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1118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公共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公共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公共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公共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docx

《公共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基础知识.docx

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国际经济

 1、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

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成员:

10个(截至2009年底),文莱(1984年)、柬埔寨(1999年)、印度尼西亚、老挝(1997年)、马来西亚、缅甸(1997年)、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1995年)。

观察员国:

巴布亚新几内亚。

候选成员国:

东帝汶。

首脑会议是东盟最高决策机构,由东盟各国轮流担任主席国,负责召集。

主席国外长担任东盟常务委员会主席,任期一年,负责主持常务委员会工作。

东盟“10+3”会议是指东盟10国领导人与中国、日本、韩国3国领导人举行的会议。

会议是东盟于1997年成立30周年时发起的。

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简称APEC)成立于1989年,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合作方式:

APEC采取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方式。

所作决定须经各成员一致同意。

会议最后文件不具法律约束力,但各成员在政治上和道义上有责任尽力予以实施。

21个成员国:

亚太经合组织开始有12个成员国,即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美国;九十年代又吸纳了9个成员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1991年加入,1997年7月1日起改名为中国香港)、中国台北、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智利、秘鲁、俄罗斯和越南。

3个观察员:

东盟秘书处、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和太平洋岛国论坛。

会议形式: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级官员会议和委员会、分委员会及专家工作组会议。

基本的工作方式是领导人推动、部长指示、高官执行和委员会操作。

秘书处负责经合组织的日常工作。

3、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EuropeanUnion),简称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其实质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具有世界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1999年1月1日起欧元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开始正式使用,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币。

欧共体创始国为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

 截止到2009年1月共有27个成员国: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4、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是1947年签署成立的,当时成员由23个国家组成,世界贸易组织(WTO)简称世贸组织,它是根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于1995年1月1日建立的,取代关贸总协定(GATT)。

它是对各成员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监督、管理和履行的正式国际经济组织,它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多边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就其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产生的影响与现有的职能和协调范围而言,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联合国”。

5、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

(1)非歧视原则。

(2)自由贸易原则。

(3)透明度原则。

(4)互惠原则。

(5)灵活性原则。

6、汇率的主要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

它是用一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我国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我国人民币汇率采取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对主要外币的汇率。

 

(2)间接标价法。

它是用一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价,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英国一向使用间接标价法。

7、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1)人民币升值的利:

①人民币升值使中国消费者能够买到价格便宜的进口商品;

②人民币升值使企业进口商品可节省一笔费用;

③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

(2)人民币升值的弊:

①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商品价格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出口贸易更加困难,加大国内就业压力;

②人民币升值使外商在中国市场的实际购买力受到损失,影响外来投资;

③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外汇储备贬值。

公共基础知识——宏观经济

1、国民经济核算指标

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度量,有两个基本指标:

一个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属于生产概念;另一个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属于收入概念。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国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民经济核算中最核心的一个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简称为GDP)。

(2)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人口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3)国民收入(NI)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全部收入的总和,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

(4)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及其他税负后的余额,加上政府和社会对个人的救济补助(转移支付)。

2、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总需求=总供给

即: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消费+储蓄+政府收入+进口

进一步可以改为:

(储蓄-投资)=(出口-进口)+(政府支出-政府收入)

 即:

储蓄投资差额=进出口差额+政府收支差额

3、财政收支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

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分配关系。

这是财政的本质。

(1)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它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作为财政分配的另一个方面,它是指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的整个过程。

财政支出具体表现为财政资金的安排、供应和监督使用的过程,它反映了财政资金的去向和用途。

政府财政支出包括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支出是政府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4、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支平衡指的是财政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

财政收支对比有三种情况:

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赤字;三是收支相等。

由于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及年终的决算中,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结余。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5、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1)定义:

当社会总支出水平过低,人们的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进入衰退,失业率提高时,按照凯恩斯的理论,需要增加社会的总支出。

这种政府主动增加总需求的政策即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2)适用时期:

经济衰退时。

(3)具体做法:

增加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增加政府补贴;降低税率,减少税收。

6、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1)定义:

当社会需求过度,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主动减少总支出,即减少总需求的政策。

(2)具体做法:

直接减少政府开支,减少补贴和转移支付;提高税率,增加税收以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消费需求。

7、利率的种类

(1)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指对整个利率体系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利率,也叫中心利率。

中央银行能够通过变动再贴现率,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借贷水平,从而影响借贷规模和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

(2)市场利率。

市场利率是指在市场供求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率。

金融市场按期限可分为资本市场(1年以上)和货币市场(1年以下),资本市场形成长期利率,货币市场形成短期利率,长期利率通常高于短期利率。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以货币形式计算的利率,它包含了物价变动和货币价值变动的影响。

实际利率就是扣除物价变动和货币价值变动影响后的利率。

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利率将随物价水平的变动反方向变动。

(4)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在借贷期内不做调整的利率,称为固定利率。

在借贷期内可按照市场供求进行调整的利率,称为浮动利率。

(5)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一般利率是普遍使用的利率,优惠利率是一般利率以外有优惠条件的利率。

 8、货币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按中央银行的规定,必须向中央银行交存的存款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

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量。

(2)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贴现或开具合格票据办理贴现时所采用的利率。

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影响商业银行介入资金的成本,调节货币供给量。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业务活动。

目前,各国中央银行从事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

上述三种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公开市场业务比较灵活易行,是中央银行富有弹性的微调。

而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的调整效果比较猛烈,容易导致经济振荡。

因此,公开市场业务是许多国家中央银行积极推崇和经常使用的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9、紧缩性货币政策

(1)出售政府债券,这是公开市场业务的一种方法,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各种政府债券,就可以缩减货币供应和货币供应潜在的膨胀,这是最重要且经常被利用的一种抑制政策工具。

(2)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息率,这势必带来信贷紧缩和利率上升,有利于控制信贷的膨胀。

(3)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以减少商业银行放款,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

(4)直接提高利率,紧缩信贷。

利率的提高会增加使用信贷资金的成本,减少借贷,同时利率提高,还可以吸收储蓄存款,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公共基础知识——微观经济

1、企业

在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中,企业是市场存在与发展的最基本的主体,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微观基础,是生产力的载体,是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企业是生产者、交易者和初次分配者。

它们集中并有效组合各种要素进行生产,然后向社会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各种产品,以追求最大利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

任何所有制性质的企业都有一定的组织形式。

企业的组织形式有公司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特点,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为核心,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主要形态,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

3、现代企业制度的类型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其主要形式有两种:

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1)有限责任公司

所谓有限责任公司是指不通过发行股票,而由为数不多的股东共同组成的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特征有:

①有限公司的资本不划分为等额股份,不对外发行股票,股东出资额由股东协商确定;股东出让股份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要取得其他股东同意,并优先转让给原股东。

②股东以出资额为限负有限责任。

③股东人数受限制。

四是设立和解散程序较简单,不必发布公告,管理机构也较简单、灵活,公司的账目及资产负债情况无需向公众公开。

(2)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又称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企业。

股份公司的主要特征有:

①公司股东的身份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②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资本是由若干等份的股份组成。

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其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并可以自由转让,但不能退股,以保持公司资本的稳定。

 

③股份有限公司的账目必须公开。

四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不论大小,只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

4、供求法则的具体表现

(1)供给不变,需求变动的情况。

需求变动将会导致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按同方向变动。

表现为:

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和交易量都提高;需求减少,均衡价格和交易量都会下降。

(2)需求不变,供给变动的情况。

供给变动将会导致均衡价格按相反方向变动,均衡交易量按相同方向变动。

表现为:

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交易量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涨,交易量减少。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的情况。

如需求减少(增加),供给增加(减少),则均衡价格下跌(上涨)。

如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或减少,则均衡价格的变动要视供求双方增减程度的大小而定。

5、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即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指市场经济机体内的价格、供求、竞争、风险等机制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的联系和运动过程。

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与竞争机制,它们是市场运行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机制。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来实现的。

这些作用表现在:

(1)市场机制是供给与需求、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平衡的自动调节器。

(2)市场机制是资源有效配置的推动器。

(3)市场机制是商品生产者经济利益的协调器。

6、个人收入分配

(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公共基础知识——商品与货币

1、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因素,商品是这两个因素的矛盾统一体。

统一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

对立的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相互排斥的,表现在商品的生产者和购买者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这种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

交换价值:

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交换的数量比例,由凝结在不同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决定,这个劳动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具有二因素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关系:

二者是矛盾统一体。

统一是指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付出了抽象劳动,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矛盾是指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

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构成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最后转化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这一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的本质和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这样自发地、缓慢地产生出来的。

3、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

因此,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5)世界货币:

只有黄金、白银等有价值的货币商品,才能充当世界货币。

5、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指一定时间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的规律。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6、纸币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7、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表现

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

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

纸币发行过多;社会需求旺盛;成本上升等

纸币发行过少;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

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掉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对策

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8、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9、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形成买方市场。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卖方市场。

10、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同样生产条件下生产同类商品的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1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1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商品的价值;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商品的价值相符。

公共基础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经营自主性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

(2)平等关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

(3)竞争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4)开放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本性。

(5)健全的法制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2、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1)利益刺激功能。

(2)自动导向功能。

(3)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4)调节供求功能。

(5)优胜劣汰功能。

(6)自动调节收入分配功能。

(7)传递信息功能。

3、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现实中存在着不完全竞争,市场存在非竞争性

(2)市场无法提供公共物品。

(3)市场无法克服外部不经济。

(4)现实社会中存在着信息和理性的不完备性。

(5)市场难以克服失业、通货膨胀和市场失衡。

(6)市场无法克服收入分配的非公平性。

4、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增加就业。

5、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

(1)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具有自觉性、诱导性、间接性、灵活性,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通常的做法是,政府运用工资、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杠杆,实行劳动政策、物价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贸政策,达到劳动平衡、产品平衡、货币平衡、财政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以及国内外总供求平衡。

(2)法律手段。

国家根据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市场经济运行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市场交易和政府行为,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法律手段具有超前性、普遍性、稳定性、强制性,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经过几百年的积累,都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使一切经济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行政手段。

政府根据宏观调控目标,运用行政权力直接控制社会经济活动。

行政手段具有指令性、垂直性、无偿性、时间性,也是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

特别是遭遇重大灾害、经济危机、军事战争等紧急状态时,行政手段能够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迅速动员社会一切力量渡过难关。

由于行政手段或多或少妨碍市场的基本功能,应当尽可能减少,只在必要时采用,但不能完全没有。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辅助性手段的作用,把“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3)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国家宏观调控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国家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但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更加强有力。

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方针:

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公共基础知识之历史常识

(一)

1、古代著名的改革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2)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3)公元8年王莽改制;

(4)公元485年北魏孝文帝改革; 

(5)后周周世宗改革;

(6)北宋王安石变法;  

(7)明朝张居正改革。

2、近代改革

近代历史上有三次新政,即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洋务运动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天津条约》把侵略势力由沿海延伸到内地。

戊戌变法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清末新政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历代农业经济政策

(1)春秋: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

(2)秦国:

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3)西汉: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生产,归还逃亡者田宅;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田租。

 

(4)东汉: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

 

(5)三国:

蜀国诸葛亮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曹魏重视保护农桑。

 

(6)南北朝:

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7)唐朝:

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

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

 

(8)北宋:

形成租佃制。

(9)明朝:

明初奖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