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能源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程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6654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6能源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06能源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06能源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06能源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06能源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6能源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程序.docx

《06能源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能源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程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6能源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程序.docx

06能源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程序

1 目的

  对公司运营过程中影晌能源消耗的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分析造成能源损失和浪费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能源管理方案,通过技术和管理措施加以控制,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达到制定的能源目标,实现公司能源管理绩效的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影响和潜在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要素进行识别、评估、控制、更新等工作。

3 术语和定义

3.1 能源

  可以直接或通过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有用能的资源。

3.2 能源因素

  在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影响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

3.3 能源方针

  由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能源管理的宗旨和方向。

3.4 能源目标

  公司所要实现的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总体要求。

3.5 能源指标

  由能源目标产生的,为实现能源目标所需规定的具体要求,可适用于整个公司或其局部。

3.6 能源管理体系

  在能源方面指挥和控制公司的管理体系。

3.7 能源管理绩效

  公司对其能源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

4 职责

4.1 技术质量处

4.1.1 是本程序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评审和修订本程序。

4.1.2 负责指导、督促各单位开展能源因素识别和评估工作。

4.1.3 负责汇总公司重要能源因素,评价出公司级重要能源因素,编制公司级重要能源因素清单。

4.1.4 协同其它部门和单位共同制订能源管理方案,减少能源损失和浪费。

4.1.5 负责制定公司能源管理指标,并负责分解、落实、检查、考核。

4.2 生产计划处

  负责在原油采购、生产调度过程中,进行能源因素识别和评价,对造成能源损失和浪费的因素组织制定方案,并进行控制。

负责公司生产数据、能源消耗数据的统计、编报工作。

4.3 机动处

  负责公司静设备、动设备、电力系统、工业水系统、风氮系统、仪表系统专业管理方面能源因素的识别、评价,对影响能耗的因素组织制定改进方案。

会同生产计划处、技术质量处做好各单位能耗及单耗完成情况的月度和年度考核。

4.4 发展项目处

  负责公司能源管理技术措施的立项及组织实施。

组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审查,对项目中影响节能的因素进行评估,对确认的重要因素组织制定改进方案。

4.5 计量管理中心

  组织建立并不断完善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配置能源测量设备,负责新鲜水、生活水、循环水、中低压蒸汽、电、干气、氢气等能源消耗计量数据的审核工作,负责外供能源的计量管理,完成月统计报表的编制,为节能降耗提供可靠的依据。

4.6 质量检验中心

  负责原料、燃料、中间产品、半成品、成品的分析化验和质量检查,为有关单位进行能源因素识别、评价提供可靠数据。

4.7 信息中心

  负责与能源管理相关的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集成管理、软件开发,为提高能源管理水平提供合适的工具。

4.8 人力资源处

  负责会同技术质量处共同做好节能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节能知识水平。

4.9 运行部

4.9.1 负责组织本单位工作范围内能源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

4.9.2 以装置为单位定期开展能源因素识别和评估活动,评价出装置级重要能源因素清单。

4.9.3 组织对本单位重要能源因素清单进行统计和审核,形成运行部级重要能源因素清单。

4.9.4 单位领导审签本部门《重要能源因素清单》。

4.9.5 组织制定重要能源因素控制、管理措施,开展节能工作。

4.9.6 向技术质量处报告重要能源因素识别、评估和控制情况。

4.9.7 节能技术改造措施报技术质量处完善、审核后,报发展项目处立项,审批后由分管部门牵头实施。

5 工作程序

5.1 能源因素识别和评价

5.1.1 成立评价小组

  各单位应成立由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组成的评价小组,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各单位员工参与能源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5.1.2 确定评价范围和对象

识别范围是能源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

a)所有影响和潜在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这些活动和过程包括:

  1)原辅材料采购、运输、贮存、使用过程。

  2)中间产品、半成品、产成品运输、贮存、使用过程。

  3)生产组织、调度过程。

  4)装置加工过程。

  5)装置开工、停工及检维修过程。

  6)检验、检测、分析过程。

  7)动力供应过程。

  8)工艺试验和科研开发过程。

  9)设备维护更新。

  10)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11)产品销售和服务。

  l)办公活动。

m)废弃物的运输、处理、处置、储存和利用。

(建议考虑增补:

b)按能源流向,即:

按照能源在进入组织后的流向进行分析,应当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能源品种和品质与各系统、各过程、各用能设备配置的合理性;

2)传输损耗;

3)能源的梯级利用;

4)设备设施配备的合理性、与其他环节的匹配程度;

5)设备设施自身的效率;

6)有无余热余能回收;

7)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8)能量系统的优化等。

c)按物料流向。

即:

按照产品实现的过程进行分析,应当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

2)产品种类;

3)原材料品质;

4)产品工艺参数;

5)生产、检修的合理安排

6)产品合格品率和资源利用率;

7)产品回收及再利用;

8)废弃物的使用等。

  上述活动和过程中影响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均纳入能源因素识别、评价范围。

5.1.3 收集基础资料

  各单位收集分管范围内能源使用情况的基础资料,收集的资料包括:

能源种类、消耗数量、能流图、用能设备清单等。

资料收集应全面,涵盖能流分布的每一个方面;资料收集应具体,细化到每一个最小的过程单元。

5.1.4 能源因素识别

5.1.4.1 能源利用的环节划分

  能源利用的全过程可概括为以下五个环节:

能源购入储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和回收利用。

能源因素的识别应从这五个环节着手进行,并将这些过程细化为最小的过程单元。

5.1.4.2 能源因素识别工具

  能源因素识别可采用以下几种工具:

  a)能源审计

  依据国家节能法规和标准,对公司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检验、核查、计算、分析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能源因素,提出合理利用能源的建议。

具体要求执行GB/T17166-1997《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b)能源监测

  对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测试和评价,其结果作为能源因素的重要依据。

  c)物料平衡或工艺流程分析法

  对生产过程进行物料平衡计算,确定能源、原材料转变为产品以及损失的情况,从而识别能源因素。

  d)能量平衡

  可以以企业整体为对象进行能量平衡,也可以对装置、单元或单台设备进行能量平衡。

这些平衡包括各种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的平衡,消耗与有效利用及损失之间的数量平衡。

能量平衡分析是对企业或单元的用能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明确企业或单元能量利用程度,能量损失的大小、分布以及损失发生的原因。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节能改进措施。

具体要求执行GB/T3484-2009《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推荐各单位以能量平衡方式为主,辅以其它方式,进行能源因素的识别。

各单位将识别出的能源因素汇总形成本单位《能源因素清单》。

5.1.4.3 能源因素识别重点

  在使用上述工具进行能源因素识别时,重点考虑以下方面:

  a)燃料燃烧合理性。

如加热炉排烟温度,过剩空气系数,烟气中可燃气体含量,渣中含碳量,燃烧设备的热效率等。

  b)传热合理性。

如传热设备的效率,设备、管道的保温、保冷等。

  c)余热回收利用和用能设备的合理配置。

如高品位热能的梯级利用,热电联产,热源和用能设备的合理配置,换热网络的优化,低温热的回收利用等。

  d)工艺过程的优化。

如反应过程的优化,分离过程的优化,余热余压回收过程的优化等。

  e)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合理性。

电机的效率,电机的负荷率,机泵的效率,机泵的负荷率,机泵节能设施的使用等。

  f)供电的合理性及其它用电合理性。

如供电方式的合理性,功率因数,线损,电加热设备的效率,电脱盐设备的效率等。

  g)其它能源消耗因素。

如蒸汽透平的效率,热量、冷量的辐射和传导损失,燃料、热载体和耗能工质的漏损,开停工及应急处理时的损失等。

5.1.4.4 能源因素识别示例

  根据本公司的特点,部分典型的能源因素如下(均需具体化):

  加热炉、余热锅炉的高温烟气排放,加热炉、余热锅炉的散热损失,加热炉过剩空气系数大,燃料燃烧不完全,加热炉传热方式不合理,反应工艺和设备落后,分离工艺和设备落后,换热流程不优化,低温余热未充分回收利用,大型机组运行不优化和效率低,电机、机泵效率低和负荷率低,装置操作不优化,设备、管线的散热损失,蒸汽管网的热量、压力损失,供电系统线损、变压器损耗等。

5.1.5 能源因素评价

5.1.5.1 能源因素评价方法

评价能源因素应考虑:

a)影响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的程度;

b)与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

c)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d)相关方的要求等。

对识别出的能源因素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评价:

  a)专家判断法。

邀请各方面的专家进行评价。

  b)面谈法。

能源因素识别工作小组对各部门和对能源利用率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岗位进行调查。

可采用问卷式或分发调查表,登记调查结果。

  c)过程观察法。

工作小组按各部门的实际工作程序,对各过程进行观察和询问。

  d)是非判断法。

对照法律法规、标准或其它要求明确的条款,检查符合性。

国家或政府相关部门明令禁止的、强制性规定的均列入重要能源因素。

具体要求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GB/T3486-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第一、二、三期等。

  e)评分法。

对不能直接用是非判断法判定的能源因素,采用评分法进行评价。

将各部门或基本单元识别的能源因素,进行分类整理,将各能源因素的能源损失数量、控制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和所需投资按附录A表1的标准进行评分,节能措施的可行性计算公式为“F=L×I”,其中L为能源损失数量,I为节能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和所需投资。

评价标准见附录A表2,F≥8的能源因素列为重要能源因素。

  f)能效对标法。

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同类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

对于能源、资源及原材料的消耗,通过与同行业横向比较或与本企业历史纵向对比,确定重要能源因素。

具体要求执行公司《深化对标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g)因果分析法。

能源的日常管理最重要的是防止异常的再发生。

因果分析法的思想就是通过分析异常发生的时间,用因果的逻辑关系确定所发生的因素。

其主要程序是:

划分系统、确定问题,记录各因素,说明各因素的形成,圈出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推荐各单位以是非判断法、评分法和能效对标法为主,辅以其它方式,进行能源因素的评价。

5.1.5.2 确定重要能源因素清单

5.1.5.2.1 各单位评价小组将评定的重要能源因素汇总整理,经单位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形成本单位《重要能源因素清单》。

5.1.5.2.2 各单位将本单位《重要能源因素清单》报技术质量处,技术质量处评价小组进行汇总、根据自身资源状况判断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评价,评价结果经技术质量处领导审核,报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后,形成《公司级重要能源因素清单》。

5.1.6 能源因素控制

  《重要能源因素清单》是制定年度节能工作计划、节能技术措施、节能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

对无需投资的能源因素,由运行部制定管理方案,报技术质量处、生产计划处、机动处审批后执行。

对需要投资的能源因素,由运行部制定改造方案,报技术质量处完善、审核后,报发展项目处立项,按《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程序》的要求实施。

对公司级重要能源因素,由技术质量处或发展项目处牵头制定管理方案,其中需投资部分按《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程序》的要求实施。

5.1.7 能源因素更新

5.1.7.1 定期更新

  每年一次对能源因素的识别与评价进行评审与更新,并结合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对能源因素评分标准进行修改完善。

5.1.7.2 不定期更新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各单位要及时对变化的能源因素进行识别、评价、更新,并报技术质量处,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a)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较大变更。

  b)公司节能方针有变化。

  c)新、改、扩建项目投入生产。

  d)工艺技术、生产规模或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e)新设备引进或旧设备改造。

  f)能源消耗异常上升。

  g)运行中发现能源因素漏识。

  h)管理评审要求时。

5.2 能源目标

5.2.1 节能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公司的能源方针、中石化集团公司及省、市政府提出的节能任务与能耗考核指标,结合公司发展计划,确定公司年度及中长期能源目标与任务。

5.2.2 技术质量处依据公司能源目标,制定炼油综合能耗、芳烃综合能耗、水煤浆制氢综合能耗、供电供热标煤耗等能源指标,其中炼油综合能耗进一步分解至装置,报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5.2.3 技术质量处每月对各项能源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5.2.4 技术质量处每月对能源目标的实现进度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对能源指标进行调整。

5.2.5 技术质量处负责对年度能源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下一年度能源目标提出建议。

5.2.6 国家能源政策或公司内部发生重大变化时,技术质量处应及时对公司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进行对照检查,必要时提出修改意见报公司节能工作领导小组。

5.3 能源管理方案

5.3.1 运行部负责制定本单位重要能源因素的管理方案,报技术质量处审批或备案。

5.3.2 运行部每月对本单位能源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5.3.3 技术质量处会同生产计划处、机动处、发展项目处制定公司层面的能源管理方案,各方案由牵头部门负责执行。

5.3.4 能源管理方案应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a)目的和作用。

应明确具体的目标和指标。

  b)措施。

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c)进度安排。

包括项目从启动到完成的全过程安排。

  d)人员分工。

应明确项目执行部门和负责人。

  e)评价/考核方法。

对项目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价、考核的具体方法。

5.3.5 制定能源管理措施时可参考以下原则:

  a)管理途径:

充分合理的利用能源,减少能源输送转换使用过程中的损失,合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原材料消耗等。

  b)技术途径:

改变落后生产工艺,淘汰或改造低效设备,改进操作技术,改革产品设计,采用节能新技术和新材料及采用新能源,动力管网防泄漏治理,余能回收及循环使用、综合和梯级利用等。

  c)能源计量:

对进、出各用能单元的能源进行符合相关标准的计量,并对计量数据进行分析,是识别能源因素、辅助制定管理措施的重要手段。

能源计量范围包括进、出单元,单元内使用,单元内自产的所有能源和载能工质,以及单元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公司按照GB/T20901:

2007标准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

具体计量管理要求见《计量管理程序》。

5.4 检查与改进

5.4.1 各单位每月对本单位的能源因素识别、评价情况以及能源管理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技术质量处。

5.4.2 技术质量处每月对公司级重要能源因素的识别、公司级能源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开展节能工作。

5.4.3 企业管理处每月对能源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对能源管理绩效进行考核。

6 支持性文件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6.2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

6.3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3484-2009

6.4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6.5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

6.6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6.7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

6.8 《中国石化节约能源管理办法》中国石化生〔2011〕107号

6.9 《金陵石化公司节能管理办法》

6.10 《金陵石化公司深化对标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7 记录

7.1 能源因素评价小组名单

7.2 部门重要能源因素清单

7.3 公司重要能源因素清单

8 附加说明

  本程序由技术质量处提出并归口。

  本程序起草部门:

技术质量处。

  本程序起草人:

蔡新生。

  本程序审核人:

杜平方虹。

  本程序批准人:

高跃。

  本程序解释权归技术质量处。

 

附录A:

评分法评价标准

(规范性附录)

  节能措施可行性(F)=能源损失数量(L)×节能措施所需投资(I)

  F≥8的能源因素为重要能源因素

  3≤F≤6的能源因素为一般能源因素

  F≤2的能源因素为次要能源因素

表A1能源因素评分标准

评价因子名称

评分标准

分值

能源损失数量

(L)

损失量很大

4

损失量较大

3

损失量一般

2

损失量较小

1

控制所需投资

及技术情况

(I)

无需投资,通过管理措施实现

4

技术可行,少量投资

3

技术可行,投资较高

2

技术不成熟、近期改进有困难

1

表A2节能措施可行性评价表

L

I

1

2

3

4

1

1

2

3

4

2

2

4

6

8

3

3

6

9

12

4

4

8

12

16

附录B:

能源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流程图

(规范性附录)

表B1 能源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流程说明

流程名称

能源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流程

制定部门

技术质量处

子流程/业务活动名称

子流程/业务活动描述

部门、岗位

记录

支持性文件

确定公司能源方针

公司管理层根据政策、形势等制定

节能工作领导小组

——

——

制定公司能源目标

根据能源方针、上级要求、公司发展规划等制定

节能工作领导小组

——

——

制定公司能源指标

根据能源目标制定各单项能源指标

技术质量处

——

——

能源指标分解

将公司指标分解至装置

技术质量处

——

——

成立识别评价小组

成立能源因素识别评价小组

各部门、单位

7.1

——

确定评价范围和对象

评价范围和对象要全面

各部门、单位

——

——

收集能源使用基础资料

包括能源种类、使用数量比例、能流图、用能设备清单等

各部门、单位

——

——

能源因素识别

从用能的合理性和能源损失两个方面分析

各部门、单位

——

6.2、6.3

能源因素评价

依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原则确定重点

各部门、单位

7.2、7.3

6.1、6.4、6.5、6.6、6.10

制定能源管理方案

制定重要能源因素的消解措施

各部门、单位

——

6.7、6.8、6.9

能源管理方案实施

实现能源管理方案;执行能源运行管理程序

各部门、单位

——

——

能源绩效评价、考核

评定节能效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各处室

——

——

能源目标的持续改进

根据能源目标的实现情况,结合新形势进行改进

节能工作领导小组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