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6170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6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件.docx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件.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件.docx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绪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目标:

•1、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探究语文教学的规律,提高其语文教学理论素养;

•2、用以指导学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培养其初步的语文教学技能。

(三)学习语文教学论的意义

1、是高等师范院校对中文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

v2、是中文师范生的立身之本。

v3、是对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要求。

二、语文课程和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一1918)

(二)“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一1924)

(三)“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一39)

(四)“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一1978)

(五)“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一89)

(六)“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一1997)

(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年至今)

教学法—教学论—教育学三者的不同点

☐“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侧重于研究教学的实践技能,或称之为应用技术。

☐“教学论”的基本特点是理论性和指导性,侧重于研究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追求的是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

☐“教育学”的基本特点是教育性和方向性,是运用学科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从特定的侧面,用特定的方法,来完成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发展的育人任务。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总体说:

•语文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语文教育现象。

•具体说:

三大方面:

•1、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

研究语文教学的本质论和目的论,即为什么教语文?

•2、什么内容和如何组织内容才符合目标的要求?

研究语文教学内容观,即教什么样的语文?

•3、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最好地实现目标?

研究语文教学的方法论,即怎样教语文?

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第一节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义及理解

☐一、学科名称的涵义

(一)语文名称的演变:

☐1、语文学科独立设科:

称中国文字、中国文学。

(1902-1903)

☐2、辛亥革命前后:

称“国文”,是中国教育史上语文学科的第一个正式名称。

(1912)

☐3、五四运动:

国文、国语并存(1920)

☐4、新中国后:

“语文”。

(1949)

(二)关于“语文”含义的认识

▪叶圣陶说:

“什么叫语文?

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概括起来说,就是“语言”。

关于“语言”和“言语”的辨析

(1)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它们是两种绝对不同的东西。

•运用语言的活动,称为“言语行为”(Speechact)或“言语活动”(Speechevent);人说出来的话(口头语言)或写出来的文(书面语言)则称为“言语”(speech),也叫做“言语作品”;而作为言语活动的工具,才是“语言”(language)

关于“语言”和“言语”的辨析

(2)

•“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言语是对这种系统的运用(和运用的生成物)。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具有公共性;言语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和结果)。

•语言是静态的、形式的、全民性的,是语言学的对象;言语是动态的,内容和形式统一的、个体的,是心理学的对象。

•★中国语文,就是运用以汉民族的母语为中华民族共同语进行交际的一切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

(三)关于“语文”和“语文学科”

(1)

•郭沫若在《殷契粹编·考释·序》:

•“所刻乃自甲子至癸酉之十个干支,刻而又刻者数行,中仅以一行精美整齐,余则歪剌几不能成字。

然于此歪剌者中却间有二三字,与精美整齐者之一行相同。

盖精美整齐者乃善书善刻者之范本,而歪剌不能成字者乃学书学刻者之摹仿也。

刻鹄不成,为之师范者从旁提刀助之,故间有二三字合乎规矩。

师弟二人蔼然相对之态,恍如目前,此实为饶有趣味之发现”。

(殷契第1468片)

(三)关于“语文”和“语文学科”

(2)

☐朱绍禹:

☐语文和语文学科本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之间是有着质的差异的。

前者存在于广大社会,后者只限于学校。

更为根本的是,前者只作用于交际,而后者则施于教育。

因此,就不能把前者的定义轻易的当作后者的定义。

★语文和语文学科的关系,就像“大语文”(整个语文现象)和“小语文”(学校语文教育)的关系

二、语文学科的性质

(一)基础性语文学科是母语教育融合人文教育的基础学科

首先,学好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先决条件;

其次,是从事各项工作和继续学习的基础;

第三,语文还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二)人文性

☐1、关于人文性的认识

☐第一,《辞海》对人文科学作的解释:

“人文科学源出于拉丁文humanists,意即人性、教养。

☐第二,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同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神学体系对立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第三,《周易·贲卦》:

“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与自然(天文)相对。

2、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几层含义:

●第一、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

●第二、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

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第三、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3、语文学科人文性与思想性的关系

●第一,人文性不同于思想性,人文性可以包容思想性,思想性仅仅是人文性这一具有丰富深刻内涵的概念的一个小小的层面。

二者在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品格的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

但它们的则重点则各有不同:

3、语文学科人文性与思想性的关系

☐第二,思想教育是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教育,它可以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甚至诉诸于理性,直接说教。

而人文教育所涉及到的多是文化知识、文化精神、感情意志、性格气质、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教育。

往往凭借形象思维,诉诸于情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心理积淀。

☐第三,思想教育是语文学科德育的主要内容;人文教育则是以不易察觉的方式对于思想教育予以补充和深化,并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育人作用。

(三)工具性

☐1、建国后历届语文大纲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界定:

(1)1963年,”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

(2)1986年,“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3)1996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1、建国后历届语文大纲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界定:

⏹(4)2000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2001-2003年: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对工具性的认识

•首先,人们交际凭借的是外部语言(口头和书面的)思维凭借的是内部语言。

这里的凭借,就是工具。

•其次,语文学科不仅要学习语言表达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语言表达的本身。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从而更好地表达各种内容。

•第三,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发挥它的工具性。

(四)技能性

●语文技能的特点:

●1、知识是前提,语文技能的形成必须利用语文知识及其积淀而成的经验;

●2、训练是保证,没有反复的历练,语文技能就难以熟练掌握;

●3、技能又有外显和内隐的不同:

朗读、复述、写字、作文等属于外显性的言语技能;分析与综合、概括与抽象、比较与分类、联想与想象等属于内隐性的心智技能。

第二节语文学科课程标准

v一、语文课程标准的定义和特点

v

(一)定义

v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用纲要的形式来规范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和教育行为的指导性文件。

(二)特点

▪1、指令性与权威性:

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理念以及国家和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语文学科的特殊要求的具体体现。

▪2、稳定性与发展性:

▪只有在一定的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才能保证课程标准的权威性和规范指导作用,才能保证在一定时期内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

▪说发展,是为了使其更科学、更完善、更具有时代的适应性。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沿革

•1956年,《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

•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1996年《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

•2001年9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3年4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第二章语文学习主体

☐第一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特征。

☐一、树立语文学习主体的观念

(一)关于“学”、“习”的认识

(1)

☐《礼记·月令》:

“季夏之月,鹰乃学习”。

☐许慎《说文解字》:

“习,数飞也。

”即指小鸟反复多次的飞。

(一)关于“学”、“习”的认识

(2)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和“习”是获取知识、技能,形成德行并达到熟练巩固的两种不同方式。

“学”是指使人获得知识,有所提高,仿效他人行为的过程;“习”是指使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达到熟练巩固程度的过程。

•“学”,主要是认知,是获取知识;“习”,主要是运用,是行为方面的操作。

•总之:

“学”是认知,“习”是实践,“学习”就是认知和实践。

(二)关于主体的认识

v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凡是能够进行认知和实践的人。

v从现代教学论的角度看,学生是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学习者、实践者,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三)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条件

v1、“主体”的基本特征:

v一是,具有社会实践性。

在学习活动中,不学习的人不是学习的主体;

v二是,具有自觉能动性。

在学习上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的人,或者没有与学习活动相应能力的人,也成不了学习的主体。

2、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

主体的条件

⏹一是:

要有成为学习的主体的意识。

⏹二是:

要具有成为学习主体的能力。

⏹包括:

使用工具书查找资料的能力;广收博取、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练、自测、自我总结学习情况的能力……

二、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对教师的要求

●一是,语文老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

●“导”,就是编导、引导、指导、辅导,

●也是导读、导写、导听、导说、导思。

●二是,语文老师要注意思想观念的转变。

●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建立起现代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树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节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叶圣陶说: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梁启超说:

“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重要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

善教人者,是教人的研究方法。

☐法国·笛卡尔说: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德国·第斯多惠说:

“坏教师奉送真理,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爱因斯坦关于成功秘诀的名言:

W=X+y+z.(其中W代表成功。

X代表科学的方法,Y代表不懈的努力,Z代表少说空话)。

☐德国·海德格尔:

“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

让学。

一、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

原则和目标

(一)原则

•1、综合原则语文学习方法具有综合性。

•附:

•自学十步学习法”:

审课题、读课文、识生字、解新词、标段落、理层次、写段意、明中心、编提纲、品写法;

•SQ3R学习法:

Survey(纵览)、Question(发问)、Read(阅读)、Retell(复述)、Reviem(复习)

2、自主原则

•学生获得语文学习方法有三条途径:

•一是,语文教师科学、系统、完整的教法,可以直接转化为学生的学法;

•二是,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通过相互交流,借鉴他人的好的方法;

•三是,借鉴古今中外名人治学的宝贵经验。

▪3、操作原则

▪让学生一开始就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方法要领去学习,尽可能避免“尝试错误”式的盲目试探。

▪4、适应原则

▪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有其共性和个性,只有那些适合学生个性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尽可能使学生在各自“最近发展区”内得到长足的进步)。

“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前苏联心理学家)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二)目标

⏹总目标:

⏹教会学生学习语文。

⏹三项子目标:

⏹1、激发自学兴趣(学习成绩的好坏,情商占80﹪。

智商只占20﹪)

⏹2、培养自学能力:

(自治能力、自主能力、自探能力、自查能力、理时能力)

⏹3、养成自学习惯(背诵的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检查工具书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提前预习、及时复习的习惯)

三、语文学法指导的过程和方法

(一)过程

⏹第一步:

了解学情——是整个指导过程的前提,是学法指导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保证;

⏹第二步:

制定计划——可以使学法指导具有较强科学性,保证学法指导顺序进行;

⏹第三步:

实施指导——是学法指导的核心,是否有效,这一步是关键;

⏹第四步:

反馈调控——即及时总结、及时调整的阶段,是老师的指导具有灵活性、变通性的体现。

(二)方法

●1、理论指导:

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方法的理性认识。

●2、范例指导:

即借用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例子,让学生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模式指导:

提供优化的学习模式,指导学生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从而形成符合自身要求的,具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模式。

●4、经验指导:

发现、总结和推广学生们行之有效的学习经验,彼此交流,用别人的成功经验来充实、发展自己。

第三章语文教学主导—语文教师

•第一节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一、忠诚和热爱教育事业

•首先,要对教育事业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

理解是忠诚的基础,是热爱的前提。

•其次,要有为之献身的精神。

题教师

☐砚田有幸可耕耘,无意仕途折腰身。

☐圣坛讲经逞雄辩,寒屋著述穷典坟。

☐桃李径上花遍地,书生怀里香满襟。

☐问君可否称胸臆,笑而不答啸和琴

☐执经常恐不殷勤,蜀道蹒跚雕文心。

☐人谓盛年图贾利,吾意终生植园林。

二、热爱语文教育、教学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几层含义:

•“知之”——由需要所产生,是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即理趣;

•“好之”——由选择产生,是对事物本身和活动本身的兴趣,即情趣;

•“乐之”——这是人们从工作中体验到探索和发现的快乐,整个过程都会达到艺术化的高度。

即乐趣。

三、热爱学生

(一)从老师角度讲,热爱学生,是教师取得成功的关键。

“亲其师而信其道”—《礼记·学记》

(二)从学生的角度讲,老师的热爱对学生纠正错误、改掉缺点,也有着神奇的功效。

•“北风的淫威不能剥掉旅客身上的皮袄,太阳的温暖却可以使旅客愉快地脱去外衣。

”——《伊索寓言·北风和太阳》

•(三)师爱的原则;要一视同仁;要讲究艺术。

•苏珊的帽子

•苏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可是,当她念一年级的时候,身体里面竟长出了一个肿瘤,她在医院接受了化疗。

出院后,原先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快掉光了。

她将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这对于一个六七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件非常残酷事情。

•老师非常理解小苏珊的痛苦。

在苏珊返校前,她郑重地在班上宣布:

“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

所有的同学都要戴上自己最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3个月的苏珊又回到了她所熟悉的教室,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可是,使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的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显得那样普普通通,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

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四、严格要求自己

●《论语·子路》: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墨子: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一)外在要求

●注意体型、体格、体质、感官方面的历练:

●衣着服饰要整洁、得体,尽量协调、高雅;

●坐、站姿态和动作:

自然、稳健、大方、和谐;

谈吐:

文雅、庄重含蓄,不乏幽默风趣。

(二)语文教师的内在美

•观察力:

具有穿透性—能观察到学生最细微的内心活动;

注意力:

稳定—但又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想象力:

丰富—会用形象性的语言描绘各种意境,再现作品人物的音容笑貌;

•思维力:

灵活—具有扩散性、多维性;

•情感:

健康—能充分发挥情感活动在教学中动力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

•意志:

坚强—在工作中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在治学上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对学生要求明确、合理、严格,能坚持到底。

第二节语文老师的知识结构

⏹一、语文专业知识(知识结构的基础)

(一)语言学知识。

⏹掌握语音学,谙熟普通话语音系统;学习文字学,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掌握汉字的造字规律和书写规则;学习词汇学,掌握语言组合的规律、释词的方法;学习修辞学,掌握各种修辞格,精熟选词联句、组段谋篇的表达技巧;另外,初步了解音韵学、训诂学等知识,能够在文言文教学中准确的辨音释字。

(二)文章学知识

⏹学习阅读学,研究文章的阅读、分析和鉴赏,掌握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研究文章阅读过程和训练方式,懂得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学习写作学,掌握文章写作的基本理论以及常用的文体知识,对内容和形式、素材与题材、思想与思路、语言与文风等等有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有效而切实地写作指导。

(三)文学知识

●学好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

●熟悉中外各个时代主要作家和作品,并且具备一定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四)美学知识

二、教育科学知识(知识结构重点)

(一)教育学着重把握语文教育与一般教育的关系,以及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规律。

(二)心理学按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实施教育。

•(三)语文学科教学论包括语文教学概论、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育史、语文学习学,语文学习心理学等等方面的知识。

•三、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补充和拓展)

第三节语文教师的业务能力

⏹一、基本的语文能力(业务能力的基础)

(一)听的能力

⏹能敏锐、准确的从学生平时的谈话、朗读、吟咏、演讲、讨论、辩论等活动中听出问题,作出判断,进行评价。

(二)说的能力

⏹语文教师的教学口语是一种带有书面色彩的独白语言,特别讲究规范性、启发性和感染力。

语文教师的教学口语特点

•1、必须是规范的语言。

•必须讲普通话,方言土语必须戒除。

语言表达要注意音量要适中;语调要或疾或徐,或高或低;语速要适合学生的程度和课文内容。

•2、应当具有启发性。

尽量避免大段的叙述和灌输性的语言,而代之以引路搭桥、相机诱导的启发性语言

•3、应该具有感染力

•4、要有自控性

关于感染力

•语文课是什么?

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砍去双脚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张衡的浑天仪,是陶潜的桃花源,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杜少陵的鄜州月,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孔尚任的桃花扇,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名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三)阅读的能力

☐首先,掌握各种阅读方法——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跳读等。

既要会精雕细刻,也要会一目十行。

☐其次,具有分析鉴赏的能力。

要学会揣摩文章,既要会提要钩玄,分解综合,还要会概括归纳,批评鉴赏。

☐鉴赏能力首要的是朗读。

(四)写的能力

⏹包括写作和书写:

⏹首先:

要经常提笔为文,在练笔中摸索作文的规律,掌握行文的特点、体会作文的甘苦。

指导写作,不至于纸上谈兵。

⏹其次:

有一手好的“三笔字”,懂得书写姿势、用笔方法、字体间架结构以及碑帖选择。

⏹再者,板书,作文、作业的批语,要工整、流利、规范、美观,起到示范作用。

二、教学实施能力(核心)

(一)驾驭教材的能力

☐所谓驾驭教材,就是能够独立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

☐能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各个年级语文教学的任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每篇课文的练习题目。

(二)选用教法能力

•1、能因文而异、因班而异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能按照启发式原则选用教学方法,真正树立起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

•3、能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4、善于探究新的教学方法;

•5、能学习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

(四)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1、能编制和执行教学计划,对全学年或全学期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做出统筹的安排;

●2、能建立和维护教学常规;

●3、要善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并能较长时间的保持这种气氛;

●4、能维持教室的秩序,当秩序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处变不惊,然后果断的、妥善的处理。

三、语文教研能力(龙头)

☐语文教师不能只是辛勤的教育实践者,更应该是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既教学又科研,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教研能力主要包括:

☐检索和运用资料的能力;调查语文教学现状的能力;开展语文教学改革的能力;进行语文教学实验的能力;撰写语文教研论文的能力。

☐四、语文教师的业务自修能力(拓展、延伸)

附:

教师科研的境界说

•一、为成长“上下求索”的学习境界;

•二、立项前“两情相悦”的自我境界;

•三、立项时“结婚登记”的责任境界;

•四、立项后“生儿育女”的自信境界;

•五、出成果“继往开来”的生态境界。

v第一节语文备课的意义和要求:

v一、备课的意义

v

(一)课前准备越充分,课堂上就能争得更大的主动性。

•1、课程标准要经常修订和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