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云南省峨山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斩.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9790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峨山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峨山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峨山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峨山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峨山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峨山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斩.docx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峨山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资料云南省峨山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斩.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峨山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斩.docx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峨山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斩

云南省峨山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入学考试

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分卷I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邓小平指出:

“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

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

”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揭示了国家对外关系的本质特点

B.消除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

C.突出了国家间平等与和平的愿望

D.避免了国家之间关系的恶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

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强调了国家间的地位平等,关系和平。

故选C。

国家对外关系的本质是国家利益,故排除A;国家间的矛盾是无法消除的,有些国家间的关系恶化也是无法避免的,故排除B、D。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B.若干政治力量发展壮大

C.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

D.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答案】B

【解析】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是在美苏两极格局解体后日益明显的,故A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两极格局解体后,以俄罗斯、欧洲、中国等为代表的若干政治力量不断强大,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故B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对比,与联合国实力无关,故C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与国家综合实力的对比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3.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曾就新中国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作词《自度曲》:

“澄波似镜长圆,如今正合林公语。

贩毒蕃航,收回天边去。

远略精思,光焰辉千古。

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吾土。

”这一事件应为

A.开国大典

B.颁布第一部宪法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解题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紫荆花长伴五星旗”,由已学知识可知“紫荆花”是香港的代表,且“长伴五星旗”,因1997年7月1日香港不再被英国租借,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送给香港的紫荆花雕塑,其希望的花语是:

中央政府希望内地与香港,就像紫荆花一样和睦、骨肉情深,永久地在一起,不被任何困难分离,因此C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香港回顾

4.下列文献史料均与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关,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②龙生龙,凤生凤

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考察古代的选官制度。

结合所学可知,①指的是汉代实行的察举制;②指的是先秦时期实行世官制;③指的是;隋唐以来的科举制④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依据时间排序正确是C项,其他选型均不符合题意的意思。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封建官制

5.下列四幅电影宣传画集中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事件。

这一时期应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四幅电影宣传画集中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道战、小兵张嘎、地雷战、鸡毛信都对于抗日战争的事件,因此选B。

ACD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过程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下列对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初步建立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②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③它适应中国的国情,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在1954年前,中国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可知③项错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含有③的选项,即排除B、C、D三项。

进一步可知①②④三项表述均符合史实,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名师点睛】把握住新中国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最高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反映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精神。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政协对国家政治生活进行民主监督,对于改善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积极进步作用。

7.“东欧各国因照搬苏联模式,导致最终剧变。

”东欧剧变给我们带来的主要教训是()

A.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要实行改革开放,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警惕西方国家“和平演变”

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从题干中“照搬苏联模式而导致剧变”这一信息可知A项最符合题意。

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道:

“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此处的“划时代”的含义主要是

A.中国第一次遭到外国的武装侵略

B.中国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英国完全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国家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840年并非所中国第一次遭到外国的武装侵略,1840年中国也只是同英国而非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的条约,英国并未完全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国家,1840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开始进入了又一个“新时代”,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

9.“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种具体措施只能显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治趋势。

”最能体现这一“政治趋势”的措施是()

A.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严禁克扣工人工资

B.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C.限制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

D.普选产生权力机关,公职人员接受选民监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巴黎公社所采取的体现人民利益的措施。

注意题干“它所采取的各种具体措施只能显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治趋势。

”B侧重于军事方面,AC侧重于经济方面,A最能体现公社在推动政治民主化方面的措施,符合题干要求,因此选D。

考点: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巴黎公社

10.“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由此可知,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

B.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知,争取世界和平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提前,中国外交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本题选B。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主要目的。

11.“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所描述的政体属于()

A.英国B.法国C.德意志帝国D.美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美国和法国实行共和制,不存在了君主制,政府中没有皇帝。

政府首脑称首相的只有英国和德国,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并对议会负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首相由皇帝任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故排除ABD。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张·德国

12.下图是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

封面上方的英文是:

ChinAAWholeNewGame;下方的英文是:

U.S.PingPongPlayersatGreatWall。

符合该封面内涵的主题是

A.另起炉灶

B.体育交往

C.破冰之旅

D.中美建交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ChinaAWholeNewGame”的含义是“中国一个全新的游戏”,“U.S.PingPongPlayersatGreatWall”的含义是“美国乒乓运动员坐在长城”,据此可知是1971年美国乒乓球访问中国,这一事件打破了美国长期孤立中国的僵局,恢复与中国的联系,为以后中美关系的改善发挥积极作用,被称为“破冰之旅”,故C项正确;另起炉灶是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方针体现,故A项错误;体育交往只是表面含义,不能涵盖材料主题,故B项错误;中美建交是1979年,故D项错误。

13.有人认为,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产生了一箭数雕的效果。

以下不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稳定了西欧经济

B.控制了西欧政治

C.推动了西欧联合

D.遏制苏联东扩

【答案】C

【解析】

【详解】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利用经济援助西欧的计划,其目的是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进行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争霸全球,故A、B和D项属于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和实质,马歇尔计划客观上促进西欧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西欧国家的联合,不属于美国的主观目的,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受援国纳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成为美国的商品输出市场,不但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受到美国的控制。

马歇尔计划决不仅是一项紧急援助计划,实际上是通过经济手段达到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

14.美国学者罗宾认为政治恐惧会使我们树立某种特定政治观念的价值。

比如说对内战的恐惧,会期望产生对法制的尊重;对极权主义的恐惧,会期望迎来对自由民主的推崇。

按照这一说法,下列事件基于对冷战的恐惧的是()

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B.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

C.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的建立

D.日本《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的通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二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但在冷战格局下,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在国际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它们强烈要求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这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B项正是基于对冷战的恐惧而“树立某种特定政治观念的价值”。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15.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却又包含着隐患,主要是指()

A.面临封建势力的疯狂反扑

B.缺乏政治、经济、思想上的牢固基础

C.外国侵略势力要渔翁得利

D.一系列军事行动中太平军人员的伤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通过北伐、西征、东征,太平天国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缺乏适应时代潮流的政治、经济、思想基础,最终走向失败。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16.郭沫若1963年11月14日写给陈明远的信中说:

“来信提出的问题很重要。

我跟你有同感。

运动中,处处‘放卫星’、‘发喜报’、搞‘献礼’,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浮夸虚假的歪风邪气,泛滥成灾。

”上述横线处应填入

A.社会主义改造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D.文化大革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

依据题干材料“处处‘放卫星’、‘发喜报’、搞‘献礼’,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浮夸虚假的歪风邪气,泛滥成灾”可知应是“大跃进”时期的情况。

所以应选B。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建设的曲折与发展·“大跃进”运动

17.1920年6月,共产党员科尔恰什金给俄共中央的信中写道,只有“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融洽了,主要在乌克兰进行的内战才能结束”。

这一建议提出的背景是

A.余粮收集制引发严重危机

B.新经济政策改善了农民处境

C.农业集体化政策遭到质疑

D.指令性计划模式的弊端显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反映的现象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政治危机,所以只有“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融洽了,主要在乌克兰进行的内战才能结束”这一建议提出的背景只可能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引发严重危机,后来的事实证明解决这一危机是靠的新经济政策,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

考点: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余粮收集制引发严重危机

18.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认为下列各组数字中,能正确反映1952年、1956年、1978年、1992年和2004年5个不同年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的一组是

A.49.799.186.492.921.3

B.21.392.999.186.449.7

C.49.721.392.999.186.4

D.21.349.786.492.999.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所以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应该在1978年之后开始下降,故A项错误;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之前,我国的公有制经济比例最高,故B项正确;1978年之后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所以公有制经济比例应该下降,故CD项错误。

考点: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

19.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一月,兵部等衙门会同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官员议海防事,规定商船只许往东洋贸易,凡南洋吕宋等处不许前往,广东、福建水师负责巡查,违禁者严命治罪。

外国夹板船仍许前来贸易,各地方官吏严加防范。

该规定说明

A.外商在华贸易不受限制

B.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官府暂停南洋对华贸易

D.清初尚未实施“闭关锁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规定商船只许往东洋贸易,其南洋吕宋等处不许前往,广东、福建水师负责巡查,违禁者严命治罪。

外国夹板船仍许前来贸易,各地方官要严加防范”可以看出当时对外贸易有着严格的限制,A、C、D不符合材料意思。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闭关锁国。

20.1930年12月胡佛说:

“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

”其依据是

A.重商主义经济理论B.新经济政策

C.自由主义经济思想D.国家政权干预经济思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的信息可以看出,胡佛反对国家政权干预经济,这属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故C项正确;ABD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考点: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胡佛

21.有人曾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概括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

然而到了20世纪后半期,美国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①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②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改变③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④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主要得益于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的出现和发展,高科技产业部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完善,故①③④正确。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价值观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排除②。

综上所述,排除ABC,所以选D。

22.所谓“民自有经界(地界),而无烦上之区分。

”即便是在国家注重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实行清查的情况下,“逃田”“诡寄”“飞洒”“移丘”“换段”“改册”之类的现象依然层出不穷。

这主要反映了在中国古代

A.土地占有权的频繁变动

B.土地占有关系日渐模糊

C.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D.土地隐占推动土地兼并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各种现象的出现并不能说明土地占有权的频繁变动,故A项错误;在国家注重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实行清查的情况下,“逃田”“诡寄”“飞洒”“移丘”“换段”“改册”各种现象层出不穷,凸显了土地占有关系日渐模糊,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各种巧立名目的土地兼并现象,但题干强调“中国古代”并没有特指任何具体朝代,材料本身也无法看出各个朝代的变化,选项当中的“日益”一词不符合题目要求,故C错误;此题没有体现出土地隐占,故CD项错误。

点睛:

材料中在国家注重对土地实际占有情况实际清查的情况下,“逃田”、“诡寄”、“飞洒”、“移丘”、“换段”、“改册”各种现象层出不穷,凸显了土地占有并不是固定的,说明占有关系日益混乱。

23.下列图片中,能反映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的措施有

A.①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③不对,发放救济不能直接解决增加就业问题;④不对,“蓝鹰运动”是试图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与指导,也与题干无关;增加就业、扩大内需是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田纳西工程就是代表之一。

因此选B。

考点:

美国罗斯福新政

点评:

组合型选择题是由多项选择题演变而来的单项选择题,通常是在题干中列出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组成若干题肢;然后将题肢组合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

考查的知识点一般都在四个以上,且多属同类系列知识或专题知识。

该题型可以较好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历史线索或知识体系的认识把握程度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24.阿瑟·扬写道:

“当英国工业的特殊才能用在铁、棉、玻璃或瓷器上面时,就如此卓越地表现出冒险的热情、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而这正是你在毛纺工业中所不能看到的。

在毛纺工业中,一切都是呆钝的、不活泼的、无生气的……”这句话着重强调(  )

A.产业革命要在毛纺工业以外着手

B.毛纺业是英国最古老重要的工业

C.英国工业革命的先天条件很不足

D.日益扩大的市场促进了工业发展

【答案】A

【解析】

英国的工业革命首先是在棉纺织业取得突破的,毛纺织业在工业革命前是传统手工业,和封建主义有紧密联系,受行会制约,因而很难在技术革新上取得突破,故选A。

B、D两项材料中未体现,不选。

英国率先之所以爆发工业革命,先天条件具备,故C错误。

25.苏联的工业化和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①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

②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③工业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④工业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苏联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英美则是从轻工业开始,故①正确。

苏联的工业化是国家采取行政手段保证多投资多积累,而西方则主要靠私人积累,故②正确,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消灭了剥削阶级,所以没有阶级分化,而资本主义国家有,可以算不同;④则是两者的共同

考点: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点评:

这类题目最好用排除法来做,只要确定一个错误的结论即可。

苏联工业化既有积极方面,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本题那它和英美工业化相比较,考查学生对比分析能力。

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二十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

下列有利于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是

A.联合国

B.欧共体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故A项错误;欧共体是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故B项错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世界贸易体系,故C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故D项正确。

27.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从材料“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并且出现更复杂的属性”可以看出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发展方式,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区别,苏联斯大林模式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②。

所以答案选B。

ACD中含有②。

考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角度新颖,涉及的是学生史学理论与素养相关内容——历史史观。

在平时的复习与备考进程中,要有意识地给予学生历史史观的补充。

主要涉及到的史观,即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近)代化史观、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史观等。

并且要结合“新情景,新材料”,加强对相关史观的灵活运用。

28.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包括

①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提供了契机

②有助于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

③给国内部分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力

④使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的理解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和我们的日常感知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提供了契机②有助于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③给国内部分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力④使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均符合题意。

确定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

第二次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