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38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6369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38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前心理学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38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前心理学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38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前心理学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38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前心理学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38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384.docx

《学前心理学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38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38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心理学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384.docx

学前心理学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课程代码00384

学前心理学历年真题选择题汇总

课程代码00384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C)

A学前教育学的分支B儿童解剖生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C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D普通心理学的基础

发展心理学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

所以说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D)A0—1岁B1—3岁C3—6岁D0—6岁

3下面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则的是(B)

A客观性原则B能动性原则C活动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4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是(A)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验法D问卷法

5下面关于谈话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谈话法是研究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B和幼儿交谈,可以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

C谈话形式是自由的,谈话内容围绕儿童兴趣展开D谈话者应有充足的理论准备,熟练的谈话技巧

谈话法中谈话形式是自由的,谈话内容围绕研究者的目的展开。

6下面关于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作品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作品分析法是一种完善的、绝对正确的方法B测验法中的“绘人测验”同时也是作品分析法

C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结合观察和实验进行

D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手工、图画等作品去了解儿童的心理的方法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手工、图画等作品去了解儿童的心理的方法。

由于幼儿在创造活动的过程中,往往用语言和表情去辅助或补充作品所不能表达的思想,所以脱离幼儿的创造过程来分析作品,难以充分了解其内心活动。

7对学前儿童实施测验,应注意的事项不包括(D)

A对学前儿童测验应该用个别测验,不宜用团体测验B测验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

C不可凭一次测验的结果判断某个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D不能过高估计统计结论

学前儿童实施测验,应注意的事项包括:

(1)对学前儿童测验应该用个别测验,不宜用团体测验

(2)测验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3)不可凭一次测验的结果判断某个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

8下列哪个原则不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D )

A客观性B活动性C发展性D高效性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2活动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

9.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D)A客观性B发展性C教育性D理论性

10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是(C)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测验法

11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当根据各种途径获得的资料,而不是自己的想当然,这样才符合研究儿童心理的(C)

A主观性原则B活动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1.客观性原则;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状况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活动性原则;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并且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

3发展性原则。

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必须从这种发展变化中去研究它的规律。

12“视觉悬崖”测验研究的是(B)

A时间知觉B深度知觉C大小知觉D形状知觉

实验室实验法:

在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种方法。

例如为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而设计的“视崖”实验。

13儿童心理发展的(A)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A敏感期B原始期C最近发展区D发展期

敏感期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4在我国,新生儿期属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A)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学前期D幼儿早期

 

15学前期又称(A)A幼儿期B幼儿早期C幼儿初期D幼儿中期

16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 )

A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B一般的、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C本质的、一般的、可变的心理特征D一般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7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常被称为是(B)

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B心理发展的危机期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18现在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过去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相比是有差异的,这说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D)A稳定性B因果性C不变性D可变性

19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B)

A思维具体形象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C爱玩、会玩D个性初具雏形

20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是(A)A注意B动机C目的D需要

21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D)A婴儿期B学前期C少年期D先学前期

1~3岁称为先学前期,这时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儿童这时期的表现是:

学会走路、说话、出现思维、有最初独立性。

高级心理过程逐渐出现,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

22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年龄阶段是(A)

A0~1岁B1~3岁C3~6岁D6~14岁

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称婴儿期或乳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又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23有意注意萌芽于(C)A出生时B1岁后C2岁以后D1岁前

婴儿期有意注意还没有发生。

两岁以后,有意注意开始萌芽。

选C。

24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可达(D)分钟左右。

A15分钟左右B3~5分钟左右C20分钟左右D10分钟左右

25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这种注意实质上是一种(C)

A选择性注意B有意注意C定向性注意D随意注意

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这种注意实质上是一种定向性注意。

外来的强烈的刺激会引起新生儿暂时停止哭喊或把视线转向刺激物,这就是最初的定向性注意。

选C。

26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

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C)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

持续的时间越长,注意的稳定性就越高。

27.“一目十行”、“眼观六路”反映的是注意的(B)A选择性B范围C稳定性D分配能力

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是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片断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

“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些都是注意的范围。

28现代儿童心理学证明,人在哪个时期已经具备人类的基本感觉和知觉(A)

A新生儿期B婴儿晚期C幼儿初期D先学前期

29儿童主要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是在几岁前(D)A5岁B4岁C3岁D2岁

30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C)A痛觉B听觉C味觉D视觉

31出生后第一年,婴儿认识事物依靠的是知觉的(C)A整体性B理解性C恒常性D直接性

出生后第一年,婴儿认识事物依靠的是知觉的恒常性。

比如,婴儿能分辨亲人和陌生人,是通过不同人脸的初步的概括性反映。

32新生儿的最佳视距是(B)A10厘米左右B20厘米左右C30厘米左右D40厘米左右

新生儿的最佳视距是20厘米左右。

相当于母亲抱着孩子喂奶时,两人脸对脸之间的距离。

33下列选项不属于颜色的特性的是(D)A颜色的饱和度B颜色的色调C颜色的明度D颜色的暗度

34听觉和视觉的明显协调约在出生后(B)A10天B半个月C20天D1个月

生后6个月以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6个月的婴儿能够敏感地识别母亲的声音;答案为半个月。

35下列属于新生儿条件反射的是(C)A抓握反射B惊跳反射C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D游泳反射

儿童天生就有触觉——无条件反射。

比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尿布湿了会哭闹、游泳反射、惊跳反射。

36幼儿5岁开始能掌握(C)A上下B前后C以自我为中心的左右D以别人为中心的左右

据研究,3岁儿童仅能够辨别上下,4岁左右能够辨别前后,5岁左右开始能正确地辨别以自我为中心的左右方位,7岁才开始能够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方位,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

37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B)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B4岁C5岁D6岁

①3岁儿童仅能辨别上下;②4岁开始能够辨别前后;③5岁开始能正确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④7岁开始能够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方位,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

38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B)

A生理上的变化B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C钟表D笼统的感觉

3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观察发展的特性(D)

A目的性B持续性C细致性D方向性

幼儿观察发展的特性有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

40.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

这说明他们(B)

A持续性延长B目的性加强C细致性增加D概括性提高

41把知觉和想像、思维联结起来的是(D)A感觉B意志C行为D记忆

42“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已曾经唱过。

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A)A再认B识记C回忆D保持

解析:

再认,也叫再现。

43(C)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B想象C感知觉D思维

44把识记的材料保存在头脑中的记忆环节是(C)A再认B再现C保持D识记

45第二信号系统在记忆中逐渐起作用,儿童能够迅速地积累大量词汇,记忆的潜伏期也延长是在(C)A半岁时B1岁时C1岁半以后D3个月时

46幼儿在6个月左右出现了哪个种类的记忆(C)A运动记忆B形象记忆C情绪记忆D语词记忆

儿童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是:

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语词记忆(1岁左右)。

47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D)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

儿童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是:

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语词记忆(1岁左右)。

48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是根据幼儿活动(B)

A有无针对性B有无目的性C有无集中性D有无主动性

根据幼儿的活动有无目的性,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选B。

49幼儿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B)

A机械记忆效果好B意义记忆效果好C两者都在发展D两者不可比较

50整个幼儿期,占主要地位的记忆是(B)A语词记忆B形象记忆C有意记忆D意义记忆

形象记忆:

是指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

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51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A)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直接刺激、词的反应。

52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C)

A记得快忘得也快B容易混淆C语词记忆占优势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选C

53幼儿指着天空中的某一片云彩高兴地说:

“妈妈,你看,那是小孩骑大马。

”这是属于(A)

A想像B判断C直觉D下定义

54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A)A无意想像B有意想像C再造想像D幻想

无意想像:

是一种没有目的的、自觉的想像。

它是人们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像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55幼儿时常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是以下哪方面的具体表现(B)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有意想象

创造想像:

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

56儿童的想像迅速发展是在几岁以后(C)A1岁B2岁C3岁D4岁

57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像的活动是(D)

A有些孩子经常会创造一些词语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D幼儿把音阶想像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再造想像:

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58小朋友听老师讲《龟兔赛跑》的故事,仿佛看见了乌龟和小兔赛跑的情景,这属于C

A幻想B无意想像C再造想像D创造想像

再造想像:

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59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C)A顶叶B颞叶C枕叶D额叶

60儿童出现想像萌芽的年龄约在(C)A6个月~1岁B1~1岁半C1岁半~2岁D2~3岁

1岁半—2岁,儿童基本具备了想像的基础。

此时儿童出现想像的萌芽,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

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迁移到游戏中去,就有想像成分的参与。

61在学前儿童的想像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A无意想像B有意想像C再造想像D创造想像

62把想像分为有意想像和无意想像的是根据想像活动是否具有(B)

A客观性B目的性C概括性D直观性

632—3岁是儿童想像发展的(B)A准备阶段B初级阶段C成熟阶段D高级阶段

64什么的发生说明儿童已具备了人类的各种认识过程(D)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

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选D。

65标志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的心理现象是(C)A记忆B想像C思维D注意

66儿童的思维与言语真正发生的时间相同,都是在(B)A1岁左右B2岁左右C3岁左右D4岁左右

儿童的思维发生在感知、记忆等过程发生之后,与言语真正发生的时间相同,即2岁左右。

选B

67问幼儿“什么是鸟?

”回答说“鸟会飞”,据此可说明幼儿下定义处于哪种水平?

(B)

A同义反复不会下定义B依据具体外部特征下定义C接近下定义水平D初步概念水平

直观的概括:

儿童最初对物体最鲜明、最突出的外部特征(主要是颜色)进行概括。

68幼儿典型的思维方式是(D)A直观行动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直观感知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

69直观行动思维的工具是(A)A感知、动作B具体形象C语词概括D概念、判断、推理

70下列属于幼儿中期心理特点的是(A)A思维具体形象B爱模仿C好学好问D个性初具雏形

思维方式的变化:

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71下列属于幼儿直观行动思维特点的是(B)

A思维动作的内隐性B初步的间接性、概括性C自我中心性D具体形象性

72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4岁儿童的思维处于(B)

A感知运动阶段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C直觉思维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

73在感知运算阶段,幼儿的反射练习阶段是(B)

A1~4或4个半月B0~1个月C4或4个半月D11或12个月

74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指(A)A0~2岁B2~4C4~7岁D7~11岁

75能体现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的活动是(C)

A儿童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

B儿童能抓住毯子的一角,通过拉毯子来取得放在毯子另一角的玩具

C孩子认为比他小的都是弟弟妹妹,他们将来都会变成自己

D儿童试图打开一只稍开口的火柴盒,失败后,他会缓慢的一张一合小嘴,最后突然顿悟

前运算阶段(2~7岁),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或称象征性功能。

这一阶段出现许多自发的神话故事、“拟人化”和“泛灵论”的思想。

762-4岁是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中的前概念阶段或(B)

A感知运动阶段B象征性阶段C直觉思维阶段D半逻辑阶段

前概念阶段或象征性阶段(2~4岁),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或称象征性功能。

这一阶段出现许多自发的神话故事、“拟人化”和“泛灵论”的思想。

77幼儿在比较两个物体时,能力发展的顺序是(D)

A相同处—不同处—相似处B相似处—相同处—不同处

C不同处—相似处—相同处D不同处—相同处—相似处

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后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

找物体的相似处,对幼儿来说比较困难,因为找相似处,即要找出共同出,又要找出不同处,需要较复杂的分析和综合。

需要在成人的教育下才能学会。

78儿童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是(C)A通过生活实践B自己总结C向成人学习D通过阅读

儿童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是向成人学习社会上已经形成的概念。

选C

79儿童从出生至3个月处于前言语的(A)

A简单发音阶段B连续音节阶段C学话萌芽阶段D复杂发音阶段

80儿童语音的形成过程服从一定的(D)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语言环境D遗传规律

81关于幼儿对时间概念的掌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学前儿童对一日时间延续的认知水平高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知

B学前儿童对一日时间延续的认知水平低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知

C对过去认知的发展水平高于对未来的认知水平

D对未来认知的发展水平高于对当日的认知水平

学前儿童对一日时间延续的认知水平低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知,而对过去认知的发展水平又低于对未来的认知水平。

选B

82儿童较难掌握的空间概念是(A)A左右B上下C前后D中间

幼儿对空间概念中“上”、“下”、“前后”概念较易掌握,而对“左右”概念较难掌握。

选A

83学前儿童对科学概念的掌握(C)

A可通过日常交往掌握B可通过个人积累经验掌握

C需经过专门教学才能掌握D以上都对

84听觉开始积极参加到发音过程的语音形成阶段是(C)

A出现噪音B出现啊咕声C出现喃喃语声D开始发出语音

85幼儿语言发展顺序中,元音和辅音的发展顺序是(A)

A同时出现B元音在先,辅音在后C辅音在先,元音在后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86语音的自我调节机制不包括(D)

A言语听觉调节B言语视觉调节C言语运动觉调节D言语触觉调节

语音的自我调节机制:

1.言语听觉调节,听觉上正确分辨语音;2.言语运动觉的调节;3.言语视觉调节。

选D

87儿童在语音发生过程中,扩展和收缩趋势是(D)

A同时发生B实际不存在C收缩在前,扩展在后D扩展在前,收缩在后

880—2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B)A发出语音B嗓音C啊咕声D喃喃语声

语音形成的阶段:

1.出现嗓音(0~2个月);2.出现啊咕声(3~4个月);3.出现喃喃语声(4~8个月),又称连续发音阶段;4.开始发出语音(9~12个月)

89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数发生在(B)A元音B辅音C前鼻音D后鼻音

幼儿期(3~6岁)是能够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的年龄;发音错误的集中点:

辅音发音方式。

90从使用频率上说,幼儿运用频率最高的词是(B)A名词B代词C数词D量词

91从4岁左右开始,儿童能把语音作为自觉意识到的对象,这表明(A)

A语音意识的发生B语词能力的发展C语法意识的出现D口语能力的发展

语音意识发生的表现:

从4岁开始,能够把语音作为自觉意识到的对象,即语音意识明显地发展起来。

语音的意识是指对语音的自觉态度。

92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B)

A6个月—1岁B1岁—15岁C15岁—2岁D2岁—3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说话所用的句子有延伸的趋势,即句子的含词量逐渐增加。

最初的句子只有一个词(单词句),是在1岁—15岁。

之后,儿童会说出2个词的句子(双词句),3岁幼儿仍然较多使用4个词以下的句子。

整体来说,幼儿的句子主要在10个词以内,而4~6个词的句子占最大比例。

93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C)A第二语言B书面语言C口头语言D对话语言

94儿童识字的过程,可有顺序地分为( D )

A再现阶段、识字阶段、泛化阶段B泛化阶段、再现阶段、识字阶段

C识字阶段、泛化阶段、再现阶段D泛化阶段、识字阶段、再现阶段

95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是(C)A感觉B知觉C情绪D气质

96情绪之所以能成为交往的工具,是因为情绪具有(B)

A唤起功能B信号作用C调节功能D分化功能

97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D)

A愉快与惊奇B愉快与悲伤C愉快与厌恶D愉快与不愉快

98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A)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B需要适应新环境

C具有系统性、社会性D和间接动机相联系

99儿童表情能力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理解表情手段和(A)

A运用表情手段B辨识表情手段C控制表情手段D产生表情手段

100儿童情绪的社会化与儿童的社会性需要与以下哪个方面有关(A)

A社会性交往B社会性动因C社会性认知D社会性适应

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101提出情绪分化论的是加拿大的心理学家(C)A华生B加里奇C布里奇斯D鲍尔比

102幼儿积极参加“值日生”劳动,其动机常常是(C)A一致的B间接的C直接的D高效的

103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情绪越来越(C)

A社会化B个别化C丰富和深刻D自我调节化

104让孩子想一想自己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这是在运用情绪调节技术中的(D)

A想象法B自我说服法C消退法D反思法

105儿童在哪个年龄段会追球,但对飞来的球没有反应(A)A0—2岁B2—3岁C3—4岁D5—6岁

106下列各儿童动作发展阶段中,不处于学前期的是(A)

A专门化动作阶段B基础动作阶段C最初动作阶段D反射动作阶段

专门化动作阶段(7~14岁),动作处于转变、应用和终生使用阶段,这阶段的动作,把前一阶段孤立的、分开的动作的基本因素联结起来,形成各种专门化动作技能。

选A

107有个正常小孩,在同龄人都能独立走路时,他还必须拉着父亲的手才能走路。

这个孩子实质上缺乏独立行走的(D)A目的B需要C兴趣D有意性

意志行动和儿童动作的发展关系更密切,没有基本动作的发展,不可能产生意志行动,而没有意志的参与,即有意性调控,动作不可能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