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义论语解读八佾篇第三以礼表现德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6563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德义论语解读八佾篇第三以礼表现德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德义论语解读八佾篇第三以礼表现德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德义论语解读八佾篇第三以礼表现德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德义论语解读八佾篇第三以礼表现德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德义论语解读八佾篇第三以礼表现德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德义论语解读八佾篇第三以礼表现德行.docx

《安德义论语解读八佾篇第三以礼表现德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德义论语解读八佾篇第三以礼表现德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德义论语解读八佾篇第三以礼表现德行.docx

安德义论语解读八佾篇第三以礼表现德行

安德义论语解读——八佾篇第三

  本篇谈为礼,为政以礼,礼是德的表现形式。

本篇重点谈“礼”,天子之礼、诸侯之礼、庶人之礼、祭祀之礼、谦让之礼、君臣之礼以及仁内礼外、礼之源流考证乃至于管仲之无礼。

围绕“礼”字,大约谈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指责非礼僭越之行为。

二、论述礼与乐的关系。

三、礼之俭奢以及礼之内外的关系。

四、礼乃是人类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

号召人们应学礼,遵礼并循礼而行。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八佾舞于庭”的违礼行为的指责。

  孔子当年看见鲁国专权的大夫季孙氏,目无天子,目无国君,居然跳起天子规格的“八佾”舞,十分气愤,说: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这样僭礼的事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孔子强调的就是一种有等级的礼制,在等级管理上是不平等的,在人格上应该平等,人格平等的问题见另章。

 

  ①三家:

孟孙、叔孙、季孙,鲁国的三大夫,鲁桓公的后代,史称“三桓”,实际掌控着鲁国的政权。

雍:

《诗经?

周颂》里的一篇。

是周天子祭祀宗庙后,撤去祭品时所唱的乐歌。

  

  

  本章孔子谈“仁”与“礼”的内外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者,人也。

”“仁者,爱人。

”“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也是做人的核心,是人应具有的本质。

“礼”是人外在的行为规范,音乐也是人内心和谐的情感流泄于外的表现形式;人假若去掉内心本质的内容,礼仪无论多么规范,音乐无论多么雅正,均无济于事。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孔子学说要求最高的境界是“中庸”,“执两用中”,若达不到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而适中的话,那么就偏重内容。

   

与其奢、易过于文,不若俭、戚不及而质;与其“文胜质”而华丽,不如“质胜文”而朴野。

强调礼之实质,重内容而轻形式。

这是孔子关于“礼”的一个重要观点。

  

  【解读】

  这一章从文义上看,是赞美中原地区文化的先进。

据说,后来女真人打到山东时,曾对着孔子的像斥责他说了这句话,而孔子也确实有“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

但是,就这段话来说,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这是孔子对当时周天子势力衰微所表达的感慨。

既然文明程度不高的“夷狄”尚且知道要有君主,文化一向发达的中原地区反而无视天子,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原文】

  3.6季氏旅于泰山①。

子谓冉有曰②:

“女弗能救与③?

”对曰:

“不能。

”子曰:

“呜呼!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④?

 

  【解读】

  孔子多次批评季氏,认为他们专权、违制、僭礼。

  第一次批评他们不合“舞乐之礼”,“八佾舞于庭”。

  第二次批评他们不合“宗庙之礼”,即“祭祖之礼”,“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本章(第三次)批评不合“郊社之礼”,即“祀天的郊礼和祭地的社礼”。

礼制规定,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天地的资格,季氏仅仅是鲁国的大夫,竟去祭祀泰山。

  第四次批评是“褅祭之礼(见3.10节),”这一种祭祀分四季举行,系天子之祭,是一种极为隆重的大祭之礼。

  鲁国在以季氏为首的三家撺掇下也沿用此例,由舞乐、祭祖、祭山到“褅祭”,他们的违礼行为一次比一次升级,一次比一次放肆。

  孔子第一次批评用语使用了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兼反问的语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可遥想当年老夫子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怒不可遏、愤懑之极的情景。

  第二次祭祖违礼时则用了一个反问句,“奚取於三家之堂?

”语气比第一次缓和多了。

  第三次使用的是一个感叹句,“呜呼!

”一个反问句。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林放尚知问“礼之本”。

感叹其无可奈何。

第二次的反问句用“奚”,指责语气明显。

第三次用“曾……乎”,则是一般性的反问,问问而已,似是仰天长叹,与第二次相同,均是反问,但语气轻重有别。

  第四次批评,孔子既不感叹,也不指责了,只是说从“褅祭”到“裸祭”,向受祭者献酒时,一再违礼,我就不想看了,持沉默的态度。

违礼程度愈重,批评愈轻,叹息越重,直至沉默,沉默则是最高的轻蔑了。

从怒斥到反问,由反问到感叹,由感叹到沉默,感叹其僭礼,沉默无力救其既颓,可以想见,当年孔子痛心疾首之状,也可见孔子无一时一刻不关注礼制的建立和维护礼制所作的努力。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这是孔子的一贯风范。

  

  【解读】

  本章谈“君子之争”。

谦谦君子,彬彬有礼,其争也温文尔雅,因为射箭这件事表现了“仁者”的君子之风,儒家文化强调竞争,反对不择手段的竞争。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子夏的“巧笑美目”,“素以为绚”的解答。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大意是“十指嫩得像茅草芽儿,皮肤细腻如凝冻的膏脂,粉白的颈项像蝤蛴,牙齿整齐如瓠子儿,蝉样方正的额儿,弯长的蛾眉,两个酒窝深深笑得美妙,眼儿黑白分明漂亮十分!

  这是一首描绘女子漂亮外貌的诗,从手、皮肤、脖颈、牙齿、脸形、眉毛、笑容、眼睛多方位予以描绘,前面均是外貌的静态描写。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三句是动态描写,浅浅酒窝,笑语盈盈,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顾盼生姿,流连多情,犹如白色的底子上绘着花卉,显出一种朴素而又高雅的美,真是十分漂亮动人啊!

描绘十分传神。

子夏读到这里禁不住向孔子问道,“何谓也?

”也就是说为什么描绘得这样传神呢?

孔子到底是孔子,不放过一切机会向他的学生传授他的道德学业。

他不从正面去回答,而是巧妙地从绘画理论上给予阐述,绘事后于素,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再绘画,意思是人应先有内心纯洁的修养,表现在外的才有真正的美丽。

真正的美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美,孔子将其上升到哲学高度在讨论。

子夏到底是子夏,不愧为孔门高足,勤于学业,深思熟虑,由人的内质和外美,以及绘画艺术的内白色而外花卉,很快推及联想而到“仁”与“礼”的先后和内外的关系,“礼后乎”。

“人而不仁,如礼何”,谈的是仁内礼外,“礼”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外在行为规范。

“仁者人也”,“仁”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的本质,所以应是“仁”先“礼”后,“仁”内“礼”外,孔子听到这里,给子夏一个高级别的表扬,“启发我的啊,是卜商你啊,并且可以与你讨论《诗经》啊!

  孔子认为“始可言《诗》”的学生有两个,一个是子贡(见1.15),一个是子夏。

朱熹注引谢氏曰:

“子贡因论学而知诗,子夏因论诗而知学”。

子贡因与孔子讨论道德学业而始可与言诗,子夏因与孔子讨论《诗经》而获得学业上的长进。

另外,二人同样具有“问一而知二”的联想推导能力,孔子对子夏给了一个高级别的表扬,“起予者商也。

”对子贡却只给了一个“告诸往而知来者”的一般性的表扬,皆是因二人性格不同而给予的不同程度的鼓励。

子夏深思沉静宽厚,子贡聪明伶俐,巧嘴利舌,善于品评人物,臧否是非;子夏性格内向,子贡外向,因此在表扬程度上也有轻重之别。

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范事例。

【原文】

  3.9子曰: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①;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②。

文献不足故也③。

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①杞(qǐ)不足征:

杞,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相传是夏禹的后代。

不足征,杞现存的史料比足以证明。

 ②宋:

国名,在今河南商丘一带,是商汤的后代。

战国时被齐、魏、楚三国共灭。

 ③文献不足故也:

这是历史文字资料和贤者不够的缘故。

文:

文献典籍。

献:

贤人。

  【语译】

  孔子说:

“夏代的礼仪我能讲述,但(它的后代)杞国却不能找到足以证明的资料。

商代的礼我也能讲,但(它的后代)宋国却不能找到足以证明的资料。

这是由于历史文献不充足的缘故。

如果充足,则我可以证明了。

  【解读】

  本章孔子谈对礼制的因革损益变化的求证。

  多有人批评孔子维护礼制,僵化而不思改变,其实不妥。

仅从这一章即可看出,礼制是因朝代更替,人事变迁,而不断因革损益变化的,孔子也十分明白,他在这一章谈到的夏礼、殷礼“能言”而不能求证,也可证明孔子对礼制的增益变化这一事实的认同。

可参看2.23章解读。

  【原文】

  3.10子曰:

“褅自既灌而往者①,吾不欲观之矣。

  【注释】

  ①褅(dì)自既灌而往者:

禘祭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后。

禘,古代天子每五年隆重地祭祀祖先之礼称禘,灌,以酒洒地曰灌。

而往者,指此以后的礼节。

  【语译】

  孔子说:

“对于行禘祭的仪式,在开祭献酒以后,我就不想看了。

  【解读】

  本章谈禘祭的违礼行为。

  参见3.6章。

  【原文】

  3.11或问禘之说①。

子曰:

“不知也。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②!

”指其掌。

  【注释】

  ①禘:

见3.10章注。

   ②示:

即置,放。

斯:

这儿,指手掌。

  【语译】

  有人问及禘祭的道理。

孔子回答说:

“不知道啊。

知道那些道理的人平治天下,会像把东西明示在这里一样容易。

”他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不答禘祭之问。

  有人问“褅祭”的理论,孔子不回答,可做两点说明:

  第一点,在我国古代,“唯祀与戎,国之大事”。

祀以郊社祭天地之礼和褅尝祭祖先之礼为大。

天地是人生之本,祖先是生命之本,祭祀天地祖先,同是不忘本,不忘己之所从来,是一种致诚的表现。

所以用极大的虔诚来履行祭祀,犹如有鬼神在上下左右监察一样,若有为非作恶的念头,就要受到惩罚,因而自觉律己。

古代政教合一,天人合一,所以通过祭祀天地、祖先,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如此,则可以达到治国的目的。

  第二点,孔子采用的是不屑之教,读前面孔子对于季氏的四次批评(请结合3.1、3.2、3.6、3.10),孔子由痛恨怒斥到感叹沉默,可见孔子对违礼之人的愤怒。

这里有人又问“褅祭”理论,孔子余恨未消,继续沉默,不屑讲也不愿讲。

但孔子毕竟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篇》)的精神,虽不愿意,但不能一点儿也不讲,于是云天雾罩般的说一些很难听懂的话,一边说,一边摆弄手掌,不屑之教中不乏“诲人不倦”的殷殷深情。

  【原文】

  3.12祭如在①,祭神如神在②。

子曰:

“吾不与祭③,如不祭。

  【注释】

  ①祭如在:

祭祀祖先像祖先真在面前。

祭:

祭祀祖先。

 ②祭神:

祭祀神。

 ③与(yù):

参与。

  【语译】

  祭祀祖先时,就像祖先在面前;祭祀神灵时,就象神灵在面前。

孔子说:

“我如果不能参与祭祀,那就如同不曾祭祀。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对神灵虔诚的态度。

  祭祀祖先天地神灵,在今天看来似是一项迷信活动,古人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必须的一种仪式,它是“仁、孝、诚、敬”的综合表现。

祭祀祖先是“亲亲”的扩大,是“孝”的延续,“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是“仁”的根本,“仁”又是治国的根本,“诚”是实行“仁”的重要方法,“敬”则是仁、孝、诚的表现形式。

《礼记?

中庸》中说“明乎郊社之礼,褅尝之义,治国其如示之掌”,意思是“明白郊社祭祀上帝和后土的礼,通晓宗庙祭祀祖宗的道理,那么治理国家就好象运于股掌之中一样容易了”,鉴于此,祭祀时,必须做到“诚”。

朱熹注引范氏说:

“有其诚则有其神,无其诚则无其神。

”诚能感天地动鬼神,“诚”主于内,“敬”显于外,内心真诚,外表庄重恭敬,并要亲自参与其中。

孔子说祭祀祖先神灵,好象祖先神灵出现在眼前一样,这便是“仁、孝、诚、敬”的综合体现。

  【原文】

  3.13王孙贾问曰①:

“与其媚于奥②,宁媚于灶③。

何谓也?

”子曰:

“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注释】

  ①王孙贾:

卫国大夫。

 ②媚:

讨好,巴结。

奥:

房子的西南角,古人认为那里有神。

 ③灶:

做饭的灶。

古人认为奥神比灶神尊贵,但灶神可以“上天言善事”,有实权。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

可能是当时的俗语,意思是与其巴结地位高的人,不如巴结地位低但有实权的人。

  【语译】

  王孙贾问道:

“‘民间所谓与其祈祷西南角的奥神,不如祈祷灶神’。

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

“(那么样说)不正确!

如果得罪了上天,到哪儿祈祷也没用。

  【解读】

  本章孔子谈舍近求远还不如抓住事物的根本。

  孔子强调中庸,凡事“时中”、“执两用中”。

奥神尊贵,灶神实用;奥神远,灶神近。

孔子通常的观点应该是与此二位神氏等距离交往,以道事之,保持独立的人格,不偏倚。

王孙贾却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提出与其讨好奥神,不如讨好灶神。

孔子采取以偏治偏、釜底抽薪的方法,批驳他说:

“得罪了上天,连祈祷的地方也没有”,意思是你想谄媚投机取巧,不以道事君待人,连根本都没有了。

孔子所说的“天”即“道”。

  另外,他俩谈话艺术都很高妙,打哑谜,均采取比喻说法。

比喻所指的内容历来分歧较多,我们不去讨论。

王孙贾暗示孔子,应讨好有势力的人,孔子也用同样的方法回答他,任何有势力的人都无法逃脱大道的制约,还是以道事君,忠道不盲目忠君,更不要谄媚趋附。

  【原文】

  3.14子曰:

“周监于二代①,郁郁乎文哉②!

吾从周③。

  【注释】

  ①周监于二代:

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借鉴于夏朝、商朝制定的。

监:

同“鉴”。

二代:

夏商二代。

 ②郁郁:

丰富,繁盛。

文:

礼乐制度。

 ③从:

顺从,赞同。

  【语译】

  孔子说:

“周代借鉴了夏商两代的文明成果,它的(典章制度)表现出无比丰富华美的文采啊!

我追随周代。

  【解读】

  梦周,复周,用周,从周,“周”或指周代,或曰周公,是孔子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感情之结。

孔子自己在《阳货篇》中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中庸》引孔子的话说:

“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用周礼,学周礼,从周礼,《礼记》“坊记”“檀弓”篇中也有记载,如殷商封棺吊于旷,周朝反哭吊于家,孔子以为吊唁问候慰丧于家,显得质朴率真,或者相比吊唁于旷野更简略一些,更人性化一些,孔子则从周礼。

  原文这样记载:

  殷既封而吊,周反哭而吊,孔子曰:

“殷已悫,吾从周。

”(《礼记?

檀弓下》)

  殷人吊于圹,周人吊于家,示民不背也。

子云:

“死,民之卒事也,吾从周。

”(《礼记?

坊记》)

  周代对夏、商二代礼仪有所损益增补删削,显得更加详瞻周备。

《汉书?

礼乐志》记载:

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事之为制,曲为之防,故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孔子美之曰:

“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周之情结,周之思念,深深的嵌入孔子的脑海,届尽暮年,日渐衰微,精力不济,梦中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则感慨万千。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原文】

  3.15子入太庙①,每事问。

或问: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②?

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

“是礼也。

  【注释】

  ①太庙:

祭祀开国君主(太祖)的庙。

周公旦是鲁国最初受封的君主,这里的太庙指周公庙。

 ②鄹(zòu)人之子:

鄹,鲁国的地名,在今山东曲阜东南。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在鄹作过大夫。

鄹人之子,即孔子。

  【语译】

  孔子曾到过太庙,并且每件事都要发问。

有人问道:

“谁说鄹地之人的儿子明礼?

他进入太庙后每样事都要问。

”孔子听到后,说:

“这就是礼呀!

  【解读】

  本章表现孔子求实好学谦虚的美德。

  孔子是一位博学而深通礼仪的人,在年轻时就颇有名声,入祖庙,每事问,不免引起一般人的疑惑,故而发问,孔子回答说这正是知礼的表现。

孔子“每事问”,有人疑惑,孔子答“是礼也”,更让人疑惑。

这需做如下说明:

  一是表现他求实的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是表现他学、问、思结合的一贯学习方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子张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三是谦虚敬谨唯恐不及或失之。

朱熹注:

“孔子自小以知礼闻,故或人因此而讥之,孔子言是礼者,敬谨之至,乃所以礼也。

”多学、深思、多问是敬诚,恭谨的表现,敬诚恭谨也是“礼”的表现。

  也有人说孔子是明知故问,以此警示违礼之人。

  【原文】

  3.16子曰:

“射不主皮①,为力不同科②,古之道也。

  【注释】

  ①射:

射箭。

这里是演习礼乐的射箭,而不是军中练习武艺的射箭。

皮:

用皮革做成的箭靶。

主皮:

指穿透箭靶子。

 ②为(wèi):

因为。

同科:

同等。

  【语译】

  孔子说:

“(演示)射艺时,不以穿透皮靶为主要(评判标准,关键在中的)。

因为各人的气力不同。

这是古人奉行的原则。

  【解读】

  射艺主要是陶冶情操,人的力量有大小,是天生的差距,所以射艺不以力为评判标准。

表明孔子尚智不尚力尚德不尚勇的观点。

  关于“射不主皮”,杨伯峻《论语译注》讲的颇为精妙,引录如下:

  “皮”代表箭靶子。

古代箭靶子叫“侯”,有用布做的,也有用皮做的。

当中画着各种猛兽或者别的东西,最中心的叫做“正”或者“鹄”。

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射应该是演习礼乐的射,而不是军中的武射,因此以中不中为主,不以穿破皮侯与否为主。

  【原文】

  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①。

子曰:

“赐也②!

尔爱其羊③,我爱其礼。

  【注释】

  ①去:

去掉,除去。

告(ɡù)朔:

“朔”每月初一,“告朔”指诸侯王每月初一到祖庙做祭祀活动。

饩(xì)羊:

祭祀用的活羊。

  ②赐:

子贡的名。

  ③尔:

你。

爱:

爱惜。

  【语译】

  子贡主张免去告朔时用的活羊。

孔子说:

“赐啊!

你爱的是那只羊,而我爱的则是那个周礼啊!

  【解读】

  本章谈孔子对周朝“告朔”礼的维护。

  告(ɡù)朔,古代的一种制度。

每年秋冬之际,周天子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藏于祖庙。

每月初一,诸侯到祖庙杀一只羊祭祀,然后回到朝廷听政,这叫告朔。

到子贡时,鲁国国君不亲临祖庙祭祀,也不听政,仅杀只羊做样子。

所以子贡认为不必虚设这样一个形式,主张废除。

子贡从节约的角度出发,想省下用于礼仪的活羊。

孔子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节约并不是主要的,关键在于不要废礼。

按照古代的传统观念,接受历史意味着尊奉王室的统治权,所以告朔礼的意义重大。

鲁国虽然不举行礼仪活动,但没有全部废除用于仪式的祭品,还有一点礼的残存形式,如果去掉了牲羊,那就什么痕迹都没有了。

  【原文】

  3.18子曰:

“事君尽礼①,人以为谄也②。

  【注释】

  ①尽礼:

完全按礼制做。

 ②以为:

认为。

谄(chǎn):

献媚。

  【语译】

  孔子说:

“侍奉君主完全按礼的规则去做,别人会以为那是谄媚哟!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依礼而行以及别人对他的误会。

  “事君以礼”,一切以礼为准则,行为端正,内心不逢迎阿谀,外表不胁肩谄媚,让别人去议论。

  《论语集释》引“论语俟质”:

  如众拜上而子独拜下,又如‘乡党’所记,闻君命,入公门,及过位鞠躬如,色勃如,足躩如,虽未见君而己敬畏,升堂见君则鞠躬屏气,皆是人不能然而或仅为谄也。

  张居正说:

  君子尽礼,小人以为谄,小人谄媚,亦自以为尽礼。

心术之邪正,迥然不同。

(《张居正讲评论语皇家读本》)

【原文】

  3.19定公问①:

“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

  ①定公:

姓姬,名宋,鲁国国君,鲁昭公的弟弟,继昭公之位,在位十五年(公元前509年—公元前495年)。

  【语译】

  鲁定公问道:

“君主任用臣子,臣子侍奉君主,该怎样做?

”孔子说:

“君主使用臣子要按礼的要求办,臣子侍奉君主要尽忠德。

  【解读】

  本章孔子谈君臣的关系,要求君礼忠臣。

  君臣关系或曰上下级关系,历来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又棘手的问题。

孔子从正面强调“君礼臣忠”,孟子从正反两方面强调: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离娄下》)朱熹注引吕氏则从心理学角度说:

“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礼之不至;事君不患其无礼,患忠之不足。

”朱熹又从“两尽其道”角度说:

“此岂孟子教人臣如此哉?

正以警其君之不以礼遇臣下尔。

为君当知为君之道,不可不使臣以礼;为臣当尽为臣之道,不可不事君以忠。

君臣上下两尽其道,天下其有不治者哉?

乃知圣人之言,本末两尽。

  这样理解,颇符合孔子原典精神,也符合孔子“执两用中”的思想。

从汉儒起,强调中央集权制,重视皇权,由“君礼臣忠”向皇权一边演化,一边倾斜,发展为“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天王圣明,臣罪当诛”,这就不符合孔子“用中”,“叩其两端而竭焉”的中庸思想了,这是其一。

其二,即便是“忠君”,也有一个“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荀子?

子道篇》),“义以为质”的问题。

孔子一向反对愚忠愚孝,要求任何事情都要问个缘由或讲出道理,反对制度上和情感上的盲目服从盲目信仰。

其三,任何好的理论,若将其扭向一边,或向前跨进半步就成了谬误,朱熹的“两尽其道”的理论的确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另外,君可有三使:

礼、利、权。

君使臣以礼,君使臣以利,君使臣以权。

以礼使之,礼尽臣忠;以利使之,利尽国危;以权使之,权尽君危。

  【原文】

  3.20子曰:

“《关雎》乐而不淫①,哀而不伤②。

  【注释】

  ①《关雎》:

《诗经?

周南》的第一篇,描写男子追求女子时忧愁及想象的结婚的喜悦。

淫:

过度,过分。

  ②哀而不伤:

忧愁而不悲伤。

  【语译】

  孔子说:

“《关雎》这篇诗,所表现的欢乐而不淫邪,哀婉而不忧伤。

  【解读】

  本章谈快乐和悲伤的度。

  儒家是入世哲学,讲究快乐。

第一,讲究学习的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

第二,即便是贫扼困窘,仍讲究生活的快乐,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篇》)。

第三,讲究道德修养的快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篇》)。

但有一点需注意,快乐不能过度,“乐而不淫,”是说快乐而不能过度,不能放荡。

  “而不”是一个很有趣的句式,他是孔子中庸思想表述的语言形式之一,“而不”强调的内容即适度、适宜、恰当,如“威而不猛”,“哀而不伤”。

与孔子回答林放“礼之本”的意思一样,“丧,与其易也,宁戚,”丧事与其大事铺排,周详完备,还不如悲伤,但悲伤也不能过分,“而不”句式还在《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中有一段文字“而不”一词反复出现,颇为有趣,现辑录如下:

  为之歌颂,曰:

至矣哉!

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所录仅供参考,不另解释。

  【原文】

  3.21哀公问社于宰我①。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②,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

使民战栗③。

”子闻之,曰: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④,既往不咎⑤。

  【注释】

  ①“社”:

土地神。

这里指的是神主,即用木制成的土地神之牌位。

宰我:

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小孔子29岁。

 ②夏后氏:

夏朝的君主。

 ③战栗:

害怕而发抖。

 ④遂:

已经结束。

 ⑤既:

已经。

咎:

责备。

  【语译】

  鲁哀公向宰我询问关于(用何木材制造)土地神主之事。

宰我回答说:

“夏后氏用松木做,商代人用柏木做,周代人用栗木做,其意是说,要让百姓恐惧颤栗。

”孔子听到后,说:

“已成的事不去评说,已做过的事不去劝谏,已过去的事不去责备。

  【解读】

  本章谈对已经过去了的事的处理办法。

  夏、商、周三代社主用不同的树木,与他们各自的风俗有关,而宰我却用不恰当的解释来回答哀公的询问,尤其是“使民战栗”一句,极易挑动哀公的杀伐之心。

孔子听说后,批评宰我: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三句话极有层次感,从时间上看,“成事”、“遂事”、“既往”,由近及远,由现在推向过去;从用词角度看:

“说”,评说,议论,“谏”,劝谏,劝阻,“咎”,追究,责备,由轻到重,语气逐层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