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选择题百题精炼01教师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8821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 选择题百题精炼01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选择题百题精炼01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选择题百题精炼01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选择题百题精炼01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选择题百题精炼01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 选择题百题精炼01教师版.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 选择题百题精炼01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 选择题百题精炼01教师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 选择题百题精炼01教师版.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选择题百题精炼01教师版

2013年高考总复习历史选择题百题精炼(01)(教师版)

先秦时期的政治文明

1.(2012届江西吉安市三校联考)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长子拥有财产继承权。

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

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

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

A、嫡妻的地位日渐下降

B、家庭成员关系已经平等

C、家父长权力益趋巩固

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

2.(2012年河北保定调研测试)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

古人重视修订家谱的原因不包括

A.为了彰显家族的声誉

B.为

了凝聚亲族

C.为了给历史研究者提供历史史料

D.为了教化子孙

【答案】C

【解析】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由

此可以凝聚亲族,彰显家族声誉,“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可以教化子孙。

修家谱的目的是强调血缘关系为中心,而不是为了历史研究者提供史料。

3.(2012年江苏百校联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答案】B

【解析】姓氏和血脉、家族相联在一起,中国人将姓置个人名字之前反映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4.(2013届山西省第二次诊断考试)“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5.(2013届湖南长郡中学第一次月考)“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豆:

古代盛食器具)不能直接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

A.

宗法制度

B.分封制

C.礼乐制度

D.等级制度

【答案】A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有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而等级制度包含着礼乐制度,通过分析材料,天子、诸公、诸侯、上大夫、下大夫,各有不同的数量的豆,反映的是一种,等级制度,所以CD入选,而、天子、诸公、诸侯、上大夫、下大夫反映的是一种分封的关系,B入选;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与材料无关。

6.(2013届广东华师附中高三摸底考)《尚书·召诂》曰:

(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

有王虽小,元子(大宗)哉!

”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的结合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7.(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调研考试)《荀子·儒效》记载: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中央集权

B.官僚政治

C.家国一体

D.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本题用排除法比较简单,从(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可知是周公在西周时创立的分封制,选项A是秦朝确立的,排除A;选项B也是秦朝确立郡县制才有官僚政治,西周的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君主专制也是秦朝才开始有,排除BD;分封制作用之一是把国与家联系在一起。

8.(2013届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朝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

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答案】A

【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

诸侯世代相袭,实行贵族政治,列国分立;希腊城邦时期贵族制是重要的政体类型,独立自主。

因此A正确。

周朝和希腊都未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B错;小国寡民不合西周,C错;希腊并未实行分封制。

D错。

故选A

先秦时期的经济文明

9.(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第二学期统一练习)明朝时松江的地方志中记载“邑之民业首藉棉布……家之租庸、服食、器用、交际、养生、送死之费,胥(都)从此出”。

这种现象使

A.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B.国家税收大为

减少

C.农业大国地位动摇

D.农村土地大量荒芜

10.(2011-2012学年宁夏贺兰一中高

三月考)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

A.牛尊的制度材料上

B.牛尊的腿上

C.牛尊的鼻

子上

D.牛尊的背部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理解,牛尊的鼻子上的铁圈,反映了春秋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这主要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答案】C

11.(2012年广东省六校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联合考试)在苏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民谣:

“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

吃燃面,打鸡蛋。

杀公鸡,叫鸣哩。

杀母鸡,下蛋哩。

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

”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12.(2013届广东汕尾高三测试)“今之事君者皆曰:

‘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孟子的这段话在无意中揭示了当时()

A.诸侯以土地作为主要财富

B.平民也能凭借本领效力诸侯

C.井田制已经土崩瓦解

D.诸侯国以扩充土地作为战争的主要目的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材料中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意思是:

我能替国君开辟土地,充实府库,其中“我能为君辟土地”说明井田制瓦解,此外,注意审题,题目问的是“无意中揭示中”,可见选项ABD只是表面的,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3.(2013届新课标高考复习检测题)“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

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

农经济的脆弱性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农经济。

精耕细作主要指生产农业的模式,在农业发展上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而且是自给自足的,通过材料的意思,在最小的空间,通过提高效率,达到产值最大化,选项A符合题意;井田制的瓦解表现之一是公田转化成私田,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提及人口问题,C选项排除;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更多是体现在天灾等情况,D选项也可以排除。

【答案】A

14.(2013届广东省汕尾市高三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今之事君者皆曰:

‘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孟子的这段话在无意中揭示了当时()

A.诸侯以土地作为主要财富

B.平民也能凭借本领效力诸侯

C.井田制已经土崩瓦解

D.诸侯国以扩充土地作为战争的主要目的

15.(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联考)个体小农经济是我国

古代社会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

B、个体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C、个体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很不稳定

D、

个体小农经济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程度。

小农经济有自给自足的特点,产品由自己消费,不与市场发生交换,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其余选项都是小农经济的特点。

 

先秦时期的精神文明

16.(2012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

甲说:

“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

”乙说:

“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丙说:

“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

”丁说:

“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

”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甲-儒 乙-法 丙-墨 丁-道

B.甲-道 乙-墨 丙-法 丁-儒

C.甲-道 乙-儒 丙-墨 丁-法

D.甲-儒 乙-墨 丙-法 丁-道

17.(201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

“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人为唱者,畸轻畸重之间有不同。

先秦儒在汉儒心目中,亦属百家言。

汉儒传经,乃即所谓王官之学,一则主张于朝廷,一则兴起于田野,其为不同,显然可知。

”对于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先秦儒学以个人修为的道德规范为追求目标

B.汉代儒学以传经治道为自身的政治理想

C.儒学逐渐由民间思想向官方哲学发展演变

D.汉儒抛弃了先秦儒学对个人修为的关注

【答案】D

【解析】本题为否定选择。

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在个人修养与传经言治两个方面只有轻重之别,而不是抛弃对个人修养的关注。

18.(2012届辽宁省丹东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历史有什么用?

》中引用了比利时历史学家皮雷纳的一句话:

“如果我是文物收藏家,眼睛就会只盯着那些古老的东西,可我是个历史学家,我热爱生活。

”由此可知布洛赫认为研究历史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是

A.具有感悟生活的欲望  

B.关注原始文物的价值

C.局限于历史的情境中

D.只注目现实世界即可

【答案】A

【解析】抓住关

键词“历史学家”,“热爱生活”可知热爱生活是历史学家的一个最基本的素质。

故选A。

B、C脱离生活,排除。

D脱离历史,排除。

19.(2012届湖北省稳派教育名校联盟新课改高三第二次联考)哀公问政,子曰: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孔子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B.民心的重要性

C.人的才能的重要性

D.教化的重要性

20.(2012届安徽省宿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国弱民强,民强国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法家思想。

题目言论强调:

国家弱则人民强,人民强则国家弱。

这是“君民对立”的思想。

认为治国的策略应该“弱民”。

目的为加强统治。

“羞辱人民则人民追求官爵”,“让人民力量削弱”则人民尊重官员,让人民贫困则他们重视赏赐。

这是法家强调一种统治的权术和策略。

故选A。

“仁政”“憎恶权术”和“兼爱”的主张明显都不符合题意。

排除其他三个选项。

21.(2012届安徽省潍坊市高三期末考试)“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

”持此观点的人应是()

A.孟轲

B.荀况

C.墨翟

D.韩非

22.(2012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为“韩子”或“韩非子”。

秦王嬴政读了他的文章后,极为赞赏。

在其思想理论中,法、术、势是其主要核心,在下图中寓意“法”的应该是

A.车轮

B.车架

C.马鞭

D.马匹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韩非子法家思想中,法指由国君颁布的法令条文;术是国君为了支配他的大臣,运用种种手段;势指权位、势力。

如果将韩非学说比喻为一辆马车,那么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大致是这样:

君主是驭手,臣民和用人是拉车的马,势是打马的鞭子,法指车轮,术是控制马的两根缰绳。

本题选A

项。

23.(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复习检测)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杂陈。

与孔子的“仁”相比,墨子的“兼爱”注重(   )

A.恻隐之心,人的善良本性

B.倡导重义轻利

C.道德的重要

D.无等级名分差别

【答案】D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知识点是百家争鸣,恻隐之心,人的善良本性是儒家孟子的;重义轻利、道德也是儒家的主张,排除ABC;墨家的代表墨子是代表下层劳动人民的,倡导无等级的爱。

24.(2013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测试)赵翼在《论诗》中写道: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他所说的“风骚”主要是()

A.唐诗和宋词

B.国风和汉赋

C.楚辞和汉赋

D.国风和离骚

25.(2013届山西省第一次诊断考试)《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小农一般只要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即可养“数口之家”。

其宣扬的是()

A.回归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

B.地主阶级以民为本的思想

C.儒家仁义孝悌等纲常礼教

D.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优点

【答案】B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由材料出自中可知是与孟子有关的,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政,以人为本,材料的百亩之田就能养活家人,宣言是统治阶级要以民为本,给农民土地种田,选项B符合题意;小国寡民是老子的主张,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纲常礼教,排除C;材料没有提及精耕细作,排除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