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药物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824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医学药物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动物医学药物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动物医学药物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动物医学药物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动物医学药物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医学药物重点.docx

《动物医学药物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医学药物重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医学药物重点.docx

动物医学药物重点

1.药物代谢动力学:

是应用药力学原理雨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的关系。

2.房室模型:

为了定量地分析体内药物的动力学过程,通常用房室模型模拟机体,将机体分为若干房室,只要体内某些部位的运转速率相同均可归为一个房室,方式的划分和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无关

3.清除率(CL):

指单位时间内抗体消除掉药物的能力,用血浆容积表示,单位是ml/min,实际上,总体清除率即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容积。

4.内在活性:

指配体与受体结合成复合物后激发相应的生理效力的能力。

5.受体激动药:

纸有内在活性的配体,通常受体以其主要激动药或内源性激动药来命名。

如乙酰胆碱受体、多巴胺受体等。

6.受体拮抗药:

没有内在活性的配体,与受体结合后不能激发生理效应,反而会妨碍受体激动药物的作用,这类配体叫受体拮抗药

7.药物的相互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在同时或前后序贯用药时,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或通过改变机体生理生化的功能,在体内外发生药理效应的干扰,结果使药物效应发生变化的现象

8.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是药物与药物、药物与溶剂、赋剂型之间发生理化反应等。

又称配伍禁忌,属药剂学范畴

9.药代动力学的药物相互作用:

指一种药物使另一种并用的药物发生药代动力学的改变,从而使后一种药物的血浆浓度发生改变。

10.药物效应的协同作用:

药物效应相同或相似的药物,如同时合用可能发生协同作用,表现为联合用药的效果等于或大于单用效果之和,药物的主要作用及副作用均可增加。

11.药物效应的拮抗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作用相反,或发生竞争性或生理性的拮抗作用,表现为联合用药时的效果小于单用作用之和。

12.副作用:

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学作用所引起的反应

13.毒性作用:

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14.后遗效应:

停药后仍残留在体内的低于最低有效治疗浓度的药物引起的药物效应

15.依赖性:

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如果停药可能出现一系列症候群,从而机体强烈要求继续使用以避免因停药而引起的不适,这种现象称依赖性

16.变态反应:

也称过敏反应,机体因事先致敏而对某药或结构与之相似的药物发生的一种不良反应,由免疫系统介导。

17.自体活性物质:

动物体内普遍存在,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物质的总称又成为“自调药物”

18.分离麻醉:

选择性阻断痛觉冲动向丘脑和新皮层的传导,兴奋脑干和边缘系统,使病人意识模糊短暂性记忆缺失痛觉完全消失,但意识并不完全消失是痛觉和意识分离。

19.“木僵样麻醉”:

为分离麻醉的临床表现,意识模糊而不完全丧失,麻醉期间眼睁开,咽喉反射依然存在,肌张力增加。

20.药源性疾病:

是由药物引起的机体功能或结构的损害,病友临床过程的疾病,其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

21.化疗:

用化学治疗杀死或抑制机体内的病原体,消除或减轻由病原体所致疾病的治疗称为化疗。

22.化疗药:

能选择性抑制或杀灭病原体对机体的毒性很小或无毒性的化学药物。

23.化疗三角:

在使用化疗药物防治畜禽疾病过程中,化疗药物、机体、病原体三者之间存在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24.耐药性:

指病原菌多次接触化疗药物后,使菌株发生变异,使它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

25.交叉耐药性:

某种病原菌对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往往对同一类药物也具有耐药性,这种现象称为交叉耐药性。

26.时间依赖性抗菌药:

半衰期短者,需多次给药使给要间隔时间>MIC的时间延长,达到最佳疗效

27.浓度依赖性药物:

增加每次给药量,使AUC24/MIC和Cmax/MIC达到高峰,易达到最大杀菌作用

28.表观分布容积(Vd):

在药代动力学计算中,为了方便起见,通常假定药物均匀分布于各种组织与体液中,且浓度与血药浓度相同,此时体内药物与血药浓度的比值即为表观分布容积。

它并不真正反映一种体液的容积或一个生理空间。

29.一室模型:

假定身体为一同质单元给药后药物瞬间分布到全身体液使药物在血液和全身组织器官中达到动态平衡。

30.二室模型:

假定给药后药物不是立即均匀分布,它在体内可有不同的分布速率的分布过程,根据各组织器官的血液情况不同可分为药物分布速率较大的中央室和分布速率较小的周边室。

31.受体:

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的与之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32.受体的识别部位:

能识别结构构型与受体互补的特异物质,并与之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物。

33.配体:

能与受体结构互补并能与受体结合的物质称为该受体的配体。

34.临床试验:

任何在机体进行的药物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或试验药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疗效与安全性,可见临床试验的对象不仅限于新药。

35.新药:

国家药典未予收藏的以及未被国家管理部门批准用的品种,已生产的药改变剂型,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症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也称新药。

36.半衰期:

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7.特异质反应:

也称特异反应性,是药物引起的一类遗传学性异常反应,发生在有遗传性药物代谢或反应变异的个体。

38.首过效应:

口服药在药物吸收时必定首先经过胃肠壁和肝门静脉系统,当药物初次通过肠壁或肝脏即经受代谢被消除从而使实际进入体内循环的药物大大减少。

39..生物利用度:

药品以一定的剂型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速率和程度

40.稳态血药浓度:

药物在连续恒速给药,血药浓度逐渐升高。

经4到5个半衰期可达到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此时药物吸收与消除达到平衡

41.药物蓄积:

在上一次所给的药物尚未完全消除时即作第二次给药,则产生药物蓄积。

42.作用蓄积:

在前次给药的作用残留时间内即作第二次给药,则可产生药物作用蓄积。

43.积蓄中毒:

药物积蓄和作用积蓄都能使连续用药时药物作用“量”的规则发生改变,蓄积过多克产生蓄积中毒。

一、药代动力学的参数及其意义?

1半衰期

2表观分布容积,意义:

反应药物分布的广泛程度或药物与组织结合的过程。

Vd的大小取决于药物的水溶性或脂溶性程度,药物与血

浆或组织的结合率、组织的血量

1低脂溶性,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于组织结合低的药物Vd较小如水杨酸磺胺青霉素及抗凝药。

②高脂溶性,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与组织结合多的药物Vd大。

3清除率意义:

①只要K和V不发生变化,尽管体内存量随时间变化,Cl仍是一定值

②Cl比半衰期更具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半衰期消除,可有数倍之差,而Cl均相同。

③整个机体对药物的清除率等于肾清除率和肾外清除率之和,后者包括胆汁,唾液,肺,皮肤及药物转化等。

4药时曲线下面积

5生物利用度,意义:

①生物利用度取决于药物制剂的物理性质,包括溶解度,颗粒大小,赋形剂等。

②通过测定药物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相对量表示吸收程度,用血药浓度及达峰时间表示吸速度。

③不同厂家的药物或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同一制剂会有差异。

6稳态血药浓度(最大值称为稳态时最大血药浓度,最小称为稳态时最小血药浓度)。

二、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

1.血药浓度法(研究方法):

通过测定中药复方的已知成分在体液中的浓度,计算各种药动学的参数。

缺点:

(1)中药复方有效成分难以确定,其效应具有多重性,而且中药复方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的,其中的某一成分不能完全反映中药的活性。

(2)对检测方法要求高。

2.生物效应法(研究方法):

关键在于如何选择适合的药理效应指标

选择原则:

应选择药物的主要作用,而且尽可能与临床用药目的一致,应具备直观性,灵敏性,可代表性,可定量性。

优点:

这个方法更能体现中医药的整体性,符合中医药基本理论。

3.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

定义:

血清药理学主要是通过研究给药动物血清的生物活性来揭示中药复方作用机制。

举例:

动物灌药给药后一定时间内采血,分离血清,用含此药物成分的血清来检验其生物学活性。

优点:

(1)具有体外实验条件可控性强,药物效应应易于检测的优点。

(2)能较客观,真实的阐述中药复方的药效和作用机制,更好地反映中药复方的配伍原则和药物的量效关系。

(3)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中药复方在肠胃内处置过程中活性成分的软化和改变。

研究重点:

(1)中药复方多种有效成分动力学研究。

(2)中药复方药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结合研究。

(3)中药理论与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融合性研究。

三、治疗指数及意义?

治疗指数(TI):

药物LD50/ED50的比值,是衡量药物安全性的指数。

意义:

TI较大不能完全说明药物的安全性较大(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较大药越安全)考虑到表达治疗作用的量效曲线和表达致死作用的量效曲线的位置关系。

四、时效曲线与血药浓度曲线的关系?

1、时效关系:

药物作用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动态变化,此种关系为时效关系。

2、时效曲线:

以时间为横坐标,药物效应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得到时效曲线。

3、时效曲线与血药浓度曲线的关系?

a在大多数情况下血药浓度曲线也可反映药物效应变化。

b但有些药物必须通过在体内产生新活性物质才起作用,或通过其他中间步骤以间接方式起作用。

c这些过程都需要时间,故血药浓度曲线和时效曲线变化在时间上就可能不一致。

总之,时效曲线与血药浓度曲线时间上可能不一致,形状上可能不一致(两者不一致时,二者不能相互取代)。

五、新药的临床研究分期及关系和具体工作内容?

临床试验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

Ⅰ期临床试验:

进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试验和安全性试验。

观察机体对新药的耐受性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下一步的试验提供给药方案。

Ⅱ期临床试验:

是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作出初步评价,确定剂量。

Ⅲ期临床试验:

是过大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

Ⅳ期临床试验:

是新药上市后的监测,在广泛使用的条件下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Ⅰ期临床试验。

1耐受性试验

(1)受试对象的选择

(2)分组(3)初试剂量的确定(4)给药途径(5)试验的终止

2药动学试验

(1)预试验

(2)给药途径(3)试验间期(4)采样安排(5)结果观察和记录(6)新代谢物

Ⅱ期临床试验和Ⅲ期临床试验。

Ⅱ期临床试验为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其目的是在有对照组的条件下,详细考察新药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Ⅲ期临床试验是在Ⅱ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扩大临床试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药物的评价。

1.受试对象2.观察指标3.目的意义

4.设计原则

(1)代表性

(2)重复性(3)随机性(4)合理性

5.Ⅱ期临床试验设计的主要内容

(1)对照试验

(2)随机化设计(3)盲法试验(4)安慰剂(5)病例选择与淘汰标准(6)药效评定标准(7)受试对象的依从性(8)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估计(9)不良反应评价(10)原始记录与临床资料的统计处理

Ⅳ期临床试验。

也称上市后监察,目的在于进一步考察新药的安全有效性。

六、受体特异性的相对性?

临床表现:

许多药物除有治疗作用外,同时可能出现副作用,甚至毒性。

受体特异性是相对的:

有时同一种药物能和几种不同的受体结合引起效应;有时同一种受体可以为几种不同的药物所结合。

七、受体及其调节?

1.受体:

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识别并与之结合的分子。

2.受体的调节:

(1)向下调节(下调):

受体激动药的浓度增高时,受体的数目会适度减少。

(2)向上调节(上调):

激动药的浓度低于正常,或者受体被拮抗药阻断或因其他原因被抑制时,受体数目会适度增多。

八、不良反应的分类?

(1)根据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有无关系分:

A型反应:

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引起,轻重程度与用药剂量有关,容易预测,发生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

B型反应:

与药物常见药理作用无关,通常难以预测,常规毒理学试验中难以发现,一般与用药剂量无关,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

九、H1受体阻断药:

其基本结构是乙胺,与组胺相似。

常用药物有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氯苯吡胺,吡苄明,去敏灵,阿司咪唑等。

H2受体阻断药:

目前在兽医临床应用较广的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等。

一、H1受体阻断药(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1、用于皮肤、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

2、用于怀疑与组胺有关的变态性疾病(湿疹、营养性或妊娠蹄叶炎、肺气肿)。

(1)苯海拉明:

①皮肤黏膜的过敏性疾病。

如荨麻疹、血清病、湿疹、接触性皮炎所致的皮肤瘙痒,水肿,神经性皮炎。

②小动物运输晕车,止吐。

③组织损伤伴有组胺释放的疾病。

如烧伤、冻伤、湿疹、脓毒性子宫炎。

④过敏性休克。

⑤因饲料过敏引起的腹泻和蹄叶炎。

⑥有机磷中毒的辅助治疗。

不良反应:

①较多见的副作用为头晕、头痛、嗜睡、口干、恶心,停药后自行消失。

②偶尔可引起皮疹、粒细胞减少,长期应用可引起贫血。

③孕育,哺乳期动物,新生、早产儿禁用。

④本品可增强中枢神经抑制药的作用。

(2)异丙嗪:

又称非那根。

抗组胺作用比苯海拉明强。

(3)马来酸氯苯那敏:

又名扑尔敏。

本品作用比苯海拉明强而持久,但中枢抑制和嗜睡的副作用较轻。

应用同苯海拉明。

(4)阿司咪唑:

又名息斯敏。

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以及其它过敏反应的治疗。

二、H2受体阻断药(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对H2受体有较高选择性,有效争夺胃壁腺细胞上H2受体,阻断组胺与之结合,抑制胃酸分泌,抑制引起胃酸分泌的各种因素。

(1)西咪替丁:

又名甲氰咪胍。

主要用于治疗胃肠的溃疡,胃炎,胰腺炎和急性胃肠出血。

(2)雷尼替丁:

又名呋喃硝铵。

本品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比西咪替丁强约5倍。

毒副作用较轻。

十、药品的审批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新药审批办法》、《仿制药品审批办法》、《新药保护和技术转让的规定》、《进口药品管理办法》。

十一、按药理作用特点将抗炎免疫药分为

1非甾体抗炎免疫药

2甾体抗炎免疫药

3疾病调修药

主要非甾体抗炎免疫药:

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奈普生,保泰松,吲哚美辛,布洛芬,美洛昔康,尼美舒利

阿司匹林又称乙酰水杨酸

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⑴解热镇痛及抗风湿:

前者中剂量,后者大剂量

⑵抗血栓形成:

小剂量

⑶其他:

预防老年性痴呆

2不良反应⑴胃肠道反应:

最常见,口服直接刺激胃粘膜引起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饭后服用,将药片嚼碎可减轻,抗风湿剂量(高浓度),可刺激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CTZ)也可导致恶心、呕吐。

(2)凝血障碍:

本药一般剂量长期使用因抑制血小板聚集工鞥,使出血时间延长,大剂量可抑制肝脏合成凝血酶原

(3)过敏反应:

少数可出现荨麻疹,皮肤黏膜过敏反应,罕见“阿司匹林哮喘”是由于一直了环氧酶途径,是脂痒酶途径增加,白三烯生成过多所至

(4)水杨酸反应:

剂量过大时课出现头疼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总称水杨酸反应,是水杨酸中毒表现,应立即停药,静滴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加速排泄。

5)瑞韦综合症:

国外报道,病毒感染伴发热的儿童或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又发生Reye综合症危险,表现严重肝功能不良合并脑病,随少见,但可致死,宜慎用。

奈普生(甲氧萘丙酸)

临床应用①临床主要用于治疗RA、DA,强直性脊柱炎,各种类型的风湿性检验,肩关节炎等治疗良好。

②对个种疾病和引起的疼通(如通风、手术后疼痛及产后子宫瘤等)及发热也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③对患有贫血、胃肠系统疾病及其他援引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药的人使用奈普生长获满意疗效。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

非甾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膜磷脂的代谢途径;环氧酶cox的作用机制;NSAIDS对cox的、选择性作用;对脂氧酶的影响;对炎性c和氧自由基产生抑制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及机制抗炎解热镇痛

解热作用特点:

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者无影响。

机理:

抑制PG合成有关

镇痛作用中等度镇痛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等,对剧痛及平滑肌绞痛无效

抗炎作用PG既是致痛物质,又是致炎物质,通过抑制PG合成而抗炎。

其他应用1对肿瘤的防治作用2脑和老年痴呆症3防止心血管疾病

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和相关机制

1胃肠道损害

⑴临床表现:

胃十二指肠糜烂,溃疡及成危险生命的胃肠穿孔和出血,也可引起上腹疼痛,恶心消化不良,食管炎及胶原性结肠炎

⑵出血相关的高危因素

⑶预防措施①在使用NSAIDS时并用外源性PG;类药物,如米索前列醇等

②同时应用抗受体拮抗剂和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

③选用不良反应小的NSAIDS,可以用肠溶制剂代替常规制剂

④开发和应用选择性抑制环氧化酶-2(cox-2)的NSAIDS

2肾损伤

⑴临床表现:

急性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及水钠潴留,高血钾等。

布洛芬,奈普生可致肾病综合症,酮洛芬可致腹性肾病,吲哚美辛可致肾衰和水肿。

⑵高危因素

⑶临床使用注意:

①合并肾脏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慎用或不用此类药物

②使用剂量不宜过大,应个体化用药

③用药过程中要检测肾功能,发现Ccr下降则立即停止用药

3肝损伤大多数NSAIDS可导致肝损害,从轻度的肝脏转氨酶升高到严重的肝C损害致死。

大剂量使用保泰松可致肝损害,产生黄疸,肝炎;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常易导致严重肝毒性,以肝坏死常见,总死亡率为1%~2%

4变态反应⑴主要表现:

以阿司匹林较多见,阿司匹林性哮喘占它引起不良反应的2/3,一般在用药后20min内出现,症状与一般哮喘相同,30~50岁中年人较易发生,女性多于男性,严重者可出现哮喘持续状态,甚至窒息死亡

5其他不良反应①抑制血小板聚集,是出血时间延长,但只有阿司匹林引起不可逆反应②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对氨基水杨酸可致粒C减少;NSAIDS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有变态反应所致

③多数NSAIDS引起头痛,头晕,耳鸣,视N炎等中枢N系统疾病;布洛芬,苏林酸偶可致无菌性脑膜炎

④其他如味觉异常,心动过速和高血压也有报道。

不良反应的预防

1严格掌握NSAIDS的是用适合症和禁忌症,防止滥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大剂量长期使用

2避免和糖皮质激素及抗凝剂同时使用,以免加重对胃肠道的损害及增加出血倾向

3避免同时使用两种或更多种的NSAIDS

4根据病情不同,选择合适的剂量。

NSAIDS具有共同的明热,镇痛,抗炎作用,但不同的药物这三种作用并非完全平行

5根据药物特点及疾病,选用不良反应少的品种或剂型。

6在NSAIDS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开始检测血浆肌酐,若肌酐≥2.0mg/dl要停用NSAIDS;若用药前1.4≤血浆肌酐<2.0mg/dl,应密切注意监测,以防肾损害的发生

7避免有消化性溃疡或NSAIDS相关性溃疡货出血的患者是用NSAIDS,加入一定要用,须同时给予米索前列醇等外源性PG

注意事项:

NSAIDS对中枢N系统的损害可引起精神恍惚和痴呆的症状,如出现后要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甾体抗炎免疫药

包括天然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和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几乎无直接解热和镇痛作用

主要用于自身免疫疾病,严重毒血症,炎症后遗症,过敏性疾病等治疗。

能从多个环节影响炎症和免疫过程。

临床常用;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强的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等。

免疫抑制剂;免疫增强剂

1.环孢素—免疫抑制剂

本环孢素对C免疫和胸腺依赖性抗原的体液免疫有较高的选择性抑制。

作用:

主要抑制T细胞,作用于T细胞活化的早期。

对急性炎症模型无抗炎作用,但具有抗慢性炎症作用。

临床应用于器官移植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不良反应:

肝肾损害,继发感染,诱发淋巴瘤等。

2.来氟米特(LFM)--免疫抑制剂

来氟米特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具有抑制作用。

来氟米特对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影响细胞间的信息传导,减少细胞粘附。

临床应用于风湿,类风湿,器官移植,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不良反应:

皮疹,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和白细胞下降,可逆性脱发,胃肠道反应等。

肾脏损害的患者使用要谨慎;对LFM及其代谢产物过敏的患者禁用。

3.卡介苗(BCG)

BLG是牛结核杆菌的减毒活菌苗,有免疫佐剂作用,即增强与其合用的各种抗原的免疫原性,加速诱导免疫应答,提高细胞和体液免疫水平。

尚能刺激各种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K细胞和NK细胞,从而增强抗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担机制尚未阐明。

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防治感冒,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

不良反应较多见,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剂量,给药方式,以及免疫治疗的次数和BCG制剂质量等皆有关。

4.细胞因子(CK)--免疫增强剂

细胞因子一般指由活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蛋白产物。

他们的生物活性广泛,按照产生来源可分为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两类。

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2(IF-2);抗TNF单抗;白细胞介素

5..雷公藤总苷具有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

6.青藤碱从青风藤中拉出的生物碱单抗,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免疫抑制

作用,治疗风湿,类风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

(一)糖皮质激素~~生理,药理效应

1.药理效应;①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对抗各种原因如物理,化学,生理,免疫等所引起的炎症

②免疫抑制作用、③抗休克、④抗毒素

⑤其他作用:

1血液与造血系统,皮质激素能刺激骨髓造血机能

2中枢神经系统,能提高中枢系统的兴奋性

3消化系统,糖皮质激素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提高食欲,促进消化,胆大剂量应用可诱发或加重溃疡

2临床应用:

①替代疗法:

用于急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作代替疗法

②严重感染或炎症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

④抗休克治疗

⑤血液病:

可用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

⑥局部应用:

对接触性皮炎,湿疹,牛皮癣等都有效

⑦用于牛,猪的引产地塞米松

3不良反应

(1)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①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症

②诱发或加重感染

③消化系统并发症

④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⑤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

⑥精神失常

⑵停药反应

①长期应用尤其是连日给药的病人,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时,由于皮质激素的反馈性抑制脑垂体前叶对ATCH的分泌,可引起肾上腺素萎缩和机能不全多数病人可无表现。

②反跳现象:

因病畜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突然停药或减药过快而致原

病复发或恶化

禁忌症

①曾患病或先患病严重精神病和癫痫

②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③新近胃肠吻合术.、骨折、创伤修复期

④角膜溃疡

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⑥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妊娠期

⑦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霉菌感染等

十二、消化性溃疡

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病包括:

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

发病原因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粘膜局部损伤和保护剂之间的平衡失调有关。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主要原因

①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感染率高;

②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和显著降低溃疡直发率;

③HP感染改变了粘膜侵袭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的平衡。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发病原因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粘膜局部损伤和保护剂之间的平衡失调有关。

一般措施:

规律生活、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神经紧张,焦虑不安者应予开导,必要时给与镇静剂。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分类

㈠抗酸分泌治疗

①抗酸剂:

NaHCO3、Al(OH)3、MgO、Al2O3

②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⑴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