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博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6287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8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孙博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长孙博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长孙博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长孙博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长孙博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孙博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docx

《长孙博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孙博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孙博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docx

长孙博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史前时代

1.旧石器时代:

远古人类历史上采用打制办法制造石器的时代。

考古学把人类使用石制工具进行生产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300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1万年左右。

旧石器时代,一般分为早、中、晚三期。

旧石器时代早期,大约距今300万年至10余万年;中期大约距今10余万年至4~5万年;晚期大约距今4~5万年至1万年。

2.元谋人:

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

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其化石只有两颗牙齿,是一位青年男性的左右上内侧门齿。

根据古地磁方法测定,元谋人的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是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

3.蓝田人:

黄河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距今约80万年到60万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其化石包括下颌骨、头盖骨各一具以及若干牙齿,分别属于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类个体。

在元谋人、蓝田人的遗址,都发现了同时期的打制石器和用火遗迹。

4.北京人: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

北京人的生活年代较为分散,约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之间。

总体来看,北京人头盖骨低平,头骨较厚,脑容量大约相当于现代人的80%,平均身高也较矮,但四肢尤其是上肢已与现代人相当接近。

在北京人所居洞穴中发现的石器多达10万件,包括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器等,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的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

洞穴中还有厚达6米的灰烬积层表明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还能保存火种。

5.山顶洞人: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

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发掘。

距今约1.8万年,化石至少属于8个人类个体,他们的体质形态已明显表现出黄种人的特征。

这一时期的石器比旧石器中期更加精细,形状对称、均匀,刃部锋利,小型石器较多。

石箭镞则表明他们已经开始使用弓箭。

另外,在山顶洞人遗址还发现磨制骨针和燧石,反映出已经掌握了缝纫技术和人工取火的方法

6.原始群:

从猿到人过度时期的古猿群体。

旧石器时代前、中期人类的社会组织形态都处于原始群阶段。

他们以血缘为纽带形成一个个群体,群体内部过着群婚、乱婚的生活,一个原始群就是一个血缘大家族。

其中只有母子关系是明确的,父子关系尚不存在。

原始群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原始公社(或称血缘家族公社)。

此时人类婚姻形态有初步的禁约,只允许同辈的男女发生婚姻关系,民族学家称为班辈婚。

7.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分期中指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

传统的观点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

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5000年至4000年。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距今约10000年左右至7000年,中期距今为7000年至5000年,晚期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

目前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主要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中期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晚期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8.裴李岗文化:

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现于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

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年代距今9000~7000年,与后来的仰韶文化关系密切。

裴李岗文化的石器以磨制为主,且比较精致。

石磨盘和石磨棒最具特征,不仅数量多而且成套出现。

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裴李岗遗址中有房基、窑穴、墓地等村落遗迹,似有一定布局。

农业占主要地位,主要农作物是粟。

9.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最初于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

以后数十年间,中原地区所发现的类型相似的众多文化遗址皆以仰韶文化命名。

它们的年代范围大约在距今7000~5000年之间,其农业、畜牧业、制陶业都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农业以种粟为主,畜牧业主要饲养猪、狗,制陶业则以表面有彩绘的彩陶最著名。

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和临潼的姜寨遗址。

10.红山文化:

我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1935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最初发现而得名,同类型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距今约5000年左右。

其中出土了很多精致的玉礼器,还发现了包括祭坛和女神庙在内的大型祭祀建筑遗址,似表明这里的社会化相当早,中原文明的产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

11.龙山文化:

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首次发现,后来在黄河中下游发现许多同类型的文化遗址,其年代大约距今5000到4000年,又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仰韶文化更加精致,出现了一些新兴农具,家畜种类更多,牛、羊、鸡等开始被饲养。

陶器以一种黑色、陶胎极薄的“蛋壳陶”为主要特征,还出土了较多的玉器。

建筑技术也有很大提高。

12.良渚文化:

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1936年首次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遗址而得名。

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距今约5300年至4200年。

其主要文化特征是:

陶器以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农业工具进步,已种植水稻、花生、芝麻、蚕豆、毛桃等;手工业制品精巧,有玉琮、玉璧等象征权力的贵重礼器。

房屋为干阑式建筑,贫富分化现象明显产生。

13.氏族公社:

原始社会后期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

氏族公社是继原始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氏族公社的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社会的主要阶段。

父系氏族公社是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

14.母系氏族公社:

氏族公社早期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

母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是:

妇女处于支配地位,丈夫居于妻方,辈分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

这时实行族外婚制,即同一氏族内部不许通婚,只有不同氏族之间的同辈男女可以互为夫妻。

后来发展为对偶婚,就是在互婚的男女群中各有一个主要的配偶,但不严格。

因此,所生子女仍是知母不知父。

15.父系氏族公社:

氏族公社后期以父亲的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

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是:

男子处于支配地位,妻子从夫而居,辈分从父系计算,财产由父系继承。

父系氏族制的产生与农业及饲养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这时,男子不在以狩猎、捕鱼为主,而是代替妇女从事已成为人们主要生活来源的农业和饲养业。

妇女在经济上退居次要地位,她们的职能已转向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生儿育女。

于是,母系氏族制瓦解,父系氏族制产生。

这时的婚姻形态也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

父系氏族公社内部以男子为中心分裂成为若干个大家庭,各大家庭内部又分裂为若干个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

16.三皇:

我国古史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曾被列入“三皇”的主要人物包括:

教人结网驯服鸟兽的伏羲氏,教人构木为柱的有巢氏,教人钻燧取火的燧人氏,教人播种五谷的神农氏,以及身为女性、曾经补天造人的女娲氏。

三皇传说名目不一,其形象神人混杂,但仍然隐约地反映了中国早期人类逐步积累生存经验的历史进程。

17.五帝:

我国古史神话传说中的五位帝王。

五帝的时代晚于三皇,其传说故事主要反映父系氏族公社的部落联盟鼎盛及其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

其名号也有多种说法,以《史记·五帝本纪》所载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人较为常见。

18.绝地天通:

古史传说中颛顼实行的宗教改革。

颛顼又称高阳氏,据载颛顼命“南正”之官“司天以属神”,“火正”之官“司地以属民”,表明当时已开始设置分别主掌祭祀和民政的专职人员。

颛顼的这些改革后来被称为“绝地天通”。

颛顼的一些改革是当时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反映。

19.禅让制:

我国古代氏族公社部落联盟最高首领更替与继承的一种制度。

尧舜时期实行禅让制度。

尧虽有子丹朱,却不把联盟首领之位传子,而是在民间选择继承人。

舜因德行杰出受到推举,摄行政务。

在长期的考察之后,尧将首长之位禅让给舜。

舜到晚年也同样禅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尧、舜禅让时都要经过“四岳十二枚”的同意,实际上“四岳十二枚”就是联盟议事会成员,他们有权推选军事首长。

中国古代史---夏商西周

1.太康失国:

夏朝政权易手事件。

夏启死后传位给太康。

太康终日饮欢、游乐,不恤民事,荒淫无道,引起内乱。

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则乘启子武观叛乱之机,起兵攻入夏都,赶走太康,“因夏民以代夏政”,夺取王位。

史称“太康失国”。

2.少康中兴:

夏王朝复兴事件。

太康失国后,其侄孙少康在有虞氏部落(今河南虞城)重新积累力量,从东夷手中夺回王位,史称“少康中兴”。

由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经过了三代人的约40年的斗争,才重新夺回政权。

3.二里头文化:

黄河中游地区青铜时代早期文化。

典型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发现于1959年,另外相同文化类型的遗址在豫西、晋南又有多处发现。

二里头文化晚于河南龙山文化,又早于同地区的先商文化,在年代上大体处于夏朝纪年之内,极有可能为夏文化遗存。

二里头文化分为两个类型:

一是以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东下冯类型”;二是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

据测定,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前2395年到前1625年之前。

4.盘庚迁殷:

商朝中后期迁移国度之举。

商朝早期,由于政治发展的需要而出现了殷都屡迁的独特现象。

从汤至阳甲时,迁都五次;又贵族内部多次发生争夺王位之事,国力一度衰弱。

阳甲之弟盘庚庚立,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从此安定下来,直到商朝灭亡。

盘庚迁殷对于商朝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5.武丁中兴:

商王武丁统治时期出现的繁荣昌盛局面。

盘庚迁殷以后,商代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到武丁时期(前1250~1192年)达到了商代后期的极盛时期。

武丁在位期间,主要是对西北和北面的土方、鬼方等方国进行作战,经过长期征伐,最终平服了上诉地区。

他在位的50余年,是商王朝最强盛的时期。

此时疆域西到陕西西部,南到湖北、湖南之界,北到河北北部,东到海滨。

6.甲骨文:

商代刻在占卜用过的龟甲、兽骨上的记录文字。

商代文字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的,今人称之为甲骨文。

因多为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

商统治者非常迷信,凡遇祭祀、征伐、田猎、疾病、农业的丰歉、天气的阴晴风雨等大事,都要用占卜的方法询问鬼神。

每次占卜,要将所问的事项、占卜日期、吉凶结果等,都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成为一篇或长或短的记事文章。

在殷墟发现的甲骨卜辞约有10万多片,所记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4500字左右,今已确认者约有2000字左右。

7.安阳殷墟:

河南安阳小屯村商朝王宫的遗址。

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

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东北为宫殿区,已发现53坐建筑基址。

这些宫殿是王都内规格最高和最为华贵的建筑物,其中有的是商王及王室贵族起居、议政和举行典礼的场所,有的是官署机构的所在,有的是用于祭祀祖先神灵的宗庙。

作为王室档案记录的殷墟甲骨文,也大都出土于宫殿区。

8.偃师商都:

商代前期都城遗址。

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县城西的尸乡沟。

该城为内城外郭式,城墙用夯土筑成,平面呈长方形,总面积约190万平方米。

已发现7个城门,城区南部有3座小城,宫城居中,有大型宫殿建筑群,应为施政的场所和王室贵族的起居之处。

另外两座小城位于宫城左右,起拱卫宫城的作用。

城区北部有大量的普通住宅建筑和水井群,附近还有窑址和墓葬群,应为平民的居住区。

从城市的地理位置、规模、设施及城区规划来看,具有明显的政治功能和军事防御功能。

9.郑州商城:

商代中期都城遗址。

遗址位于郑州市区,平面呈长方形,四周有夯筑的城墙,周长7公里。

在城门东北部附近40万平方米的较高地带,有数十座夯土台基建筑遗存,应是贵族居住的宫殿区。

在宫殿区附近,还发现了与祭祀有关的遗存。

居民区、墓葬区和手工业作坊安排在城外,在城周围已发现了4处铸洞、制陶、制骨等手工业作坊的遗址。

这座城邑始建于商代早期,沿用时间长,应是商王国的首都或别都。

10.牧野之战:

周武王灭商的决定性战役。

周武王即位时,商忙于对东夷用兵,损耗很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武王九年曾率兵东进至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诸侯不期而会多至800个。

武王审时度势,认为时机仍未完全成熟,所以命令退兵。

直到纣王杀比干、囚箕子,陷于彻底孤立时,武王才认为灭商时机已到。

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微、卢、彭、濮等族或方国,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打败纣王。

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11.三监:

周武王克商后为监视殷商遗民而设置的机构。

周武王灭商后,将殷都封给纣子武庚,统率殷的遗民。

同时以殷都以东为卫,由武王弟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鄘,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由武王弟霍叔监之,总称三监。

一说是武王以邶封武庚,以鄘封管叔,以卫封蔡叔,以监殷民,称为三监。

12.周公东征:

周王为平定东方三监叛乱而进行的征伐。

周武王灭商两年后,因病去世。

其子成王尚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辅政。

管叔、蔡叔怀疑周公篡权,便与武庚勾结,发动大规模的叛乱。

周公率兵东征,用了三年时间才平定了这次叛乱,杀掉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贬黜霍叔,又在洛水北岸修建雒(今河南洛阳),作为周的东都,以便于加强对东方的统治。

13.国人暴动:

西周后期周都镐京地区的国人发动的驱逐周厉王的武装暴动。

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推行“专利”政策,引起社会上下一片反对。

为压制舆论的不满情绪,厉王又专门派人“监谤”,发现有异议者则杀之,结果人人自危,不敢议论,道路以目。

公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反对周厉王,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管。

14.共和执政:

西周国人暴动后出现的过渡性政权形式。

西周中期以后,周王朝逐渐趋于衰落。

到周厉王时,由于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于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被逐,逃到彘,在厉王出逃期间,朝政由召公和周公共管,史称“共和执政”。

一说厉王出逃后,由共国(今河南辉县)一位名叫“和”的国君(即共伯和)代行王政,故叫“共和执政”。

共和元年(前841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十四年后,厉王在彘去世,太子静即位,是为宣王,共和执政结束。

15.宣王中兴:

西周宣王统治时期出现的中兴局面。

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即位,是为宣王。

宣王在周公和召公的辅助下,首先整顿内政,安定社会秩序,进而对周边的民族展开斗争。

自周中叶以来,西北地区的戎、狄、猃狁诸族逐渐强盛,因其临近西周王畿,故已成为周室的主要威胁。

宣王多次对上述诸侯进行征伐,俘获甚众;对东南淮夷、南方出国作战,也数次获胜。

为巩固战果,宣王还续行分封,在邻地边区又建立了一批诸侯国。

宣王在位46年,到其后期“中兴局面”已近于终止,国势又走向衰退。

16.平王东迁:

周平王从镐京迁到洛邑的事件。

周宣王死后,幽王即位,昏庸暴戾,宠爱褒姒,废申后河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以褒姒子伯服为太子,引起朝政混乱,诸侯叛离。

申后是申侯的女儿,申侯联合缯与犬戎等部,于公元前771年,发兵进攻宗周,攻占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之下。

接着晋文公、郑武公、秦襄公、卫武公等平定关中,护送平王迁都于洛邑。

西周结束,东周开始,史称平王的这次迁徙为“平王东迁”。

17.礼乐制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之一。

西周初期,在周公主持下所制定的“周礼”,内容比较广泛,其中,除了有关政刑的各种制度之外,还有吉、凶、军、宾、嘉五礼,即有关祭祀、丧葬、军旅、朝觐盟会和婚冠喜庆等各种典礼仪式,以及宫室、衣服、车马等礼仪等级规定。

配合这些典礼仪式,还要具备与之相应的舞乐。

其核心内容是一套严格贯彻宗法等级制、分别亲疏贵贱尊卑上下的礼仪体系。

周朝礼乐制度对维护当事的社会秩序、巩固王朝统治起到了重大作用,其中很多内容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18.分封制:

西周时期分封诸侯的制度。

西周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是在周公当政和成康时期进行的。

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

受封者共分三类:

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位古帝王之后。

诸侯隶属天子,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

诸侯在封国内就是君主,也实行分封制。

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最重要的封国有:

卫、齐、鲁、宋、燕、晋等。

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19.宗法制:

西周以嫡庶来划分宗族系统的制度。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

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

宗法制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性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20.井田制:

西周时期盛行的土地制度。

井田的疆理,一般是以每一方块为一百亩(约今31亩),作为一个耕作的单位,称为一田,是当时一个劳力所能耕种的标准。

纵横相连的九田合为一井,面积约为一平方里。

十井称为一成,百井称为一同。

在井田制下,卿大夫以下的贵族所分得的田地,不经王室或公室的特许,是不得随意买卖转让的,这就是“田里不鬻”,因而称为“公田”。

西周晚期以后,随着私田的出现,井田制逐渐衰落。

21.国野制:

西周的社会等级制度。

国野制产生于周初的武力征服,国是统治宗族聚居的城郭和郊区,野则是被征服者散居的鄙野。

国人是贵族的远系旁支,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享有一定的权利。

国人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是“执干戈以卫社稷”,是军队的主力。

野人,主要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包括殷商等诸多古老部落的后裔,还有迁徙到内地的周边民族成员、流亡人口等。

野人的义务则是农业生产,他们是井田制下的劳动者,以助耕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负担劳役地租。

22.工商食官制:

西周由官府经营工商业的制度。

商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控制,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坊和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这就是所谓的工商食官制度。

西周设“司工”一职,总管官府手工业,其下属官员如工师、工正等,分管具体的生产部门。

官府经营商业,其商品来源主要是官府手工业的产品,其次是农林牧副产品和市场上的买进卖出。

23.敬天保民:

西周统治者提出的统治思想。

西周时期的统治者基本上继承了夏商以来的统治思想,把上帝是为至高无上的主宰者,而呼之为“天”。

但是前有商代之代夏,后来又有周之代商,这样的历史事实,又使他们在不动摇“天命”的前提下,强调人事的重要性。

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就是既要顺从天意,又要适应人心,才能维持“天命”。

因此,天子既要“敬天”,又须“保民”。

敬天保民思想反映了西周时期统治思想在重视天的前提下强调保民的重要,比夏商时代有了重大进步。

24.六艺:

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

周代很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从幼童开始,就要教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号称为“六艺”。

六艺教学,根据学生年龄的大小和课程深浅循序进行。

书、数是初级课程,是基础文化知识教育,为小艺;礼、乐、射、御是高级课程,为大艺。

六艺教育把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

礼、乐、射、御的训练,是为培养统治人才和军事人才的教育目的服务的。

25.二十八宿:

我国古代天体观测坐标体系。

战国时期,天文学家把黄道(太阳和月亮所经天区)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四方各有七宿,名称和方位明确。

二十八宿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坐标图,日、月、五大行星(木、火、土、金、水)的运行,彗星、新星、流星的出现,都可以在这个坐标图上标定出方位来。

根据恒星的方位,又可以比较准确地推算出一年中的重要季节的到来。

二十八宿的划分和应用,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研究的一项重大成就。

 

长孙博《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笔记大全

1. 葵丘之盟:

公元前651年齐国为确立霸主地位而举行的会盟。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

盟约声明:

“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还规定同盟国诸国不要乱筑河堤,不要囤积粮食,不要擅以田邑封给别人而不报告天子。

葵丘之盟使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

2. 城濮之战:

春秋时期晋楚之间的一次争霸战争。

公元前632年,楚北上围宋,宋向晋告急,晋文公率晋军救宋。

晋军为避开楚军的北进锋芒,在未战之前,主动退军“三舍”。

至城濮,晋文公会晋、宋、齐、秦等军,打破楚军。

此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确立其霸主地位。

3. 践土之盟:

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确立霸主地位而举行的会盟。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参加会盟的有晋、鲁、齐、宋、蔡、郑、卫、莒等国,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

盟约规定:

“皆奖王室,无相害也。

”践土之盟是晋文公成为中原诸侯霸主。

4. 弭兵之会:

春秋时期由宋国发起的倡导停战、结盟的运动。

弭兵运动前后共有两次,以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发起的弭兵之会最为重要。

公元前546年,晋、楚、齐、秦、鲁、宋、郑等十四国诸侯会于宋,共尊晋、楚两大诸侯国为盟主;又齐、秦两大国,商定不作为从属国看待;其他原从属于晋、楚的较小诸侯国今后要互朝晋、楚两大国,并承担晋、楚两国给予的义务。

这次会盟之后,晋、楚之间四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其他国家间的战争也很少。

5. 秦霸西戎:

秦穆公统治时期征服西北方国部落的活动。

秦穆公在位时,任用百里奚、蹇叔等名臣治国,成一时“富国强兵”之势。

晋文公死后,秦穆公企图向东发展,争霸中原。

公元前627年,秦袭郑,在回军至殽(今河南洛宁西北)时,遭晋军截击,全军覆没,史称“殽之战”。

秦东进受挫后改变战略,转而西向,进攻戎地,“灭国十二,开地千里”。

周襄王为此还曾派特使祝贺,此后秦在西方取得“霸西戎”的地位。

6. 吴越争霸:

春秋末年吴国和越国进行的争霸战争。

吴王阖闾于公元前515年即位后,重用伍子胥、孙武整顿、治理国家,并于公元前505年大举攻楚,攻占楚国郢都。

越乘吴入楚而伐吴,在槜(zui)李大败吴军,阖庐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继位。

公元前494年,吴伐越,败越军于夫椒,越王勾践求和,请为属国。

夫差以为已解后顾之忧,便挥师北上,争霸中原。

当夫差在黄池大会诸侯,与晋争霸时,不料勾践卧薪尝胆,在大夫种和范蠡的辅佐下,乘机攻入吴都,并于公元前473年灭吴。

此后越王勾践北上会诸侯于徐州,一时号称霸主。

7. 三家分晋:

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联合消灭了知氏,晋国的政权和大部分土地就控制在这三家手中。

晋军只保有绛和曲沃两小块土地。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

公元前377年,韩、赵、魏灭诸侯,而三分其地。

8. 田氏代齐:

战国初年齐国卿大夫田氏家族取代姜氏成为齐侯的事件。

公元前481年,齐国卿大夫田常发动武装政变,把齐国强大的贵族如鲍氏、晏氏等全部消灭,并杀死了齐简公,另立简公之弟为国君,政权完全控制在田氏手中,国君实际成为傀儡。

到田常的曾孙田和时,他于公元前391年废掉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完成了田氏代姜氏之齐的过程。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诸侯。

9. 逢泽之会:

战国前期魏惠王发起的诸侯会盟。

战国初期,魏国是最强盛的国家。

魏国经过李悝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建立了一只以武卒制为基础的强大武装力量。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在大梁附近的逢泽发起并主持了逢泽之会,率领12诸侯朝见周天子,成为盟主。

至此,魏已成为称霸中原的唯一大国。

10. 马陵之战:

战国中期齐魏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

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韩求救于齐。

次年,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韩。

齐军直指魏国国都大梁,庞涓闻讯立即回师自救,齐以增兵减灶之计诱魏军至马陵,大败魏军,太子申被俘,庞涓自杀。

马陵之战使魏国实力大为消弱,开始了秦齐对峙的时代,为秦的东扩提供了有力契机。

11. 徐州相王:

战国时期魏惠王与齐威王互尊为王之事。

马陵之战,魏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