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学生发展的教师课堂行为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8934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学生发展的教师课堂行为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促学生发展的教师课堂行为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促学生发展的教师课堂行为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促学生发展的教师课堂行为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促学生发展的教师课堂行为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促学生发展的教师课堂行为研究.docx

《促学生发展的教师课堂行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学生发展的教师课堂行为研究.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促学生发展的教师课堂行为研究.docx

促学生发展的教师课堂行为研究

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

学科教学研究工作方案(基本框架)

闽清县第一中学(物理学科基地校)

一、工作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根据《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促学生发展的教师课堂行为研究”为载体的闽清一中物理学科教学研究工作方案。

1、以“促学生发展的教师课堂行为研究”作为理论支撑平台,努力规范教师课堂行为,探索高效课堂,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获取一些典型的参考案例,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的可操作规则和有价值的指导,发挥基地校引领、辐射作用,提升我校物理学科在同类校的影响力。

2、改革教研组工作机制,创新教研活动模式,提高教研活动效率;更新我校物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打造一支团结进取、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研究的学科团队;

二、组织保障

1、根据“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建设计划要求,为确保该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经研究决定,成立我校“省级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高中物理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聘请成立专家指导小组。

(1)省级首批基地校高中物理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陈敬标

副组长:

黄伟明

成员:

黄继敏林婷陈振祯陈镜平吴立勤

(2)省级首批基地校高中物理学科建设工作小组

组长:

陈镜平

副组长:

方友丛

成员:

黄少真吴剑华方友亭李松谋许居连刘文平

黄宇蒋宗勇林良汉卢伟肖颖鄢雄斌

(3)省级首批基地校高中物理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小组

陈峰陈松林明华方彦进杨日升

2、建设物理电子备课室,每周开展两次集体备课活动,全面开展教师课堂行为研究,探索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为促进学生发展,加强新课程开发和实施,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奠定基础。

3、将基地校建设计划工作纳入到学校规划中,作为学校目标管理任务,建章立制,对参与课题研究人员给予时间、场所和工作量上的保障。

4、经费保障:

每年投入一定量的经费用于教师素质培训,实验资料采购和交流学习、参观考察等费用。

三、工作思路

1、组织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学习《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工作要求》、《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工作方案》、《让教学变成研究》、《走科研兴校之路》、《优质阅读课的设计》、《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研究》、《学做课例研修》等文献、文章,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研究国内外最新的课堂教学研究资料。

请专家指导小组成员来校举行讲座、听课、评课等活动,特别是“同课异构”课的学习和评议,让我们的老师明白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树立神圣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同心同德,共同走科研兴校之路。

2、组织工作小组成员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研究国内外最新的课堂教学研究资料,学习并树立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自身的思想,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行为的转变。

(1)由课堂主宰者变为与学生平等融洽相处的角色。

教师的平等角色有利于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不仅仅只是知识的引导者,更能成为学生的交流对象,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由学生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需要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给予学生动力,取代了指导者给予学生的压力。

(3)由学习过程中的提问者变为引导学生提问的人。

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所以教师应从传统的提问者转变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人,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又是对教师知识的挑战,教学相长的良好循环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4)由信息源的角色转变为信息平台。

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促进师生双方共同学习。

总之,要求老师做到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并且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创新。

只有做到这些才是符合基地校工作要求的优秀教师。

3、教师课堂行为改变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要让学生树立主动发展的思想,让学生明白:

要想学会,必须自己亲自去学,不能有等和靠的思想。

老师的讲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主动地学与被动地学效果可想而知。

总比老师快半拍,总是走在老师前面的学生往往是最优秀的学生,而且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快乐的。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改变传统的学生围绕老师转的课堂氛围,把课堂变为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这样有利于发掘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2)教学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注重过程的教学,遵循了学生学习知识时的思维过程,揭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发展发展规律,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培养和锻炼。

(3)由重模式转变为重个性。

提倡个性教学,促进教师教学的创新,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人的智力由九种智力构成,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九种智力,只有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具特色。

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的聪明的问题。

即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

根据这个理论,物理课堂教学中,要乐于对所谓的“学困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接纳学生并努力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潜能。

针对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物理教学中,要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配合其智力组合的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优势领域的智力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

4、“促学生发展的教师课堂行为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采用“多人同课异构”和“一人同课异构”模式。

“多人同课异构模式”是指同一个教学内容团队里不同教师进行设计,相互比较,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具体操作是“集备组成员独自备课——轮流上课——集体评议、反思——再备课、上课——形成最佳教学程序”。

“一人同课异构模式。

”是同一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节课,不断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

具体做法是“教师独立(或教研组集体)备课、上课——集体听课、评议——第二次备课、上课——集体听课、评议——第三次备课、上课……两种模式将教师课堂行为研究引向深入,由原形课到反思课、到研究课(幻灯片),每上一次,就是一次反思,自己得到提高、进步,其他成员也会深受启发。

5、“促学生发展的教师课堂行为研究”的课堂观察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力支持的过程。

主动发展的学生首先具备发展的动力,表现为“爱学”。

这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把调动学生内在驱动力放在首位,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教育是赏识教育,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

学生积极认知时,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适时肯定学生的认知态度和过程,根据需要予以真诚的赞赏;学生认知遭遇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亲近、微笑、点头予以表示,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心境和学习毅力;当学生安静时或等待回答时,教师对学生的进入状态要以欣赏的态度关注他们,并予以积极的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要积极地给予强化,以点头、微笑、赞叹来肯定,并重复和简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学生的回答有出入时,教师应该肯定学生所做出的努力,委婉地与学生商量,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积极进行引导,而不是面无表情地示意其坐下,更不能戏弄甚至讥讽学生。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必须要遵循教学规律。

而实际状况是不少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判断,大多是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入课堂观察,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是教师课堂行为研究重要手段。

“促学生发展的教师课堂行为研究”案例,听课教师除了以往的听课记录以外,手中还多了一张表格,有的表格是关注教师提问;有的表格是关注研究问题的展开;有的表格是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的表格是关注学习成功率;有的表格是关注课堂思维深度……这些课堂观察量表,其目的是引导教师对课堂进行宏观的、质的评价的同时,能进一步的进行微观的量化分析评价,把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课堂观察表的引入,将会提高课堂研究的质量,改革教研组工作机制,创新教研活动模式,提高教研活动效率。

更新我校物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其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

时间、

地点

课题

 

观察者资料

姓名

年龄

教龄

单位

观察中心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观察记录

学生表现

评分

1、学习兴趣是否浓厚。

2、学习情绪是否高昂。

3、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对教师的态度。

5、能否在学习中自觉从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资料袋)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能否“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

6、能否积极思考,深入探询。

7、合作学习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能否照顾其他同学的学习需要。

8、学习中,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10、学习中,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策略。

5分制:

优:

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课堂教学观察表二(个体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表)

编号:

学校年级班学生姓名

教学科目课题教师姓名

学生课堂行为

学习行为

出现次序

持续时间

出现次序

持续时间

出现次序

持续时间

非学习行为

出现次序

持续时间

出现次序

持续时间

出现次序

持续时间

听讲

 

 

 

 

 

 

与邻座讲话

 

 

 

 

 

 

举手回答问题

 

 

 

 

 

 

看别的书

 

 

 

 

 

 

举手提出问题

 

 

 

 

 

 

做小动作

 

 

 

 

 

 

到讲台前示范

 

 

 

 

 

 

看别人或别处

 

 

 

 

 

 

做课堂练习

 

 

 

 

 

 

擅自离开座位

 

 

 

 

 

 

做操作实验

 

 

 

 

 

 

和别人打闹

 

 

 

 

 

 

 

注:

出现次序以1.2.3等数字表示。

记录者

日期

课堂观察评价表三(综合)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执教者

 

学生

年班

观察者

 

评价项目

评  价  要  素

权重

评价级别

得分

参与状态

学生全员参与学习,善于倾听、合作、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思维活跃。

10

10

8

6

4

 

思维状态

学生能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大胆质疑;见解有价值、有个性、有创意。

10

10

8

6

4

 

课堂活动

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对话平等、友好、和谐、有效;学生能认真倾听、互帮互学、各有所得,体验学习的快乐。

课堂训练形式多样、扎实有效,注重基础,提升能力。

25

25

20

15

10

 

目标达成

大多数学生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不同层次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从整体上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

10

10

8

6

4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明确、可操作,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学段重点突出;三维目标有机融合。

5

5

4

3

2

 

 

教学内容

能从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出发,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精心选择、组织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视并恰当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课堂容量、密度恰当。

10

10

8

6

4

 

教学过程

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课型特点进行精心预设;创设有助于师生对话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和谐、互动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视学生的现场体验与发现,重学法和习惯培养;评价多样,针对性强。

保证课堂1/3以上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1/3以上的学生得到展示与提升。

20

20

15

10

5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参与意识,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善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与学生的经验发生联系。

引入的材料与课本内容联系紧密,有助于主题与重难点的突破。

5

5

4

3

2

 

教师素养

板书工整、规范;语音准确,语言生动、流畅,有风格;教态亲切、自然,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强,善于点拨、诱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变能力强。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能恰到好处地进行评价。

5

5

4

3

2

 

 

课堂观察评价表四(课堂互动观察评价量表)

学校:

班级:

学科:

课题:

授课教师:

观测教师:

序号

观察内容

类型

次数

效果(勾选)

A

B

C

D

E

教师提问

1、描述性问题

2、判断性问题

3、论证性问题

4、

学生提问

1、理解性疑惑

2、判断性疑惑

3、实证性疑惑

4、

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态度

1、热情

2、冷淡

3、忽视

互动类型

1、师生互动

2、师班互动

3、生生互动

教师在互动中的作用

1、以问题推进互动

2、以评价推进互动

3、以行动推进互动

4、

互动时间

合计:

观察表说明:

本表观察问题是课堂教学中互动的情况。

 

课堂教学评估量表五(教师课堂行为)

评估项目

评估要素

评估等级

备注

10-9

8-6

5-3

2-1

1.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全面、科学、具体、明确

发展目标有所体现

2.教学内容

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深浅适度

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

3.教学策略

与方法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度

学生合作学习与探讨的实效性

学生自主学习及差异发展

4.教学能力

密度适当,条理清楚,时间安排合理,应变能力强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

语言准确、清晰、生动,板书设计恰当

5.教学即时

特色

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

学生善于思考,发言有独到见解

学生的参与活动面广

课堂与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6.教学特色

有教改创新

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

 

听课观察表六(三维活动表)

 

 

情况记录

维度一:

学生学习

 

视角

观察点举例

 

准备

课前准备了什么?

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怎样准备的?

(指导/独立/合作)?

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样?

 

任务完成得怎样(数量/深度/正确率)?

 

倾听

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课?

倾听多少时间?

 

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

能复述或用自己的话表达同学的发言吗?

 

倾听时,学生由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

有多少学生发生这些行为?

 

互动

有哪些互动/合作行为?

有哪些行为直接针对目标的达成?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参与课堂活动(小组/全班)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互动/合作习惯怎样?

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

有多少人参与?

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练习)有哪些?

各有多少人?

 

自主学习有序吗?

学优生、学困胜情况怎样?

 

达成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多少人清楚?

 

课中哪些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证明目标的达成?

 

课后抽测有多少人达成目标?

发现了哪些问题?

 

维度二:

教师教学

 

视角

观察点举例

 

环节

教学环节怎样构成(依据、逻辑关系、时间分配)的?

 

教学环节是怎样围绕目标展开的?

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

 

有哪些证据(活动/衔接/步骤/创意)证明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

 

呈现

讲解效度(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怎样?

有哪些辅助行为?

 

板书呈现了什么?

怎样促进学生学习?

 

媒体呈现了什么?

怎样呈现的?

是否适当?

 

动作(实验/制作/示范动作)呈现什么了?

怎样呈现的?

体现了哪些规范?

 

对话

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和问题的类型、结构、认知难度怎样?

 

候答时间多少?

理答方式、内容怎样?

有哪些辅助方式?

 

有哪些话题?

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怎样?

 

指导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读图/读文/作业/活动)?

结果怎样?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分工/讨论/活动/作业)?

结果怎样?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

结果怎样?

 

机智

教学设计有那些调整?

结果怎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境的突发事件?

 

呈现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沉默)?

结果怎样?

 

 维度三   课程性质

 

视角

观察点举例

 

目标

预设的教学目标是怎样呈现的?

目标陈述体现了哪些规范?

 

目标的根据是什么?

(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适合该班学生的水平吗?

 

课堂有无生成新的学习目标?

怎样处理新生成的目标?

 

内容

怎样处理教材的?

采用了哪些策略(增/删/换/合/立)?

 

怎样凸显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容量适合该班学生吗?

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

怎样处理的?

 

实施

预设哪些方法?

(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与学习目标适合度怎样?

 

怎样体现本学科特点?

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创设什么样的情境?

结果怎样?

 

 

 

 

评价

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有哪些?

 

如何获取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

预设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

 

生成哪些资源?

(错误/回答/作业/作品)?

怎样利用?

 

向学生推荐哪些课外资源?

可得到程度怎样?

 

维度四:

课堂文化

 

 

视角

观察点举例

 

思考

学习目标怎样体现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怎样以问题驱动教学?

怎样指导学生独立思考?

怎样对待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学生思考的习惯?

(时间/回答/提问/作业/笔记/人数)怎样?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思考行为?

 

民主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样的?

怎样处理不同意见?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人数/时间/结构/程度/感受)怎样的?

 

师生行为(情景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怎样?

师生/学生间的关系怎样?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民主行为?

 

创新

教学设计、情景创设与资源利用怎样体现创新的?

 

课堂有哪些奇思妙想?

学生如何表达和对待?

教师如何激发和保护?

       

课堂环境布置(空间安排/座位安排/板报/功能区)怎样体现创新的?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创新行为?

 

关爱

学习目标怎样面向全体学生?

怎样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怎样关注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怎样?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对学生的关爱行为

 

特质

在哪些方面(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体现特色?

 

教师体现了哪些优势(语言/学识/技能/思维/敏感性/幽默/机智/情感/表演)?

 

师生/学生关系(对话/话语/行为/结构)体现了哪些特征?

(平等/和谐/民主)

 

四、工作计划

工作阶段

主要完成内容

完成时间

准备阶段

①查阅文献,收集国内外最新的课堂教学研究资料;

②组织研讨,分析论证,学做案例分析;

③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听课、评课,指导工作组成员学做案例分析。

 2011年10月

-2011年12月

小试阶段

①查阅文献,收集国内外最新的课堂教学研究资料。

②组织研讨,分析论证,组内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1~3月份形成“一人同课异构”案例分析3份。

③3月份承办第一次教学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学者现场指导。

(方案修订;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开课、评课活动;汇报工作进度;专家指导;重新修订下阶段工作)。

 2012年1月

-2012年3月

中试阶段

⑴学习文献,研究国内外最新的课堂教学研究资料。

⑵组织研讨,分析论证,组内开展“一人同课异构”“多人同课异构”听课、评课活动。

3~6月份以前完成案例分析3份。

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现场指导。

⑷6月以电子邮件形式向专家指导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⑸参加教学研讨活动和基地校交流活动(2012年7-9月,莆田一中;)

⑹6~9月份以前完成案例分析3份。

⑺9月以电子邮件形式向专家指导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⑻10~12月份以前完成案例分析3份。

⑼12月以电子邮件形式向专家指导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⑽2013年1~3月份以前完成案例分析3份。

⑾参加教学研讨活动和基地校交流活动(2013年1-3月,三明二中;)

⑿2013年3月以电子邮件形式向专家指导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⒀4~6月份以前完成案例分析3份。

⒁6月以电子邮件形式向专家指导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反思提高。

⒂6~9月份以前完成案例分析3份。

⒃9月以电子邮件形式向专家指导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⒄参加教学研讨活动和基地校交流活动,阶段总结,工作进展情况交流(2013年7-9月,福州三中;)

⒅9~12月份以前完成案例分析3份。

⒀12月以电子邮件形式向专家指导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2012年3月

-2013年12月

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