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地理上册课时达标训练25.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797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地理上册课时达标训练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年高二地理上册课时达标训练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年高二地理上册课时达标训练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年高二地理上册课时达标训练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年高二地理上册课时达标训练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地理上册课时达标训练25.docx

《学年高二地理上册课时达标训练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地理上册课时达标训练25.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地理上册课时达标训练25.docx

学年高二地理上册课时达标训练25

课时达标训练

(二)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时间:

3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读图回答1~2题。

图1

图2

1.关于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

①两地农业发展多取决于灌溉水源

②两地多为粉沙性土壤

③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重

④两地皆全年少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下列关于图中两地生产、生活方面的正确叙述是(  )

①图2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

②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③图2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

④出现图2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质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

如图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和部分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从侧面反映出形成我国三大自然区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形C.水文和土壤D.植被和水文

4.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与三大自然区基本重合

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

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

下面是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回答5~7题。

      甲        乙

5.图中甲、乙两地产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地都具有沿河湖、沿铁路的便利交通 ②两地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产地 

③两地城市高度密集,都接近消费市场 ④两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共同特点是水、热配合差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6.甲地与乙地相比,劣势在于(  )

①大量民工涌入,导致劳动力过剩 ②城市间的有机联系和协作程度不够 ③水土资源日益紧张,城市规模盲目扩大 ④农业基础明显薄弱,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下降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一般情况下“桥比路贵”,但甲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节省投资成本

B.节约土地资源

C.保障旅客安全

D.跨过众多河流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据此完成8~9题。

8.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9.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

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图)。

据此完成10~12题。

10.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径流量由北向南依次增大

11.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

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12.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

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C.剑麻—棉花—桑蚕—亚麻

D.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

二、综合题(共40分)

13.读英国和日本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5分)

(1)日本地处亚欧大陆________(东或西)部,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北部属于________气候,南部属于________气候;英国地处亚欧大陆________(东或西)部,属于典型的________气候。

(5分)

(2)英国和日本的渔业资源都比较丰富,①②区均是世界著名渔场,①是________渔场,②是________渔场。

(2分)

(3)英国气候温和湿润,________业发达;日本人口众多,农业以________业为主。

(2分)

(4)英国石油的主要来源地是________;日本石油的主要来源地是________。

(2分)

(5)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一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5分)

材料一 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花桥)的通车意味着11号线由上海安亭延伸至江苏昆山,跨省地铁梦想成真,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正式启动。

材料二 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唐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属于东北、华北、华东的结合部。

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已经形成了发达便捷的交通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教育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密集的骨干城市群等五大优势。

原长三角区域图   新长三角区域图

环渤海经济圈图   

(1)比较环渤海和新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从位置、资源、交通等方面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18分)

环渤海

新长三角

位置

资源

交通

位置

资源

交通

(2)试分析长三角区域的扩大对苏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7分)

 

课时达标训练

(二)

1.A 2.B 读图可知,图1是我国新疆的坎儿井,它是一种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图2是黄土高原的窑洞。

两地多为粉沙性土壤,但是黄土高原夏季暴雨加上疏松的黄土土质,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不是重要的牧区,其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谷子,而不是水稻。

3.B 4.D 第3题,我国三大自然区由于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差异和地形的差异,典型动物和传统民居都有所不同。

第4题,读图可知,三个经济地带中西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与三大自然区不重合;我国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地带,其城市化水平最高。

5.A 6.D 7.B 第5题,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缺煤少铁;五大湖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水热匹配条件差。

第6题,长江三角洲市场广阔,服务范围遍及全国,经济腹地宽广,但水土资源日益紧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上海是长江三角洲起主导作用的中心城市,但长江三角洲分属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级行政区,城市间的有机联系和协作程度不够。

第7题,京沪高速铁路技术含量高,投资大,跨越两大经济区。

“以桥代路”能够减少土地资源占用,同时减少对其他交通线路的干扰等。

8.B 9.C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和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我国8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和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第8题,该线以北的年降水量小于800mm,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暖温带和中温带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既有冬小麦,也有春小麦;东北地区的典型植被以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以及草甸草原为特色,华北为落叶阔叶林。

该线以南的年降水量大于800mm,属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华中地区的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华南为热带季雨林。

第9题,造成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不同导致气候出现差异。

10.C 11.D 12.A 第10题,由于我国区域面积庞大,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地形种类齐全,西部多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多丘陵、平原;我国气温南高北低,冬季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夏季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由于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河流径流量由于受流域面积、气候、河流补给类型的影响,比较复杂。

第11题,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分异也十分明显,东部季风区以热量为基础,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水分为基础,青藏高寒区垂直分异明显。

第12题,我国东部季风区受热量影响,植被呈现有规律的更替:

由北向南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13.解析:

读图可知,左图为英国,右图为日本。

此题考查日本和英国的地理位置及工业、农业和自然环境的差异。

解答此题应抓住两国的异同点。

两国相同点:

同为温带地区,同为岛国,气候受海洋影响大;不同点:

气候类型不同,资源状况不同,农业类型不同,工业布局不同。

答案:

(1)东 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西 温带海洋性

(2)北海 北海道

(3)畜牧 种植

(4)北海 中东

(5)优良港湾多,便于运输原料和产品 接近国内、国际市场

14.解析:

(1)题,通过比较寻找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在区位方面的异同点,要求从位置、资源、交通等方面分析,可立足海陆位置、资源类型和交通方式等考虑。

(2)题,南北交通变得更加通畅,带来大量物流和旅客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区的范围会扩大;苏北出台优惠政策,可使投资规模增大,促进工业化发展,进而带动城市化发展。

答案:

(1)

环渤海

 新长三角

位置

临海,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资源

土地资源丰富

交通

铁路、公路、航空、海运较发达

位置

临渤海

临东海

资源

有煤、铁、海盐资源,水资源紧缺

水资源丰富,煤、铁资源相对缺乏

交通

无河运条件

河运较发达

(2)增加交通便利度,带来物流和旅客,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提升商业地位,进而带动城市化发展;伴随优惠政策的出台,投资规模增大,促进工业化发展,促进会展、旅游、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