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3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5891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3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3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3第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3第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3第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3第三单元.docx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3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数学3第三单元.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3第三单元.docx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3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主备人:

严厚莹单位:

宝应县山阳镇长沟小学

教学内容

五(上)第30~35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1-6

课型

新授

施教日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历小数意义探索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学会读、写小数。

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中已经初步了解了小数的意义,知道十分之几可用小数零点几来表示,会读写一位小数。

在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和生活中已积累了元、角、分及米与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这些都是本课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基础。

教材分析:

本教学内容分四个层次:

一是回忆一位小数,二是认识两位小数,三是认识三位小数,四是概括小数的意义。

逐渐揭示小数的意义,逐步深入理解小数概念的内涵。

教学时充分利用正迁移规律进行教学。

学程设计

导学策略

修改调整

一、自学例1。

(18分钟左右)

1.明确例1中的数学信息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2.自学

导学单1

在括号里填出合适的数:

1.1分米=

米=()米,3分米=

米=()米。

5厘米=

分米=()分米

2.5厘米=

米=()米

12厘米=

米=()米

3.小组交流

(1)围绕3分米=

米=()米,说说你的想法。

(2)围绕12厘米=

米=()米,说说你的想法。

4.全班交流。

交流内容

(1)交流0.1米和0.01米的区别?

(2)分母是10的分数应该写成怎样的小数?

分母是100的呢?

(2)交流错例,指出不足之处。

5.自学

导学单2

独立完成

1毫米=

米=()米

40毫米=

米=()米

105毫米=

米=()米

完成后交流:

(1)1毫米等于几分之几米?

写成小数呢?

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交流0.001米与0.01米和0.1米的区别。

 

二、练习(15分钟)

(一)适应性练习。

1.第32页,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五的第一题。

 

(二)口答练习

1.说说书本第2、3题。

2.完成练习五第5题。

一位同学说一个分数,另一个同学说小数。

(三)比较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6题。

(2)补充:

(A)4分米=()米

4厘米=()米

4毫米=()米

(B)6分米=()米

60厘米=()米

600毫米=()米

(四)创编练习

1.把5米3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是()。

①5.3米②0.53米

③5.03米④5.003米

三、课作(预设8分钟)

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第20-21页第1、2、4、5、6题。

提高题:

用数字“1、4、0”和小数点“.”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小数?

请试着写一写。

四、家作。

《课课练》P.27

出示例1,

导入:

你能说说题中要解决哪些问题?

在学生自学时,发现做的正确的学生及时写到小黑板上,并及时搜集有错错误学生的作业,备用。

点拨:

3分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3分米就是这样的这样的3份,所以写成

米,写成小数是(0.3)米。

12厘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12厘米是这样的12份,所以写成

米,写成小数是0.12米

0.1米表示的是

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份是1分米。

0.01米表示的是

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分,每份是1厘米。

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在学生自学时,发现做的正确的学生及时写到小黑板上。

1毫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1毫米就是这样的这样的1份,所以写成

米,写成小数是(0.001)米。

0.001米表示的是

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0分,每份是1毫米,而0.1米表示的是

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份是1分米。

0.01米表示的是

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分,每份是1厘米。

分母是1000的分数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分母是10000的呢?

……

点拨:

(1)表示把1元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1分,5分就是这样的多少份?

想成分数,再想成小数。

(2)注意观察分成的份数以及涂色的份数。

深刻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以及三位小数所表示的分数。

提示:

认真听讲,及时发现错误。

 

提示:

4元7角应该把整元放在小数点的左边,7角想成:

把一元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7份,所以用小数表示是4.7元。

提示:

明确米与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提示:

注意3厘米可以转化为0.03米。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使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误,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

全对的做“提高题”。

【教后反思】

 

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

主备人:

严厚莹单位:

宝应县山阳镇长沟小学

教学内容

五(上)第32~36页例2,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7-11。

课型

新授

施教日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应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知道小数的组成,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3.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了解小数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以及相应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难点:

熟悉小数数位顺序表。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在上一节课又已经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初步学会了读、写小数。

教材分析:

整数和小数都是十进制计数法。

四年级已经学习了整数是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小数也使用十进制计数法。

学程设计

导学策略

修改调整

一、例题引入。

(3分钟左右)

1.出示例2,先涂色表示它上面的小数,再填空。

 

1里有()个0.1,0.1里有()0.01。

2.自学(7分钟左右)

导学单1

(1)0.1和0.01这两个计数单位哪个大?

(2)1里有多少个0.1?

0.1里有多少个0.01?

你是怎么知道的?

(3)有没有比0.01更小的计数单位?

你能再说一些()。

3.小组交流,明确: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数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二、自学例3(9分钟左右)

导学单2

1.读一读小数344.725,说说它由哪三部分组成?

2.结合344.725,来说说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完成后对照书本33页,独立加以纠正。

3.这个小数中的两个“4”意义相同吗?

其它数字占有哪些数位?

各表示什么意义。

4.独立完成34页的小数数位顺序表,如有不会的可以跟同桌小声交流。

2.全班交流

三、练习(14分钟左右)

1.书本34页试一试和练一练。

 

2.书本第36页7、8、9。

讨论:

第7题中3.75,它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在哪两个整数之间?

同时又在哪两个一位小数之间?

3.开放题:

第10、11题

4.创编题:

用0、0、3、5和小数点,写出符合要求的数。

(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1)整数部分是0的三位小数。

(2)只读一个“零”的两位小数。

(3)两个“零”都要读出的三位小数。

(4)一个“零”也不读的一位小数。

四、课作(预设7分钟)

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第22-23页第1、2、3、4、5题。

提高题:

3.5里有()个0.01。

五、家作。

《课课练》

 

仔细观察,说说涂色的份数,为什么?

说说涂色的每一份表示什么?

点拨:

明确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并沟通与个位以及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之间的联系。

说说一些同学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小数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

及时发现错误,并加以改正。

提示: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提示:

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多少?

这个小数的数值处于哪两个整数之间?

点拨:

以小数点为界,左边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的小数部分;

整数部分的数位,从个位起依次向左排列,右边是低位,左边是高位;小数部分的数位,从十分位起依次向右排列。

 

点拨:

两个整个的正方形应该用整数2来表示。

看清2所在的数位,相应的表示2个计数单位。

提示:

第9题在思考0.1里有()个0.001时,可以先想0.1里有几个0.01,再想0.01里有几个0.001。

数字可以全用,可以不全用。

同时可以结合数的组成,读法,写法加以一题多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误,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

全对的做“提高题”。

【教后反思】

 

小数的性质

主备人:

严厚莹单位:

宝应县山阳镇长沟小学

教学内容

五(上)第37页-38页例4例5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第1-5题。

课型

新授

施教日期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数学思考的能力。

3.在活动中初步感悟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并会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难点:

理解小数的性质,能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的意义,掌握了小数的读写方法、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有关小数的生活经验,如:

会看各种文具、食品的价格等。

教材分析:

本教学内容分两个个层次:

一是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二是引导学生在应用小数性质去掉0的活动中,学会化简小数的方法,并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学程设计

导学策略

修改调整

一、揭示课题(1分钟左右)

1.明确课题:

小数的性质。

二、自学例4,例5(17分钟左右)

1.明确例4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2.自学。

导学单:

(时间:

3分钟)

(1)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

为什么?

(2)从左往右观察0.3和0.30这两个相等的小数,你又能发现什么?

3.交流。

(3分钟)

交流内容

1.你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2.说说为什么橡皮的单价和铅笔的单价相等?

4.学习例5。

(1)先看图填一填再全班校对。

(2)比较0.100、0.10、0.1的大小,你是怎样比较的?

(3)从左往右观察0.100、0.10和0.1这三个相等的小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能发现什么?

5.观察例4和例5的比较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

6.学习例6,并完成“试一试”。

组织交流,校对和订正。

明确小数化简的方法。

知道小数改写的方法,特别是将整数改写成若干位小数的方法。

 

三、练习。

(15分钟左右)

【基本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思考:

数轴上的各个小数是怎样得到的?

2.“练一练”第2题。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不可以,为什么?

3.练习六第1~5题。

直接将答案写在课本上,后进行集体交流,逐题表达想法,进行校对和订正。

【创编练习】

(1)只动三笔,变成三个相等的小数。

602060260200

(2)写几个和30.200相等的小数。

四、课作。

(7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24页上第1、4、5、6、7、8题。

提高题:

一个整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就比原来的数大324,原来这个整数是多少?

五、家作。

→揭示课题,出示课题:

小数的性质。

→1.出示:

教材例4情境图。

导入:

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点拨:

(1)用具体钱数解释,都是3角;

(2)用图表示;

(3)结合计数单位理解。

→同学们想出了多种方法都能证明0.3元=0.30元,说明这两个小数确实相等。

→你能比较0.100、0.10、0.1的大小吗?

你是怎样比较的?

 

→提示:

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怎样变化,小数大小怎样?

→初步体验小数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从右往左看呢?

小结: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这些物品价格中哪些“0”可以去掉,在书上填一填。

3.05元中的“0”能去掉吗?

为什么?

小数中的“0”是否都能去掉?

只有小数哪里的0才可以去掉?

重点指导把10改写成三位小数的方法。

 

→观察每组中的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0.1=0.10,数轴上的这个点还可以用哪些小数来表示?

 

→第1题为什么不把0.018和0.180连起来?

→第5题用“元”作单位表示钱数时,因为人民币“元”后面还有“角”“分”,所以钱数一般改写成两位小数。

比较一下,用“元”作单位改写成两位小数后有什么感觉?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所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

全对的做“提高题”

【教后反思】

 

小数的大小比较

主备人:

严厚莹单位:

宝应县山阳镇长沟小学

教学内容

五(上)第39页例7,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6-12

课型

新授

施教日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和归纳推理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大小比较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了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和比较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材分析:

例7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试一试通过和例题的比较总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练一练中安排了抽象的小数比较大小,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学程设计

导学策略

修改调整

一、复习导入。

(3分钟左右)

1.先比较每组中两个整数的大小,后回答问题。

675○5481200○210

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

2.明确课题:

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自主学习(18分钟左右)

1.自学例7。

导学单:

(1)比较0.6和0.48的大小。

先独立思考。

(2)交流比较方法。

①0.6是6角,0.48是4角8分…

②0.6是6个0.1也就是60个0.01,0.48是48个0.01…

……

2.自学“试一试”。

导学单:

(时间:

3分钟)

(1)独立完成试一试,写出比较结果;

(2)思考判断的理由,和同桌进行交流。

3.交流。

(3分钟)

交流内容

1.你比较的结果是什么?

2.说说比较大小的理由。

想一想:

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三、练习。

(12分钟左右)

【基本练习】

1.练一练。

先独立练习,将答案直接填在课本上,后进行集体交流、校对和订正。

2.练习六第6~8题。

独立练习,将答案直接填在课本上,后进行集体交流、校对和订正。

3.练习六第9题。

(1)说说你在比较小明和小军的身高时的想法。

(2)大胆说说表中还可以知道什么。

4.练习六第10题。

先独立练习,后小组交流,最后组织集体交流。

5.练习六第11题。

独立完成,思考怎样才能做的又对又快。

6.练习六第12。

先独立练习,后同桌交流,最后进行集体交流。

7.思考题。

先独立练习,后同桌交流,最后进行集体交流。

【创编练习】

体育课上几位同学50米短跑的成绩分别是14.8秒,11.6秒,12.1秒,10.9秒,9.8秒,成绩最好的是()秒,成绩最差的是()秒。

四、课作。

(7分钟左右)

《补充习题》26页1、4、5、6、7、8题

提高题:

用数字卡片2、3、4、0和小数点,写出小于2的三位小数:

(),共()个。

2.家庭作业。

 

→指出:

比较整数大小,可以从高到低分别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字。

→→揭示课题:

小数的大小比较

 

→你认为0.6和0.48这两个小数哪个大?

用自己的方法说明你的结论。

→按照数位顺序,从高位开始依次比较。

→0.6和0.48相比,整数部分相同都是0,十分位上6>4,所以0.6>0.48。

 

→比较0.13和0.129大小时,你是根据哪一位上的数作出判断的?

→提示: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依此类推。

 

→练习六第6~7题中同样是比较小数大小,这两题和刚才我们学习的有什么不一样?

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数据并有序思考。

→怎样又对又快地写出全部的答案?

→解题时可以用一一排除的方法。

这样可以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从大到小排列可以先确定最高位上的数。

 

→提醒:

可以按顺序把这些数一一列举出来。

→短跑比赛中跑的时间最少的才是最好成绩。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所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

全对的做“提高题”

【教后反思】

 

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

主备:

严厚莹

教学内容

五(上)第42页例8、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七1~4。

课型

新授

施教日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并掌握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会把一个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

难点:

位数不够用“0”补足。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四年级(下)会读、写亿以内的数,并学会了把大数目改写成整万、整亿数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一是把万或亿以上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二是把万或亿以内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位数不够用“0”补足。

教学时充分利用正迁移规律进行教学。

学程设计

导学策略

修改调整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2分钟左右)

1.将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20000()89200000()

将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800000000()1300000000()

提问:

怎样将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呢?

2.明确课题:

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预设16分钟)

1.自学例8第

(1)小题。

明确例8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2.自学。

导学单(时间:

5分钟)

1.384400这个数是由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的?

2.想一想:

用“万”作单位,整数部分应是多少?

怎样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

3.对照书本第42页大豆老师的话,你的想法对吗?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你是怎样把384400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的?

2.说说改写时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5.尝试完成第

(2)小题。

把1496000004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多少?

完成后先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

6.完成“试一试”。

(1)看题,读题。

(2)自主练习改写。

(3)进行交流。

 

7.比较两个数的改写方法。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15分钟左右)

【基本练习】

(一)适应练习。

1.第43页“练一练”。

2.练习七第1、2题。

 

(二)变式练习

1.练习七第3题。

2.练习七第4题。

(三)创编练习

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这个数与原数相比()

A.变大了

B.不变

C.变小了

四、课作。

(7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28、29页第1、2、4、5题。

 

【提高题】

把1.9817亿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多少?

五、家作。

《课课练》第页第题。

→指名回答,并指出:

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或单位的数只要去掉末尾的4个“0”,写上“万”字;将整亿数改写成用“亿”或单位的数只要去掉末尾的8个“0”,写上“亿”字。

 

→揭示课题,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

 

→1.出示:

教材例8情境图。

导入:

你会读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吗?

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改写的情况,备用。

 

→导学要点:

改写时要把小数点点在万位的右边,末尾的0去掉,并在改写成的数后面添上:

“万”字。

 

→针对学生的错例,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提问:

用“亿”作单位,应该在哪一位右边点上小数点

 

→导学要点:

当改写成的小数比1小时,要在整数部分写“0”。

 

→要求学生一起梳理改写的方法和注意点。

1.看清要求,数清数位,先在原数的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再改写,在改写后的小数后面添上万或亿。

2.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点拨:

→1.4300000改写成亿作单位时,要在千万位和亿位上用“0”补足后再改写。

2.注意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1.学会选择用“万”还是“亿”作单位。

2.同时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

总结注意点:

1.要在原数的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2.要在改写后的小数后面添上万或亿,改写成的小数如果末尾有0,要化简。

3.如果原数的位数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所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

全对的做“提高题”

 

【教后反思】

 

求小数的近似数

主备:

严厚莹

教学内容

五(上)第43页例9、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七5~8,思考题。

课型

新授

施教日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在数学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并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