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766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docx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docx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1.0.1为保证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符合安全、适用和卫生等基本要求,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标准轨距国家铁路旅客车站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建筑设计。

  1.0.3铁路旅客车站站房(以下简称站房)除应按设计年度远期的客运量确定规模外,宜预留扩建的余地。

易扩建的站场客运建筑可分期建设。

  1.0.4铁路旅客车站的建筑规模,应根据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以下简称最高聚集人数),按表1.0.4划分为四级。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规模的划分

表1.0.4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规模

最高聚集人数H(人)

特大型

H≥10000

大型

2000≤H<10000

中型

400<H<2000

小型

50≤H≤400

1.0.5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

  2.0.1铁路旅客车站Railwaypassengerstation

  为旅客办理客运业务,设有旅客候车和安全乘降设施,并由站前广场、站房、站场客运建筑三者组成整体的车站。

2.0.2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passengersinwaitingroom

  旅客车站全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一昼夜在候车室内瞬时(8~10min)出现的最大候车(含送客)人数的平均值。

 2.0.3站房平台Platformforstationbuilding

由站房外墙向城市方向延伸一定宽度,连接站房各个部位及进出站口的平台。

2.0.4旅客车站专用场地

自站房平台外缘至相邻城市道路内缘和相邻建筑基地边缘范围内,包括旅客活动地带与人行通道、车行道、停车场、绿化、建筑小品使用的场地。

2.0.5公交站点Busstop

设于站前广场内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首末站或中途站。

2.0.6线侧下式站房Low—lyingstationbuilding

旅客车站站场线路的高程高于站前广场地面高程,站房首层地面低于站台面,且高差较大,分层布置的站房。

2.0.7高架跨线候车室Elevatedovercrossingwaitingroom

位于旅客站台与线路上方,且与站房相连,主要为候车使用的建筑物。

2.0.8设计行包库存件数Designedofluggageoffice

设计年度内最高月的日平均行包库存件数。

2.0.9站场客运建筑Buildingsforpassengertrafficinstationyard

在站场范围内为客运服务的站台、雨棚、地道、天桥、检票口、站台售货亭、站名牌等建筑物。

第三章选址和总平面布置

3.1选址  

3.1.1铁路旅客车站的选址除应符合铁路站场与枢纽总体布局和城市规划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1特大型、大型旅客车站(以下简称特大型、大型站)宜设于市区方便旅客乘降的地点;中、小型旅客车站(以下简称中、小型站)宜设于主要居民点的同侧。

3.1.1.2宜减少拆迁或填挖方工程量较少。

3.1.1.3宜具备必要的场地面积。

3.1.1.4应符合环境保护、安全、卫生的有关规定。

3.1.2铁路旅客车站站址不应选择在低洼易淹和有山洪、断层、滑坡、流砂等地段。

3.2总平面布置  

3.2.1铁路旅客车站的总平面布置应与站前广场、站房和站场客运建筑统一规划,整体设计。

3.2.2铁路旅客车站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2.2.1符合城镇规划要求,合理确定建筑用地。

3.2.2.2分区明确,联系便捷。

3.2.2.3合理利用地形,节约占地。

3.2.2.4特大型、大型站根据客流方向,宜分区布置公交站点。

3.2.2.5城市干道不应平面穿越站前广场。

3.2.2.6当站前广场有地下铁道车站或地下商业服务设施时,宜设置与旅客地道相连的通道;当分期建设时,宜预留接口。

3.2.2.7通过式站型的站房,其中心线宜与基本站台长度的中心线接近。

3.2.3铁路旅客车站总平面布置的流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3.2.3.1旅客、车辆、行包和邮件的流线避免交叉。

3.2.3.2进、出站旅客流线在平面或立体上分开。

3.2.3.3缩短旅客的步行距离。

3.2.4特大型站的站场两侧均为城市人口密集区时,宜采用双向进出的站房布局型式。

3.2.5特大型、大型站应设置从站前广场直接通向基本站台的环行式车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4m,车道通过建筑物部分的净高度不应小于4m。

3.2.6特大型、大型站应设垃圾存放及转运设施,其位置应隐蔽,符合卫生要求。

3.2.7特大型、大型站的各种室外管线宜集中、暗敷。

  

第四章站前广场

4.0.1站前广场应由站房平台、旅客车站专用场地及公交站点三部分组成。

4.0.2旅客车站专用场地最小用地面积指标,按最高聚集人数每人不宜小于4.5㎡。

4.0.3前广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4.0.3.1站前广场应与站房布置密切结合,并符合城镇规划要求。

4.0.3.2站前广场应分区布置。

旅客、车辆、行包三种流线应短捷,避免交叉。

4.0.3.3人行通道、车行道应与城市道路相衔接。

4.0.3.4站前广场的地面、路面宜采用刚性地面,并符合排水要求。

4.0.3.5最高聚集人数4000人及以上的旅客车站宜设立体站前广场。

4.0.4站房平台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4.0.4.1平台长度不应小于站房主体建筑(含室外进、出站口)的总长。

4.0.4.2平台宽度:

特大型站不宜小于30m;大型站不宜小于20m;中型站不宜小于10m;小型站不宜小于6m。

4.0.5旅客活动地带与人行通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4.0.5.1旅客活动地带应与站房平台相连。

4.0.5.2人行通道应与公交站点及周围服务性建筑相通。

4.0.5.3旅客活动地带与人行通道的地面应高出车行道,并不应小于0.12m,且人行通道应与站房平台贯通。

4.0.6特大型、大型站的行包托取厅附近宜设停放行包车辆的场地。

4.0.7绿化与建筑小品的设计应按功能分区布置;特大型站、省会所在地的大型站、重点旅游地及国境(口岸)旅客车站应设旗杆。

4.0.8公交站点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4.0.8.1公交站点可设临时停车场地。

4.0.8.2公交站点宜设于方便旅客乘降的部位,且不得干扰客流、车流组织。

4.0.8.3公交站点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4.0.9大型独立广告牌与列车时刻表等揭示牌的构造与安装应安全、牢固。

第五章站房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站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1.1.1功能分区应合理,流线应简捷,建筑平面宜适应改、扩建的要求。

5.1.1.2当基本站台面高于站房首层室内地面、其高差大于3.3m时,宜设计为线侧下式站房。

5.1.1.3最高聚集人数4000人及以上的旅客车站,可设计高架跨线候车室。

5.1.1.4特大型、大型站的进站广厅、售票厅及行包托取厅的出入口宜分别设置。

5.1.2线侧平式站房设置楼层候车室时,应设有与候车室直接连通的高架跨线通道。

5.1.3站房内旅客用楼梯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m。

5.1.4特大型、大型站应设检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设施。

5.2进站广厅

5.2.1特大型、大型站可设进站广厅,按最高聚集人数每人使用面积不宜小于0.2㎡。

5.2.2进站广厅人口处应至少设一处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坡道。

5.2.3最高聚集人数4000人及以上的旅客车站,且站房楼层高差6m及以上时,宜设自动扶梯和电梯,其数量各不宜少于两台,其中应至少有一台能满足残疾人使用的电梯。

5.2.4进站广厅内宜设问询、导向及服务等设施。

5.3候车室

5.3.1根据旅客车站建筑规模,站房可设普通、母婴、软席、贵宾、军人(团体)和老弱残等候车室。

各类候车室计算人数占最高聚集人数的百分率宜符合表5.3.1的规定。

各类候车室计算人数占最高聚集人数的百分率(%)                    

表5.3.1

最高聚集人数H(人)

候车室

普通

母婴

软席

贵宾

军人(团体)

老弱残

H≥4000

89.5

3.0

2.5

0.5

3.5

1.0

4000>H≥1000

94~94.5

3.0

2.5

H<1000

99.5~100.0

5.3.2候车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3.2.1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候车室室内净高度宜根据高跨比确定,并不宜小于3.6m。

5.3.2.2采光通风良好,窗地比不应小于1:

6;上下窗宜设开启扇,并应有开闭设施。

5.3.2.3候车室座椅的排列方向应有利于旅客通向进站检票口。

普通候车室的座椅间净距不得小于1.3m。

5.3.3普通候车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3.3.1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1㎡;小型站的综合候车室的使用面积宜增加15%。

5.3.3.2候车室内宜设进站检票口。

5.3.3.3地面和墙裙采用的建筑材料应便于清洗。

5.3.3.4候车室附近应设饮水处。

5.3.3.5平面不宜设计成袋形。

5.3.4母婴候车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3.4.1每人使用面积不宜小于2㎡。

5.3.4.2位置宜邻近站台,并单设检票口。

5.3.4.3饮水处、厕所及盥洗间宜单独设置。

5.3.4.4墙、柱阳角宜做成圆角,散热器应加防护罩。

5.3.4.5宜方便儿童睡眠和游戏。

5.3.5软席候车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3.5.1每人使用面积不宜小于2㎡。

5.3.5.2宜设专用卫生间及检票口。

5.3.5.3服务员室、备品间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8㎡。

5.3.6贵宾候车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3.6.1在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所在地的旅客车站及重要的国境(口岸)站房宜设贵宾候车室。

5.3.6.2每人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且最高聚集人数4000~9000人的旅客车站不宜小于100㎡,最高聚集人数4000人以下的旅客车站不宜小于40㎡。

5.3.6.3应设单独出入口和直通站前广场与基本站台的车行道。

5.3.6.4卫生间、服务员室及备品间应单独设置。

5.3.7军人(团体)候车室的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1㎡,并宜单独设检票口。

5.3.8老弱残候车室的每人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3㎡,其位置宜方便旅客检票进站。

5.3.9高架跨线候车室应设通往各站台的出入口,其楼梯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7.2.4条的有关规定;并宜设方便老弱残旅客通向各站台的电梯。

5.3.10特大型、大型站的楼层候车室附近宜设垃圾存运设施,其位置宜隐蔽。

5.4售票用房

5.4.1站房售票用房的主要组成应符合表5.4.1的规定。

售票用房主要组成                    

 

表5.4.1

房间名称

旅客车站建筑规模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售票厅

售票室

票据室

办公室

进款室

总帐室

打号室

订票室

送票室

微机室

注:

①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