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979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三.docx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三.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三.docx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三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三

62、关节结构:

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

关节囊关节头关节腔关节软骨关节窝

63、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是骨绕着转动的点。

64、人体主要的关节:

上肢肩关节下肢髋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指关节趾关节65、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66、运动时,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67、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关节:

一、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二、运动强度应适当;三、佩戴护腕和护膝。

68、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70、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71、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2、人全身有六百多块骨骼肌,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73、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74、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75、一句话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

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

76、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77、有很多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二者结合的结果,如鸟的迁徙。

78、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学习行为使动物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更好地生存。

79、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

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80、先天性行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种生物只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就会被自然淘汰。

81、对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是与大脑的发育阶段相适应的,一旦错过学习的关键时期就很难弥补。

82、社会行为的特征:

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83、群体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制度。

84、“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会对它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还击,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85、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86、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能有效保证物种的繁衍,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活。

87、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88、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在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89、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4、生物防治。

90、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除以虫治虫外,还有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9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人们食用;在医药保健方面发挥作用;在观赏、娱乐方面,文学艺术方面有一定的形象;人们在生活中用来比喻一些形象或某些特点;动物传播给人类一些疾病(害处)。

9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93、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94、生物反应器的好处:

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95、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96.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97.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等不同的颜色。

98.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99.菌落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100.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

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营养基。

②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

③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此过程叫接种)。

④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101.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10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如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还有有机物。

103.经过严格高温霉菌的环境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104.乳酸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把有机物分解成乳酸。

105.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106.有些细菌互相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的生活的。

107.细胞结构示意图:

108.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都为异养,异养又分为腐生和寄生。

109.有些细菌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小而轻还可以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

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

(细菌分裂速度极快)110.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

霉菌、食用菌、大型真菌为多细胞真菌。

111.112.真菌的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进行孢子生殖。

113.酵母菌为出芽生殖。

114.青霉:

孢子青绿色,排列呈扫帚状。

营养方式为异养。

115.曲霉:

孢子有多种颜色,排列呈放射状。

营养方式为异养。

116.引起食物发霉的真菌为霉菌。

细菌真菌相同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异养)。

不同点单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分裂生殖。

既有单细胞种类也有多细胞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多数为孢子生殖。

117.比较真菌与细菌:

118.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参与物质循环;

(2)引起动、植物患病(3)与动物共生。

119.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20.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有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121.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疾病。

122.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一旦分开,可以独立生活,叫做共栖)123.寄生(往往有害);共生(互利)。

124.酵母菌发酵状态:

有机物酵母菌二氧化碳+水+能量(多)[多用于做面包]

有机物酵母菌二氧化碳+酒精+水+能量(少)[用于酿酒]125.发酵: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称作呼吸作用)126.食物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烂,因此食品保存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防腐。

防止食物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新军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生长和繁殖。

127.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抗菌素)。

128.科学家还能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只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用细菌做生物反应器)。

129.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抗生素。

130.生物分类的意义:

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使每个物种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一目了然,同时也进一步明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13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内部构造、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

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13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133.每个界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从大到小依次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134.两种生物之间共有的分类单位越多,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

135.纲<亚门<门136.分类登记越高,射干内务体间的差异越大,共同特征越少,所含生物数量越多。

137.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是基因的多样式,外在形式是种类的多样性。

138.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139.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140.生态系统的多阳性受到破坏就会导致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丧失。

141.自然条件下,平均2000年一种鸟类灭绝。

平均8000年一种哺乳动物灭绝。

142.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

(1)生存环境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的开发利用;(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

143.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护法》。

(每个法律前要加“中华人民共和国”)144.建立自然保护区分为:

就地保护和圈地保护。

145.森林是全球50%~90%的陆生生物的家园。

146.珙桐是被子植物。

银杉是裸子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