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津市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9650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津市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津市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省津市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省津市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省津市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津市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湖南省津市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津市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津市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湖南省津市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津市一中2016届上学期高三第三次考试地理试题

出卷人万蕾审题人谢识宇

一、选择题(44分)

下图为“某地区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土壤存在的问题可能是

A.有机质含量太低,土壤贫瘠,肥力低

B.矿物质含量过高,出现土壤的盐碱化

C.空气偏少,土壤养分供应不足

D.水分过多,土温下降,土壤缺氧

2.可能产生图示土壤问题的现象是

A.华北地区春旱

B.湖南株洲的暴雪

C.江南丘陵水土流失

D.四川盆地持续高温

“大棚产野菜”已成为时下某些城郊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据此回答3—4题

3.大棚中生产出来的野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野菜,原因是大棚中

A.日温差较小B.热量不足C.光照太强D.年温差较大

4.“大棚野菜”改善了野菜生长的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地形条件D.土壤条件

雪线是指地球表面降雪量和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图1表示我国沿87°E山地雪线的变化,图2表示我国沿29°N山地雪线的变化。

读图完成5—6题。

5.我国山地雪线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位于

A.喜马拉雅山北坡和南坡B.冈底斯山和西藏东南部

C.喜马拉雅山北坡和阿尔泰山北坡D.喜马拉雅山南坡和阿尔泰山北坡

6.图2中①地雪线高度特点与成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纬度低,气温高——雪线较高B.海拔高,气温低——雪线较低

C.向阳坡,光照强——雪线较高

D.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雪线较低

读某区域图,AB为晨昏线,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

回答下列问题。

7.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南半球东南→西北

B.北半球东南→西北

C.南半球西南→东北

D.北半球西南→东北

8.甲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对应的气候特征正确的是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

B.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全年降水均匀

C.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温带季风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9.读下图“世界板块构造分布示意图”回答

A.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附近

B.新西兰南、北两岛和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壳都比较稳定

C.印度、巴基斯坦位于板块的交界附近

D.太平洋沿岸广大地区主要为生长边界

图3表示某区域24小时内海平面气压变化示意图(单位:

百帕),读图完成10~12题。

图3

10.图示24小时内,锋面①向东移动的平均速度约

A.100千米/时B.35千米/时C.300千米/时D.10千米/时

11.图示24小时内,乙地的天气变化特征是

A.气压上升B.可能由晴天转为阴雨天气

C.气温上升D.风力明显减弱

12.导致乙地气温年较差大于甲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地势C.海陆位置D.洋流

下图为“某区域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分布图”。

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例中①②③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依次是

A.地下水、雨水、积雪融水

B.地下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

C.雨水、地下水、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雨水、积雪融水

14.与欧洲比较,图示大洲

A.河流径流量小于欧洲

B.河流水能资源大于欧洲

C.河流航运价值大于欧洲

D.有冰期的流域面积比重大于欧洲

右下图表示我国某河流附近地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图中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侵蚀和冲积形成

B.受挤压向下拗陷形成

C.由地堑构造形成

D.风力侵蚀和沉积形成

16.图中河流最可能属于

A.黄河水系

B.珠江水系

C.淮河水系

D.松花江水系

17.图示地区的黄土来源于

A.东部湿润地区

B.青藏高寒地区

C.西北干旱地区

D.北方半湿润地区

雁荡山为浙江省著名的旅游地,其中在不同时期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地层中发育的多级岩嶂、岩槛瀑布尤为独特。

下图为该类景观发育过程中的某三个阶段。

读图回答18~19题。

18.构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是

A.大理岩B.岩浆岩C.沉积岩D.变质岩

19.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A.③②① 地壳下沉B.②①③ 地壳下沉

C.②①③ 流水侵蚀D.②①③地壳抬升

图1中a、b、c表示北半球某区域(不包括极点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面(理想模式)。

读图,回答20~22题。

20.只考虑气温与气压的关系,甲、乙、丙、丁四处,

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乙、丙、甲、丁D.甲、丁、丙、乙

21.若图中a、b、c表示北半球某区域(不包括极点地区)1月份平均气压的等压面(理想模式),则

A.在水平方向上,甲乙之间气流运动方向与丁丙之间的方向相同

B.甲乙丙丁四地气流运动方向是:

甲→乙→丙→丁→甲

C.水平方向上,甲、乙两地之间吹偏南风

D.图中坐标原点处的气压比周围气压低

22.若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且一处位于海洋,另一处位于陆地,则

A.甲地位于陆地,乙地位于海洋B.甲、乙两地温差大于6℃

C.水平方向上风从乙地吹向甲地D.甲地气压一定高于乙地气压

二、综合题(56分)

2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约5000多平方千米,其经济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黄河三角洲将建成能源基地、国家一流的石油化工、盐化工基地和以农业、渔业等为主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

(1)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8分)

(2)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根据黄河流域发展状况,说明其原因。

(6分)

(3)分析环渤海地区内河航运不够发达的自然原因。

(8分)

24.读“欧洲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说出图示区域的地形分布特点。

(4分)

 

(2)图中区域南部地区有欧洲最高的山脉,山脉两侧湖泊众多,如著名的日内瓦湖,分别说明该山脉和山脉两侧湖泊的主要成因。

(4分)

 

(3)荷兰的风车和拦海大坝是闻名世界的旅游景观,分别说明风车和拦海大坝两处景观形成的地理原因。

(8分)

2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描述图示区域阿拉伯半岛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0分)

 

(2)也门棉花品质良好,每年有大量出口。

简述该国种植棉花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

(4分)

 

(3)一艘邮轮在12月份走最近航线由波斯湾到鹿特丹港,经过图示区域的航行状况是怎样的?

(4分)

 

地理第三次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BABCDAACBBCDBCACBDBBC

二综合题

23.(22分)

(1)(8分)3500等积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

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影响(受太行山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

(2)(6分)原因:

中游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中游修建了水利枢纽工程;流域内用水量增多,入海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

(3)(8分)河流水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大,航道容易淤积;河流有封冻现象;河网密度较小,通航里程短。

24(16分)

(1)(4分)南部是山地,北部是高原;地势南高北低。

(2)(4分)山脉成因:

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褶皱山脉;湖泊成因:

冰川侵蚀而成。

(3)(8分)风车:

荷兰地处大陆西岸(或大西洋(北海)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资源丰富。

拦海大坝:

荷兰国土面积小,地势低洼;修筑拦海大坝可以防止海浪侵袭;利于填海造陆(围海造田)。

25.(18分)

(1)(10分)阿拉伯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为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河湖很少,多为无流区域;植被稀少,热带沙漠广布;土壤发育差,多为荒漠土;以风蚀风积地貌为主;生态脆弱,生物种类少。

(2)(4分)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土壤盐渍化(或土地荒漠化)。

(3)(4分)顺风顺水顺水

 

答案解析 第13题,①位于安第斯山脉,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冰川融水补给,②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③区域则为积雪融水补给。

第14题,图示大洲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大于欧洲。

答案 13.D 14.B

解析 第18题,由题干可知形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为岩浆岩。

第19题,图示景观主要是由地壳抬升、河流侵蚀而形成的。

答案 18.B 19.D

解析:

20.B21.A22.C第20题,只考虑气温与气压的关系,近地面甲地气温高于乙地,则甲的气压小于乙地,根据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可知,高空丁地气压大于丙地,所以四地气压从高到低为乙、甲、丁、丙。

第21题,气压c>b>a,甲地气压大于乙地,丁地气压大于丙地,水平方向上,气流总是从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

所以选B;第22题,气温c>b>a,北半球1月陆地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气压相反,所以甲地为海洋,气压低,乙地为陆地,气压高,风从乙地吹向甲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