶的赏玩之趣,供自己把玩;④成为女儿的玩具,常对同学“献宝”;⑤买壶的意外之趣,八毛钱买了把名壶;⑥玩壶的情志之趣,赏玩有节制,不盲从跟风。

⑦奇特的经历之趣,历经文革而不毁。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文章围绕自己的紫砂壶,写了多重“趣”,既有“得壶”的经历之趣,也有“得壶”之后的种种意趣,考生只要分条概括列举出来即可。

12.文章第⑥段与得壶的意趣似乎并无关系,那么第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分)

答:

【答案】①内容上丰富了“我”的形象特点,在“紫砂潮”之下,也受到了影响,但并不盲目跟风;②结构上为后文龙壶果真是一把清代名壶做了铺垫,与后文的意外之喜形成抑扬之势。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构思特点。

【解析】回答“作用题”,应从内容上与结构上两方面回答。

结构上如果是承上启下,要写明怎么承上如何启下的。

1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我只是把这龙壶当作忠实的侍者,因为我想喝上几口茶时它总是十分热心的。

答:

(2)忠实的侍者突然成了碰拿不得的千金贵体,这事儿倒也是十分尴尬的。

答:

【答案】①拟人。

写壶“十分热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壶的实用价值,也表达了“我”对龙壶的喜爱之情。

(复合修辞,手法答比喻亦可)②比喻。

壶“成了千金贵体”,表达了得知壶的名贵之后让人无所适从的纠结心态。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表现手法。

【解析】要注意审题,此题不是要理解画线句的含义,而是赏析句子,其实就是看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因为不是语段,而是单个的句子,所以实际上就是分析修辞手法。

答题步骤:

手法+简要解说+效果。

14.文章最后一段说“物是人的奴仆,人也是物的奴隶”,作者会不会成为物的奴隶?

请从文中“我”的性情及文章内涵两个角度加以探讨。

(8分)

答:

【答案】示例:

(1)“我”不会成为物的奴隶。

从性情上说,①“我”有收藏的雅好,但有节制;②“我”不沉迷于收藏,买东西偏于实用;③“我”珍爱所得,不盲目跟风;“我”是一位清雅文人的形象,因而不会沦为物的奴隶。

从思想内涵上说,①文章表现了玩物不可丧志,要举止有节,清雅自持的一种思想;②最后一段更是对“玩物丧志”的一种警诫,所以“我”不会沦为物的奴隶。

(2)“我”会成为物的奴隶。

从性情上说,①“我”有玩物之好,见到喜欢的东西斟酌再三还是想买来;②“我”也不脱世俗,“紫砂潮”之下也把所藏摆出来欣赏,也想得知其价值;③“我”也难免纠结,得知龙壶是名品后高兴又犯愁;因此“我”在最后感到“十分尴尬”,本身就是沦为物的奴隶的表现。

从思想内涵上说,①文章表现了“玩物易丧志”,终会纠结于实用与价值之间的一种思想;②文章最后一段就是对自己现在所处的奴隶状态的一种慨叹,所以作者本质上已经沦为物的奴隶。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解析】完成此类题,要自圆其说、有理有据地分析。

要坚持文本与分析紧密结合的原则。

第Ⅱ卷(表达题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裨益/奴婢角色/独角戏坚贞不渝/瑕瑜互见

B.贮存/伫立纤细/纤维素甘之如饴/贻人口实

C.粘贴/碑帖着眼/软着陆瞋目而视/似嗔非嗔

D.剽悍/缥缈煞尾/煞风景晦朔春秋/追本溯源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解析】A.bìjué/jiǎoyú。

B.zhùxiānyí。

C.tiē/tièzhuóchēn。

D.piāoshāshuò/sù。

【举一反三】字音涉及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的读音。

作答字音题首先需要仔细审题,明确题意,是选相同还是不相同。

其次联想相关词语,因义定音,排除法与认定法相结合,逐项逐音分辨。

学习字音常用的方法主要是:

据义定音、联想记忆、记少不记多、记生不记熟。

1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蝉联黄莲挖墙脚鞭辟入里头晕目眩

B.陨首拇指壁上观搬师回朝摩肩接踵

C.伙食坐镇流水席开源节流唇枪舌剑

D.勘查潮汛势力眼仗义执言不卑不亢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

【解析】A黄连B班师回朝D势利眼。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3分)

A.《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多项举措将改变以往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僵化模式,为众多学生开启科学评价与选拔拔的大门,从而彻底解决当前有教无类的教育问题。

B.钓鱼岛列岛及其周围海域不仅在海洋划界中将起着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