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必背古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8918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必背古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二年级必背古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二年级必背古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二年级必背古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二年级必背古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必背古诗.docx

《二年级必背古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必背古诗.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必背古诗.docx

二年级必背古诗

二年级必背古诗

1、大风歌

刘邦(南北朝)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赏析:

这是一首成功的凯歌,直抒胸臆,雄豪自放。

全诗充满着一种王霸之气,成王者可以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处处表现了他志满意得,狂妄自大的心理特征。

2、

月儿弯弯照九州

 南宋民歌

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妻同罗帐,

几家飘零在他州?

赏析:

这是南宋以来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民歌。

这首歌以问话的形式,揭露南宋统治阶级在外族入侵时,对外实行不抵抗主义,对内残酷压迫人民,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使老百姓饱受离乱之苦。

3、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唐)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方法上很有特色。

一、二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从大处落笔,俯仰古今,时间跨度很长。

第三句“念天地之悠悠”,写出了空间之广阔。

在天长地久广阔无边的背景中,一个胸怀大志报国无门又屡遭贬斥的人,意绪悲凉,感慨万千。

于是第四句“独怆然而涕下”便脱口而出。

  这首诗背景广阔,意境深远,思绪深沉,语言苍劲奔放。

4、

易水送别

骆宾王(唐)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赏析:

这首诗虽然名为“送人”,实际上重点却是借描写燕丹送荆轲表现出送别的壮烈情景,抒怀咏志,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苦闷的心境。

5、

咏风

虞世南(唐)

逐舞飘轻袖,

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

吹花送远香。

赏析:

长袖轻飘,大家翩翩起舞,共歌一曲,歌声绕梁,经久不息。

风吹动树枝,影子随之摇动,和风将花香吹送到远方。

6、

渡汉江

宋之问(唐)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赏析: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

后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

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

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7、

山中

王维(唐)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赏析:

初冬天寒水浅,露出嶙嶙白石。

因天寒红叶变的稀了。

尽管冬冷天寒,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

山路顺溪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就象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身心都受到它的侵染。

纵然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

这幅由白石嶙嶙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

全诗富有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

8、

金缕衣

温庭筠(唐)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赏析:

  这首诗含义比较单纯,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

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露。

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

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9、

江南春

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赏析:

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言绝句。

“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了扑朔迷离之美。

10、

人日思归

薛道衡(隋)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赏析:

诗句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诗人是在异地他乡辞旧岁迎新年的。

从诗句的词语中可看出,“离家已二年”并不是真的离家已整整两年。

后两句,诗人告诉我们,他在春花开放前就有了归家的念头,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真正能动身回乡,可能要落在南雁北飞的日子之后。

诗歌写出了远在他乡的人时刻都在想着回家的普遍心理。

11、

白云泉

白居易(唐)

天平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

赏析: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

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

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1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南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赏析: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碧”“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全诗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

13、

有约

赵师秀(南宋)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赏析:

雨声、蛙声,这是初夏雨夜特有的音响和气氛,而且在闲敲棋子伴着灯花坠落的孤独中,更加衬托出友人因雨阻隔未能践约,“闲敲”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诗人深夜寂寞和失望的情怀很自然。

语言明快,意境完整,颇有情致。

14、

雪梅

卢梅坡(南宋)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赏析: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

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

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

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

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

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

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

15、

元日

王安石(北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第一缕阳光照见一派欢乐的情景。

千家万户到处是爆竹响起的声音。

热闹的春风也不由得换上了笑脸。

新桃旧符,迎新除旧。

这等喜气洋洋的节日,自然要痛快一番,同这春风一同醉倒门外。

16、听弹琴

刘长卿(唐)

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赏析:

“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

“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

“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

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

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17、

石灰吟

于谦(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18、

塞下曲

卢纶(唐)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赏析:

《塞下曲》绘出的是一幅将军雪夜追逐敌人的英雄图卷。

在具体描写过程中,作者运用的是强烈的对比手法,渲染环境,烘托出夜色中追敌的场面。

作者于诗的开始,先渲染宿雁惊飞、月色昏朦的凄迷景象,用以衬托敌军溃败遁逃的情景。

19、

塞下曲

卢纶(唐)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赏析:

 黑暗的林中风吹草动,将军深夜拉动了强弓。

黎明时寻找射出的箭,发现它深陷在巨石中。

塑造出了一位将军勇猛的形象,篇幅极为简短,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前两句写黑暗的夜晚,林深草密,惊风阵阵。

诗中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为将军拉弓射箭的壮举作了铺垫。

全诗语言精练准确,描写生动传神。

20、

幼女词

施肩吾(唐)

幼女才六岁,

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

学人拜新月。

赏析:

此诗如同画中写意,它删繁就简,削多成一,集中笔墨,只就一件事情写来,以概见幼女的全部天真,甚而勾画出了一幅笔致幽默、妙趣横生的风俗小品画,显示出作者白描手段的高超。

21、

乌衣巷

刘禹锡(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赏析:

  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挂。

当年豪门檐下的燕子啊,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里。

这是诗人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乌衣巷一带的萧条景象,只写野草、夕阳、燕子,唤起了读者的想象,从侧面暗示了乌衣巷的衰落,而历史兴亡之感也就在乌衣巷的今昔对比中表达出来,笔调含蓄蕴藉,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22、

题竹林寺

朱放(唐)

岁月人间促,

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

更得几回过。

赏析:

人生苦短岁月匆匆,烟霞缭绕,清新幽静,此处美景多。

情深意厚的竹林寺啊,我这一生能有几次游访?

23、

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赏析:

  涧边丛生的幽草特别让人喜爱,密林中还有黄鹂鸟在婉转啼鸣。

带雨的春潮在傍晚时候来势更湍急,荒郊野渡寂无人影只有船空横。

  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表达了他关心民生疾苦但又无能为力的思想感受。

24、

山中问答

李白(唐)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赏析: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

全诗虽只四句,但是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转接轻灵,活泼流利。

用笔有虚有实,实处形象可感,虚处一触即止,虚实对比,蕴意幽邃。

明代李东阳曾说:

“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

25、

田园乐

王维(唐)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赏析:

 红红的桃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萦绕在早晨的晨雾中。

昨夜被雨水打落下来的满地花瓣,家童还没有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26、 

寒食

韩翃(唐)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赏析: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

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

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

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其中写实的成份是主要的“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

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特别注意。

27、

三衢道中

曾几(南宋)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赏析: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绿树成荫,与来时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加添了些幽趣。

28、

问刘十九   

白居易(唐)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赏析:

新酿的美酒,酒滓像绿蚂蚁一样浮在表面,用红泥做的小火炉刚温好酒。

晚上天要下雪了,来饮一杯吗?

  这首诗可以说是邀请朋友前来小饮的劝酒词。

给友人备下的酒,当然是可以使对方劲醉的,但这首诗本身却是比酒还要醇浓。

29、

论诗

赵翼(清)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赏析: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

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

以为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

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30、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送别的时间是仲春二月一个晴和的日子。

当送别来到郊野的时候,但见一片荒原,芳草萋萋的景象触动诗人的离别情怀,于是眼前景、离别情融为一体,写出了这首送别的诗篇。

  全诗章法严谨,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

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然天成。

31、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

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

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

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

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

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

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32、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宋)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赏析:

一年夏初时节,诗人来湖阴先生家作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壁上。

茅檐,花木,近水远山,诗人的视线步步延展开去,联成一幅田园山水画屏,写出湖阴先生院落的整洁幽雅和周围景色的优美可人。

33、

六月二十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北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赏析:

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

这首小诗就是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

  “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

“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最后一句写天和水:

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天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

风呢?

云呢?

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34、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北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到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去了。

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

35、

竹里馆

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后两句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

36、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唐)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赏析: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苍茫的山峰看来是那么遥远;柴门内的狗不停地叫着,似乎是在欢迎那风雪夜中归来的人。

天寒地冻,远山苍茫,显露出一股凄清、寂寥的韵味。

在一片寂静中,突听犬吠声声,原来是风雪中有人来投宿了。

语无雕琢,亲切动人。

37、

送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

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品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

诗的开头两句叙事,写饮酒饯别。

三、四句是交代友人归隐原因——“不得志”。

五、六句是写对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对隐居的羡慕,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否定。

全诗写失志归隐,借以贬斥功名,自寻其乐之情。

38、

夜雪

白居易(唐)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赏析:

 前两句: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

疑惑之间,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

后两句: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

39、

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这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

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40、

别董大

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给董庭兰送行时的赠言。

首句展现了西北黄土高原上风卷尘沙入云端的独特地域风光。

第二句“北风吹雁雪纷纷”写出了送别的时令和气候。

“莫愁前路无知己”是安慰董大在前进的道路上处处都会遇到知心朋友,“天下谁人不识君”既是对第三句的补充,又是对董庭兰盖世美誉的赞扬,也是对友人光明前途的预言。

41、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析: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

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理环境。

雨后的清晨,天气初晴,青山滴翠,孤山兀立。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句,写的是诗人对辛渐的叮咛和托付之语。

意思是说:

你到达洛阳后,假如有亲戚朋友询问我遭贬后的近况,你可以告诉他们,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

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

42、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唐)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赏析:

    从诗的题目看,诗中出现江、花和人。

第一句交代了地点,提到了江。

第二句交代了时间,即春天,同时写出了诗人懒困的神情。

而一簇颜色深浅不同的桃花盛开在江边,使诗人为之一振。

透过诗句,我们好像看到了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品味,目不暇接的神态。

43、

赠花卿

杜甫(唐)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闻?

赏析:

  这首诗前二句写成都音乐繁盛,日日奏个不停,乐声到处飘传。

后句一转,说此种音乐只有天上才有,人间难以听到,从而赞美了成都音乐的高超优美。

44、

题临安邸

林升(孝宗朝)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赏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抓住临安城的特征:

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的繁荣太平景象。

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

“西湖歌舞几时休?

”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

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

45、

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赏析:

  《回乡偶书》有两首,这是第一首。

诗的开头即直截点题,说明抒写的是回乡的事情。

在第二句中抓住两个典型细节,作了自我形象的描绘。

一个人从小就听惯说惯了的乡音土语,是不容易改变的,即使多年在外有所变化,但当一旦踏上家乡的土地,亲切之感自会油然而生,便也会情不自禁地操起家乡话来,那怕多少有了点变调。

然而,“乡音”虽说是“无改”,“鬓毛”却无可奈何地“衰”了,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挽回。

46、

泊秦淮

杜牧(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

当晚唐王朝忧患交迫之时,豪门贵族依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作者对此发出无限感慨。

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洒在岸边的沙滩上,小船在夜色中停泊在秦淮河一带的酒店旁边。

卖唱的女子不懂得亡国之恨,隔江还听见她在唱《玉树后庭花》。

47、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唐)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庐山大林寺所作。

山下过了四月,各种花草的芳香都结束了,而大林寺的桃花才茂盛地开放。

人们常常为春去无处寻找而遗憾万分,哪知春转入山中的大林寺来了。

48、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赏析: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到这里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

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感慨万千。

如今在这江南风景美好的时候遇见了你,可惜已是落花时节!

国家衰败,诗人老且多病,李龟年也落得靠卖唱为生,真是落花流水春去也。

49、

暮江吟

白居易(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赏析:

 前两句:

一道西下的夕阳,铺映在江水之中;阳光照射下,江面上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这两句写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就像一幅油画。

后两句:

可怜九月初三夜,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这两句写九月初三新月初升的夜景。

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上,凉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