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美术出版社7册 美术教案.docx
《河北美术出版社7册 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美术出版社7册 美术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美术出版社7册美术教案
美术(七册)教案
第1课描龙画凤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教学内容
《描龙画凤》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
2课时
教
材
分
析
龙文化,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积淀。
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
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
“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
学
生
分
析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从精细观察和深入描绘上都有进一步的要求。
而且,本课和后面相继的两课都是线描练习,并且是递进关系。
因此,从此意义而言,希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很好地把握目的。
教
学
目
标
1.欣赏饰有龙或凤造型的艺术品,了解龙或凤的造型特点及应用的多样性。
2.能够用线描的方式,运用龙凤纹样进行装饰画练习。
3.使学生愿意了解中国传统的龙凤文化。
课前
准备
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学流程
1、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以龙凤的艺术形象为研究学习的本体,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去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感受龙凤造型的艺术魅力。
2、“描龙画凤”是一节较具典型意义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明确从哪些角度把握本课的“综合”范畴。
就本课从其引导学生探究的内容而言,主要体现出了美术与传统文化相联系这一层次的综合,从本课的学习活动的表现形式上来说,本课又体现出了把“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等美术各学习领域的内容融为一体的特征。
3、从两个角度加以引导:
a.把握体现美术与传统文化相联系:
在课本中,龙凤的形象出现在陶瓷、建筑、服饰、书法等诸多方面,通过这一阶段的综合学习,主要让学生感受到龙凤形象是和我们的社会、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
“描龙画凤”一课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探究的范畴可包括:
龙凤的起源;主要历史时期龙凤的造型特点及色彩特征;龙凤与民间风俗节日;龙凤在文学、艺术等各种文化形式中的体现;龙凤的精神象征等。
但无论综合的范围有多大,教师必须把握以不同时期,不同艺术类型中的龙凤造型为美术研究学习的本体。
b.把握本课教学中美术学习各领域之间的综合:
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美术或与美术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围绕自己选定的课题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进行活动策划,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让学生围绕着中国龙凤提出问题,然后把问题归类整理后,列出和美术关系相对密切的条目,然后让学生以分组或个人的形式运用网络、书籍、影视、访问等形式进行探究活动,然后集中发表自己的成果,得出结论。
激发龙的传人所应有的历史责任感。
美术课程标准中把“综合·探索”领域分为了三个层次:
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②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③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让学生知道自古以来,龙凤形象在记载历史、美化生活、激励精神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而使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注中国传统艺术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
课题的整条主线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研讨、创作、评价活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所有的活动都为这一目标服务,围绕着这一目标进行。
龙是中国劳动人民想象、创造出的独特艺术形象。
它曾经是原始人崇拜的图腾,象征着幸福、吉祥、威武。
现在,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
本课教学我以教材提供的多种龙的图片、龙的形象、龙的衣物、龙的古今不同造型的艺术品等为载体,以比较直观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认识龙形象构成、理解龙的造型特点和寓意、欣赏龙的各种生活物品以及艺术品,了解一些有关的龙的节日,体会中华人民的创造智慧与表达的美好愿望,走进中国的龙文化,感悟中国龙的昂扬精神,并以最后参与创造表现中加深体会并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如何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之处,通过描龙画风的绘画表现形式是不是过于简单,怎样把绘画和民族历史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呢?
我感到非常困惑。
第2课昆虫与花朵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教学内容
《昆虫与花朵》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
材
分
析
昆虫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现在已知的昆虫种类超过100,000种,占已知动物种类的3/4到4/5;昆虫与人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已知对人类健康和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害虫约有10,000种以上,尽管人们用尽各种办法来防治害虫,全世界每年仍有20%的农产品被害虫毁掉。
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疟疾等由昆虫传播的疾病。
当然,很多有益的昆虫,如蜜蜂、蚕等,早已为人们所利用,至今仍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花卉也是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人们爱花、养花、赞美花,花早已是美的化身,是美好幸福的象征。
学
生
分
析
通过观察昆虫,探索神奇美妙的大自然,懂得了劳动的光荣和成功背后的汗水。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从引导学生观察他们感兴趣的、也容易见到的昆虫与花卉入手,仔细观察和描绘自己喜欢的昆虫与花朵的不同形态,并将其组织在自己的画面中。
同时也使学生对大自然中奇特的微观世界有进一步的了解。
唤起学生热爱自然、探索生命奥秘、珍爱生存环境的思想情感。
教
学
目
标
1.通过仔细观察,精细描绘昆虫与花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2.通过在画面中组织昆虫和花朵,提高学生对画面美感的把握能力。
3.通过对昆虫与花朵的表现,使学生感受美术语言的神奇,唤起学生对生命与环境的热爱,使之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课前
准备
搜集昆虫与花朵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流程
1、组织学生到花园中观察各种花朵的特征,还可让学生到生物陈列室去观察各种昆虫的标本。
在组织同学们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一些适当的和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观察。
观察花瓣儿和叶子的生长是否有规律?
梅花的花瓣和月季花的花瓣有什么不同?
你能分清蝴蝶与飞蛾吗?
蜘蛛和蜈蚣是昆虫吗?
等等。
2、组织学生讨论花朵及昆虫的形状特征。
可以通过找不同,看谁观察得细,看谁发现得多,看谁画得生动、深入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完成教学目标。
3、在绘画表现时要引导同学们把握好所描绘昆虫与花朵的形体特征和结构特征,在学生能够较好完成对对象的结构表现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关注和表现好对象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4、给学生做示范,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
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观察,最后再引申到学生的造型表现上。
直观感受会比欣赏图片资料更具感染力。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地总结。
教师尽可能不用优劣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对于暂时没有表现好的作品,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课后反思
这节课当中的观察非常重要,从哪些地方去观察,观察什么?
绘画过程中,学生们能否把他们所观察到的昆虫和花朵的结构用不同的线条很好的表现出来。
户外写生给学生开辟了宽松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积极参与学习。
第3课自行车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教学内容
《自行车》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
材
分
析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入手,通过观察其外形、了解其构造、总结其形态特征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并尝试用线的形式把自行车的整体形态或局部特征表现出来。
学
生
分
析
这是一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造型表现能力的写生练习课,通过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对自行车的特点和构造原理进行适当的探究,并引导他们尝试利用各种线条表现自行车的不同外型构造或细部特征。
可以通过对自行车的发展史、自行车中的人性化设计、自行车与交通安全等相关知识的讲解,拓展学生想象空间,使学生在用线条表现自行车的同时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例如可以加入设计个性车或设计个性零部件等环节。
这样会使所描绘出的自行车更加生动,同时也使学生的个人思想和情感得以宣泄和表达。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多角度观察、分析、描绘自行车,提高学生观察和运用线条的能力。
2.使学生体验观察与发现的乐趣,感受线条的神奇,培养他们用线条表现形象的乐趣。
课前
准备
课本和相关图片
教学流程
1、组织学生在室外对自行车进行多角度观察。
把学生带到室外,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辆自行车,让学
生对其大致结构、外形特征、颜色等进行细致观察,各组分别汇总出本组的观察结果后,与其他组进行交流,总结出自行车的共性特征有哪些,个性特点有哪些。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车的外形特征、用途。
比如把各种形状概括为各种几何形,或某一部分结构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
3、在绘画表现时要让同学们把握好各种自行车的形体结构和主要特征,要较为准确地表现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4、准备一些作品让同学们传看,让同学们在比较的过程中总结出各种表现方法的优点,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和材料去表现自行车。
使每组学生都能认真地了解某一自行车的具体结构特点。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地总结。
鼓励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仔细描绘对象,尽量使之生动。
课后反思
学生进行观察后,还要了解自行车每一部分的结构,这样才能表现得更准确。
在教材的基础上,传授一些人性化设计的相关知识,例如:
后车轮外的安全网的设计、儿童自行车后轮两侧小辅助轮的设计、车把车闸的设计、车座弹簧的设计等等……让学生在观察理解自行车结构的同时拓展想象,尝试设计出一辆属于自己的个性自行车,看一看还有哪些设计方案能为人们提供方便。
第4课趣味小台历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教学内容
《趣味小台历》
课型
设计·应用
课时
1课时
教
材
分
析
台历是学生平时经常见到的东西,其主要作用是帮助大家记忆时间,同时还能起到记录事件和备忘录的作用。
现代的台历设计得越来越美观,越来越个性化,选取的材料越来越考究,制作也越来越精致。
由于其小巧、美观、实用、个性化的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
学
生
分
析
课本中选择了各具特色的学生作品,从材料、制作手法、创意上都有不同,在开展教学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感兴趣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教
学
目
标
1.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制作有趣的台历。
2.在制作台历中,懂得如何合理地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
3.喜欢用各种材料制作台历,装点自己的生活空间。
课前
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和有特点的台历。
教学流程
1、课前鼓励学生观察和分析真的台历,看它们有什么特点,上面都有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是怎样安排在台历上的,你见过的有特点的台历是怎样的,如果是自己设计台历,你将怎样改进或设计。
带着这些问题的学生在观察时会更有针对性,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2、可以从猜想古代历法由来入手,展开有趣的探究性学习,从而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更多的知识。
3、在制作过程中要让学生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台历上一定要有年月日期等时间;要有书写文字(记事)的空间;鼓励学生在形状上尽量使其新颖;鼓励学生综合地或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安全地使用工具。
4、学生作业完成后,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讲评相结合的办法展开评价。
重点应该从作品的新颖性、实用性等方面入手,鼓励学生精致地制作台历。
带着这些问题的学生在观察时会更有针对性,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激发针对学生求知欲。
引导学生注意台历的基本特点。
课后反思
这是一个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学生们通过了解台历的历史,观察台历的结构,使学生对台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学生掌握得很好,能够很好地总结出台历的基本特点,制作过程中也能够很好的把握这一点。
不过,有一部分学生制作的台历不够科学。
这一点还是应该注意的。
第5课行走的动物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教学内容
《行走的动物》
课型
设计·应用
课时
1课时
教
材
分
析
制作会行走的动物,可谓历史久远,如三国时,诸葛亮设计的“木牛流马”,当代已经有人成功仿效;木偶剧中,艺人操作的木制动物形象;皮影戏中能动的皮影动物形象;现代儿童玩具如用手拍、口吹等“驱动”的折纸“小青蛙”;利用“发条”机械动力或电机驱动的各种玩具动物等,这些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丰富着孩子们的生活。
学
生
分
析
通过教学拓展(如何动起来)的学习,意在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为了表演、展示、评比、动脑筋,找资料,想办法让“动物”动起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通过表演展示,给学生以发表创作意图的空间。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制作活动,掌握“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立体创造的思维方法、造型方法和驱动行走的科学方法。
2.通过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形成程序严谨的操作意识。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加强学生关注“动物美”、关注“废物美”、追求“艺术美”的审美意识。
课前
准备
搜集相关知识和图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前搜集各种废旧物品,准备相应的工具(双面胶、剪刀、彩笔、硬纸版、细铁丝等)。
教学伊始,发布比赛或表演的信息,创设情境→赏析图片,介绍相关知识→通过观察动物图片和废旧材料图片,进行组合联想,引导创作思维,集体探究讨论→学习立体造型方法(组合方法,行走的方法)→辅导学生制作(可小组合作完成一个)→谈制作体会或意图,谈下节课的制作设想。
第二课时
课前探索各种动力驱动行走的方法、搜集相关资料作参赛准备。
小组集体合作,各有分工→制作→表演、比赛、展示→谈创作意图、作品优势→各组打分、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1、“动”的方法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提供的方法,还可以进行教学的进一步拓展,启发学生探讨各种方法,例如:
把动物的“脚”固定在食指和中指背面第一或第三个关节上,通过双指贴桌面进行交叉向前运动,带动“动物”行走,由于骨节的运动,手指上下起伏,使“动物”的行走姿态更生动,也可以借鉴木偶戏和皮影戏的运动方法及现代机械动力和电力运动方式。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之前,鼓励和帮助学生根据组内人员的特长和优势,合理分工,争取使每位同学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长处。
3、学生作业完成后,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讲评相结合的办法展开评价。
重点应该从作品的新颖性、实用性等方面入手,鼓励学生精致地制作台历。
巧妙地利用材料的质感、色彩、形态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可进行双向思维引导:
把握动物的形态特征,进行联想、构思、寻找适合制作动物的废旧材料,进行造型创作体验。
或反向思维,从自己能搜集到的废旧材料的特征出发,进行构思联想,看一看,适合做什么动物的哪些部位。
这样以便学生能根据搜集材料的具体形态、色彩、肌理等可能性,进行有效的创造。
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有所分工、有利于实施分层教学,照顾每个学生学习起点的差异,发挥集体学习的优势,使每个孩子都有所收获
课后反思
教材以制作“行走的动物”为主题,有两个主要目的,其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材质、形态、肌理、颜色的废旧物品及各种动物的形象特征,在此之间搭起联想桥梁,并进行造型创作体验活动。
课本中的图片“驼鸟”就是一个很好的展示。
通过这一环节,意在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联想美”的思维、“创造美”的动手能力。
其二,是进行“科学”层面上的教学拓展,把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动物形象和科学、文学、表演艺术等进行综合。
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动脑动手,探究如何运用科学原理让动物行走,还可编写简单的剧本,制作相应的道具、布景。
通过“木偶剧”式的表演,展示作品并创设评价的情境,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课本中还安排有“制作原理图示”的内容,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制作方法的提示。
第6课《老鼠嫁女》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教师
薄伟
教学内容
第七册第六课《老鼠嫁女》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
材
分
析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册第六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这节课涉及的是民间剪纸艺术,剪纸在我国民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剪纸所使用的工具材料非常简单,易于操作,造型的概括性很强,表现内容丰富多样。
教材借老鼠嫁女这个有趣的民间故事,让学生了解剪纸的艺术风格和装饰特点,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并通过几种基本技法的学习来表现出老鼠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对形象的概括能力、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学
生
分
析
纸张作为学生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在美术课程当中有相当的比重。
由于剪纸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学生易于掌握和操作。
故事性的表现手法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剪纸这一独特的表现形式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们在愉快的活动中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
计
思
路
以小老鼠的形象贯穿始终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剪纸的乐趣。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运用基本的剪纸技法共同来完成创作内容。
一、用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引出老鼠的形象特征。
二、通过老鼠嫁女的小故事展示出生动有趣的剪纸造型,由此使学生了解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
三、认真观察剪纸作品与画的区别,并分析出剪纸常用的几种剪法。
四、通过老师的示范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剪纸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引导学生想象老鼠娶亲时的热闹场面,开拓学生的思路,掌握基本技法进行创作。
五、共同欣赏作品,让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民间传统艺术——剪纸。
2、剪纸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1、剪纸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2、对剪纸的创造性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对物象的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师生、生生的真诚交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用具:
剪纸作品若干幅、剪刀、彩纸、展板。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
两撇小胡子,尖嘴小牙齿,贼头又贼脑,喜欢偷油吃。
2、提起老鼠给你什么感觉?
3、引出民间流传的故事,生活中的老鼠很可恶、艺术作
品的老鼠有的很可爱,你们刚才讲了那么多,老师也想讲一个关于老鼠有趣的故事,想不想听?
故事的名字就叫《老鼠嫁女》。
二、分析比较,共同感受
1、边讲边出示相关图片。
(把图片摆放在黑板上)
这个故事里流传很广,表达了人民对美好富裕生活的追求。
也是民间美术常用的表现题材,有的是画的、有用布缝制的……你们知道老师出现的是哪种形式吗?
(剪纸)
2、你们平时在哪里见过,了解过?
3、红红的剪纸给我们生活增添了情趣和和喜庆的气氛。
你们仔细看看,它和平时画画有什么不同吗?
4、里面的图形像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几种剪法:
月牙
剪、毛毛剪、圆点剪、飞燕剪、柳叶剪。
5、有了这些花纹的装饰,小老鼠就更灵巧、漂亮了。
(根
据学生的回答,画到在黑板上)
三、激发热情,引导创作
1、这个娶亲的队伍太冷清了,我们想一想,结婚的时候有哪些热闹的情景?
2、今天我们就用剪纸的方法来表现老鼠嫁女的热闹场面。
老师示范剪法并讲解:
a)剪出大形象:
特征,动态
b)剪出花纹:
对折剪。
3、请同学们好好想一想,你要剪一个什么样的小老鼠,它在娶亲的队伍里干什么?
四、体验创作,教师指导
1、老师提示出需要注意的地方,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
2、对学生有目的的指导:
a)强调老鼠的特点,提醒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b)大胆入手,概括外形。
c)用什么剪法来装饰?
五、展示欣赏,交流评价。
评价要点:
1、老鼠形象突出,装饰到位。
2、创意新颖,想象力丰富。
3、学生之间互相欣赏评价,提出建议。
六、拓展知识。
1、你们说剪纸和我们平时画画有什么不同吗?
2、你们平时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剪纸吗?
红红的剪纸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和喜庆的气氛。
其实我们今天制作的剪纸,只是剪纸艺术中的一部分,都是单色剪纸。
剪纸还有很多种,比如套色剪纸、分色剪纸等等。
在我们河北省有个叫蔚县的地方,剪纸是很有名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找机会欣赏。
猜谜语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间故事引起学生好奇,为老鼠造型的塑造奠定基础。
通过故事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剪纸的表现形式。
了解传统剪纸艺术的历史及用途,进一步加深对剪纸艺术的认识。
通过分析掌握剪纸的基本剪法,并观察剪纸常用的装饰技法。
启发学生回忆看到过的结婚场面,引导学生想象老鼠娶亲时的场景,为下一步的创作奠定基础。
老师示范剪纸的基本剪法,让学生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剪纸的步骤。
提醒学生突出老鼠的特点,要概括形象。
针对不同程度的作品要做出不同的评价,加强学生之间的互评活动,锻炼学生之间对作品的关注程度。
教学反思:
《老鼠嫁女》在上之前我有一些顾虑,手工课是大部分老师很难把握的课程,而且准备的工具材料繁琐,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里很难达到老师预想的效果,尤其是一些技能、技法比较强的课,比如:
国画、剪纸、版画等,往往都成为不受重视的课程。
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弱化美术专业方面技能的学习,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放弃学生对美术专业知识的学习,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这些看似枯燥的知识,如何把呆板的传统技法、知识灵活的传授给学生。
课前:
在设计这节课时,给自己提出了问题:
老鼠的造型表现对学生来说难不难?
学生不敢剪怎么办?
学生能剪出几个像样的作品?
剪得小怎么办?
在备课时我仔细分析了教材并联系学生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来备课。
比如,三年级学过的《我们爱运动》可以用剪影的形式来表现人物的动作,还有前面也学过一些剪窗花的方法,那么,对于老鼠这个造型应该不算难。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在这节课安排了示范的环节,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剪纸的整个过程和方法,剪的时候也有意识的简化剪纸的步骤:
轮廓和装饰两部分。
这样学生的畏难情绪就消除了。
第三个问题:
学生在剪的过程当中,还是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勇敢的剪出第一剪的学生,只要迈出第一步,再剪就轻松多了。
可以看出来,学生剪出了轮廓以后心情很激动。
课中:
1、人文化:
其实剪纸所涉及的文化内涵是非常深刻的,所以,我也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程度,比如以谈话的形式问:
你知道这是哪种表现形式吗?
在哪里见过?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剪纸就在我们身边,在日常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装饰着我们的生活。
2、游戏形式:
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非常敢于表现,善于表现,喜欢新鲜事物,乐于参与游戏形式的课程。
在课的开始我采用猜谜语的形式,抓住老鼠的基本特点,自然而然引入到有趣的故事,学生也被深深地吸引,为后面的造型作了很好的铺垫。
3、合作形式:
这节课和以往课的有所不同,没有采取小组活动的形式,而是设计了全班同学共同合作完成的活动。
从抬轿的老鼠启发学生回忆或者想象娶亲时候的热闹场面,让学生从无意识的活动到主动的合作,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