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钢铁基地第二出厂道路及其他道路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6861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6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城港钢铁基地第二出厂道路及其他道路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防城港钢铁基地第二出厂道路及其他道路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防城港钢铁基地第二出厂道路及其他道路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防城港钢铁基地第二出厂道路及其他道路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防城港钢铁基地第二出厂道路及其他道路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城港钢铁基地第二出厂道路及其他道路工程施工方案.docx

《防城港钢铁基地第二出厂道路及其他道路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城港钢铁基地第二出厂道路及其他道路工程施工方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城港钢铁基地第二出厂道路及其他道路工程施工方案.docx

防城港钢铁基地第二出厂道路及其他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防城港钢铁基地第二出厂道路及其他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防城港钢铁基地第二出厂道路及其他道路工程招标文件,现场勘查为本

次施工依据。

1.2、执行的技术规范标准:

1.2.1、《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026-2007)

1.2.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2.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

1.2.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2.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2.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2010)

1.2.8、《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2010)

1.2.9、《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名称:

防城港钢铁基地第二出厂道路及其他道路工程

2.2、建设地点:

广西防城港市企沙工业园

2.3、建设单位:

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3、质量标准:

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规定的合格标准。

2.5、工期要求:

工期120天,其中,我单位承诺合同工期为110天,具体开工时间以指挥部确定网络计划为准。

三、主要施工内容:

3.1、5万t码头与环厂西路连接道:

道路地基处理、排水、基层、面层、路缘石。

(道路长度276.8m、车行道宽度15m)。

3.2、20万t码头与环厂南路连接道:

道路地基处理、基层、面层、简易排水沟(道路长度147.78m、车行道宽度7m)。

3.3、5万t码头供水供电。

3.4、消防泵站等。

四、施工总体策划和施工部署

4.1、施工总进度计划:

4.1.1、业主工期要求,结合本公司自身实力和选定的施工方案,以及对本工程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确定本工程总工期为110天。

(详细施工进度计划,见附后《横道图》)

4.1.2、进度计划从全局出发,注重整体效果,统筹安排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和工期计划。

4.1.3、进度计划安排的原则为“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附属”尽量缩短土方处理部分施工工期,为排水管、井及道路施工工程打开工作面。

4.1.4、工期紧迫的情况下,必须以“倒计时”的方式,以“大滚动、大流水、动态管理”为指导,采用“二级网络、五级计划”分级管理的模式,建立工期预警系统,基本要点是以业主提出的指令性计划为前提,一级网络为目标,形象控制为框架,子网络为保证,小流水为补充,阶段计划为辅助,保证计划的连续性、均衡性和可实施性。

4.1.5、施工阶段划分

根据施工情况分析,整个工程施工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施工阶段:

1)、5万t码头供水供电及码头与环厂西路连接道路管道沟槽及道路开挖及换填施工、20万t码头与环厂南路连接道路振冲碎石桩施工,计划安排时间45天..

2)、道路砼及铺设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计划安排时间35天。

 3)、混凝土立道牙施工,计划安排施工时间15天。

4)、厂区内管网,码头生产净化水管道、阀门施工,计划安排施工时间95天。

5)、生活水管道、阀门施工,计划安排施工时间35天。

6)、雨水、排水井砌筑阶段   计划安排施工时间25天

7)、消防泵房施工,计划安排施工时间45天

以上十个施工阶段组成系统又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遵循“平行流水、立体交叉”的法则来组织施工,使相关的施工阶段做到衔接紧密、穿插有序。

机工具及人员安排:

5.1、机工具计划:

机械需用量计划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规格

用途

单位

数量

1

履带式单斗挖掘机(液压)

斗容量1

道路挖土、换填

2

2

履带式强夯机

夯击能均为1000KN·m,

道路基层强夯

1

3

履带式沉管桩机

LC

道路基层

5

4

反铲挖掘机

YC210LC

道路、管道、消防泵房挖土、

2

5

汽车式起重机

提升质量20t

管道安装

3

6

机动翻斗车

装卸质量20t

道路挖土、换填

5

7

平板汽车

25t

管道安装

2

8

8t压路机

ZY16

道路

1

9

混凝土震捣器

平板式

道路、消防泵房砼

4

10

混凝土震捣器

插入式

道路、消防泵房砼

10

11

道路切割机

道路

3

12

电焊机

BX-300-1

管道安装

15

13

角向磨光机

管道安装

20

14

柴油空压机

HB-12/7

管道安装

2

15

经纬仪

J2-1\±2″

道路、管道、消防泵房施工

1

16

水准仪

WSZ3±2.5mm/KM

道路、管道、消防泵房施工

2

17

红外线测距仪

MD-3000S

道路、管道、消防泵房施工

1

18

钢筋切割机

1

19

钢筋弯曲机

1

20

钢筋对焊机

1

21

木工机床

1

22

砂浆搅拌机

HZ-100

消防泵房

1

5.2、劳动力计划表

工种

级别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1-15天

16-30天

31-45天

46-60天

61-75天

76-90天

91-105

106-120

管理人员

5人

5人

5人

5人

5人

5人

5人

5人

起重工4-8级

4人

4人

4人

4人

4人

4人

泥工4-8级

6人

8人

8人

12人

12人

12人

电焊工4-8级

8人

8人

8人

8人

8人

8人

4人

2人

气焊工4-8级

4人

4人

4人

4人

4人

2人

2人

2人

木工4-8级

6人

6人

12人

12人

12人

6人

4人

钢筋工4-8级

6人

6人

6人

6人

10人

10人

砼工4-8级

4人

4人

6人

8人

8人

8人

2人

2人

铆工4-8级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管工4-8级

4人

4人

4人

6人

6人

6人

6人

6人

电工4-8级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防腐工4-8级

4人

4人

4人

8人

8人

8人

测量工

3人

3人

3人

3人

3人

3人

普工

12人

12人

12人

12人

12人

12人

12人

8人

合计

六、施工准备工作:

6.1、测量放样

工程施工前应由业主与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当施工单位发现施工图有错误时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变更设计要求。

根据施工图会审纪要以有关单位确定,本工程管道中心线定位以业主交的的永久性标高点为参照进行放样。

水准点控制体系:

依据国家一级或二级水准点或业主交的的高程控制点,沿管线敷设位置,于沿道路的适当位置,每50米测设水准控制点,根据测量复核标准的有关规定,形成高程控制体系。

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交桩;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且必须牢固,并应采取保护措施。

开槽铺设管道的沿线临时水准点,每50米不宜少于1个;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应经过复核方可使用,并应经常校核;已建管道、构筑物等与本工程衔接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开工前应校测。

6.2、临时设施、施工用电和施工用水

1).本工程施工用电主要为沟槽排水、钢管焊接、回填夯实及混凝土浇捣时服务。

2).施工用水接至搅拌机放置的位置。

3).业主应在开工令下达之前办理好施工用电和施工用水的接入工作。

4).各种施工临时设施设置见《临时设施布置示意图》

6.3、工作计划安排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现拟将施工程序做如下安排:

1)、系统划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施工过程段:

Ⅰ段,5万t码头供水供电及码头与环厂西路连接道路施工;Ⅱ段,厂区内管网码头生产净化水施工;;Ⅲ段,生活水管道施工;Ⅳ段,消防泵房施工。

四个施工过程在同一时间不同施工段交错以流水作业形式进行。

2)、5万t码头供水供电及码头与环厂西路连接道路施工全部完成预计为80天;

3)、净化水、生活水管道施工原则上,在同一地点一套管道安装完毕后即马上作除接口处的回填夯实,另一套管道在其进入该地点后再另行开挖施工。

本部分控制在95天内完成。

4)、本工程的井类砌筑部分,全部完成预计为22天。

随后马上进行管道的闭水实验以及剩余的土方回填,预计25天完成。

5)、消防泵房完成预计为45天。

6)、工期的最后8天,留作内部检查验收以及补救工程用。

根据上述安排,总工期为120的进度要求是可以保障的。

6.4、设备、人员、材料进场计划

项目部人员在开工令下达之日起立即按设备及材料的进场计划进行部署:

1)、在开工令下达后的第二天开始马路换填、路基强夯处理、路基碎石桩及管道沟槽开挖,为此设备、人员、材料的进场必须提前5天的时间进行妥善安排,由于施工前做的充分准备,完成该准备工作是完全有把握的,具体计划如下:

(1)履带式单斗挖掘机立即组织进场。

(2)用于管道基础处理的块石、碎石、中粗砂以及用于打设钢板桩支撑的槽刚等材料沿管线敷设位置就近沿途堆放,排管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余留部分计划在开工令下达之前力求完成。

2)、开工令下达之前安排好设备以及材料进场的准备工作,确定好搅拌机放置的位置以及材料堆场,开工令下达后立即组织进场或提前组织进场。

七、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7.1:

5万t码头供水供电及码头与环厂西路连接道路路基强夯处理:

7.1.1、强夯施工施工参数确定

强夯施工参数根据本工程填筑材料情况确定。

强夯施工前,在现场选取长度不小于50m的片区试夯,以确定相应的施工参数。

主要参数有:

单点夯击能、夯击遍数、夯击间隔时间、夯点布置及夯距夯锤起吊高度。

1、单点夯击能:

设计要求采用1000KN·m。

2、夯击次数:

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主夯分3遍进行,夯点间距3.5m,满夯1遍,间距1m(重叠1/2)。

3、夯击间隔时间:

对砂性土、填石路基,由于其透水性能好,夯击时孔隙压力消散快,可连续夯击。

对粘性土,需间隔1周左右才能连续夯击。

4、夯锤有效处理深度计算:

由于本工程缺少参考资料,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参照行业标准执行,即《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P24页执行。

查表可知:

设计单击夯击能为1000KN.m时,表面为填石土层,有效加固深度H的计算可根据公式H=0.5√确定(H为加固深度,h为落锤高度,M为落锤重量):

H=0.5×√10×103×10/10=5m

基本满足工程所需。

7.1.2、主要施工方法:

1)、平整场地,施工放样,布置夯击点。

各夯击点用红绳绑小石块放置与夯点的中心位置即可。

2)、夯机就位,用50米尺量吊绳长度,按照起吊10高度卡住吊绳,使重锤在起吊10后能自动松开,自由下落。

3)、夯击前测量原地面标高(或相对标高),每击一次都记录本次夯击后的高程(或相对高程),并计算沉降差。

测量人员应距离夯击点50m以外,防止溅石飞出造成伤害,同时保证夯击时水准仪受夯击振动影响较小。

除记录高程外,一个点夯击完成后还应观察周围土的隆起状况,若隆起较大应及时分析原因,调整夯击参数。

4)、夯击应从路基一端边夯边退,以免夯坑回填不及时影响夯击移动。

重锤起吊要缓慢平稳,不要晃动过大,以免影响施工安全事故。

挂钩工及测量立尺人员必须远离或站在吊机背后一定距离后方可起吊重锤,重锤下落过程中严禁人员靠近,应待落锤后进行操作。

5)、第一遍强夯点采用梅花式布置方式,纵横向间距为5.5米,单击夯击能采用1000KN·M,每点3-5击。

第二遍强夯点采用梅花式布置方式,纵横向间距为5.5米,与第一遍夯点交错布置,单击夯击能采用1000KN·M,每点3-5击,由试夯确定。

第一遍点夯与第二遍点夯间隔时间不应小于7天,具体视孔压消散时间而定。

6)、第一遍夯击完成后,采用同种路基填料进行回填,回填用装载机端料、铺平,必要时可用挖掘机辅助。

平整后继续放线,布设夯击点,夯机就位,按上述要求进行第二遍强夯、第三遍强夯。

7)、主夯完成后,夯击面平整度较差,表面松散,需进行满夯进行找平、密实。

满夯要求基本相同,每点只夯1击,满夯完成后再整平,压路机碾压表面。

7.1.3、强夯施工注意事项

1、强夯施工:

在点夯时,要对每一夯点的能量,夯击次数,每次夯坑沉陷量、夯击坑周围土的隆起量以及埋设测点要进行量测和记录,并注意夯击振动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点夯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满夯。

①在有建筑物段设置观测点,观测对相临建筑物的影响程度。

②起重机就位后,夯锤对准夯点,并测量锤顶标高后开始施工。

根据计算得出的夯锤下落高度进行锤击施工。

③夯击并记录夯坑深度。

当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时,停夯,向夯坑内填料直至坑顶平齐,填料采用强度高的风化石,并记录填料数量,如此重复,直至满足规定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墩体的夯击。

当夯点周围软土挤出影响施工时,用挖机可随时清理。

④强夯按由内而外隔行跳打的原则完成全部夯点的施工。

⑤重新推平场地,用低能量满夯,将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标高。

2、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

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3~7天;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3、点夯时要保证夯锤的下落高度,确保夯击力。

满夯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及轮迹重叠等原则进行,防止漏夯并要求夯击点重叠1/2。

4、强夯产生的振动、操声、飞石对周边的建筑物、生产设备、人居生活、休息等都有一定影响,根据现场情况,强夯区域应对周围环境进行适当的防护,可在两侧安设安全挡板,防止石子、泥浆飞溅伤人。

5、强夯施工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一经发现应立即采取返工或换填处理。

6、强夯施工必须专人指挥。

机械作业时,配合作业人员严禁处在机械作业和行走范围内,配合人员在机械行走范围作业时,机械必须停止作业。

7、施工后,综合分析测量记录,然后做出初步的评价,并进行总结。

同时配合业主组织专业部门进行荷载板试验,检测路基加固的效果,检验点数量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8、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9、夯击遍数根据地质土的性质确定。

夯击遍数采用主夯3遍、满夯1遍。

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必要时夯击次数可增加,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1遍,满夯时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多次夯击,锤印相交。

10、两遍夯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时间:

对砂性土,填石路基,由于其透水性能好,夯击时孔隙压力消散快,可连续夯击。

对粘性土,需间隔1周左右才能连续夯击。

7.2、20万t码头与环厂南路连接道路振冲碎石桩施工:

1)、测量放样

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及设计图纸,由专业测量人员测放出拟建物轴线及控制点,并加以妥善保护,以便打桩时引测、控制、复核桩位。

放线定位严格遵守《工程测量规范》中有关桩基施工的规定。

复核场地轴线及控制点无误后,采用全站仪和钢卷尺,由专业测量人员测放桩位,并作好标记,埋设桩尖,要求放样误差≤2cm。

定位与打桩间隔不超过24小时,施工过程中,要尤其注意防止破坏标识引起桩位不准,并随时复核,对因挤土作用引起的桩位偏差,及时调整。

2)、、试桩

为更进一步掌握施工区域的地质土层状况,获取更准确的一手资料,验证施工工艺在该区域的适应性及地区差异,检验设备选择是否合理,明确本工程的自身特点,以便更科学地指导施工,正式施工前,首先进行试桩工作,以确定成桩参数,作为正式施工时的控制指标。

试桩按正常桩施工,试桩位置一般为打桩流水起点的桩,亦可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位置进行试桩。

做好试桩记录。

3)、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一般可采用“由里向外”或“一边向另一边”的顺序进行。

在地基强度较低的软粘土地基中施工时,考虑到减少对地基土的扰动影响,可采用“间隔跳打”的方法。

对于群桩基础的中心距小于3.5倍桩径时,也应间隔进行施工。

当加固区附近有其它建筑物时,必须先从邻近建筑物这边开始施工,然后逐步向外推移。

4)、、桩机就位

桩机就位时,机架必须水平稳固,沉管垂直对中,用吊垂进行目测,要求桩管底板中心与桩位误差≤2cm,沉管垂直度偏差≤1.5H%,并在打桩过程中随时跟踪检查桩管的垂直度。

5)、振动成孔

机械就位合格后,沉管在自由状态下对正桩位,利用锤重及沉管自重徐徐静压1-2m后开动振动锤振动下沉,且宜收紧加压钢丝绳提高沉管效率,每下沉0.5~1.0m,留振5~10S,直至设计深度。

6)、石料投放

石料选用级配良好的新鲜石料,粒径20~50mm,含泥量小于3%,且不得含粘土块,若石料被周围土体污染,应进行冲洗处理。

石料须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已经风化的石块,不能作为填料使用。

碎石桩加固涵基和有承载力要求的桥台时,在制桩时,先用水浇湿碎砾石材料,然后加入一定量的R32.5水泥,并现场处理后立即使用,其水灰比视设备和现场试验确定。

施工前应在合同段内选一处作水泥稳定碎砾石的强度试验,以确定水泥掺入量,可按5%-10%(重量比)加入水泥拌和,在28天后作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剪切试验,要求桩材抗压强度达到4-5Mpa,试件尺寸和试验方法参见有关规范执行。

沉管至设计深度或沉管拔出地面时,及时投料或补料至满,并及时清除孔口、管壁的泥土,防止混入石料中。

必须保证投料量,碎石灌入量按桩身理论方量值与充盈系数计算。

做好现场施工记录,严格控制每根桩的碎石充盈系数,充盈系数一般控制在1.20-1.30。

单桩最后一次加料必须将设计石料用量全部用完。

单桩填料量必须大于成孔体积。

碎石填量的计算

碎石挤密桩桩孔内的填碎石量可按下式计算:

Q=K·L·πd2/4

式中:

q—每根桩的填料量

     L—桩长(m)

     D—桩径(m)

     K—充盈系数,一般为1.15~1.50,视土性而定。

7)、反插

振动成孔后,停振灌料至满,先振动再开始拔管,边振边拔,每次拔管高度0.5~1.0m,反插深度0.3~0.5m,并停拔振动5~10S。

反插数次至桩管内碎石全部投出,第一次投料成桩长度应小于桩管长度的一半。

用料斗从空中进行第二次投料直至灌满,振动拔管,进行数次反插,直至管内碎石全部投出。

提升桩管高于地面,停止振动,进行孔口投料至地面,反插并补料,数次反复至设计用料用完。

在上述过程中,提升和反插速度须均匀,拔管速度一般控制在1.0m/min,在穿过软弱的淤泥夹层时,应放慢拔管速度,控制在0.5m/min,并减少拔管高度和反插深度。

8)、加压成桩

反插结束后,将料补满至地面,下落沉管至桩顶,收紧加压钢丝绳,加压成桩,并控制好桩顶标高。

9)、施工记录

每根桩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原始记录,并随时观测桩顶和地面有无隆起及水平位移。

10)、施工质量的检验

碎石桩施工前,必须进行成桩试验,试桩范围不小于7m×7m,按纵向5根桩,横向5根桩,桩间距根据计算确定进行试桩,并在成桩1个月后进行施工质量及复合地基功效检验。

如发现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调整桩间距、碎石用量、振动频率、留振时间、反插深度等参数。

桩间土以标准贯入法试验为主,辅以其它试验方法。

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检查施工记录,施工完毕必须进行检测,以检验处理效果。

(1)、检验方法

试桩阶段:

试桩前后桩间土分别进行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测试工作;碎石桩采用动力触探(重II型)法。

正常施工阶段:

只进行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测试工作。

(2)、检测时间

在成桩一个月以后进行。

(3)、检验频率

试桩阶段:

试桩前分别进行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检测,每试验路段各不少于5个点;试桩后,标准贯入试验按碎石桩根数的1%布设测点;静力触探试验3点/5000m2,当工点面积小于5000m2时,不小于3点。

动力触探在桩间土标贯击数达不到要求的点周围检测2-3根桩。

正常施工阶段:

标准贯入试验按碎石桩根数的1%布设测点;静力触探试验3点/5000m2;动力触探2-3‰。

(4)、检验标准

标准贯入试验:

处理后粉细砂、粉土质砂、粉土层桩间土实测标准贯入击数N63.5应不小于该路段的液化临界标准贯入击数。

静力触探检测:

粉细砂桩间阻力qc不小于9Mpa;砂土、亚砂土层中qc不小于6.5Mpa;亚粘土、粘土层qc不小于1.4Mpa;淤泥质粘土层qc不小于0.9Mpa;淤泥层中qc不小于0.8Mpa;

动力触探(重II型)检测:

连续5击时的下沉量应不大于10cm。

11)、常见问题及对策

 根据工艺要求及施工经验,施工中应切实注意振密挤实效果,防止发生“断桩”、“瓶颈桩”等质量事故。

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如下表:

常见问题

产生原因

预防措施与处理办法

桩靴进水进泥

预制桩靴被打坏或与沉管接触不严密。

1、确保砼桩尖强度,可在桩靴与沉管接口处垫上稻草绳圈;

2、拔出桩管,清除泥沙,用砂回填后重置桩尖、重新沉管。

断桩

常见于地面以下1~3m的不同软硬层交界处,裂痕呈水平或略倾斜。

1、严格控制软硬层交界处的拔管速度在0.5m/min以内;

2、控制拔管高度,确保桩管内有足够的石料。

瓶颈桩

常发生在饱和的淤泥或淤泥质软土地基中。

1、在穿越软弱土层时,减少拔管高度和反插深度;

2、严格控制在软弱土层中的拔管速度在0.5m/min以内。

7.3排水管涵施工准备

排水管道施工之前,应认真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和管线测量放样。

调查好各种施工条件,以保证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另外,现场施工准备还应与预制件加工准备相结合、与施工班组相结合。

其程序为:

1、中线测量

在施工中,根据设计设定的路线控点,在现场测中线的起点、终点控制中心桩(用木桩固定,桩顶钉中心钉设定)。

2)、坡度板

埋设坡度板间距设为10米左右,当机械挖槽时应在人工清槽前埋设坡度板。

坡度板应埋设牢固,不应高出地面,伸出槽帮长度不小于30㎝。

坡度板的截面尺寸为8×20㎝。

坡度板上的管线中心钉和高程板的高程钉保持垂直。

2、沟槽开挖

1)、槽开挖

沟槽采用直槽开挖,挖土采用机械和人工结合的方法施工。

为防止扰动槽底土层,机械挖除控制在距槽底土基标高20~30㎝处采用人工挖土、修整槽底。

沟槽挖土,随挖随运,及时外运至业主指定地点,沟槽边不得堆土,以减少沟槽壁的侧压力。

为保证槽底土的强度和稳定,施工时不得超挖,也不能扰动;当发生超挖或扰动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