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化学真题专业解析浙江卷出版原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780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 化学真题专业解析浙江卷出版原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 化学真题专业解析浙江卷出版原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 化学真题专业解析浙江卷出版原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 化学真题专业解析浙江卷出版原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 化学真题专业解析浙江卷出版原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 化学真题专业解析浙江卷出版原稿.docx

《高考 化学真题专业解析浙江卷出版原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 化学真题专业解析浙江卷出版原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 化学真题专业解析浙江卷出版原稿.docx

高考化学真题专业解析浙江卷出版原稿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浙江卷)解析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孔碳可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

B.p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C.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链中的P元素

D.CH3

和CO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

O

CH2-O-CO

,该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

答案:

B

思路分析:

考点解剖:

综合考查了燃料电池,酸碱中和滴定,缩聚反应等知识。

解题思路:

根据燃料电池电极使用的原理判断A;根据pH计的作用判断B;根据同族元素的性质判断C;根据聚合产物的生成原理判断D。

解答过程:

解:

选项A中,氢氧燃料电池要求电极必须多孔,因为这样才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具一定的催化作用,同时增大气体、固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故A正确;

选项B中,pH用于测定溶液的pH,在酸碱中和滴定中,作为滴定终点的判断只是其具体应用之一,故B错误;

选项C中,As和P同主族,同一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所以As可能取代P元素,故C正确;

选项D中,对照反应物与生成物可知,该反应属于加聚反应,所以原子利用率为100%,生成的聚碳酸酯易降解生成无毒无害物质,所以此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原则,故D正确。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B。

规律总结:

联系生活,提取生活中、身边的现象或事实考查化学常识,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形式之一。

做此类题时,主要是能够透过现象看到化学反应、原理的本质。

此类题目面广量大,通常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多注意化学知识的具体实际应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

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

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答案:

C

思路分析:

考点解剖:

综合考查了从海水中提取碘,乙烯的制备,蛋白质的性质等知识。

解题思路:

根据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过程判断A;根据实验室制CH2=CH2的原理判断B;根据题意描述判断C;根据变性与盐析的差异性判断D。

解答过程:

解:

选项A中,海带中的碘属于化合态的碘,所以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必须有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选项B中,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必须使温度迅速提高至约170℃,不可能是水浴加热(水浴加热温度最高只能达到100℃),故B错误;

选项C中,通常认为是Cl—替换氧化铝中的O2—而形成可溶性的氯化物,所以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Cl—破坏,故C正确;

选项D中,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盐析,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等重金属盐溶液变性析出,故D错误。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规律总结:

在涉及物质的制备时,必须从物质具有的性质出发加以考虑,特别在涉及与制备相关的实验细节时,要通过实验所需的药品、实验的反应条件控制、实验的尾气吸收等多角度加以思考。

在涉及同一物质相似性质时,要注意从变化的角度、变化的原理、变化所需的试剂等多方面加以比较。

9.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Q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

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W得电子能力比Q强

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答案:

A

思路分析:

考点解剖:

综合考查了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同素异形体等知识。

解题思路: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出具体元素,再利用相应的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化学键结构判断各个选项。

解答过程:

解:

由“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可推出X为C,因此Y为O,Z为Si,W为S,Q为Cl。

选项A中,由于O与S属于同主族元素,而Na与O可能形成Na2O、Na2O2,所以Na与S也可能形成Na2S、Na2S2,故A正确;

选项B中,Z与Y组成的物质是SiO2,SiO2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能导电;

选项C中,同周期元素中,左侧的S的非金属性弱于右侧的Cl的非金属性,故得电子能力强弱:

Cl>S,C项错误;

选项D中,C元素能形成石墨、金刚石、C60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氧元素也可以形成O2、O3等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规律总结:

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位置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元素的性质。

对于同周期元素的性质,要学会从最外层电子的递变性去考虑性质(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性;对于同主族元素而言,则既需要从其具有的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去考虑性质的相似性,又需要从其逐渐增多的电子层数去考虑性质的递变性。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

B.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

C.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结构片段为

的高聚物,其单体是甲醛和苯酚

答案:

D

思路分析:

考点解剖:

综合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命名,缩聚反应等知识。

解题思路:

根据烷烃的命名原则判断A;根据燃烧通式判断B;根据苯及其同系物的性质判断C;根据高聚物的结构特征判断D。

解答过程:

解:

选项A中,将给出的键线式写成碳链式的话,可以看出,该烃的名称为2,2,4,5-四甲基-3,3-二乙基己烷,故A错误;

选项B中,苯甲酸的分子式为C7H6O2,苯的分子式为C6H6,利用燃烧通式可知,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

选项C中,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

选项D中,给出的高分子物质是酚醛树脂,其单体是甲醛和苯酚,二者之间通过发生缩聚反应而得到,故D正确。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规律总结:

对于有机物的考查而言,其最重要、最基本的考查都是通过有机物的结构为载体进行的,这往往涉及到官能团的结构简式和名称、有机物的命名、有机物的性质、有机物的反应特点等。

而所有这一切,都要学会通过官能团去加以梳理。

11.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

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

已知:

3I2+6OH—=

+5I—+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

2H2O+2e—=H2↑+2OH—

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

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

KIO3+3H2↑

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不变

答案:

D

思路分析:

考点解剖:

综合考查了电解原理,电解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

解题思路:

根据电解过程中左侧溶液颜色变化判断出左侧电极的名称,再根据给定的方程对各个选项加以判断。

解答过程:

解:

左侧溶液通电后变蓝,说明一开始左侧的电极反应式为2I——2e—=I2,则左侧为阳极,右侧为阴极,故放电的应该是溶液中的H+,相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2OH—,生成的OH-能透过阴离子交换膜与左侧生成的I2会进一步发生3I2+6OH—=

+5I—+3H2O,故一段时间后,左侧蓝色变浅。

选项A中,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正确;

选项B中,电解结束后,左侧生成的

会透过阴离子交换膜,即右侧溶液中含有

,故B正确;

选项C中,从整个反应来看,原溶液中的I-放电生成I2,然后I2最终生成了

,所以相当于发生了KI+3H2O

KIO3+3H2↑,故C正确;

选项D中,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开始的电极反应没有变化,但生成的OH-无法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则不再发生3I2+6OH—=

+5I—+3H2O,所以总的电解反应方程式不再相同,故D错误。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规律总结:

对于电化学而言,主要涉及到的是原电池和电解池。

两者的区分可以通过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加以分析。

对于电解过程而言,需要从电解时阴、阳两极的放电顺序和由此引出的相应变化去考虑,即对于电解而言,需要从电解的原理入手,通过电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加以分析,以达到最终掌握电解知识的目的。

12.25℃时,用浓度为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mol·L-1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

HZ<HY<HX

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a(HY)≈10—5

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

c(X—)>c(Y—)>c(OH—)>c(H+)

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

c(H+)=

+c(Z—)+c(OH—)

答案:

B

思路分析:

考点解剖:

本题借助滴定图像综合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知识。

解题思路:

根据滴定起点判断A、B;根据电解质溶液成分,利用各种守恒判断C、D。

解答过程:

解:

从图中3条滴定曲线分析可知,三种一元酸浓度相同,而起始时溶液的c(H+)分别为,HX为1×10-4mol·L-1,HY为1×10-3mol·L-1,HZ为1×10-2mol·L-1,所以电离能力HZ<HY<HX。

选项A中,电离能力越强,形成的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能越强,所以,相同温度下,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为:

HZ>HY>HX。

故A错误;

选项B中,Ka(HY)表示HY的电离度,由概念可知Ka(HY)=

=10—5,故B正确;

选项C中,当HX和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反应时,HY已完全反应,故溶液中的溶质为等浓度的NaX和NaY,由于酸性HX<HY,所以NaX的水解程度大于NaY,则溶液中c(X—)<c(Y—),故C错误;

选项D中,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由电荷守恒知c(H+)=c(Y—)+c(Z—)+c(OH—),而

=c(H+)≠c(Y—),故D错误。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B。

规律总结:

此类综合性的选择题在高考中经常出现,要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掌握常见知识点的考查方式:

(1)HX的酸性的强弱由电离程度决定,也能够反映相同条件下的导电能力的强弱;

(2)与电离度相关的计算,从本质上体现的是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的分析;

(3)电解质溶液中比较离子浓度大小时常用的守恒有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13.现有一瓶标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

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Na+

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

C.根据现象3和4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Ca2+,但没有Mg2+

D.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Fe2+

答案:

C

思路分析:

考点解剖:

本题借助实验流程,综合考查了离子的检验与推断。

解题思路:

根据各步操作与实验现象的对应之处分析各选项。

解答过程:

解:

选项A中,由于一开始加入的试剂中出现了NaOH、Na2CO3,所以根据现象1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无法确定原试液中就一定存在Na+,故A错误;

选项B中,用银氨溶液只能检验物质中是否存在醛基,而样品为葡萄糖酸盐溶液,不存在醛基,即现象2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故B错误;

选项C中,由信息知,在调节pH=4所得的滤液中已无铁元素,如果存在Mg2+的话,则滴加氨水必然会生成Mg(OH)2沉淀,而现象3说明溶液中无Mg2+;所得滤液滴加Na2CO3溶液出现沉淀,显然为CaCO3沉淀,故该试液中一定存在Ca2+,故C正确。

选项D中,现象5出现的血红色只能说明此时溶液中存在Fe3+,但由于前面加入了H2O2,既可能原来就存在Fe3+,又可能是加入的H2O2将Fe2+氧化成了Fe3+,故D错误。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规律总结:

对于离子的存在与检验而言,需要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每一种常见离子的检验试剂、操作与结论之间的对应关系。

26、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现有两种可产生H2的化合物甲和乙。

将6.0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L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甲与水反应也能产生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

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25g·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是_________;乙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

(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含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Cu2O+2H+=Cu+Cu2++H2O)

(5)甲与乙之间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反应产生H2,判断理由是________。

答案:

(1)AlH3;

(2)AlH3+3H2O=Al(OH)3↓+3H2↑

(3)Mg3N2

(4)2NH3+3CuO

3Cu+N2+3H2O

(5)取样后加稀H2SO4,如果溶液变蓝,说明产物中含有Cu2O,反之则无Cu2O

(6)可能;AlH3中的氢化合价为-1价,NH3中的氢为+1价,从而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

思路分析:

考点解剖:

本题以储氢材料为背景,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推断物质,重点考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涉及到的知识点有:

元素推断,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电子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的设计等知识。

解题思路:

利用质量守恒算出甲、乙的化学式,然后根据性质情况分析各个填空。

解答过程:

(1)因为甲、乙两种化合物均可产生H2,故它们的组成中均含有H。

根据甲加热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H2,可知甲是一种金属氢化物。

再由甲与水反应也能放出H2,同时还产生一种可溶于NaOH溶液的白色沉淀,可知这种白色沉淀是Al(OH)3,从而推出甲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Al;再根据标准状况下,6.00g甲加热完全分解可产生0.3mol(6.72L)H2,可推断甲为AlH3。

根据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根据计算丙的相对分子质量(Mr=1.25×22.4=28),可以推断丙为N2,则乙为NH3;

(2)AlH3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H3+3H2O=Al(OH)3↓+3H2↑;(3)N2与金属Mg的反应为:

N2+3Mg

Mg3N2,依题给的信息:

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CuO反应生成Cu和N2;根据题给的已知条件,Cu2O+2H+=Cu+Cu2++H2O,而Cu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取样后加稀H2SO4,如果溶液变蓝,说明产物中含有Cu2O,反之则无;(5)分析AlH3和NH3中氢的化合价可知,AlH3中氢的化合价为-1价,NH3中氢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归中规律:

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

规律总结:

本题要求能够根据物质涉及的化学反应进行计算,在计算中,要能够利用物质的质量变化进行化学式的计算,这需要利用各种守恒关系进行考虑。

同时要学会利用给出的方程式分析设计实验,要强调实验的科学性及描述的整体全面性。

27.(14分)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反应Ⅰ:

2NH3(l)+H2O(l)+CO2(g)

(NH4)2CO3(aq)ΔH1

反应Ⅱ:

NH3(l)+H2O(l)+CO2(g)

NH4HCO3(aq)ΔH2

反应Ⅲ:

(NH4)2CO3(aq)+H2O(l)+CO2(g)

NH4HCO3(aq)Δ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ΔH3与ΔH1、ΔH2之间的关系是:

ΔH3=。

(2)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

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它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1)。

则:

①ΔH30(填>、=或<)。

②在T1~T2及T4~T5二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

③反应Ⅲ在温度为T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

当时间到达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上升到T2,并维持该温度。

请在图中画出t1时刻后溶液的pH变化总趋势曲线。

(3)利用反应Ⅲ捕获CO2,在(NH4)2CO3初始浓度和体积确定的情况下,提高CO2吸收量的措施有

(写出2个)。

(4)下列物质中也可能作为CO2捕获剂的是。

A.NH4ClB.Na2CO3C.HOCH2CH2OHD.HOCH2CH2NH2

答案:

(1)2ΔH2–ΔH1

(2)①<;②T1—T2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T4—T5区间,化学反应己达到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捕获;③

(3)降低温度增加CO2浓度(或分压)

(4)B、D

思路分析:

考点解剖:

本题以捕碳技术为载体,考查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以及对图像的分析和绘制等知识,考查考生的信息提取、加工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盖斯定律判断三个反应中的ΔH的关系;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图像中移动结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解答过程:

⑴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Ⅲ=Ⅱ×2-Ⅰ,故ΔH3=2ΔH2–ΔH1;

(2)①分析图1中CO2浓度变化的趋势图可知,从T1→T3,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所以反应正向进行,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CO2浓度降低;到T3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O2浓度最低,从T3→T5,体现了温度对平衡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CO2浓度升高,说明平衡逆向移动,由此可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ΔH3<0;②由上述对图1曲线分析可知,T1—T2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T4—T5区间,化学反应己达到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捕获;③从图2曲线分析可知,随着反应Ⅲ的进行,pH逐渐降低,当时间达到T1时,反应达到平衡,由于反应Ⅲ是放热反应,若将反应体系的温度迅速升高到T2时,则平衡逆向移动,pH逐渐升高,当所有生成物都转化为生成物时,pH不再变化;(3)根据反应Ⅲ是放热反应,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所以在(NH4)2CO3初始浓度和体积确定的情况下,降低温度、增加CO2浓度或增大压强都能提高CO2吸收量;(4)CO2是酸性氧化物,所以能作为CO2捕获剂的物质应该是碱性物质或者是其他能与CO2反应的物质。

Na2CO3能作为CO2捕获剂:

Na2CO3+CO2+H2O=2NaHCO3;乙醇胺(HOCH2CH2NH2)中碱基呈碱性,能作为CO2捕获剂。

规律总结:

盖斯定律可以将不同的反应经过某种组合加以联系,在使用盖斯定律的过程中,要注意如何正确将几个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叠加。

对于化学平衡题相关的图像题而言,需要注意能够将平衡的建立过程与平衡的移动加以区分,要能够看到影响平衡的具体因素及影响结果,然后通过平衡的移动原理分析如何使平衡发生需要形式的移动。

28.[14分]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可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及副产物ZnO。

制备流程图如下:

已知:

Zn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OH溶液处理废旧镀锌铁皮的作用有。

A.去除油污B.溶解镀锌层C.去除铁锈D.钝化

(2)调节溶液A的pH可产生Zn(OH)2沉淀,为制得ZnO,后续操作步骤是。

(3)由溶液B制得Fe3O4胶体粒子的过程中,须持续通入N2,原因是。

(4)Fe3O4胶体粒子能否用减压过滤法实现固液分离?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5)用重铬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可测定产物Fe3O4中的二价铁含量。

若需配制浓度为0.01000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250mL,应准确称取gK2Cr2O7(保留4位有效数字,已知MK2Cr2O7=294.0g·mol-1)。

配制该标准溶液时,下列仪器中不必要用到的有。

(用编号表示)。

①电子天平②烧杯③量筒④玻璃棒⑤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移液管

(6)滴定操作中,如果滴定前装有K2Cr2O7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1)A、B

(2)抽滤、洗涤、灼烧

(3)N2气氛下,防止Fe2+被氧化

(4)不能;胶体粒子太小,抽滤时容易透过滤纸

(5)0.7350;③⑦

(6)偏大

思路分析:

考点解剖:

本题是以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及副产物ZnO素材,设计的一道实验综合题,在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重视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解题思路:

利用题给信息,分析NaOH与Zn的反应解决

(1);根据物质转化的规律解决

(2);根据实验操作分析(3);根据溶液配制过程分析(5);根据滴定原理分析(6)。

解答过程:

(1)NaOH能够促进油脂的水解,可以达到去除油污的效果;由题意可知,Zn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即Zn能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溶解废旧镀锌铁皮的镀锌层;

(2)从由Zn(OH)2沉淀制取ZnO的反应:

Zn(OH)2

ZnO+H2O可知,应该用过滤(可用抽滤),再将沉淀进行洗涤净化,除去杂质,再经灼烧就可得到纯净的ZnO;(3)由制备流程图可知,B溶液中含有Fe2+和Fe3+,而Fe2+易被氧化,所以在加热过程中须持续通入N2以防止Fe2+被氧化;(4)因为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0-9m~10-7m之间,能透过滤纸,所以Fe3O4胶体粒子不能用减压抽滤法实现固液分离;(5)由溶液的浓度、体积可以求出所以m(K2Cr2O7)=0.01000mol·L-1×0.2500L×294.0g·mol-1=0.7350g;配制溶液时,需要用的仪器是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胶头滴管,故不必要到的仪器是③⑦;(6)在滴定过程中,如果滴定前装有K2Cr2O7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相当于一开始应该将气泡所占的体积扣除,则消耗的标准液体积比理读数值要大,即测定结果偏大。

规律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