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成长档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028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5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docx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个人成长档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docx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教师:

王长刚

学校:

庵上小学

时间:

2012年9月

 

庵上小学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内容索引

1、个人小档案

2、我的奋斗目标

3、我的教育行动(读书随笔)

4、我的教育行动(优秀教学设计)

5、我的教育行动(教学论文及总结)

6、我的教育行动(教育叙事)

7、我的教育行动(教师培训及课题研究)

8、我的教育成果一览

9、我的教育成果(证书复印件)

 

 

教师基本信息登记表

姓名

 王长刚

性别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1977.02

入党时间

政治面貌

健康情况

籍贯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北集坡街道办事处朱家埠村

学历

 第一学历(学位):

毕业时间

1996.7

毕业院校

肥城师范

所学专业

最高学历(学位):

本科

毕业时间

2010、1

毕业院校

齐鲁学院

所学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家庭详细地址

 北集坡一中

教师资格证书取得时间及编号

20013708830000592

专业技术职称

初级聘任时间

中级聘任时间

高级聘任时间

现任技术职务

聘任情况

 2003.12

 

 

中学二级

工作简历

起止年月

工作单位及职务

1996.7—2011.7

北集坡一中

2011.9-2012.9

庵上小学

2012.9---

庵上小学

规划内容:

1.不断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修养。

读中外名著,吸收文学之精华,和高尚的人对话,使自己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积淀文学底蕴。

2.加强专业书籍的学习,读一些名师的著作,常学常新,丰厚教育理论水平,不断摸索教育规律,使教学更加严谨,科学。

阅读以下著作: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朱智贤和林崇德的《思维发展心理学》、美国的莫里斯·比格著的《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

3.研读教育专著《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读书心得或教育随笔。

达成目标:

1、用自学形式完成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学习

2、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和学校组织的校本研训活动

3、承担学校及上级部门组织的课题实验课题,以课题研究带动自身的提高。

4、及时记录自己在教育科研、课堂教学、业务学习、个人感悟等方面的学习心得体会。

5、定期参加有关的科研论文评比

6、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读书时间。

我的教育行动之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

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法与学法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

感知轻重1.师:

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

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引导学生置疑

3.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

学生观察、质疑

2.为什么有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吨?

3.1克有多重?

4.克、千克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1.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

我们先来称一称。

(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

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

(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

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讲解:

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1.体验、操作:

1克有多重?

2.跟随着老师实际操作、体验。

3.观察标尺指针所处的位置。

4.体验:

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

5.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克重的物品。

6.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的重量。

7.体验两袋盐放在手中有多重?

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

8.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千克重的物品。

三、巩固练习

1.谈话交流:

我们已经认识了克、千克这两个重量单位,你能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激发兴趣)

2.课堂检测

3.组织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估一估、称一称你身边的物品1.学生自由谈论、交流

2.做“自主练习”P6—1、2题。

3.对身边的物品(学习用品等)进行估测、称量,然后进行比较,测查自己估测得是否准确。

四、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今天我们认识两个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回家后找一找,掂一掂,看看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物品有多重?

都有哪些物品分别用它们作单位?

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五、布置作业同学们,你能到超市中找一找和千克、克有关的物品吗?

板书设计克、千克的认识

克g

千克kg

1千克=1000克

教学反思学生对克、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并不太了解,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但这还远远不够,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进一步加强练习与巩固,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这两个单位的使用。

 

让数学教学回归本色

——面对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诸多现象引发的思考及探索

摘要本文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用案例呈现的方式列举了数学教学中在情境创设、课堂活动、课堂提问、教学过程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再用案例呈现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本应保留的特色,即数学问题应多一点,思考感悟应多一点,思维交流应多一点,更应关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笔者想与广大教师共勉:

沉下心来,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教学,还数学教学本应有的特色。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问题思考感悟思维交流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刻意追求形式之风存在于不少的数学课堂,使得数学教学极具“观赏性”,显示出一派“喜人”的景象。

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课,教师几乎是使出浑身解数,创设情境、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得兴致盎然,学生的参与热情被调动得淋漓尽致,这似乎说明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已经落到实处了。

但形式的背后露出浮华,折射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数学问题少了,思考感悟少了,思维交流少了,能力提高少了。

倘若不冷静反思,则很容易使数学教学步入“歧途”。

当务之急是要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教。

一、华丽情境少一些,数学问题多一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的确,在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使看似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富有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充满诗意。

因此,情境创设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他们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挖空心思地创设华丽的情境,然而结果却引发了不少问题。

案例

(一):

《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

(出示汉字吞、呆。

)你知道这些汉字的部首调换位置后各是什么字?

生1:

“吞”字上下部首调换应是“吴”字。

生2:

“呆”调换部首是“杏”。

师:

下面老师可要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你们敢挑战吗?

请把我说的句子倒过来念。

师:

“客上天然居”!

生:

“居然天上客”!

师:

“人过大佛寺”!

生:

“寺佛大过人”!

师:

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现象,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倒数。

这个案例中的情境可用“漂亮、华丽”来形容,教师充分挖掘语文中的教学资源,通过汉字的倒写、句子的倒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倒数这一概念。

但这是否就是一个好的情境?

它蕴含了多少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多少数学思考?

回答是否定的。

在“倒数的认识”学习之后,少数学生把“6”的倒数写成了“9”,“3.27”的倒数写成了“7.23”。

这应该说是教学价值的误导。

案例

(二):

《通分》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

下面是小明一家对自家小花园的设计方案。

妈妈:

这块地的

种牡丹,

种杜鹃。

爸爸:

这块地的

种桃花,

种郁金香。

小明:

这块地的

种月季,

种菊花。

师:

根据他们的设计方案,你知道他们各人最喜欢什么花?

为什么?

生1:

妈妈最喜欢牡丹。

因为

相比,它们的分母相同,就比分子,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

,所以说妈妈最喜欢牡丹。

生2:

爸爸最喜欢桃花。

因为

相比,它们的分子相同,就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

,所以说爸爸最喜欢桃花。

师:

那小明最喜欢什么花?

[没有学生举手]

师:

为什么不能做出判断?

生:

因为

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不好比较。

师:

看来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都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通分”。

这个情境的创设,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调动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复习了同分母、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旧知。

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应具有衍生性,也就是通过这个情境能够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思考这样的情境是否存在“华而不实”的状况,它蕴含了多少数学问题,激发了多少数学思考。

我们要让所创设的情境,数学问题多一些,思考价值高一些。

二、低效活动少一些,思考感悟多一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

而课堂活动不但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并不是让人生畏、令人讨厌的,而是其乐融融、美妙至极的一件乐事。

但是,现实很多的课堂活动学生的“手”动了,“心”却未动,操作多了,气氛活跃了,可思考、感悟少了。

案例

(一):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教学片断

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小明上学时究竟是走中间的直路较近,还是分别绕道位于直路两侧的邮局和商店较近?

然而,尽管从一开始被提问的学生就能立即对上述问题正确作答,大多数学生并能依据“两点间直线最短”对此作出必要的论证,但任课教师却仍然坚持要求学生去量一量来验证结论,并重新提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猜想。

这个案例让我们首先来思考“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活动”,我想真正有效的活动应是带有一定目的性、指向结果的,并又能达成一定“过程性目标”的探究活动。

而在这案例中学生对活动的结果已经一目了然了,还有活动的动力和积极性吗?

当然唯一的“过程性目标”也会大打折扣。

案例

(二):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片断

这节课老师创设了三轮两组同学抽数排数的游戏,让学生在比赛中感悟并总结出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第一轮比赛,规定将每次抽到的数字依次从低位到高位排列起来。

让学生逐步懂得,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再大,但千位上数小,这个数就小。

游戏中学生深刻地体悟到数的大小与数位的关系,逐步体会到高位上数字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轮比赛,规定将每次抽到的数字依次从高位到低位排列起来。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领会到,千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千位上的数相同,百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高位”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轮比赛,规定每次抽到的数字由抽签者自己决定放在哪一位上。

这样,不但使学生对比较大小与数位及每一位数字大小的关系有比较深刻、全面的认识,又培养了他们思考问题的缜密性。

教师将整堂课的知识点巧妙地蕴含在三轮游戏比赛中,让学生在一次次轻松、刺激的比赛中来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正所谓“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

学生在活动中有感而发,活动让学生更高效、活泼地掌握和内化了数学知识。

我们说: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我认为好的数学活动应该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总结方法、揭示数学的本质,使思维更加灵动、活跃。

三、空泛提问少一些,思维交流多一些

“思维从问题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置科学的问题,是师生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师生的思想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位教育家说:

“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

”提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就越好。

而新课程下的很多课堂提问成为了公开课的一种装饰,提出的问题没有质量,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是随意的应和,不加以科学的、深度的引导,使得师生间没有思维得交流,造成课堂从表面看轰轰烈烈,但是却少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思维的有效提升,提问的积极作用也就转化成了消极作用。

案例

(一):

《1亿有多大》教学片断

师: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亿”这个计量单位,你们能想象出1亿有多大吗?

生1:

我猜想1亿栋楼房摞起来可以冲到月球上去。

师:

你的想法真奇特!

但是1亿栋楼房能摞起来吗?

生2:

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大约有姚明那么高吧!

师:

比姚明要高多了!

生3:

我猜想我的指甲里大约1亿个细菌吧?

师:

是吗?

那你可要讲卫生哟!

生4:

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可以冲到天空上去吧,1亿粒米大约有一个房间那么多吧。

师:

同学们,你们的猜测有很大胆,到底谁猜得比较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1亿有多大”。

这位老师设想是先让学生猜一猜,再通过讨论、比较哪个接近1亿,从而建立起“1亿有多大”这一概念。

但是由于教师提的问题过于空泛、教师的引导没有数学含量,以至学生只能瞎猜,而没有数学思考。

这样的设计活跃气氛尚可,但时间上的代价太大,更严重的是造成一些原本善于思考的同学受其影响也随口说说、不着边际

案例

(二):

《圆的面积》练习课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习题:

用一根31.4米长的绳子,在草地上围出一个平面图形,怎样围面积最大?

生1:

平面图形我们学过的太多了,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形。

生2:

要使围成的图形面积最大,三角形和梯形肯定不划算,因为计算它们的面积都要除以2。

师:

若围成平行四边形呢?

生4:

也不行,因为S平行四边形=底×高,若以一条边为底,那么这条底上对应的高一定比这一条边短,这样所得的面积肯定比同底的长方形小。

生5:

看来只能考虑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

师:

有道理,在这三种平面图形中,你估计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互相讨论讨论!

这个案例中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了智慧型的对话,很快排除了几种面积较小的图形的可能性,将目标锁定在三种图形上。

再通过进一步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学生很快在对话交流中发现了规律。

出乎意料的是,学生还发现了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长、宽的米数越接近面积就越大这一规律。

我认为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切口适量,具有数学含量,提一些看似简单却能揭示规律的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更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利用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更要在学生回答出现偏差时及时地引导,学会与学生思维交流。

这样既能让学生经历规律的生成过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概括性。

四、过程铺设少一些,能力提升多一些

新课程目标注重学生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强调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体验充分,数学思考,但又不能放松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尽可能想做到面面俱到,每个过程的铺设都尽可能“全”和“齐”,但结果却是重了形式而少了实质,少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案例

(一):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面积练习课》教学片断

师出示:

三角形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底为6厘米

(1)学生计算三角形的高

(2)学生画三角形

(3)反馈(投影展示)

这个案例中,教师练习的设计本身是很好的,但由于教师预设后面还有很多的练习,所以当学生画好后,教师校对了就结束了。

而没有对学生所画的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得出等底等高的特征;然后可以让学生思考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三角形除了底为6厘米高为4厘米以外,还有哪些可能?

从而得出底和高相乘的积是24的三角形面积都是12,增加学生思维的含量,合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否则练习再多、再新也只是“蜻蜓点水”的教学流程。

案例

(二):

“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复习课教学片断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它的底面是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高是10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生1:

(5×5+5×lO+5×10)×2。

生2:

5×5×2+5×lO×4。

师:

还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一个个瞪大眼睛,面面相觑)

生3:

我想出了一种简便方法:

5×5×lO。

生4:

他错了,他求的是长方体的体积。

师鼓励生3:

你是怎么想的?

请你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3很自信地说:

每个侧面可以看作2个底面,那么四个侧面就有8个底面,再加上下2个底面,一共是10个底面,算式就是:

5×5×lO。

师:

非常有创新,真是太简便了。

生5:

5×lO×5这种计算方法也很简便。

师:

这种方法跟刚才的一样吗?

生6:

跟刚才的一样,只是交换了两个因数。

生5解释:

上下两个底面合并起来是1个侧面,再加上四个侧面一共是5个侧面,算式就是:

5×lO×5。

多么好的诠释啊!

大家不由地鼓起掌来。

学生在老师的大力表扬、热情鼓励下,创造性思维得到迸发,体验到了成功的满足与喜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特级教师朱乐平说的好:

不要对一节课求全责备。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定太多的、过于丰富的目标,要从课堂整体入手,考虑每节课的特点,或注重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过程体验,或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落实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当然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也能得到落实。

什么是数学,它应该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

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应时刻反思自己:

在滚滚而来的改革中,我们应坚守什么?

舍弃什么?

关注什么?

有没有带着冠冕堂皇的帽子、心安理得地进行着“不着边际”的教学活动?

应该做到不管外面的风向如何,潮流如何,都要有自己的思想,去粗取精、去虚求实、与时俱进。

让我们还它那份质朴与宁静,让它生命的本色重见阳光!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月刊》2006.11

《新课程》2006.7

《小学教学研究》2006.10

《小学数学教育》2006.11

 

我的教育行动之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我在教学“小数四则运算的简便算法”一课时,2个班试教我都创设了这样的情景:

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

1、3.24+1.980.5968-0.39993.962+4.98+2.0382、3.24+00.5968-0.43.2+2.1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气愤”比赛的不公平:

两组题中,第二组当然简单一些……

课的发展如设计一样顺畅,但是“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

2名“优秀”学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

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

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

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老师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

对差生我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

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反思一:

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

“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

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

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

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使我想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一位老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

“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

”学生说:

“这和当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老师对待差生教学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胜了也不敢“声张”,是啊!

我们真的应该给差生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从另一个层面看:

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

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

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难而成的。

孟子指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学片断,教师对自己忽视尊重学生人格的无意识行为表示歉疚。

但心理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

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

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

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

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

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

面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靠说教是无法达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

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关注学生心理发展,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