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五单元检测题2.docx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五单元检测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五单元检测题2.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五单元检测题2
第五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8分)
我曾去看过终南山下的夹竹桃花,也去lǐnɡlüè过马嵬坡前的密水桃花,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辫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夹竹桃( ) 马嵬坡( )
单薄( )lǐnɡlüè( )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对语段中“灼灼”一词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
A.灼热 B.明亮 C.透彻
(4)语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分)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
B.“还愣着干吗?
”妈妈大声地训斥我:
“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
C.武汉的黄鹤楼、十堰的武当山、恩施的神农架都是湖北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D.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画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倚立窗前,______,观美景;夜眠围屋,______,做美梦;端坐书房,______,悟人生。
①吟诗填词写文章 ②看山看树看天蓝 ③听风听雨听叶落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4.下列关于《海底两万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
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
”这句话是尼摩船长说的。
B.《海底两万里》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
该作品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C.尼德·兰是一个法兰西人,他勇敢机智,捕鲸技艺天下无双。
D.因为海底条件有限,尼摩船长在海底用鲸鱼骨头做的笔写字。
5.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与前面画横线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2分)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
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心聆听,用心感悟吧!
6.古诗文默写填空。
(6分)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3)勇攀登,困难踩脚下,壮志凌云;登高望,万物收眼底,豪情满怀。
杜甫在《望岳》中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7.根据下面的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
(2分)
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支倒上去的笔在天上写字;高山脚下有一片梯田,像横着推过去的一片片树叶,铺满大地庄园,煞是壮观。
上联:
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口语交际。
(3分)
在天堂寨旅游风景区登山路上,一位大爷看到右边的警示牌,笑呵呵地说:
“这里还有人表演杂技啊,我们快去看看。
”如果你听到了这位大爷的话,请告诉他警示牌所表达的内容,并对他做出些提醒。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43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2分)
紫藤萝瀑布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
”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
”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
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10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11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982年5月6日
9.本文以什么为写作线索?
又是如何安排情节的?
(2分)
10.第⑧段与第⑨段之间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试简要分析。
(4分)
11.“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一句中有哪些词用得精妙?
请找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
12.你从文章第B10段画线的句子“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感悟?
(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2分)
丁香花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
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
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丁香花是木樨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
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芳菲满目,清香远溢。
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③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
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
刘墉不慌不忙地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您对: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呵呵,这个百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
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的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那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
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地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
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④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
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地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
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
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
⑤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
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戈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地跑出去,再哐当哐当地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⑥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
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它开放在这时。
春天里,无从查考谁种下了它,却生长得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
呵呵呵地笑了。
⑦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子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
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
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烂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则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
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它在微风里微微甩摆。
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
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
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它们在聊什么。
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地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⑧无意中,我就养成了这个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每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选自《散文》2017年第5期,有删改)
13.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
(2分)
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识丁香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识丁香花。
14.第③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15.说说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
呵呵呵地笑了。
16.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请简要分析。
(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注】。
或曰:
“陋,如之何?
”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
(选自《论语·子罕》)
【注】九夷:
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
亦指其所居之地。
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有仙则名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
(3)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4)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
18.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或曰:
“陋,如之何?
”
19.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20.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4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5分)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____________(人名)。
(1分)
22.这首诗中的画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
(2分)
2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2分)
三、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
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
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
(1)jiā wéi bó 领略
(2)密 蜜 辫 瓣(3)B(4)比喻 拟人
2.C(A.问号改为句号;B.冒号改为逗号;D.句号放在引号外)
3.B
4.C(尼德·兰是一个加拿大人)
5.示例:
①从冰雪的消融中 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 ②从穿石的滴水中 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 ③从蜂蜜的浓香中 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6.
(1)独怆然而涕下
(2)山重水复疑无路 (3)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7.示例:
梯田如叶,铺满大地一庄园
8.示例:
大爷,这是一块警示牌,它告诉大家前面有悬崖峭壁,要注意安全,不要坠落下去。
大爷,我们都要小心啊。
9.以紫藤萝花为线索,以“赏花—忆花—悟花”安排情节。
10.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
作者通过对十多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花和现在的紫藤萝花的不同命运进行对比(1分),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重新焕发生机的欣喜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生命的感悟(2分)。
11.“挨、接、推、挤”(1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表现了紫藤萝花竞相开放、活泼热闹的情态(1分)。
12.示例:
行走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磨难,但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应该像紫藤萝那样用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让我们的生命之花摇曳多姿。
(意对即可)
13.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 深夜里在深胡同的路灯下(每空1分)
14.承上启下(1分)。
承接了上文刘墉的对联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1分),写出了丁香花繁茂的景象(1分);引出了下文对丁香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时间的叙述(1分)。
15.排比、联想(想象)(1分),通过眼前的丁香花,联想出陈涌泉、乾隆、刘墉三个人的形象特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与赞美(1分)。
且运用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1分)。
16.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1分)。
文章通过写丁香花的繁茂和不爱说话,不争抢,写出了作者对丁香花高洁品质的赞美(1分),表达了作者愿意学习丁香花不争不抢,默默沉浸自己的品质(1分)。
17.
(1)出名,有名
(2)这 (3)博学的人 (4)指官府文书
18.
(1)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2)有人说:
“那地方太简陋了,怎么能住呢?
”
19.惟吾德馨 君子居之
20.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乙译文】孔子想居住在中原以外边远的地方。
有人说:
“那地方太简陋了,怎么能住呢?
”孔子说:
“君子居住的地方,有什么简陋的呢?
”
21.龚自珍
22.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1分),用“白日斜”的环境描写烘托“离愁”(或将“离愁”寄托于景)(1分)。
(意思对即可)
23.这两句诗以“落红”和“春泥”为喻(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或充满了奉献精神)(1分)。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