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防治说课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0371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禽病防治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禽病防治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禽病防治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禽病防治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禽病防治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禽病防治说课稿.docx

《禽病防治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禽病防治说课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禽病防治说课稿.docx

禽病防治说课稿

《禽病防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

大家好!

该课程是我系一门在建校级精品课。

说课内容包括课程的整体设计和教学单元设计两大部分。

首先介绍第一部分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一)课程性质

《禽病防治》课程是牧医系兽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

是基于禽病诊断和防治生产实践过程,以“一个目标,两条途径,三个阶段”为主要教学模式的实践性、应用性课程。

该课程是我系于2002年开始对兽医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中重组的新课程。

含有原来课程体系中的《动物传染病》《动物寄生虫病》《动物营养与代谢病》等课程内容。

本课程共80学时,设立了七个学习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熟悉禽病诊断的思路和方法,掌握一些常见禽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能够根据诊断结果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为毕业后从事家禽疫情监测、疫病预防、动物检疫、饲养管理及技术服务奠定基础。

同时也为《执业兽医师》、《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鉴定提供有力支撑。

本门课程是以《家畜解剖》、《动物生理》、《动物病理》、《动物药理》、《动物微生物》、《兽医实验室诊断》等课程为基础,同时也为学生的毕业生产实践做了铺垫。

(二)课程定位、目标

1.学院办学定位

学院以“依托承德、立足河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培养旅游及现代农业与现代管理等领域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办学目标。

彰显“融入市场,重视实践,产学结合,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办学特色。

2.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学院办学定位,我们确立了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面向畜牧业现代化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掌握家畜家禽等兽医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家畜家禽等动物疾病防治及基本的饲养管理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根据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禽病防治》课程特点,将本课程定位为专业核心课。

3、课程目标

紧跟现代家禽业发展形势,以就业为导向,强化职业能力为目标,整合、序化禽病防治相关教学内容;构建基于禽病防治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采用“一个目标,两条途径,三个阶段”教学模式;“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在充分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禽病防治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敬业精神。

培养具有兽医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基本知识,从事现代化禽业生产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及相关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1)专业能力目标

①具备根据当地不同品种、不同日龄、不同季节、不同环境等相关禽病的流行情况,准确分析家禽发病原因的能力

②识别常见禽病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能力

③具备对常见禽病进行临床诊断的能力

④具备针对不同禽病的诊断结果提出合理化治疗方案的能力

⑤具备根据不同养禽场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禽病预防方案的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①具有较熟练的运用科学方法和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具备搜集资料,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③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

④具备对突发事件进行紧急处理的能力

⑤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①具备较强的语方表达、兽医职业沟通和协调能力

②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③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严谨务实

④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禽病防治》课程的整体设计是结合兽医专业“双课堂、双身份,三层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密切结合全国执业兽医师的相关技能知识要求,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结合禽病防治的实际工作过程,重新组合、序化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采用“一个目标,两条途径,三个阶段”的教学模式,实行课外轮岗式实践教学。

1、“教师为不教而教,学生为应用而学”

《禽病防治》课程作为临床应用课程,其特点在于学生学会把前导课程中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运用到禽病的诊断与防治中。

“教师为不教而教”是指教师课堂上教多少种疾病并不重要(讲的疾病种类再多临床也会遇到新的禽病或课堂上没有讲过的病例),而重要的是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学生为应用而学”则是指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生学多少不是标准,用多少才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准。

学会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建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理念

根据禽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每年都会有新的疾病出现,而且新的疾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作为实际工作需要,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中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但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达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重视学生多元化发展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个人优势和潜能,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根据个人的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使学生能够在今后工作中发挥个人最大优势,成为兽医行业中的高技能型人才。

4、遵循“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

根据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全国执业兽医师的技能知识考试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兽医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及禽病防治相关就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分析及任务分解,以应用为原则,基于实际工作过程,重新组合、序化教学内容,将学习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与提高综合素质有机的结合。

5、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目前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适应某一专业岗位的“职业人”,更需要的是能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

这就要求在校期间不仅仅要使学生获得实用的专业技能,更要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一定的沟通和交际能力,为将来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校企合作,由专业教师及企业行业专业共同组成禽病防治课程开发小组。

经常与企业相互沟通交流,参加相关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论坛(如华都峪口禽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论坛等),使课程教学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

由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牧医系相关专业教师、承德县畜牧局专家共同编写适应新教学改革体系的《禽病防治》教材。

2、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设计课程结构

依据职业岗位需求,从实际工作出发,我们改变了原有教学体系以病因进行分类的方式,而是依据疾病的临床症状类型或解剖系统划分各种疾病。

新教学体系中将各种禽病分为禽急性败血性疾病、禽消化系统状显著的疾病、禽呼吸系统症状显著的疾病、禽运动障碍性疾病、以皮肤和眼变化为主征的疾病及杂症七个学习任务。

3、根据实际工作过程改革教学方式

改变原有以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制以规律认知为主的讲授方式,我们在讲授某一疾病时,首先将实际病例导入课堂教学,给学生设下悬念,然后基于实际疾病诊断的过程,按照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病原、流行特点、实验室诊断等)、防制的顺序进行讲解,最后进行全面总结。

4、采用“一个目标,两条途径,三个阶段”的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个目标,两条途径,三个阶段”教学模式。

“一个目标”指《禽病防治》课程目标。

“两条途径”指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三个阶段”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现场教学还是课堂教学都要遵循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教师为主,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第二阶段:

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第三阶段:

运用“德国职业教育新理念”,进行讨论式教学。

5、实行校外轮岗式顶岗实习

结合兽医专业“双课堂、双身份,三层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有计划地分组轮换到校外生产实训基地(百年粟园、承德石创等)进行体验式顶岗实习。

6、专兼教师提供学习指导

聘请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提供学习指导。

7、多元化的学习考核评价体系与模式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改变过去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办法,实现考核内容、考核主体、考核模式的转变。

三、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

通过对就业单位的问卷调查发现,兽医专业毕业生实践技能比较强,适宜从事疾病诊断、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动物的饲养等岗位。

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较强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加强方法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如语言表达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自主创业能力等,这样才能适应各就业岗位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安排

学习任务

子任务

参考

学时

任务

名称

任务描述

任务1

禽急性败血性疾病

通过对禽急性败血性疾病共同特征及此类中重点常见疾病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客户饲养家禽患病情况,利用所学知识,对禽急性败血性疾病进行临床上的初步判断,及能够对此类疾病进行临床上的鉴别诊断

新城疫、禽流感、禽霍乱、禽伤寒、大肠杆菌病、鸡球虫病

22

任务2

禽消化系统症状显著的疾病

通过对禽消化系统症状显著的疾病共同特征及此类中重点常见疾病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客户饲养家禽患病情况,利用所学知识,对禽消化系统症状显著的疾病进行临床上的初步判断,及能够对此类疾病进行临床上的鉴别诊断

鸡白痢、禽弯曲杆菌病、鸡包涵体肝炎、鸡蛔虫病、禽异刺线虫病、组织滴虫病、禽绦虫病

14

任务3

禽呼吸系统症状显著的疾病

通过对禽呼吸系统症状显著的疾病共同特征及此类中重点常见疾病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客户饲养家禽患病情况,利用所学知识,对禽呼吸系统症状显著的疾病进行临床上的初步判断,及能够对此类疾病进行临床上的鉴别诊断

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禽曲霉菌病、鸡毒支原体感染、传染性鼻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10

任务4

禽神经系统症状显著的疾病

通过对禽神经系统症状显著的疾病共同特征及此类中重点常见疾病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客户饲养家禽患病情况,利用所学知识,对禽神经系统症状显著的疾病进行临床上的初步判断,及能够对此类疾病进行临床上的鉴别诊断

马立克氏病、维生素B1缺乏症、维生素E-硒缺乏症

6

任务5

禽运动障碍性疾病

通过对骨关节疾病共同特征及此类中重点常见疾病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客户饲养家禽患病情况,利用所学知识,对骨关节疾病进行临床上的初步判断,及能够对此类疾病进行临床上的鉴别诊断

病毒性关节炎、痛风、维生素D缺乏症、钙磷缺乏和钙磷失调

8

任务6

以皮肤、眼为主征的疾病

通过对以皮肤、眼为主征的疾病共同特征及此类中重点常见疾病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客户饲养家禽患病情况,利用所学知识,对以皮肤、眼为主征的疾病进行临床上的初步判断,及能够对此类疾病进行临床上的鉴别诊断

禽痘、维生素A缺乏症

4

任务7

杂症

通过杂症中重点常见疾病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客户饲养家禽患病情况,利用所学知识,对此类疾病进行临床上的初步判断,及能够对此类疾病进行临床上的鉴别诊断

减蛋综合症、肉鸡腹水综合征、异嗜癖

4

本课程理论教学共14周,周学时4,总学时共计76。

其中理论讲授56学时,实践教学20学时,在三理实验室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一方面在课内教学时,遇到实际病例则进行现场教学,先由教师在“做中教”,后由学生在“做中学”。

另一方面在进行校外轮岗式实习时,由企业指导教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五、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一)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个目标,两条途径,三个阶段”教学模式。

“一个目标”指课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方式的改革、评价体系的完善、教师团队的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都服务于培养具有兽医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基本知识,从事现代化禽业生产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及相关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课程目标。

“两条途径”指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做两手准备,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即在教学过程中,有实际病例时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现场教学,校内外实训基地有实际工作时(如免疫接种、消毒等),学生通过轮岗及课外时间参与生产实践,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如没有实际病例时,则进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也要基于禽病诊断与防治的实际工作过程进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病例分析、角色扮演、启发示教学等教学方法。

“三个阶段”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现场教学还是课堂教学都要遵循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教师为主,如有实际病例进行现场教学时由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如没有实际病例进行课堂教学时由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

主要目的是在教授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重点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此阶段起到引导和演示作用。

第二阶段:

改变以往教育观念中,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任务驱动教学。

由教师挑选一些常见的疾病作为“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完成“任务”为驱动,自行查找资料,搜集图片,确定重点难点。

如教学期间,有实际病例,则要求由学生边操作边讲解,如没有实际病例,则要求学生制作课件,准备讲稿,选派代表模拟教师到课堂上进行讲解,由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最后学生互评,教师总结。

第三阶段:

进行讨论式教学。

本门课程依据职业岗位需求,改变了原有教学体系上以病因进行分类的方式,而是依据疾病的临床症状类型或解剖系统划分各种疾病。

为使此分类体系能够真正应用到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在每类疾病教学完成之后安排讨论式教学,由教师按照每类疾病的特点给学生提出要讨论的问题,学生通过课下查找资料,课上讨论,最后总结归纳出各类疾病的鉴别及诊断要点,作为知识与技能的阶段性总结与强化。

(二)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病例分析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现场教学”、“角色扮演法”等。

其中我们采用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合作学习:

扩展小组”教学方法,我们称其为“讨论式教学法”。

下面重点介绍“任务驱动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由教师挑选一些常见的疾病作为“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完成“任务”为驱动,自行查找资料,搜集图片,确定重点难点,制作课件,准备讲稿,选派代表模拟教师到课堂上进行讲课,最后由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最后学生互评,教师总结。

(二)德国职业教育新理念

德国职业教育提倡通过教学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三大职业行动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在这种教育理念中,理论与实践作为一个整体被传授。

理论与实践,思与行的结合是绝对必要的。

具体实施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独立工作”,即教师提出某个问题让学生独自思考并记录答案;第二阶段“两人合作”,即两个人一组,比较自己和搭档的答案并找出共同认为最重要的内容;第三阶段“四人一组”,即本组成员比较答案,选出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部分;第四阶段“八人一组”,即在大组中比较答案,并选出所有成员共同认为最重要的内容。

最后把讨论结果写出来进行展示,教师进行点评。

该组成员是将原来组别成员重新分配后组成的,这种方式能够使前三个阶段不同组别成员的答案汇集在一起,信息量逐级递增,每个学生最终得到的信息也是全面的。

该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学习就等于工作”的好习惯,摆脱传统的“教师用板书讲授,学生死板的听课”的授课模式,能够“在行动中学习”,在课堂上活动起来,可以和其他同学有交流的机会。

争取做到能够“独立地、有效地、负责任地完成教学任务”。

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气氛很活跃。

每个学生都可以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完成讨论的过程中,既做到了独立思考,也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精神。

六、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

(一)完备的教学设施

条件完备的实验室:

满足现场教学需要;设施完善的多媒体教室:

满足理论教学需要。

图书馆可供学生查阅的相关参考书。

(二)较强的教学团队

老中青教师相结合;校内与校外教师相结合;专职于兼职教师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有扎实、全面的兽医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有较强的禽病防治方面实践经验;能胜任本课程的教学需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

(三)充足的教材和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是2008年8月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周振银主编《禽病防治》。

其他教学参考书有

王宝维单虎主编.《禽病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

辛朝安主编.《禽病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10

(四)丰富的网络资源

中国兽医学会:

中国禽病论坛:

中国畜牧人网站:

兽医人技术联盟:

鸡病诊断专家系统:

鸡病专业网:

中国禽病网:

禽病快递网:

中国禽病防治网:

(五)便捷的交流平台

该课程是目前我系的一门在建精品课,最终达到能够通过网上教学来搭建教师和学生便捷的交流平台。

七、考核方案的设计

结合兽医专业“双课堂、双身份,三层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建立了课内考核与课外轮岗式实践考核“双管齐下”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课内考核包括平时考核、任务完成过程考核、讨论完成过程考核及期末闭卷考试成绩;课外轮岗式实践考核单独记成绩。

(一)课内考核

平时考核包括出勤、提问、平时作业、测验占总分的10%;任务完成过程考核包括任务的准备情况、实施过程、结果、实训报告等,占总分的30%;讨论完成过程考核包括讨论内容的准备情况、参与讨论的情况、讨论的结果等,占总分的3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分30%。

即学生课内总成绩=平时考核(10%)+任务完成过程考核(30%)+讨论完成过程考核(30%)+期末闭卷成绩(30%)。

(二)课外实践考核

本部分成绩由实习单位评定成绩(50%)、学生评价成绩(20%)(自评和互评)及校内实习指导教师评定成绩(30%)组成。

课外体验式顶岗实践考核单独记成绩,不及格者视本课程考核成绩不及格。

1、实习单位评定成绩

实习单位要按照顶岗实习学生的实际情况,真实客观地给出各岗位实习成绩,并进行表现排序;同时,实习单位根据每批学生的实习情况对每批实习学生做出总体评价,依据总体评价结合排序,统出每批学生成绩。

(见表1)

2、学生评价成绩

学生评价包括自评(10%)和互评(10%)两部分。

学生自评成绩依据在实习期间完成实际工作,服从领导、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吃苦耐劳等在实习期间实际表现,给出评分。

(见表2)

学生实习结束,由本专业召开实习总结交流会,即相互之间交流实习期间的收获、心得、体会等。

根据顶岗期间每个人的表现,为本组内的成员,做出客观准确评价。

(见表3)

3、校内指导教师评分

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由顶岗实习日志,实习总结报告,实习考核组成。

实习日志主要以每天的工作记录为主,真实的反映一天的实际工作情况;实习报告主要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每天的实习工作对实习进行总结;实习表现考核主要来检查实习阶段的实习效果,可以根据不同实习岗位采用灵活的方式来检查实习效果。

(见表4)

表1实习单位评分表

项目

姓名

出勤

(5分)

工作

质量

(10分)

纪律性(5分)

吃苦

耐劳

(10分)

责任心

(10分)

主动性

(10分)

专业

技能

(20分)

工作

效率

(10分)

奖励

(10分)

违纪

(10分)

合计

 

表2学生自评评分表

项目

姓名

出勤

(10分)

工作质量

(10分)

纪律情况

(10分)

违纪情况

(10分)

奖励

(10分)

工作效率

(10分)

实习汇报

(40分)

合计

表3学生互评评分表

项目

姓名

出勤

(10分)

工作质量

(10分)

纪律情况

(10分)

违纪情况

(10分)

奖励

(10分)

工作效率

(10分)

实习汇报

(40分)

合计

表4校内指导教师评分表

项目

姓名

顶岗实习日志(35分)

实习总结报告

(35分)

实习考核

(30分)

合计

八、教学单元设计

接下来以本课程第一个任务-“禽急性败血性疾病”为例来介绍教学单元设计。

(一)教学内容

学习任务

子任务

参考

学时

任务

名称

任务描述

任务1

禽急性败血性疾病

通过对禽急性败血性疾病共同特征及此类中重点常见疾病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客户饲养家禽患病情况,利用所学知识,对禽急性败血性疾病进行临床上的初步判断,及能够对此类疾病进行临床上的鉴别诊断

新城疫、禽流感、禽霍乱、大肠杆菌病、鸡球虫病、禽伤寒、禽急性败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22

(二)整体设计

以“一个总目标,两条分途径,三个小阶段”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三大能力。

1、专业能力目标

学习该任务后让学生具备能够分析病因、识别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准确诊断疾病及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的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具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提高自己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对突发事件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具备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精神,与他人能够进行交流、组织、协调处理问题。

(三)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

以教师为主,主要讲授禽流感、新城疫和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如有实际病例进行现场教学时由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如没有实际病例进行课堂教学时由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

主要目的是在教授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重点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此阶段起到引导和演示作用。

第二阶段:

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任务驱动教学。

以禽霍乱、禽伤寒和鸡球虫病的讲解作为“任务”,将学生分为三组,以完成“任务”为驱动,自行查找资料,搜集图片,确定重点难点。

如在此期间,有实际病例,则要求由学生边操作边讲解,如没有实际病例,则要求学生制作课件,准备讲稿,选派代表模拟教师到课堂上进行讲解,由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最后学生互评,教师总结。

第三阶段:

以讨论式教学为主。

我们进行教改后是依据疾病的临床症状类型或解剖系统划分各种疾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