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9510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1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

《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docx

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

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

完成1-2题。

1.关于上述区域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各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

B.各功能区都是独立的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C.各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D.各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2.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C.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D.划定区域的界线,明确区域的归属

读图3-4题。

3.图中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该湖泊面积变化的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A.利用RS技术B.利用GPS技术C.利用GIS技术D.实地考察

4.图中乙、丙、丁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酸雨、水土流失、风暴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阅读材料,回答5-6题。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5.表中显示的环境问题,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南

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6.为了缓解表中反映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

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大力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

读图完成7-8题。

7.湿润系数可能指()

A.降水量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C.蒸发量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8.C处的湿润系数可能为()

A.大于0.05B.小于0.05C.等于0.05D.难以确定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

读图,完成9-10题。

9.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B.乙

C.丙D.丁

10.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完成11-12题。

1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转移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生产规模扩大,势必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D.减轻了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下图是“沿110°E经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曲线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数码①②③④四个地域所跨纬度相同,其中,日平均气温≥10℃积温量随纬度变化最小的一组是()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14.图中⑤所示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适宜发展的农作物是()

A.热带──可可豆、水稻B.亚热带──水稻、油菜

C.暖温带──谷子、棉花D.中温带──小麦、甜菜

沿淮城市群是指淮河安徽段两岸地区的城市群体,俗称皖北,面积占全省的1/3,人口占全省的一半,读沿淮城市群经济发展图,完成15-16题。

15.关于沿淮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B.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最高

C.宿州市经济总量最大,城市化水平最高

D.淮北市经济总量最小,城市化水平最低

16.据区域特点,沿淮城市群的最佳定位是()

①国家重要的能源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②珠三角制造业的承接地

③安徽重化工主要集聚地

④安徽旅游示范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D.交通线路

18.西气东输管道经过山西和陕西,其主要目的是()

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B.该地区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多

C.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D.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表下回答19-21题。

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

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Km2)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m)

植被覆盖率(%)

5.3

24.3

537.2

15.7

2.7

30.1

670.3

19.6

20.0

40.8

1353.7

13.2

4.5

26.1

384.7

20.5

19.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A.①B.②C.③D.④

20.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出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A.气温高低B.风力强弱C.光照强度D.降水量大小

21.一旦发生泥石流,应先确定灾害位置

,并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

估受灾情况。

这一过程依次用到的现代技术是()

①RS②GPS

③GIS

A.②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②D.③②①

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完成22-24题。

省区

省区面积(万km2

生物质能满足状况

薪柴总量(万kg)

浙江

10.18

可满足两个月

380.6

江苏

10.26

可满足一个月

14.2

新疆

166

严重缺乏区

79.9

22.下列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燃料

②生产燃料乙醇,减轻对石油的依赖

③大面积种植薪炭林,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状况

④提倡燃烧秸秆,以防止蔬菜遭受冻害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23.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

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A.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B.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

C.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D.省区面积差异较大

24.新疆的生物质能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入多,矿物能源少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C.交通落后,运输不便D.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小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

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25-26题。

25.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A.汽车零配件生产B.节能环保业

C.服装鞋帽生产D.高端装

备制造业

26.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下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7-28题。

27.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

28.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

D.煤炭自给率

读七省区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总面积的比例图,回答29-30小题。

29.该植被是()

A.沼泽B.温带落叶阔叶林C.荒漠D.草原

30.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酸雨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沙尘暴

 

答题卡

第Ⅰ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40分)

31.(16分)阜阳是安徽的西北门户,这座享誉盛名的农业大市,也是安徽省劳务输出最大城市。

“十二五”期间,阜阳市政府提出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力争实现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500亿元,由“百亿粮仓”向“江淮厨房”转型。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材料一:

安徽省区域图。

材料二:

2010年安徽全省和两市经济数据统计图。

(1)根据材料描述马鞍山和阜阳的经济数据的不同点。

(4分

 

(2)随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很多“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型城市马鞍山面临很大的压力,请给马鞍山的健康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6分)

 

(3)阜阳由“百亿粮仓”向“江淮厨房”的产业转型对当地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将产生哪些影响?

(6分)

 

32.(8分)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简析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

(4分)

 

(2)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

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4分)

 

33.(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聂伯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第二大河,欧洲第三大河。

河流发源于海拔200~350米的分水岭上。

流域北面有白俄罗斯山脊,流域南部是亚速海低地,长2200千米,流域面积50.4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第聂伯河流域图。

材料三第聂伯河下游相关资料:

下第聂伯河已建成卡霍夫卡水库、克列缅丘格水库和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水库等6座梯级水库,总水面面积近69万平方米,其中水深2米的浅水区水面面积约13.6万平方米。

水库总库容437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85.7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容量383.6万kW,年发电量143.9亿kW·h。

使该河段水资源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建坝前河水季节分配

流量分配

春季

夏、秋

冬季

比例

61%

24%

15%

建坝后河水季节分配

流量分配

春季

夏、秋

冬季

比例

38%

32%

30%

(1)据图判断第聂伯河流向为,第聂伯河的航运价值较高,试分析其原因。

(10分)

 

(2)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聂伯河进行了干流的梯级开发,请简要列举梯级开发带来的效益,并简要说明第聂伯河梯级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6分)

 

参考答案

1.B2.A3.A4.C5.D6.C7.B8.B9.D10.C11.D12.C13.A14.B15.A

16.C17.C18.B19.C20.D21.A22.B23.A24.B25.C26.B27.B28.D29.D30.C

31.

(1)(每点1分,共4分)第一产业比重马鞍山较阜

阳低,第二产业比重马鞍山较阜阳高,第三产业阜阳较马鞍山略高。

人均GDP马鞍山远高于阜阳。

(2)(每点2分,共6分,其它答案可酌情给分)加快产业机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在工业上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治理环境污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科技产业。

东向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

(3)(共6分。

其它答案合理酌情给分,得分不超过小题总分)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每点2分,共4分)

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迁出人口减少;迁入人口增加;区域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

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2分)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了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镇人口增多,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32.

(1)(每点1分,共4分)

自然因素:

三角洲地形平坦,水网密布,降水丰沛;土壤比较肥沃;水热条件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至三熟

社会经济因素:

两区同处在河流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科技发达。

(任答4项即可得满分)

(2)(每点2分,共4分)

①基础建设大量占用耕地,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土地

资源紧张;

②生态环境破坏,区域环境质量下降;

③工业的迅速增长,导致资源和能源紧张。

33.

(1)河流流向:

自北向南。

(2分)

航运:

地势平坦,水流平缓;降水分配较均匀、有湖泊凋节,径流较稳定;植被覆盖好,含沙量低,不易淤积;结冰期较短,通航时间长;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运输量大;连通黑海,可河海联运。

(每点2分,共8分,其它答案可酌情给分)

(2)(每点2分,共6分,其它答案可酌情给分)组建流域开发机构,统一管理开发;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注意综合开发;根据流域环境特征,灵活选择开发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不断加大开发力度,逐渐实现全河开发,梯级施工;提高流域的开放度,注重招商引资,加强对外交流与联系;强调环境保护,重视水源涵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