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里八下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0221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安里八下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平安里八下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平安里八下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平安里八下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平安里八下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安里八下第六单元教案.docx

《平安里八下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里八下第六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安里八下第六单元教案.docx

平安里八下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工业革命时代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影响和作用。

(2)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懂得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认识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理解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分析材料的能力。

(3)了解工业革命时代重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成果,体会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的作用,进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了解工业革命时代重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以及他们的发明创造成果。

(2)通过图文资料的阅读,培养学生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原因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工业革命时代重要事件和人物对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

教学方法

(1)阅读学习法

(2)情景体验法

学与教的过程【情景导入】教师首先播放汽车、轮船的汽笛声,工厂的机器轰鸣声,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辨别并思考这些机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由此引入工业革命,探讨它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引导探究】关于工业革命的兴起,教师可设计三个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一部门?

为什么从该部门开始呢?

【合作发现】结合教材中的参考资料,在小组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英国的纺织业出现了机器生产,从而代替了手工劳动。

第二,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原因,可以从市场的拓展、制度的保证、资本的积累三方面来说明当时的英国最早具备了这些条件。

第三,一方面棉纺织业是英国的新兴工业部门,受束缚小,迫切需要革新技术;另一方面当时棉纺织品的市场需求量大,而政府又禁止从国外输入,这就促使不少英国人努力从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从而有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故事激趣】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和搜集一些有关蒸汽机和瓦特的资料,在课上讲述,以激起学生对瓦特改造蒸汽机的兴趣,同时认识到任何发明创造都是要经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最后才获得成功。

【分析思考】展示教材中图6—2、图6—3、图6—4三幅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图中三种工具备自的局限性,从而得出改进技术、更新设备──蒸汽机发明的必然性。

特别要强调的是蒸汽机的发明,是瓦特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钻研反复实践的结果。

【活动体验】通过flash动画演绎当年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与马车赛跑的情景,鼓励学生在想像的基础上,加深对蒸汽机改变交通运输的理解。

【分析说理】工业革命的影响,可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材料和补充资料,概括出工业革命给生产和生活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合作学习】阅读教材,组织讨论:

○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西欧各国在认识科技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鼓励科学研究、大学实验室的设立、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适应工业化需要的专业设置以及科学学会的成立等,对科学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种氛围下,一系列重大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出现,都使19世纪成为“科学的世纪”。

【感悟升华】达尔文名言:

“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并非是最强大的,也并非是生存环境最优越的,而是最具活力的。

”结合教材中阅读卡《物种起源》的知识,试举例分析体会达尔文进化论在今天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问题研讨

本课时立足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在创设情境、提出质疑和提供学习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深层次、多思维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工业革命。

重点突出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蒸汽机改良的进程、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以及对最新科学理论的理解上,因此对问题的质疑和材料的选择要做到精炼准确,不要给学生增加文字阅读的困难。

另外要尽可能地突出把握工业革命第一阶段的成果和影响,以别于工业革命第二阶段的成果。

 

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读有关资料,说明电的使用、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比较分析,知道手工工场和工厂生产的不同。

2.收集相关资料,讲述发明者的发明活动及发明故事,认识一切成功源于勤学多思,从而培养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主要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手工工场和工厂的不同。

教学难点:

主要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导入1.发电机的发明和应用的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回忆工业革命兴起时的主要发明,想想蒸汽动力的局限性。

○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图6-10了解发电机发明的情况。

○接着可介绍法拉第、格拉姆、西门子的事迹,提问:

“电力的广泛应用有什么影响?

”(电机、电话、电灯这三大发明,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

电力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和内燃机的改进。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制造汽车和飞机解决了发动机装置问题,引起一次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

[活动]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活动,它的成果是科学理论的发现;而技术则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成果是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发明。

科学理论常常可以转化为技术原理,从而启发新的技术发明。

科学理论促进技术发展,技术发明又为科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理论的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接下来,结合图片,让学生讨论交流:

电能的优点。

(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并能按用户需要科学分配能量。

电站可建在水源、燃料、交通各方面条件适合的地方,便于集中生产、集中管理、电能无污染。

)○然后让学生在阅读图6-14和活动设计的基础上,讲述爱迪生的发明故事及其主要发明,认识科学发明的伟大和艰辛。

[活动]教师可讲述2003年8月14日下午,包括纽约、底特律、新泽西等地在内的几乎整个美国东部地区和加拿大东南部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大断电。

通讯、交通一片混乱,曼哈顿街道上的红灯全部熄灭,道路上拥堵着装满乘客的汽车和奔跑着追逐汽车的人们。

这说明现代工业生产、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

也可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说一说:

“如果没有电,生活将会怎样?

2.一些重要发明的教学建议○教师可利用图片,了解汽车和飞机试制成功的过程。

还可引导学生回忆火车的发明,说出重要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变化。

应说明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与应用虽然不是电力应用的直接结果,但它是本阶段工业革命的延伸和扩展。

○接下来,让学生看图6-17,想想新的信息传递工具有哪些?

然后指出这些新技术的发明,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最后,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同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相比,“工业革命的新阶段有什么特点?

”(首先,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其次,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人在工厂]1.工厂的教学建议○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蒸汽机发明后,工厂发生的变化。

然后将图6-18和6-19进行比较,说出工厂发生的变化,由此感受蒸汽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师可通过活动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工厂管理制度的认识。

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制作小贺卡,有的组分工合作完成,有的组由每位同学单独完成,看看哪一组效率高。

通过这个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分工合作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认识分工合作是大工厂机械化生产的前提,总结大工厂制度的历史作用。

[活动]图6-20反映的是手工工场时代苏格兰高地妇女织布的情景,她们在户外工作,可以边聊天边织布,工作环境很轻松。

而日本缫丝厂管理非常严格,对女工每天起床、早餐、午餐、下班的时间,甚至吃饭、休息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在工厂内不能闲谈唱歌,不能离开工作岗位,不能干工作以外的事情。

2.工厂管理制度的教学建议○让学生依据教材,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什么是标准化的生产方法。

(标准化生产是为适应科学发展和合理组织生产的需要,在产品质量、品种规格、零部件通用等方面规定统一的技术标准的生产方法。

它于19世纪后半期诞生在美国。

)○然后让学生看教材中的“阅读卡”和图6-21,了解流水线生产方法,思考流水线的生产方法的作用和它对现代社会大规模生产的意义。

同时,要结合活动设计中的图6-22和文字内容,阐述对流水线生产方法的看法。

[活动]流水线生产方法,也叫福特制,1913年由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首创,最先在福特汽车公司采用,其主要特点是:

在实行生产自动化和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利用高速传送装置,把生产过程,组成流水作业线,连续不停地运转,强制工人快速操作,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迅速增加产品的数量,这是通过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法的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项成就。

实行这种制度,由于简化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可降低生产成本,但劳动强度增加。

所以学生的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流水线。

教学反思本课内容比较枯燥,多数学生对这一内容缺乏兴趣,而且教材整体线索乱,不好讲解。

在教学中多数以讲授为主,但感觉很有难度。

对于一些重大的发明及其过程无法做到相当熟练,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如果教材线索清晰,可能会好一点。

所以,在讲授时,对教材作了一定的处理,总体感觉还可以。

同学们课前能够收集相关的资料,在收集资料、处理资料方面有所提高,但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有一定的困难。

对于一些抽象的东西,如工业革命、工厂等很难理解和把握。

争取在本课结束后,在复习一次,这样可能会好一些。

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认识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出现又提供了很必要的条件。

2、了解整体世界的形成在社会各个领域的表现,通过归纳概括,理解整体世界的含义。

3、认识整体世界的形成对落后国家造成的不同影响;工业文明推动社会进步,野蛮掠夺造成贫困落后。

通过学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原因。

2、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表现。

教学难点1、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原因。

2、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表现。

教法设计:

以谈话式、自学式、讨论式、师生小结式等方法来进行探讨式教学。

教学步骤及内容

[导入新课]师:

昨夜的新闻或者近期的国际大事,提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

可以问学生去过那个地方吗?

学生:

看电视、上网、报纸、收听广播等。

师:

可见,任何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都可能很快传遍全球,影响到世界各地。

世界是一个整体。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板书]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让学生朗读课前提示。

师:

“地球村”、“地球大家庭”、“地球变小了”这些词语经常萦绕在我们的耳际,把“村子、家庭”这样的小单位冠在地球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上,难道说地球真的变小了吗?

同学们四人一组,思考讨论这个问题。

[板书]一、地球变小了

学生讨论师:

可见地球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是人的能力加强了。

这就好比小时候的鞋子,现在看着小了,其实鞋子并没有变,而是你的脚长大了。

工业革命以后,西欧的工业文明向世界扩散,使世界最终连成一体。

所以说是工业革命使整体世界最终形成。

[板书]1、工业革命使整体世界最终形成[提问]:

我们班同学有没有国外的亲戚朋友?

那么你通常怎么和他们联系呢?

学生:

打电话、上网聊天。

师:

“千里亲人马上通,千里亲人马上见”。

外国的产品怎么到中国来,电话传不过来,那么只有通过飞机、远洋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

我们来看二十世纪初新型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的发展。

让女生朗读阅读卡。

师:

电报、电话陆上有,海底也有,说明通讯工具的发展。

两条运河的开通,缩短了各大洲之间的距离,不仅距离缩短了,而且交通工具的速度也加快了。

让学生看图6-23。

学生发言。

师:

这是一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

工业革命早期谁发明了蒸汽机?

----英国人瓦特。

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比新航路开辟时的木船有明显的区别------动力稳,时速快。

这种汽船是美国人富尔顿研制成功的。

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提问]工业革命使整体世界最终形成了,那么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让学生四人一组思考讨论。

[板书]2、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具体表现教师手里拿一杆笔,文具盒,找出madeinchina。

[提问]这是中国产品,为什么要用英文?

用英文说明我们的产品不仅销售国内市场,也畅销国际市场。

工业革命以后,机器生产出的大量产品打破了国界,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统一的市场,各国的商品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流通。

[板书]

(1)经济[提问]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学生:

英国师:

我们来看图6-2419世纪英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提问]英国与哪些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师生小结:

英国的工业产品能畅销世界各地,英国面积仅仅有2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小、人口少,产品这么多,这是因为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当时唯一的工业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其他国家的原料也能输送到英国,可见贸易是相互的。

[承转]英国这么多的产品要输送到世界各地去,这就必然促进交通工具的发展。

[板书]

(2)交通师: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新的交通方式的出现,比如铁轨的出现,铁轨不仅在欧洲延伸,也出现在亚洲和美洲。

交通的繁忙促使了一批港口城市的出现,比如英国的伦敦,中国的上海,看6-2519世纪繁忙的伦敦码头图6-2619世纪末的上海外滩同学们可能觉得上海和伦敦差别很大,但是上海以前是一个小渔村,这是今天的上海,展示上海夜景图片[承转]火车、轮船等新的交通工具出现以后,为人们往来于世界各地提供了更多的方便,这时候人们开始大规模迁移。

[板书](3)人口[提问]你们在大街上见过外国人吗?

师生小结:

我们能从世界各国见到各种肤色的人。

部分就是人口迁移的结果。

新航路开辟以后,人们就开始大规模流动,到了19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后,也就是整体世界最终形成后,这种人口的迁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规模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

仅仅在19世纪末30年间,移民海外的欧洲人就多达2100万,其中半数来到了美国。

也就是说,今天的美国人大多数是欧洲人的后裔。

[提问]美国人都是白色人种吗?

黑人是怎么到达美洲的?

师:

可见,人口迁移有的是自愿的,有的是被迫的。

比如华人到东南亚,华人到美国,黑人到美国,一大部分就是被贩卖的。

[承转]由于人口的流动,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还表现在文化领域里。

[板书](4)文化师:

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工业文明的先进思想、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传播。

老师拿出几本书问学生,这是中国的书吗?

师:

不是,是外国的书,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文化,看课本上的阅读卡。

我们现在过的洋节就是西方文化到东方的传播。

[提问]你们都知道有哪些洋节日?

学生:

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

中国的文化也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

[承转]由于当时世界各国需要在各个领域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而体育比赛有助于世界和平与相互理解,于是成为联系各国的桥梁和纽带。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还表现在体育方面。

[板书](5)体育[提问]同学们都知道有哪些世界性的体育盛会?

[提问]奥运会几年一次?

[承转]明白了是工业革命使世界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理解分析了整体世界的具体表现:

经济、交通、人口、文化、体育等领域。

那么整体世界是什么时间最终形成的呢?

让学生读书。

[板书]3、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时间:

20世纪初

[小结]到了20世纪初,也就是1900年以后,由于新的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欧洲的工业文明以各种方式向世界各地扩散,亚非拉各国遭受了野蛮的掠夺,世界最终连成了一体。

 

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整体世界的形成对落后国家造成的不同影响;工业文明推动社会进步,野蛮掠夺造成贫困落后。

通过学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近代工业文明的传播。

2、帝国主义的无耻掠夺与野蛮占领。

教学难点1、近代工业文明的传播。

教法设计:

以谈话式、自学式、讨论式、师生小结式等方法来进行探讨式教学。

[导入]二、文明与野蛮相交织

1、野蛮地占领------

[提问]整体世界的形成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对世界各国一样吗?

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强大了,亚非拉国家更落后了。

[提问]为什么不一样?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的掠夺海外殖民地,为什么他们要疯狂地侵略别人的国家?

师:

为了占领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它们加快了殖民侵略的步伐。

到19世纪末,将整个世界基本瓜分完毕,亚非拉国家则沦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遭受其奴役。

让学生看1914年的一些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情况

[提问]

(1)占有殖民地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是其本土面积的多少倍?

2)这些国家占有殖民地总面积是多少?

是其本土面积的多少倍?

师:

从表中不难看出,这些在工业革命中首先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海外的殖民侵略是疯狂的,它们都占有着本国面积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殖民地。

它们控制和奴役着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所以人们称其为帝国主义国家。

其中,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就因占有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工业革命的率先完成,更使它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头号殖民国家。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被英国、法国、德国等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瓜分。

[板书]──—瓜分世界

[承转]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是建立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基础之上的。

殖民地为帝国主义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变得更加强大。

[板书]2、无耻地掠夺──对印度

由于印度是遭受西方侵略比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世纪40年代被英国完全征服,所以以印度为例来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无耻掠夺。

师:

同时印度也是遭受殖民侵略最严重的亚洲国家之一。

19世纪中期,英国占据了印度大约2/3的土地,同时还控制着未占领地方的王公贵族。

[提问]为什么英国的产品能在印度畅销呢?

师:

由于英国工业产品价格低廉,很快占领了印度市场,印度传统的手工业迅速破产,手工业者大量失业。

学生看书。

师生小结:

其实殖民者还在印度大肆掠夺各种原材料和其他财富,1757---1815年间,英国从印度榨取了约十亿英磅的财富。

那么印度的贫穷是可想而知的了。

中国也遭受了同样的“待遇”。

1840年──1945间,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掠夺的财富,辛丑条约当时清政府赔偿4。

5亿两白银,结果连本带息拿走了9。

8亿两白银。

1901年中国仅有4。

5亿人,平均每人要偿还2两白银。

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明拿暗抢就更多了。

所以我们说亚非拉国家贫穷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掠夺的结果。

看图6-29殖民者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及对印度人民所受的压迫-----[承转]当然帝国主义国家在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掠夺的同时也把近代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到了这些国家。

[板书]3、近代工业文明的传播

师:

比如,一位即将离开印度的英国总督说他在任期间发动了“三种巨大的社会改良引擎──铁路、统一邮政和电报”,而这些都反映了工业文明在印度的传播。

让男生读阅读卡,看图6-28[提问]当然西方文明也在中国传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国外知名品牌有哪些?

学生发言。

师:

像那些洋快餐,西装、同学们的文具用品等打着外国的商标Butmadeinchina。

外国人用商标这个无形资产,赚中国人的钱,我们出人、出钱、出原料,才赚别人几个美元,外国人要拿几倍、几十倍的美元,人家是老板,我们是打工仔,受人剥削、压迫、奴役。

希望同学们要争气,好好学习,为自己积累知识财富,积攒无形资产,争当numberone,同时学好英语,赚世界各国的钱。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是工业革命的成果,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新的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加强,给人们这样的感觉──地球变小了!

整体世界形成的具体表现主要为经济、交通、人口、文化、体育等领域。

西欧的工业文明在这一时期的广泛扩散,造成了世界各国不同程度的发展进步,同时对亚非拉各国的野蛮掠夺破坏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这些国家是坐以待毙还是奋勇抗击呢?

下一节课我们再研讨这个问题。

[教后感]

经过练习反馈发现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情况良好。

对难点已能理解,如整体世界的形成是建立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基础上的;整体世界的形成既给落后国家带来工业文明,使它们逐渐融入到整体世界中,同时这些国家也遭到野蛮的殖民侵略,社会经济破坏十分严重等。

 

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依据课标准4-3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看清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揭露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重点及难点是根据条约内容分析,比较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建议:

导入

案例1:

鸦片的危害。

读读,说说鸦片的危害

民谣的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毒品问题又是现实问题,学生能联系实际,有话可说,有感而发。

民谣《炮子谣》“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案例2:

禁烟运动。

辩论:

要不要严禁鸦片。

辩论双方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也可以是学生与老师。

一方为严禁派,一方为弛禁派。

学生由于不了解当时社会情况,从生活经验出发,一般主张严禁鸦片,与老师的对阵,更挑起学生的战斗热情,增加知识,又培养能力。

严禁派主要从鸦片的危害阐明立场,弛禁派则提出“变通办理”的主张,针对走私,提出“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即让鸦片贸易合法化,使贿赂变成国家税收;针对身体伤害,提出嗜烟者都是“游惰无志、不足轻重之辈”,除“文武员弁士子兵丁”以外,可听任民间吸食;针对银元外流,提出“只准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

案例3:

中英双方关于战争名称的不同提法。

读漫画《英国用武力强迫中国购买鸦片》及材料,说明中英双方为什么对战争名称有不同提法。

课文中只介绍中英双方关于战争名称的不同说法,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

通过漫画和材料,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分析中感受英国列强的强盗逻辑,并理解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目的。

1840年2月,英国下议院以9票之差通过了对华开战议案。

内务大臣罗素如此表明开战目的:

“为商务监督及女王陛下的臣民所忍受的暴行与虐待要求赔偿,为英国商人们在恐吓与暴力之下所受到的损失要求赔偿,为英国商人们的人身和财产获得保证,使今后免受暴虐与残忍的待遇,并能够在正常的情况之下经商”。

许多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著作力图证明,英国当时对中国作战不是为了保护鸦片贸易,而是为了要求在“平等”地位上进行正常的贸易。

案例4:

《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讨论:

《南京条约》的影响(结合地图)。

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习不平等条约,关键是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其影响。

这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能力,可用讨论方式,以集体力量解决问题。

教师作适当指导,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提出问题,步步深入。

问题如“中国丧失了哪些方面的主权”、“哪些条款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你认为哪一条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大”、“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你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体现在哪里”。

案例5: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比较分析:

《马关条约》的影响。

对《南京条约》的分析,学生学会了分析条约内容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学中将《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进行比较,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

案例6:

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

读漫画和条约内容,比较分析《辛丑条约》的影响。

阅读卡介绍了《辛丑条约》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