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9962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汇总.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汇总.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汇总.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汇总

第一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一个练习和一篇习作。

课文内容以介绍中国自然风光为主,抒发了作者们对大好山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长城和运河》是一首饱含爱国情感的诗歌,全诗讴歌了万里长城和京杭运河的雄伟和壮丽。

第二课《美丽的南沙群岛》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介绍了南沙群岛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富饶的物产,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南沙群岛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第三课《庐山的云雾》以优美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习作1要求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书上提供的两组图,选你喜欢的一组,练习写一件事。

本单元的练习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

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30个生字,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悟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融合,综合地学习字词句。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不朽”“奇迹”等词语的意思。

2.思考:

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长城的,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来看?

看到的长城和运河是什么样的?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了解第二自然段中蓝色宝库具体指的是什么。

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

4.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学习第二、三段的写法。

四、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长城和运河》  2课时      《美丽的南沙群岛》 2课时

《庐山的云雾》2课时  习作12课时

练习13课时

五、学情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这组课文都是描绘祖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这种类型的课文学生比较爱学、乐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再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万里长城和京杭运河的雄伟和壮丽,南沙群岛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富饶的物产,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景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序号:

上课时间: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预习、复习,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学难点: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

教学策略选择

谈话法、指导式、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谈话引入:

1.教师:

同学们,过去两年半的学习中,我们养成许多良好学习习惯。

好习惯养成了,你才能成为成功者。

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一个好习惯。

2.板题:

自主预习复习。

学生认真倾听,关注新习惯:

自主预习复习。

 

学生齐读课题:

自主预习复习。

本环节利用谈话导入,揭示了课题,介绍了自主预习和复习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自主预习复习良好习惯的养成欲望。

二、看懂图意,力求透彻:

1.讨论:

我们为什么要预习呢?

预习有什么好处呢?

2.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第1页插图)。

请学生观察。

提问:

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

她在干什么?

3.请学生探讨:

对于我们来说,预习有什么具体要求呢?

指名读黑板上的预习要求:

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自学生字新词。

学生合作讨论,得出预习作用:

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回答。

 

学生齐读预习的两点要求。

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重要性,以期尽快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三、活学乐练,讲求实效:

1.请学生观察:

请学生看第2页和第3页上的插图。

合作思考:

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

他们是怎样做的?

2.请学生借用第1课尝试预习。

多媒体出示预习的步骤:

第一步:

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提问:

画出了生字新词,你会怎样处理?

第二步: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第三步:

再读课文,画出不懂词句,打上“?

”。

学生讨论。

动嘴读课文,动手画生字新词,动脑想课文内容,动口问疑难问题。

学生齐读预习三步骤。

结合课文《长城和运河》按教师所要求的预习步骤切实感受如何预习。

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

四、练习巩固:

1.教师提出课外自觉预习的要求。

请学生看第三页最后一幅图,问:

谁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2.提出愿景:

自觉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学好每门功课都十分重要,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3.多媒体出示: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

学生观察图片后回答:

一位同学在课外通过查工具书、查资料和问父母的方法预习。

 

学生齐读感悟,领会自主预习复习这一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教师强调自主预习和复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激励学生科学、高效、自主地预习和复习。

 

通过名人名言的读与悟,感受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五、作业设计:

1.练习预习《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

2.复习上学期所学古诗,选择其中一首抄写在作业本上。

学生预习《美丽的南沙群岛》。

切实巩固预习的方法。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自主预习复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培养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认真完成作业是一种好习惯,要持之以恒。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认真完成作业是一种好习惯,要持之以恒。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优秀作业

教学策略选择

谈话法、指导式、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评比引课:

1.教师引导评出抄写质量最高的同学。

2.板题:

认真完成作业。

学生积极参与评选活动。

学生认真倾听。

学生齐读课题。

此环节的设计,充分激发学生对认着完成作业这一习惯的兴趣。

二、初步感受:

1.教师出示《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中的:

“认真完成作业”一条。

请学生齐读。

2.请学生讨论:

学生为什么要完成作业?

学生讨论“认真”指的是什么?

保质保量、不拖拉……

学生合作讨论。

使学生感受认真完成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观察插图:

1.教师使用多媒体出示第4、5页的人物插图。

2.请学生回答:

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

3.教师指导学生看第四页下图。

学生观察后,教师请学生说说:

以下作业认真吗?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4.教师指导说明写词、抄诗、抄句子和习作的格式的不同。

学生观察后回答。

同学们完成作业的坐姿端正;学习用品摆放得真整齐;作业漂亮、整洁;执笔姿势很正确;朗读课文很投入;借助课文录音朗读课文的方法真好;同学在合作剪贴报纸来积累学习材料很不错……

学生观察第四页下图。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对照感受。

学生说说感想。

让学生感知认真完成作业方式和方法的丰赡性。

 

使学生明白认真完成各种作业的格式,感受优秀作业给观者所带来的身心愉悦性。

四、巩固提升:

1.出示课件,请学生说说图上的同学都完成是哪些作业?

你做过哪几类作业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学习环境。

学生观察插图后回答。

 

学生畅谈自己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明确学习语文有很多途径,不光读书、写字、还可以剪贴报纸,收集资料。

五、作业布置:

   

1.教师发纸,当场进行写字比赛。

2.教师行间巡视。

学生书写作品。

学生配合教师评选出优胜作品。

表扬和鼓励认真的学生,提携后进。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认真完成作业:

课内课外

书面口头

教学反思:

 

序号:

上课时间:

课题:

1.长城和运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学会生字。

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学会生字。

教学准备:

长城和运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选择: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激趣导入:

1.教师:

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

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

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

(师板书题目:

长城和运河)

2.请学生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

学生看图片、听授。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踊跃发言。

通过教师讲解介绍这首诗歌的背景材料。

二、初读课文:

1.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1)出示词语,小组内正音。

(2)指名逐个读词语,全班正音。

(3)小组内交流预习不理解的词句。

(4)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其意思,交流课文中难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指导理解词语:

连绵起伏:

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

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

奇异的景象。

天堂:

文中指美丽的杭州。

2.请学生读通课文。

教师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长句子的断句情况。

学生自主读文,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学生倾听理解词意。

 

学生读通课文。

通过指导学生诵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图文结合,使学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体把握:

教师请学生互动探究:

读完课文以后,长城和运河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合作交流感受。

使学生整体感知长城和运河的初步体验。

四、指导书写:

1.请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驾、折、蜓、谱、朽。

2.教师:

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了解长城和运河的什么,我们下节课再交流。

学生先观察,再认真描红、临写。

学生理解本课生字的结构。

五、布置作业:

1.请学生完成《习字册》生字:

驾、折、蜓、谱、朽。

2.请学生完成《补充习题》。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切实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1.长城和运河

驾折蜓谱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复习生字:

1.请学生听写新词:

驾驶谱写创造曲折蜿不朽的诗篇民族绸带飘落人间奇迹奇异的景象

2.提问: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两大人间奇迹?

3.教师:

长城很长,又被称为“万里长城”,运河从北京直通杭州,被称为“京杭大运河”。

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仔细欣赏吧!

学生听写词语。

巩固上节课的词语,为走进文本做铺垫。

二、自主学习:

请学生思考:

长城与运河的景象究竟“奇异”在哪儿呢?

用“---”划出文中描写长城奇异景象的句子,用“”划出文中描写运河奇异景象的句子,并概括说说长城和运河的特点。

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使学生了解自学要求。

三、交流展示:

1.引导欣赏长城“奇景”:

出示: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头脑风暴:

对照插图反复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觉得长城奇特在哪?

与众不同在哪?

连绵起伏—建在崇山峻岭之间,高高低低;曲折蜿蜒—弯弯曲曲地延伸。

师:

难怪我们称长城为“万里”长城啊!

教师:

课文中还有写到长城的长,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多媒体出示: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概括感受:

你能用你自己的词语来说说这奇异的景象吗?

——雄伟、壮丽。

这里的“不朽”是什么意思?

思考:

长城建在哪儿?

用什么建的?

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今天我们看上去依然怎样?

以当时的人力、物力,这一切我们能想象得到吗?

人们所想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就是——奇迹,读词。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朗读指导:

课文的第一部分向我们介绍了我们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长城,我们读这一部分,要注意什么?

——读出长城的雄伟壮丽,读出自豪之情。

2.引导欣赏运河“奇景”。

出示: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引导概括运河的特点:

绸带——轻柔,秀美;银光闪闪——水清;

伸向天边——长。

补充:

运河全长1747千米。

指导对比体会作者对运河和长城评价的不同。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人间奇迹: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完全靠人工挖掘,同样结合古代那样贫乏的人力、物力条件下,做出这样的工程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迹。

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大组齐读。

 

学生理解词语“不朽”的意思。

 

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

 

学生倾听理解。

 

学生进行对比体验。

 

学生倾听体会。

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以读促悟,以读促情。

 

使学生与教师通感长城与运河的壮美。

 

切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生字:

篇、创、族、绸。

2.教师指导书写,强调先观察再认真书写。

学生描红、临摹。

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四、布置作业:

1.请学生完成《习字册》。

2.请学生完成《伴你学》。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1.长城和运河

6700千米1747千米

像巨龙像绸带

连绵起伏  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伸向天边

  古代劳动人民创造

教学反思:

 

序号:

上课时间:

课题:

2.美丽的南沙群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

教学策略选择: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激趣导入:

1.请学生欣赏课件或插图

2.教师播放配乐解说:

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

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

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教师指导读题:

2.美丽的南沙群岛。

学生看图片、听授,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通过教师讲解介绍这首诗歌的背景材料。

学生倾听感受南沙群岛的美丽。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教师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教师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学生自主读文,体验快乐。

指导学生诵读课文,理清脉络。

三、把握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你对南沙群岛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请学生交流所画句子,齐读句子。

3.教师小结:

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交流感受。

使学生初步感知全文内容。

四、指导书写:

1.教师指导学习生字的音形意。

出示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

请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

浩瀚 海域 岛屿 辽阔繁衍 心旷神怡 星罗棋布 海龟

查字典,说说加横线字词的意思。

星罗棋布 心旷神怡 繁衍 碧波浩淼

2.教师指导书写:

辽、阔、屿、罗、库,重点指导“阔”和“屿”两个字。

学生先观察,再认真描红、临写。

学生感知本课生字的结构,体会汉字的魅力。

四、布置作业:

1.请学生完成《习字册》生字:

辽、阔、屿、罗、库。

2.请学生完成《补充习题》。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2.美丽的南沙群岛

辽阔屿罗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激发学生爱岛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激发学生爱岛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激发学生爱岛之情。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复习导入:

1.教师:

上节课我们读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

2.教师报诵词语,请学生听写:

辽阔、岛屿、星罗棋布、宝库、资源、不仅、合璧、海龟。

3.教师:

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听写词语。

切实巩固,进行复习,为精读课文做铺垫。

二、精读感悟:

1.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

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晶莹的珍珠”指什么?

“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

(岛屿多)

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

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

结合理解“星罗棋布”。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教师小结。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

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衍”等词语的意思。

激疑过渡:

齐读第1自然段。

小结激疑:

南沙群岛历史悠久,我们每个人都为它自豪,课题是“美丽的南沙群岛”,那它美在何处?

2.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了解南沙群岛的悠久历史后,我发给你们每人一把金钥匙,开动脑筋去打开这座蓝色宝库。

学生自学第2自然段,思考:

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

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讨论自学方法和所学内容,结合句子理解“蕴藏”和“用之不竭”的意思。

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

请你通过朗读告诉我们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蓝色宝库?

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总分的写法。

教师小结:

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

请学生细细品味,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并练习背诵。

3.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

教师:

课文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

请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那金色的沙滩,黝黑的礁石,雪白的浪花,翠绿的海水……任意的组合都是一幅美丽迷人的热带风光图.这些句子你们读懂了吗?

试着画下来。

教师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创作绘画。

指导评点学生作品,讨论为什么这样画?

用书上的词语和句子说说。

请学生结合创作绘画和课文理解“清澈明亮”、“蓝玉”、“五彩缤纷”、“心旷神怡”、“碧波浩淼”和“充满魅力”等词语的意思。

指名朗读学生喜欢的词句。

教师指导朗读本段的两个比喻句。

用“……像……”的句式把这两句练习说一说。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练习背诵。

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逐段进行交流。

 

学生合作理解词语。

 

学生自学、思考。

 

生齐:

想!

学生作画。

 

学生评析,用书上的词语和句子说说画意。

 

学生朗读、背诵。

通过精读感悟,使学生切实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融词入文的良好学习习惯。

 

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学生深刻感知南沙的美丽与富饶。

 

锻炼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使学生能够感情诵读第3自然段。

三、情景仿段:

1.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朗读体会。

2.老师或学生扮演记者对游客(学生)进行采访或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为南沙群岛作介绍。

3.指导学生进行仿段练习:

课文的第2,3自然段都是围绕中心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南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

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以“公园真是鲜花的海洋”或“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

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大组表演。

 

学生进行仿段练习。

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

 

提升学生以围绕中心句写话的能力。

四、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生字:

资、仅、合、龟。

2.教师指导书写,强调先观察再认真书写。

3.教师请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学生仔细观察。

 

学生描红、临摹。

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五、布置作业:

1.请学生完成《习字册》生字:

资、仅、合、龟。

2.请学生完成《伴你学》。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水到渠成地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巨大的宝库美丽

2.美丽的南沙群岛旅游胜地

迷人的世界富饶

教学反思:

 

序号:

上课时间:

课题:

3、庐山的云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前5个生字:

庐、瀑、幻、似、姿,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初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4.初步认识课文第2、3自然段的总分段式。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后的部分生字词,理解部分的词语。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优美,初步体会庐山云雾的奇幻,神秘。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幻灯片

教学策略选择: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激趣导入:

1.教师:

你们听说过庐山吗?

它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地处江西九江市,有避暑山庄之美称,说起庐山,不由得使我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师背)。

知道它赞美什么?

其实,庐山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云雾,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3课。

2.板书:

3.庐山的云雾(请学生读题)。

学生观看图片、倾听。

 

学生齐读课题。

通过教师讲解介绍这首诗歌的背景材料。

二、初读课文: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风景、激情。

(看插图)你们看,这就是庐山!

(播放课文录音)边看插图边听。

2.教师在学生听后提问:

庐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自主读文,体验快乐。

学生自由发言。

指导学生整体感知。

三、把握课文:

1.教师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请学生自读课文,同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

每段写了什么?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教师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学生交流感受。

 

学生自读课文,同位互相讨论。

学生概括回答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感知全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

教师:

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