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分析与危机干预策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0978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分析与危机干预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分析与危机干预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分析与危机干预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分析与危机干预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分析与危机干预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分析与危机干预策略.docx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分析与危机干预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分析与危机干预策略.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分析与危机干预策略.docx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分析与危机干预策略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分析与危机干预策略

心理学专业学生++

指导教师++

摘要: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当代大学生大都属于“80后”“90后”,更是具有鲜明的特点,其内心世界也相对较为复杂,其在心理境界、需求、思想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具有有别于以往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特征和个体心理特点。

一些心理脆弱的大学生容易陷入心理危机,导致过激行为。

而自杀作为一种极端严重的心理危机,不仅危及到当事人的健康和生命,而且会对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对大学生自杀进行干预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自杀诱导因素和行为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就目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中有待于提高的方面进行总结,从而探索出自杀危机干预的新策略和途径,提出对自杀危机干预的几点对策,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大学生;自杀;干预策略

AnalysisofCollegeStudentsSuicide

PhenomenonandCrisisInterventionStrategies

StudentmajoringinPsychology++

Tutor++

Abstract:

Collegestudentsareaspecialgroup,andmoderncollegestudentsmainlybelongstothe80sgenerationorthe90sgenerationshowingmoredistinctcharacteristicsandtheirinternalworldsarerelativelycomplicatedandtheyhavedifferentsocial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personalpsychologicalfeaturescomparedwithpreviousonesinpsychologicalstates,needs,thoughtsandvaluesandsoon.Somecollegestudentswhoareweakinmindmayeasilyfallintopsychologicalcrisisandleadtoaggressivebehavior.Asakindofextremelyseriouspsychologicalcrisis,suicidenotonlyendangerstheirhealthandlife,butalsoinfluencedtheirfamily,college,andeventhesocietygreatly.Therefore,itisveryimportanttomakeinterventioninsuicidebehaviorofcollegestudents.Throughanalysisofsuicideinductionfactorsandprocessofsuicidebehaviorofcollegestudents,thispapertrytoexplorethenewstrategiesandpathsfromtheseperspectivesofInterventionStrategyofUniversityStudents'PsychologicalCrisiswhichremainstoimprove.Itproposessomecountermeasurestointerventionofsuicidecrisiswhichleadcollegestudentsgrowhealthily.

Keywords:

collegestudent;suicide;interventionstrategy

引言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本该充满欢乐和激情。

但近年来,不少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自杀犹如恶性传染病在高校流行。

2004年,北京市自杀死亡的大学生为19人;2005上半年,北京市高校自杀100万名在校大学生中,有14名自杀身亡;2006年安徽省高校大学生自杀死亡9人;仅2007年5月,北京高校10天之内就相继有4名大学生自杀身亡。

综合一些省市的统计资料,我国大学生自杀率已超过十万分之二,接近十万分之三,且有逐年攀升之势。

[1]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生理渐趋成熟但心理还尚未定性的特殊阶段,属于自杀的高发人群,因此对大学生自杀行为进行及时干预刻不容缓。

大学生自杀有着复杂的原因,既有个体生物性因素,如身体疾病、生理缺陷等,也有个性方面的因素,如个体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

而造成大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更多的是负性生活事件,如学业失败、恋爱受挫、考研失败、就业受挫、重大丧失、环境适应不良等,还有家庭及社会关系方面,如经济困难、家庭关系复杂等,也有社会期许的压力、大学生活的种种冲突等,这些都会成为个体自杀的危险因素。

探讨自杀心理的形成机制,制定危机干预措施是当前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自杀概述

(一)自杀的一般理论

1.自杀的概念

对自杀的研究已成为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一般来说,自杀是个体蓄意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最早研究自杀行为的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Durkheim,1858-1917),他率先提出了关于自杀的概念:

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行动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死亡称为自杀。

Kaplan等认为,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害导致的死亡”。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Durkheim(1897)认为,自杀是“由死者本身完成的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所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

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自杀是有意识、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2.自杀的分类

自杀行为的分类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按自杀的结果分类,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在1974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将自杀分为三类:

[2]

(1)自杀意念(suicideidea)指已有明显的自杀企图,但未采取任何实际行动的自杀行为。

当事人的行为有很强的冲动性和逆转性,可以通过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恰当开导,使其放弃自杀念头。

(2)自杀未遂(attemptedsuicide)也叫自杀企图。

指已采取伤害自己的行动,但未导致死亡,当事人面临自杀时充满矛盾斗争,最后因某种原因使自杀活动成为了一种仅让他人看得见的企图,而未能自杀成功。

(3)自杀死亡(committedsuicide)既有自杀的欲望和企图,也已自杀成功。

自杀死亡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死的欲望战胜生的欲望,自杀者会毫不犹豫的去自杀;另一种是生死欲望激烈冲突,完全出于冲动去自杀,并不想真的自杀,只是想吓唬一下他人,但由于自杀的方式和现场的条件等原因,自杀致死。

假如有人在场,这类自杀完全可以避免。

(二)大学生自杀的行为特点

有自杀行为的大学生一般在自杀动机、心理过程两个方面具有明显特点,表现如下:

1.自杀动机

(1)自杀动机的不确定性

并不是每一个有自杀行为的大学生都存在着明确的动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在一时冲动的情况下或病理状态下的突然行为。

例如遭受到突发事件后,萌生自杀意念选择轻生,这种动机不明确的自杀不好防范,具有不确定性。

(2)自杀动机的多样性

诱发大学生自杀的动机并非单一的,而是多方面因素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上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如,有些大学生因为学业、情感等多方面的原因,产生心理困扰,长期无法摆脱,不良情绪就会聚集在一起,最后导致自杀行为。

(3)自杀动机的真伪并存性

在大学生存在自杀意念的人群中,有些是为了摆脱困境真的想一死了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不是真的想结束生命,只是为了以此得到亲朋好友的关注和关心,让自我得到一种满足感。

因此,自杀动机具有真伪性。

2.自杀心理过程

(1)自杀心理过程的突发性

大学生自杀行为一般是由突发的偶然事件所引发。

自杀意念会在一定的应激状态下迅速产生,并可能在冲动或病态情绪的支配下迅速升级为自杀行为,从自杀动机的形成到自杀行为的实施,整个自杀心理形成和发展过程较短,行为往往较为冲动,具有突发性和冲动性。

[3]如亲人的突然去世等。

(2)自杀心理过程的预谋性

部分大学生自杀心理过程存在一定的预谋性,他们从自杀动机的形成,到下决心自杀,以及思考自杀的方式和选择自杀的地点、时间等,都是在精心设计和预想中有计划地进行的,因此存在很强的预谋性。

(3)自杀心理过程的矛盾性

大多数企图自杀的大学生从面临心理危机到决定自杀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心矛盾冲突,他们会顾及自己的行为可能给亲朋好友带来的痛苦,在是否自杀这一问题上徘徊不定,因此会产生犹豫和矛盾心理。

二、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分析

(一)诱发自杀的心理原因

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既有教育的问题,也有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包括大学生的个性特征。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心理支持缺失

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

人类有生理的、安全的、心理的、社会的、精神的五个方面的需求。

这些需求都是相互联系的,低层次需求的不满足会限制高层次的需求,高层次需求的不满足又可影响低层次需求的满足。

生活在相对单纯的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们,大多数都是离开家乡异地求学,当在日常生活中面临各种棘手的问题,很多时候并不能独自解决,而是需要求助于父母、师长、朋友、同学等,如果没有这些社会的支持,又不能调整自我期望值去迎合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就会使人丧失生存的动力,从而产生无用感。

2.应付机制失全

心理应付机制是为了摆脱精神紧张状态的心理适应机制,它通过调整自身的价值系统改变自己对挫折的认知和情绪反应,从而减少精神痛苦,求得内心平衡。

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各方面的生存压力,往往会寻找释放压力的方法,逐渐形成应对机制。

倘若没有合适的应对机制,便会使这种压力一直存留在内心,久而久之形成心理危机。

3.自我认知偏差

大学时期是自我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生活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及个人未来的发展。

对某一事件的认知和主观感受,在个体决定如何应对事件以及应对的程度上起着重要作用。

个体认知的偏差限制了解决事件的能力。

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知觉、人际关系的认识。

倘若认知因情绪影响而变得歪曲,则表现为“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二者交替,进而出现心理危机与自杀倾向。

[4]

4.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紧张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一些性格较为内向、孤僻、自我中心者,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尤其是大学时代,属于心理危机多发期。

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呵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彷徨无助,最后变得越来越孤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5.情感挫折

恋爱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当大学生受到情感挫折时,失恋带来的痛苦会被他们的主观性感受加倍放大,而且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也使他们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心中的愤怒、伤心以及挫折感等情绪,就会纠结而成一股骇人的攻击力量。

当大学生无法很好的进行调适时,慢慢的就会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感情过分专一、心理较为脆弱的大学生,一旦感到难以忍受这种精神上的打击时,就会引起轻生的念头。

6.心理疾病及其他

很多大学生受抑郁症、神经症等心理疾病的困扰,长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就会产生轻生念头。

有研究表明,50%一90%的自杀死亡者可以诊断为精神疾病,自杀未遂者患有精神障碍的比例为50%。

有精神疾病者自杀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的10~30倍,尤以抑郁症居多。

[5]另外,大学生的学业压力、亲人离去、就业压力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大学生自杀心理形成过程

有的学者认为,自杀的心理过程为:

挫折感-虚无感-对现实泛化性曲解与反感-对人、社会的报复心理-绝望-自杀强迫意念-自杀。

实际上,只有理性型自杀有明确的心理发展过程,而情绪型自杀几乎没有可以遵循的规律。

日本学者冈利贞认为,自杀一般经历以下阶段:

产生自杀意念-下决心自杀-行为发生变化-思考自杀方式-选择自杀地点与时间-采取自杀行为。

[6]

一般情况下,自杀的心理过程为:

自杀萌生-自杀彷徨-自杀决定-自杀实施。

1.自杀萌生

一般而言,自杀萌生是自杀者因各种原因产生自杀念头。

当面临重大挫折时,导致自身出现消极悲观的情绪,自认为活着没有意思,无助感、无力控制感、绝望感一并出现,试图用自杀达到最后的“自我保护”。

有些人自杀意念只是闪念之间,而有些人自杀意念一旦产生就难以消除,特别是理智型自杀人群,自杀意念形成后是相当顽固的,很容易导致自杀行为的产生。

2.自杀彷徨

萌发自杀念头以后,常常会有一段时间犹豫不定。

此刻,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在生与死的抉择中,进行着无数次的权衡和选择。

包括考虑自杀方式、自杀后果、自杀时的感觉、未遂造成残废的可能、自杀后亲人的感受等。

3.自杀决定

自杀者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做出自杀决定,心态也随之平静了许多,认为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出路。

这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常举动,如忽然话多了起来,与同学非常亲密,自我表露增多,诸如跟朋友说一些自我检讨的话语,像“以前做的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原谅”等处理后事的行为。

与此同时,也在积极做着自杀前的准备,如写遗书、交代后事等。

4.自杀实施

自杀者经过足够的心理准备后,内心充满了接受死亡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坚决果断的采取出乎意料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自杀阶段也可以看成是自杀者试图解决各种内在与外界的冲突,努力寻找适应目前不堪承受的生活状况的新方法。

自杀的想法最初只是一闪而过,然后经过反复的斗争后,最终自杀成了唯一的念头。

三、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危机干预

(一)组建“预防—危机干预—危机后干预”的干预体系

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

它能帮助个体重新认知所经历的危机事件,使个体学会情绪管理和行为应对。

[7]在高校建立“预防—危机干预—危机后干预”的危机干预应对模式,是危机干预顺利开展的有效策略。

1.自杀的预防

(1)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高认知能力和水平

心理危机的本质是认知问题,因此预防心理危机应从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抓起。

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制约着人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因此高校应当加大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认知观念和正确的人生理想。

尤其是要使大学生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正确的认识他人、正确的认识社会,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避免个体和环境、理想和现实的剧烈冲突。

(2)开展挫折教育

人的耐挫折能力与心理危机的发生率成反比。

由于应试教育的盛行和独生子女的增多,目前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越来越差,这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人成就一番事业的过程,往往就是战胜挫折的过程。

开展挫折教育有利于磨炼大学生的个性和意志,有利于增强他们应对不良情绪的能力和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

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挫折教育和挫折心理训练等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耐挫折能力。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的心理素质差、心理健康水平低和持续性的压力所致。

在大学生中开展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心理保健的有关知识,锻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和完善心理咨询工作,可使大学生及时的向专业人员诉说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得到有效的帮助,也可以使心理咨询人员及时发现有严重心理异常的学生从而主动提供帮助,有效的防范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危机事件。

2.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的最佳时间是事件发生24小时之后72小时之前。

[8]在这段时间中,当事人需要得到情绪上的释放,因此,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需要给当事人尽可能多的时间去吐露危机事件对其造成的身心影响,使当事人压抑内心的负面情绪得到更好的释放。

早期干预阶段,为使当事人恐慌的情绪得到舒缓,心理咨询师可采用绘画投射的方式使当事人体验痛苦、释放压力,通过对当事人绘画的分析,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诊断。

也可采用空椅技术让当事人更彻底的宣泄负性情绪。

为使当事人对自己的情绪体验能够更准确的表达,心理咨询师可采用社会测量的方法帮助当事人评估自己的焦虑等级。

而亲朋好友对其的关怀在早期干预中可以贯穿始终使用,通过朋辈互助,让当事人得到情感支持,也让当事人领悟到危机事件之后出现的痛苦、惊慌、焦虑、自责、自罪等负性情绪是普遍和常有的,从而降低当事人的恐惧程度,帮助当事人在体验负性情绪之后学会用平常心接纳自己的诸多情绪。

当事人情绪基本稳定后,为了帮助当事人学会情绪管理,心理咨询师可采用关系治疗技术和合理情绪疗法引导当事人重塑积极的心态,矫正消极的情绪体验,使当事人最终学会自我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

3.危机后干预

现在的高校里更关注的是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干预,而往往忽略了学生自杀后,对整个校园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的预防以及对自杀未遂者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与关注。

一旦大学中出现学生自杀情况,学校不能仅以考虑维护学校安定以及减少干扰为由,隐瞒自杀事实,而要全面努力寻找原因。

危机后干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自杀的再度发生。

许多自杀者被抢救脱险后,由于其心理的复杂性,使得他们对周围的环境以及周围人的态度过分敏感,因此我们对待自杀未遂者要和善,不能存有歧视,更不能对其自杀行为和价值观念进行道德评判,以免引起他们心理的抗拒和敌对情绪。

同时,要启动社会、学校和家庭心理支持系统,通过亲属、朋友和师生的帮助,使其产生对社会、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留恋,增强生存的信心。

还要对其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使其打消自杀的念头,给予活下来的信心,帮助其走出自杀心理困境,防止再次出现自杀危机。

自杀事件也会对自杀身亡者的亲友、同学等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危机后干预,防止其产生模仿性的自杀行为以及对可能产生的心理创伤进行心理修复也是十分必要的。

[9]自杀事件会对师生产生冲击,辅导员等直接接触学生的人员应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呼救信号”,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沟通要求,帮助他们消除恐慌和焦虑感,并且让学生在安全的情境下把悲伤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教育学生如何寻求心理支持。

一般在事件发生后的1-7天(最佳为72小时内)进行及时的团体辅导和必要的个别辅导也是很有必要的。

团体辅导的时间一般为一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对象是有关同学与教师。

(二)学校、社会、家庭及个体层面的干预模式

1.学校层面的干预

(1)要对大学生开展生命观教育

在大学生中开展关于生命和死亡教育,生命教育是指通过教育与引导帮助个体积极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与死亡,热爱生命,认识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

当代大学生,考虑更多的是“何以为生”,而对“为何而生”思考较少。

生命教育应着力珍视生命本身的存在价值。

(2)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

成长与发展是大学生的重要人生课题,心理健康是保证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前提。

因此,要对大学生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在自我意识、人格发展、情感与情绪健康、压力及其应对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与辅导,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建立自杀高危大学生的心理档案

心理健康档案主要包括本人情况评估,家庭成员情况评估,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导致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心理辅导记录等方面。

[10]通过心理测试进行初步筛选,建立自杀高危大学生心理档案,并进行追踪研究,并对自杀高危人群进行自杀危险性的评估。

(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可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陶冶思想情操,和谐人际关系,对促进心理健康大有好处。

高校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活泼好动、乐于展示自我的天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更好的释放潜能,培养多种兴趣,充实生活,陶冶情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适时地减轻和缓解学习、生活等各种压力。

2.社会层面的干预

(1)做好预防自杀的宣传教育工作

要面向公众长期开展有关自杀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自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提醒公众要爱惜生命,尊重生命。

生命只有一次,每一条生命的丧失背后聚集着亲人悔恨的泪水,自杀不仅带给家庭极大的不幸和及其沉重的精神负担,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安定因素。

与此同时,对自杀未遂的人导致的各种后遗症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良后果,对这种事件,社会可进行必要的适度报道,提醒公众不要随意选择自杀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

每年的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国家要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各高校要利用这天举办一些主题教育活动,如生命的价值、善待生命等。

(2)加强对媒体的正确引导

自杀具有传染性,特别是过度渲染自杀的电视节目会给人产生心理暗示,导致青少年出现模仿,诱发潜在的自杀行为。

因此,媒体应当采取谨慎的态度,尽量避免过于详尽的自杀过程、细节及方法的描述。

要大力宣传自杀对社会、家庭及个人的危害,告诫自杀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以减少自杀报道的负面效应。

(3)澄清关于自杀的非理性观念

关于自杀,公众还没有建立明确的理性观念,因此,澄清关于自杀的非理性观念,对于全面了解自杀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常常认为自杀是没有前兆的,实际上,许多研究揭示了自杀的人往往会有很多线索和征兆表达他的自杀企图。

事实表明,十个自杀的人中,有八个曾经表示过有自杀的意愿。

[11]

3.家庭层面的干预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家庭一直是个体成长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个体身心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大学生虽然离开了父母独立生活,但家庭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情感走向、人际交往等方面仍存在影响。

父母对子女的关注点始终聚焦在学业上,而对其出现的心理不适察觉不够敏感。

(1)加强与子女的心理交流

家长应随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变化,与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要经常与子女交流,帮助子女了解自己,了解压力与烦恼的来源。

特别是当子女面临挫折和失败时,父母要成为他们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构自己的信心。

当子女面临心理危机时,父母要积极主动而无条件的关注并提供社会支持,鼓励子女独立自主的面对生活,面对压力,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给予他们信心,寻找解决心理困扰的方法,及时的让子女走出困境。

(2)及时发现子女的求助信号并及时处理

当子女出现心理困扰时,常常会直接或间接的向周围人发出求救信号,如:

“我真的不想活了”、“我太无用了”、“活着真累,真没意思”、“我感觉生不如死啊”等。

此时,家长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与警觉,及时与子女沟通交流,了解子女的真实想法,帮助子女度过心理危机期并降低其自我惩罚的倾向,鼓励子女积极面对生活。

与此同时,家长也不能过于焦虑和警戒,这样往往会给子女带来更多的自责和内疚。

家长要沉着应对,不能过于焦急,更不能责备、批评子女,否则会导致事态激化从而促进子女自杀行为的出现。

(3)有家族自杀史要重点关注

对于具有家庭自杀遗传史与抑郁病史的家庭,要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与负性生活事件。

行为遗传学研究表明,家族自杀史的存在极大地增加了其后代自杀的可能性,特别是父母一方有自杀行为或倾向的,其子女往往比正常人呈现更多的自杀倾向与行为。

因此,若发现有异常行为,一定要及时求助专业机构。

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配合医生工作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降低大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